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正常人体学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15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正常人体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1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间质1
一、细胞的构造1
二、细胞的形状和大小3
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4
四、细胞间质5
〔附〕切片标本的制作7
第二节 组织7
一、上皮组织7
(一)单层扁平上皮7
(二)单层立方上皮8
(三)单层柱状上皮8
(四)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8
(五)复层扁平上皮9
(六)变移上皮10
腺上皮10
二、结缔组织10
(一)疏松结缔组织10
(二)致密结缔组织12
(三)脂肪组织12
(四)网状结缔组织13
(五)软骨13
(六)骨14
三、肌组织15
(一)骨骼肌16
(二)平滑肌17
(三)心肌18
四、神经组织18
(一)神经元19
(二)神经胶质细胞23
〔附〕第三节 皮肤及其附属结构24
一、皮肤的构造25
(一)表皮25
(二)真皮25
二、皮肤的附属结构26
(一)汗腺26
(二)毛发27
(三)皮脂腺27
第二章 人体机能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28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8
一、新陈代谢28
二、兴奋性29
(一)刺激与反应29
(二)反应的两种形式一兴奋和抑制29
(三)阈值—衡量兴奋性的指标29
(四)兴奋性的变动及不应期30
第二节 生物电现象30
一、静息电位(休止电位)31
(一)细胞膜的极化现象31
(二)静息电位是怎样产生的31
二、动作电位32
(一)动作电位的记录33
(二)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33
三、神经传导与肌肉收缩34
(一)神经传导34
(二)肌肉的兴奋和收缩35
(三)心肌动作电位35
第三章 神经系统活动的几个问题36
第一节 人体机能活动调节及反射36
一、什么是调节36
(一)神经调节36
(二)体液调节37
二、反射37
(一)反射弧37
(二)反射中枢37
(三)人体反射活动举例38
(四)临床检查常用的人体反射40
(五)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40
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42
(一)兴奋与抑制42
(二)兴奋与抑制的扩散4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43
一、化学传递的一般概念43
二、化学传递的一般规律44
(一)传递的单向性44
(二)传递过程必需有介质(递质)参加44
(三)传递功能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45
三、神经—肌肉接头部的传递45
四、植物性神经的化学传递46
(一)植物性神经的结构特点46
(二)植物性神经的化学传递物质46
五、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化学传递47
第三节 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边缘系统47
一、脑干网状结构47
(一)脑干网状结构的构成47
(二)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机能49
二、下丘脑50
(一)下丘脑的分区及连结概述50
(二)下丘脑的功能51
三、边缘系统53
(一)边缘系统的概念53
(二)边缘系统的机能54
第四节 疼痛生理与针麻原理55
一、疼痛的生理55
(一)概述55
(二)疼痛的感受与有关的神经结构55
(三)内脏的痛觉57
(四)关于痛觉的学说—闸门学说58
二、针刺麻醉的原理59
(一)经络学说对针麻原理的解释59
(二)针刺麻醉和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60
(三)针刺麻醉与体液的关系60
第四章 血液62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63
一、血浆63
二、血细胞64
(一)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64
(二)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65
三、血小板66
第二节 造血器官和血细胞的发生66
一、骨髓的结构和血细胞的发生66
(一)红细胞的发生66
(二)白细胞的发生67
(三)血小板的发生68
二、淋巴器官的结构及其与淋巴细胞发生的关系68
(一)淋巴结68
(二)脾70
(三)扁桃体72
(四)胸腺73
第三节 巨噬细胞系统74
第四节 血量与血型74
一、人体的血量与失血74
二、血型75
(一)红细胞的凝集现象75
(二)血液分型依据75
(三)各型血液的输受关系76
(四)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77
(五)关于Rh因子问题78
第五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78
一、血液凝固78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79
(二)影响血液凝固的某些因素及其临床实践意义80
二、纤维蛋白溶解81
第五章 消化83
第一节 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织结构83
一、消化管的组织结构83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83
(二)食管的结构特征85
(三)胃的结构特征85
(四)小肠的结构特征88
(五)大肠的结构特征91
(六)阑尾的结构特征92
二、消化腺的组织结构92
(一)唾液腺的组织结构93
(二)胰的组织结构94
(三)肝的组织结构95
第二节 消化管的运动100
一、胃肠运动的方式100
(一)蠕动100
(二)紧张性收缩101
(三)小肠分节运动101
二、胃肠运动的调节101
(一)神经调节101
(二)体液调节103
三、胃肠运动的几个问题103
(一)胃的排空103
(二)呕吐103
(三)排便104
