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岳霖知识论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岳霖知识论比较研究
  • 崔治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435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金岳霖(1895~1984)-知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岳霖知识论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岳霖知识概念与知识论概念的分析及比较1

第一节 金岳霖知识概念的分析1

一、什么是知识2

二、知识的可能问题4

三、知识的限制问题6

第二节 当代知识论学家对知识概念的分析以及两种知识概念的比较7

一、知识概念的标准分析8

二、盖蒂尔对传统知识概念的挑战与对其的回应11

三、两种知识概念的比较17

第三节 金岳霖的知识论概念及其反思19

一、金岳霖的知识论概念20

二、金岳霖知识论概念的内在问题22

三、当代的知识论概念24

四、两种知识论概念的比较25

第二章 金岳霖知识论的出发方式及其反思28

第一节 唯主出发方式28

一、无可怀疑原则——唯主的出发原则29

二、出发题材——官觉31

三、金岳霖对近代知识论中一些唯主出发方式的分析35

第二节 金岳霖对唯主出发方式的批评39

一、唯主出发方式的缺点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39

二、唯主出发方式的缺点之二:无法建立或推出外物之有45

三、唯主出发方式产生的原因50

第三节 非唯主的出发方式——金岳霖知识论的出发方式52

一、知识的实在感和理论的真正感52

二、非唯主的出发方式58

第四节 对金岳霖出发方式的反思62

一、怀疑论在知识论中的表现63

二、金岳霖对怀疑论的回应及其问题70

第三章 所与及其反思75

第一节 金岳霖的所与观75

一、正觉与所与75

二、所与的客观性80

三、官觉与校对88

第二节 几种知觉和所与理论95

一、知觉理论96

二、所与理论110

第三节 对金岳霖所与理论的分析129

一、金岳霖所与理论的特点129

二、对金岳霖所与理论批评的回应134

第四章 金岳霖对认知活动的分析145

第一节 经验活动145

一、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工具146

二、抽象153

第二节 认知能力及其表现158

一、认识活动158

二、思想活动167

第三节 接受方式及其纲领176

一、意念及其属性176

二、接受大纲182

三、对认知活动的整体分析214

第五章 归纳原则222

第一节 金岳霖的归纳理论222

一、休谟问题和归纳原则222

二、归纳原则永真及其证明227

三、对金岳霖归纳理论合理性的分析232

第二节 归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237

一、归纳推理237

二、休谟问题及其解答239

三、新归纳问题242

四、解决休谟问题的三种方案246

五、卡尔纳普对归纳问题的解决254

六、融贯论对归纳的辩护256

七、金岳霖归纳理论与其他不同解决方案的比较260

第六章 对认知对象的分析264

第一节 本然世界264

一、道或宇宙265

二、共相及其关联268

三、现实的个体化270

第二节 自然界274

一、本然与自然275

二、自然与经验278

三、自然律280

第三节 事实界284

一、自然与事实284

二、事实与东西和事体286

三、事实与命题288

四、事实与知识292

五、关于“事实”的一些问题295

六、对认知对象的整体分析303

第七章 命题的判定与真假理论309

第一节 命题的证实与证明309

一、命题及其种类309

二、命题与语言、事实以及判断315

三、命题的证实与证明321

第二节 真的定义与标准328

一、不同的真假学说328

二、符合及其标准335

三、胡军对金岳霖真假学说的分析及其反思353

第三节 当代知识论学家对命题证实与真假的理解及其比较361

一、当代知识论学家对命题证实的理解362

二、当代知识论学家对命题真假的理解365

三、关于命题证实和真假问题的比较分析378

参考文献383

后记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