图书介绍
自然科学基础 无机化学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丽敏,苏连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2991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高等学校-教材;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科学基础 无机化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化学原理基础1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1.1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简单历史1
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6
1.2.1 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性——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6
1.2.2 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9
1.2.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1
1.2.4 电子运动状态特点小结21
1.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22
1.3.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22
1.3.2 核外电子排布26
1.3.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28
1.3.4 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的新标法35
1.4 元素的电离势、电负性和原子结构35
1.4.1 电离势35
1.4.2 电子亲合势41
1.4.3 电负性41
习题44
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7
2.1 化学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47
2.1.1 键参数47
2.1.2 分子的性质50
2.2 离子键52
2.2.1 离子型化合物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52
2.2.2 离子键的本质55
2.2.3 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55
2.3 共价键56
2.3.1 现代价键理论57
2.3.2 杂化60
2.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简介65
2.3.4 现代价键理论的优缺点68
2.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68
2.4.1 分子轨道的含义69
2.4.2 分子轨道的形成69
2.4.3 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72
2.4.4 键级73
2.5 金属键和键型过渡74
2.5.1 金属键74
2.5.2 键型过渡76
2.6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76
2.6.1 分子间作用力77
2.6.2 氢键78
习题80
第三章 晶体结构83
3.1 晶体的特征83
3.1.1 晶体的特征84
3.1.2 晶体的类型85
3.2 离子半径86
3.3 离子晶体87
3.3.1 离子晶体的特性87
3.3.2 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类型87
3.3.3 离子晶体物质的化学式92
3.4 原子晶体92
3.5 分子晶体93
3.6 金属晶体94
3.6.1 金属晶体的特性94
3.6.2 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94
3.7 层型晶体96
3.8 晶体的缺陷96
3.9 原子半径98
3.10 离子极化99
3.10.1 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99
3.10.2 离子的极化率100
3.10.3 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型的影响101
3.10.4 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102
3.11 同质多晶现象和类质同晶现象103
习题104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08
4.1 几个基本概念108
4.1.1 系统与环境109
4.1.2 状态与状态函数109
4.1.3 过程和途径110
4.1.4 热和功111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111
4.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2
4.3.1 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112
4.3.2 反应进度113
4.3.3 热化学方程式114
4.3.4 盖斯定律116
4.3.5 几种热效应117
4.4 化学反应的方向119
4.4.1 自发过程119
4.4.2 熵的初步概念121
4.4.3 吉布斯自由能122
习题127
第五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29
5.1 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129
5.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129
5.1.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131
5.1.3 反应机理概念132
5.2 反应速率理论133
5.2.1 碰撞理论133
5.2.2 过渡态理论134
5.2.3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35
5.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36
5.3.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36
5.3.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38
5.3.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40
5.4 化学平衡143
5.4.1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143
5.4.2 平衡常数144
5.4.3 多重平衡规则155
5.5 化学平衡的移动156
5.5.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57
5.5.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58
5.5.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60
习题162
第二篇 水溶液平衡165
第六章 电离平衡165
6.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强电解质溶液165
6.1.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65
6.1.2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67
6.1.3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169
6.1.4 强电解质溶液171
6.2 溶液的酸碱性172
6.2.1 水的电离和pH标度172
6.2.2 盐类水溶液的酸碱性174
6.2.3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78