第三节 消化液的作用及调节104
一、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104
(一)唾液104
(二)胃液104
(三)小肠液的消化作用105
二、消化腺分泌的调节107
第四节 食物消化后的吸收108
一、水和无机盐的吸收108
二、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108
第六章 物质代谢概述110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基本概念110
第二节 物质代谢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11
一、物质代谢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111
(一)人体能量的消耗111
(二)人体能量的来源111
(三)人体能量的利用形式112
二、物质代谢维持组织成分的更新112
〔参考〕维生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114
第七章 酶115
第一节 酶的化学本质115
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16
一、专一性116
二、高效率117
第三节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117
一、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117
二、pH对酶作用的影响118
三、激活剂119
四、抑制剂119
第四节 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则120
第五节 酶的命名和酶在临床的应用121
一、酶的命名原则121
二、酶在临床的应用121
第八章 糖代谢122
第一节 概念122
一、糖的主要生理功能122
二、糖代谢总貌122
第二节 糖元合成123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125
一、糖的需氧分解125
(一)分解过程125
(二)水的生成和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128
二、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131
三、磷酸己糖旁路132
第四节 肝脏、肌肉和脑组织的糖代谢特点133
一、肝脏糖代谢特点134
二、肌肉组织糖代谢特点136
三、脑组织糖代谢特点136
第五节 血糖136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37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137
(一)肝脏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137
(二)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137
(三)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140
三、低血糖、高血糖及糖尿140
第九章 脂类代谢141
第一节 概念141
一、脂类指那些化合物141
二、脂类的重要生理功能141
第二节 脂肪代谢142
一、脂肪代谢总貌142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143
(一)甘油的分解代谢143
(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143
三、脂肪的合成代谢145
四、肝脏、脂肪组织和其他组织中脂肪代谢的特点146
(一)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的特点146
(二)肝脏组织中脂肪代谢的特点146
(三)其他组织脂肪代谢的特点148
五、营养、神经和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149
第三节 卵磷脂代谢150
一、卵磷脂的合成代谢151
二、卵磷脂的分解代谢152
第四节 胆固醇代谢152
一、胆固醇的来源152
二、胆固醇的去路153
(一)胆固醇转变为其它固醇类化合物153
(二)胆固醇的排泄155
第五节 血脂155
一、血脂的种类含量和来源去路156
(一)血脂的种类和含量156
(二)血脂的来源和去路156
二、血浆中脂类的运输形式——血浆脂蛋白158
(一)脂蛋白的概念158
(二)血浆脂蛋白的类型、组成特点和生理功能158
第十章 蛋白质代谢161
第一节 概念161
一、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161
(一)氮平衡161
(二)蛋白质的生理价值162
二、蛋白质代谢总貌163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164
一、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164
(一)氨的去路166
(二)α-酮酸的去路168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69
(一)组氨酸169
(二)色氨酸169
(三)酪氨酸170
(四)谷氨酸170
第三节 蛋白质的合成代谢171
第四节 激素对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172
第五节 血液含氮物质173
一、血浆蛋白173
(一)血浆蛋白种类、含量和代谢173
(二)血浆蛋白的功能174
二、血红蛋白174
(一)血红蛋白的组成和含量174
(二)血红蛋白的代谢175
三、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非蛋白氮179
第六节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179
第十一章 核酸代谢180
第一节 概述180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80
一、核酸的组成成分和基本单位180
二、核酸的结构182
(一)核酸的化学结构182
(二)核酸的空间结构183
第三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185
一、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185
二、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187
