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物理学基础及其研究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孝义,依艳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4325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物理学基础及其研究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土壤物理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1
(一)定义1
(二)研究内容2
二、土壤物理学发展史简介4
(一)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物理4
(二)18~19世纪初土壤物理研究概况5
(三)近代土壤物理学的进展7
三、建国以来我国土壤物理学进展9
(一)土壤结构10
(二)土壤质地11
(三)土壤水分12
(四)土壤力学性质13
(五)土壤电磁学13
四、土壤物理学面临的任务13
(一)保护土壤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14
(二)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14
(三)土壤空气和温室效应14
(四)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性15
(五)保护地农业、人工结构15
(六)土壤电磁学15
(七)土壤物理新技术和测试手段15
(八)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15
第二章 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质16
一、土壤固相、液相、气相的基本概念16
二、土壤三相物质的容积和质量比16
(一)土壤比重17
(二)土壤容重17
(三)土壤湿容重(或称总容重)18
(四)土壤干比容18
(五)土壤孔隙度18
三、土壤湿度18
(一)土壤重量含水量(亦称质量含水量)18
(二)土壤容积含水量19
四、土壤分子—离子构造和表面现象20
(一)土壤相间表面的几何特性21
(二)土壤固相表面离子—电场和阳离子交换25
(三)土壤相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基础27
(四)气态水与土壤固相和液相界面相互作用29
(五)液态水与土壤固相界面相互关系38
第三章 土壤颗粒和质地45
一、一般概念45
二、土壤颗粒的矿物和化学组成45
(一)原生矿物46
(二)次生矿物46
三、土壤颗粒粒级51
四、土壤的颗粒组成和质地分类54
(一)卡琴斯基土壤质地分类55
(二)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58
(三)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59
五、土壤粒径分析61
(一)土粒分散处理61
(二)粒级分析原理62
(三)土壤粒径分析——吸管法65
(四)土壤粒径分析——比重计法74
(五)土壤质地分析——手摸目测法79
第四章 土壤结构81
一、一般概念81
二、土壤结构体的种类81
(一)块状结构体和核状结构体81
(二)柱状和棱柱状结构体82
(三)片状结构体82
(四)团粒结构体82
三、土壤颗粒团聚化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83
(一)粘团83
(二)土壤微团聚体85
四、土壤微团聚体分析89
(一)分散系数90
(二)土壤结构系数91
(三)团聚度91
(四)抗浸系数91
五、土壤结构的形成及其特性92
(一)土壤结构形成条件及其形成机制92
(二)土壤结构组成的物理特性97
六、土壤结构的评价101
七、土壤结构的管理104
八、人工结构改良剂106
九、土壤团聚体组成研究法109
十、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112
(一)一般概念112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114
(三)土壤孔隙度的测定116
第五章 土壤水分的保持与运动122
一、土壤水分类型122
二、土壤水分性质124
(一)吸湿水124
(二)毛管水125
三、土壤含水量的测定129
(一)电导法130
(二)中子法131
(三)γ-射线法132
四、土壤水的能态134
(一)总土水势及其分势135
(二)土水势的单位142
(三)土水势的测定142
(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48
(五)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因素149
五、土壤水分运动153
(一)土壤水分运动的一般规律153
(二)饱和土壤水分运动155
(三)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166
(四)土壤气态水运动184
(五)土壤渗透势的测定186
第六章 土壤水分循环190
一、土壤水分平衡190
(一)渗出型191
(二)非淋溶型(或封闭型)192
(三)淋溶型192
(四)土壤气候湿度指标192
二、土壤蒸发194
(一)基本概念194
(二)裸露土壤毛管悬着水蒸发194
(三)裸露土壤毛管支持水蒸发197
(四)土壤总蒸发量198
(五)土壤蒸发的测定法201
三、土壤渗透204
(一)土壤渗透几种情况205
(二)土壤水分再分配207
(三)土壤渗透的测定法209
第七章 土壤气相214
一、土壤通气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气体在生态学中的作用214
(一)通气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214
(二)土壤通气孔隙215
(三)土壤空气组成及其影响因素216
二、土壤与大气问的气体交换217
(一)土壤气体的对流运动218
(二)土壤气体扩散运动220
(三)土壤呼吸及其调节222
三、土壤气相研究法225
(一)土壤空气容量及通气孔隙225
(二)土壤通气系数测定法226
(三)土壤气体扩散系数(或扩散率)的测定228
(四)土壤空气组成的测定230
第八章 土壤热状况240
一、土壤能源和地表辐射平衡240
(一)辐射平衡240
(二)热量平衡242
二、土壤热交换245
(一)土壤热容量247
(二)土壤导热率248
(三)土壤导温率250
三、土壤热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251
(一)土壤温度变化的日、年循环周期251
(二)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和某些环境气体的影响及其调节255
四、土壤热状况的研究法260
(一)土壤温度的测定法260
(二)土壤结冻及解冻深度的测定264
(三)土壤热物理性质的测定265
第九章 土壤磁学及其研究法269
一、概论269
(一)土壤磁学发展简要回顾269
(二)土壤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71
二、磁学的基本知识272
(一)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力线273
(二)物质的磁化276
(三)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磁性282
三、我国主要土壤磁化率剖面291
(一)红壤、黄壤类土壤磁化率剖面292
(二)东北地区几种主要土壤的磁化率293
四、土壤—植物电磁处理效应304
(一)土壤磁处理效应305
(二)土壤—植物磁处理效应319
五、土壤磁学研究法330
(一)采集土样及待测土样的备制330
(二)土壤磁化率的测定331
(三)土壤自然剩磁的测定335
(四)土壤—植物的磁处理技术337
附录341
主要参考文献349
热门推荐
- 1298803.html
- 563701.html
- 1988048.html
- 764337.html
- 1623049.html
- 2778204.html
- 3773711.html
- 968581.html
- 1990487.html
- 1914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2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