6.3 缓冲溶液179
6.3.1 缓冲作用原理和计算公式179
6.3.2 缓冲溶液的配制172
6.3.3 缓冲作用在生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182
6.4 酸碱理论183
6.4.1 酸碱的质子论183
6.4.2 酸碱的电子论186
6.4.3 硬软酸碱(HSAB)规则186
6.5 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188
6.6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91
6.6.1 沉淀的生成191
6.6.2 沉淀的溶解196
习题197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200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00
7.1.1 氧化和还原200
7.1.2 氧化数200
7.2 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202
7.2.1 氧化数法202
7.2.2 离子电子法203
7.3 电极电势205
7.3.1 原电池205
7.3.2 电极电势206
7.3.3 能斯特(Nernst)方程式209
7.3.4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rG的关系210
7.4 电极电势的应用212
7.4.1 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212
7.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213
7.4.3 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215
7.4.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215
7.4.5 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216
7.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217
习题221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223
8.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223
8.2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224
8.2.1 配合物的类型224
8.2.2 配合物的命名226
8.3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226
8.4 配位解离平衡231
8.4.1 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231
8.4.2 配位解离平衡的移动234
8.5 螯合物的稳定性237
8.6 配体对中心原子的影响和配体反应性240
8.7 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241
习题242
第三篇 元素化学244
第九章 非金属元素244
9.1 卤素244
9.1.1 卤素通性244
9.1.2 卤素单质248
9.1.3 卤化氢和氢卤酸253
9.1.4 卤化物256
9.1.5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259
9.1.6 卤素离子的鉴定及生物学效应264
9.1.7 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265
9.2 氧、硫和硒267
9.2.1 氧族元素的通性267
9.2.2 氧268
9.2.3 硫及其化合物272
9.2.4 硒及其化合物283
9.2.5 离子鉴定及生物学效应284
9.2.6 无机酸强度变化规律286
9.3 氮和磷289
9.3.1 氮族元素的通性289
9.3.2 氮及其化合物290
9.3.3 磷及其化合物300
9.3.4 离子鉴定305
9.3.5 无机含氧酸盐的热分解306
9.4 碳、硅308
9.4.1 碳族元素的通性308
9.4.2 碳及其化合物310
9.4.3 二氧化硅和硅酸盐317
9.4.4 离子鉴定及生物学效应321
9.5 硼及其重要化合物322
9.5.1 单质硼322
9.5.2 硼的氢化物324
9.5.3 硼的含氧化合物328
习题333
第十章 金属元素333
10.1 概述333
10.1.1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分类333
10.1.2 金属的物理性质333
10.1.3 金属的化学性质334
10.2 碱金属334
10.2.1 碱金属的通性335
10.2.2 碱金属单质336
10.2.3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37
10.2.4 碱金属盐340
10.2.5 钠、钾离子的鉴定及生物学效应342
10.3 碱土金属343
10.3.1 碱土金属的通性343
10.3.2 氢氧化物344
10.3.3 盐类的性质346
10.3.4 离子鉴定及钙、镁的生物学效应347
10.4 铝和砷分族348
10.4.1 铝及其化合物349
10.4.2 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351
10.4.3 离子鉴定及生物学效应354
10.5 锗、锡、铅355
10.5.1 锗、锡、铅的性质和用途356
10.5.2 锡和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56
10.5.3 锡和铅的盐类358
10.5.4 锡和铅的硫化物360
习题360
第十一章 过渡元素365
11.1 过渡元素的通性365
11.1.1 过渡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365
11.1.2 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变化特征365
11.1.3 过渡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367
11.1.4 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368
11.1.5 过渡元素的生物学效应372
11.2 铬、锰374
11.2.1 铬、锰的价电子构型和吉布斯能—氧化态图376
11.2.2 铬、锰单质的性质及用途376
11.2.3 铬的重要化合物376
11.2.4 锰的重要化合物380
11.2.5 离子鉴定及生物学效应382
113.3 铁、钴、镍、铂385
11.3.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85
11.3.2 盐类387
11.3.3 配合物389
11.3.4 铁元素的生物学效应与离子鉴定394
11.3.5 铂及其化合物396
11.4 铜、银、锌、汞397
11.4.1 单质的性质及用途397
11.4.2 铜的重要化合物399
11.4.3 银的重要化合物403
11.4.4 锌的重要化合物406
11.4.5 汞的重要化合物407
11.4.6 离子鉴定及生物学效应408
习题411
附录414
热门推荐
- 3445669.html
- 1168394.html
- 2915197.html
- 2281212.html
- 3567171.html
- 1281277.html
- 1514128.html
- 3748720.html
- 2582514.html
- 1072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4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5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0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5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5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9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