第四节 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87
一、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部位187
二、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几种核糖核酸188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189
(一)氨基酸的活化及转运189
(二)在核糖体信息核糖核酸模板上形成多肽链189
(三)肽链脱离“模板”折迭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191
第五节 某些抗癌药物作用的原理192
一、影响脱氧核糖核酸合成192
二、影响信息核糖核酸合成193
三、影响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193
第六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194
第十二章 血液循环195
第一节 心血管的组织结构195
一、心脏的组织结构196
(一)心壁196
(二)心瓣膜197
(三)心传导系统197
二、血管的组织结构197
(一)动脉197
(二)静脉199
(三)毛细血管和血窦199
第二节 心脏机能200
一、正常心跳节律的产生和维持200
(一)自动节律性200
(二)心传导系统202
(三)合适的体液环境202
二、心脏的射血功能203
(一)心动周期203
(二)心脏射血的过程204
(三)心输出量206
(四)心音207
第三节 血管机能208
一、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209
二、静脉血压与静脉血的回流212
三、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213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和机能特点213
(二)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过程214
四、微循环215
(一)微循环的结构和机能特点215
(二)微循环的调节216
(三)微循环的作用217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17
一、神经调节217
(一)心脏和血管的调节中枢与神经支配217
(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219
(三)高级中枢的调节221
二、体液调节221
三、针灸疗法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222
第五节 冠状、肺及脑循环222
一、冠状循环222
(一)冠状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22
(二)决定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因素223
(三)冠状循环的调节223
二、肺循环223
三、脑循环224
第六节 心电图224
一、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的电变化224
二、心肌细胞电变化的记录225
(一)记录方法226
(二)心肌兴奋时的电记录226
(三)心肌兴奋过后恢复时的波形227
三、心脏的兴奋及传导227
四、心电图的导联229
(一)单极导联229
(二)双极导联230
五、心电图各波形成的原理231
(一)心电图各波的命名231
(二)分析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基本原则232
(三)V6导联心电图各波的形成232
(四)V1导联心电图各波的形成234
六、正常心电图236
(一)心电图各波的测量236
(二)心电图各波代表意义及正常值236
七、心电图机的基本原理237
第十三章 呼吸239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240
一、气管和支气管的组织结构240
二、肺的组织结构240
(一)支气管树241
(二)肺泡242
第二节 肺通气244
一、呼吸运动244
(一)平静呼吸244
(二)加强呼吸244
(三)人工呼吸245
二、肺的弹性245
(一)肺的弹力组织的作用245
(二)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245
三、胸膜腔的“纽带”作用245
(一)胸膜腔的特点246
(二)胸膜腔负压246
第三节 肺容量和通气功能247
一、肺的容量247
(一)潮气量247
(二)补吸气247
(三)补呼气247
(四)余气247
(五)肺活量247
二、肺的通气量247
(一)每分通气量247
(二)肺泡通气量248
第四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249
一、肺的气体交换(肺换气250
(一)肺换气的动力250
(二)正常肺换气的三个条件250
(三)肺通气和肺换气的联系和区别251
二、组织的气体交换251
第五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52
一、氧的运输252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254
第六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255
一、神经调节256
(一)呼吸中枢256
(二)肺牵张反射256
二、体液因素的调节257
(一)缺氧对呼吸的影响257
(二)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258
(三)血液氢离子对呼吸运动的影响259
三、增强耐受锻炼,战胜高原高空259
第十四章 泌尿260
第一节 泌尿器官的组织结构261
一、肾的组织结构261
(一)肾单位261
(二)集合小管265
(三)血管球旁细胞和致密斑265
(四)肾的血液循环265
二、排尿器官267
第二节 尿的生成267
一、肾小体的滤过作用267
(一)滤过发生的条件269
(二)肾小球滤过率及滤过分数269
(三)影响滤过的因素270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271
(一)重吸收的概念271
(二)重吸收的方式271
(三)重吸收的特点272
(四)影响重吸收的因素273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276
