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漫谈环境友好型社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康超光,谢育新,蒋青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617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漫谈环境友好型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篇 环境友好型社会ABC1
一、什么是“环境”?1
1.“环境”的界定1
2.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
3.广义环境与狭义环境4
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5
1.漂亮美丽的地球5
2.孤独奇妙的地球6
3.珍爱我们的家园8
三、环境问题的提出11
1.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发展进程中11
2.环境问题分类13
四、环境问题的演变发展16
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16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17
3.当代环境问题19
五、环境问题的若干基本概念19
1.什么是“环境质量”?20
2.什么是“环境污染”?21
3.什么是“环境保护”?26
4.什么是“环境承载力”?28
5.什么是“生态平衡”?29
6.什么是“环境容量”?30
1.马克思恩格斯敲响环境问题的警钟32
六、环境的危机:人类未来发展与生存面临巨大威胁32
2.《寂静的春天》35
3.严峻的环境危机38
七、“环境友好”理念的形成49
1.“环境友好”理念形成的必然性49
2.“环境友好”理念伴随世界性发展观转变而形成51
八、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58
1.中国古代环境友好的思想58
2.中国古代促进环境友好的实践63
第二篇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一、不容乐观的我国环境保护形势68
1.水体污染——怎样喝上干净的水?68
2.大气污染——怎样呼吸到清洁空气?70
3.固体废物污染——垃圾如何处置?72
4.噪声污染——怎样不再扰民?74
5.生态环境退化——荒漠化问题告急74
二、粗放的增长方式超过了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77
1.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和迫切77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令人堪忧79
3.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83
4.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85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88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88
2.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90
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的必然选择92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92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95
3.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96
4.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着想,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98
五、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在行动98
1.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99
2.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102
3.环境保护的具体举措和初步成效106
4.期待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研究的深化117
第三篇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一、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120
1.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121
2.全面践行科学发展理念122
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哲理124
1.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125
二、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125
2.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126
三、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128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29
2.建立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131
3.全面启动生态省和生态城市建设131
四、绿色技术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133
1.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133
2.“绿色技术”是支撑134
五、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36
1.节约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36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138
3.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42
1.树立绿色消费观144
六、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144
2.倡导绿色消费方式145
七、培育环境友好文化氛围146
1.什么是环境文化?146
2.努力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148
八、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149
1.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49
2.我国的环境教育随世界环境教育的发展而发展150
九、公众环保,从我做起152
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52
2.“心动不如行动”154
1.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156
十、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156
2.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158
3.加强对各种污染的防治160
4.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61
5.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162
6.加大环境执法力度162
7.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环境问题163
8.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164
9.不断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165
附录一 环保日历167
附录二 他山之石——日本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历程和方向172
主要参阅资料176
主要参阅网站177
热门推荐
- 1106195.html
- 1913327.html
- 3413893.html
- 3335495.html
- 1406903.html
- 2931819.html
- 3054752.html
- 482595.html
- 3792214.html
- 1061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1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1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7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1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3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