(一)分泌的概念276
(二)几种物质的分泌276
四、肾功能的生理意义276
第三节 排尿277
一、膀胱及尿道的神经支配277
二、排尿反射277
第十五章 水、电解质和酸硷代谢279
第一节 水代谢279
一、人体总水量279
二、水的生理功用279
三、水的交换280
(一)机体与外环境之间水的交换280
(二)水在细胞内外液中的分布和交换281
第二节 钠和钾的代谢284
一、钠代谢285
(一)体内钠的含量和分布285
(二)体内钠的来源和排泄285
(三)钠的生理功用285
二、钾代谢288
(一)体内钾的含量和分布288
(二)体内钾的来源和排泄289
(三)钾的生理功用及代谢特点289
第三节 激素对水、钠和钾代谢的调节作用291
一、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291
二、醛固酮的调节作用292
第四节 酸硷代谢293
一、正常成人血浆酸硷度和变动范围293
二、血浆酸性物质和硷性物质的来源293
三、机体对酸的处理294
(一)机体对挥发性酸的处理295
(二)机体对非挥发性酸的处理297
(三)血浆硷储量和血浆CO2结合量300
四、体液酸硷度对血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301
〔参考〕酸硷平衡紊乱302
第十六章 内分泌304
第一节 内分泌腺的组织结构304
一、甲状腺304
二、甲状旁腺304
三、肾上腺305
四、脑垂体306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原理308
一、含氮激素作用的原理308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的原理308
第三节 脑垂体功能309
一、垂体前叶激素309
(一)垂体前叶激素的作用309
(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调节310
(三)垂体前叶功能异常举例311
二、垂体后叶激素312
(一)垂体后叶激素的作用312
(二)垂体后叶激素分泌的调节313
(三)垂体后叶功能异常举例——尿崩症314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314
一、甲状腺激素314
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315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316
四、甲状腺功能异常举例317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7
(二)呆小病318
(三)粘液性水肿318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319
第五节 甲状旁腺功能320
一、甲状旁腺素的作用320
二、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320
三、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举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21
四、调节血钙的另一种激素——降钙素321
第六节 胰岛功能321
一、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21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21
第七节 肾上腺功能322
一、肾上腺髓质322
(一)肾上腺髓质的激素322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322
(三)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323
二、肾上腺皮质32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323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23
(三)肾上腺功能异常举例326
第八节 性腺内分泌功能327
一、睾丸的内分泌功能327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327
(一)雌激素327
(二)黄体素327
第九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腺之间及各内分泌腺之间的对立统一327
一、神经系统与内分泌腺之间的对立统一327
二、各内分泌腺之间的对立统一328
第十节 其他内分泌物质329
一、胸腺素329
二、前列腺素330
第十七章 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及人胚发育概况331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331
一、睾丸331
(一)睾丸的一般构造331
(二)睾丸的重要结构——曲细精管331
(三)睾丸间质细胞333
二、排精管333
三、前列腺333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333
一、卵巢334
(一)各级卵泡335
(二)黄体335
二、输卵管335
三、子宫335
(一)子宫壁的结构336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336
(三)月经周期与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关系338
第三节 人胚的发育339
一、受精和受精卵339
二、胚泡的形成和植入339
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342
(一)外胚层的分化344
(二)中胚层的分化345
(三)内胚层的分化345
四、各月胎儿发育的主要特征345
五、胎膜和胎盘345
(一)胎膜346
(二)胎盘347
六、挛生、怪胎和畸形350
热门推荐
- 2960471.html
- 1228455.html
- 1819496.html
- 3149923.html
- 977625.html
- 2130348.html
- 3714251.html
- 1710842.html
- 414687.html
- 72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9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3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