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网用网 网络故障排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组网用网 网络故障排除
  • (美)(E·泰勒)Ed Taylor著;艾克武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69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0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821页
  • 主题词:互连网络-故障修复 故障修复-互连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网用网 网络故障排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光纤测试设备的选择1

1.1 网络概述1

1.2 选定光纤测试设备的供货商4

1.3 测试设备的选择6

1.4 西康光时域反射仪(Siecor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6

1.5 光学光源8

1.6 光学功率表9

1.7 便携式功率表10

1.8 smallTALK光纤通信仪11

1.9 小结12

第2章 解决网络问题的首选工具13

2.1 概述13

2.2 电气测试设备(Tektronix示波器)13

2.3 温度计(Fluke公司)17

2.4 网线测试仪(Microtest公司)20

2.4.1 2通道注入极+/2通道注入极(2-Way Injector+/2-Way Injector)20

2.4.2 超级注入极+/超级注入极(SuperInjector+/Super I njector)20

2.4.3 扫描器显示约定20

2.4.4 光纤认证仪21

2.5 因特网协议分析仪:WAN和LAN(惠普Hewlett-Packard)21

2.5.1 进行WAN分析的类型22

2.5.2 WAN分析22

2.5.3 软硬件处理22

2.5.4 WAN协议及所支持的技术23

2.5.5 因特网协议分析仪示例显示24

2.5.6 LAN式因特网协议分析仪28

2.6 网络通信软件(Seattle Lab)34

2.7 小结36

3.1 网络拓扑37

第3章 有效地完成网络故障处理的必备知识37

3.1.1 总线拓扑38

3.1.2 星型拓扑39

3.1.3 环型拓扑39

3.1.4 树型拓扑42

3.2 网络介质42

3.2.1 硬介质42

3.2.2 软介质44

3.3 物理通信链接设置46

3.4 信号特性47

3.4.1 信号类型48

3.4.2 信号发送方法48

3.4.3 信号发送特性48

3.4.4 模拟和数字的共同点49

3.4.5 波形50

3.5 在排除网络故障中如何使用数据表示51

3.5.1 二进制52

3.5.2 十六进制53

3.5.3 二进制到十六进制的转换54

3.6 传输特性55

3.6.1 异步传输55

3.6.2 同步传输55

3.6.3 如何说明带宽56

3.6.4 如何说明信道容量57

3.6.5 串行传输57

3.6.6 并行传输58

3.6.7 单工传输58

3.6.8 半双工传输58

3.6.9 全双工传输58

3.7.2 移频键控调制59

3.7.1 调幅59

3.7 调制技术59

3.7.3 差分相移键控调制60

3.7.4 移相键控调制61

3.8 编码技术61

3.8.1 流行接口标准61

3.9 多路复用63

3.9.1 频分多路复用63

3.9.2 时分多路复用63

3.9.3 多路复用器的类型63

3.10 测量带宽64

3.10.1 位率64

3.10.2 波特率65

3.10.3 实际带宽测量65

3.11 信号传输65

3.12 小结66

4.1 装置概述68

第4章 如何进行网络设备故障检修68

4.2 设备概述69

4.2.1 中继器70

4.2.2 网桥70

4.2.3 路由器70

4.2.4 桥接路由器70

4.2.5 服务器70

4.2.6 网关71

4.2.7 协议相关设备71

4.3 中继器详述71

4.3.1 如何连接中断器71

4.3.2 单端口中继器71

4.3.3 多端口中继器71

4.3.4 智能中继器72

4.4.2 网桥操作73

4.4.1 网络操作73

4.4.3 功能优势73

4.3.5 光学中继器73

4.4 网桥详述73

4.3.6 总结73

4.4.4 网桥功能74

4.4.5 利用协议检查网桥78

4.4.6 网桥位置分析81

4.4.7 源路由和透明网桥81

4.4.8 有关网桥的总结87

4.5 路由器技术88

4.5.1 路由器技术功能88

4.5.2 路由器如何工作89

4.5.3 路由器的相关性89

4.5.4 路由器如何实现90

4.5.5 路由类型95

4.5.6 路由器的好处99

4.5.7 多协议路由器100

4.5.8 路由器总结105

4.6 网关108

4.6.1 网关操作109

4.6.2 网关的技术细节109

4.6.3 SNA-TCP/IP网关115

4.6.4 网关使用120

4.6.5 网关的工作总结126

4.7 服务器实现129

4.7.1 功能129

4.7.2 文件服务器129

4.7.3 通信服务器131

4.7.7 调制信息134

4.7.6 均衡器134

4.7.4 自动波特率选择134

4.7.5 线路调节134

4.7.8 打印服务器135

4.7.9 终端服务器137

4.7.10 总结138

4.8 网络故障处理技术140

4.9 小结141

第5章 故障检定术语和参考信息142

5.1 电气术语142

5.2 实用信息144

5.2.1 导线144

5.3 xDSL术语148

5.4 光纤术语154

5.5 重要的因特网事件155

5.6.1 术语157

5.6 如何使用因特网故障检定工具157

5.6.2 关于因特网主机和域的信息158

5.6.3 两个重要工具163

5.6.4 用户数据库查找工具169

5.6.5 信息服务器171

5.7 万维网176

5.7.1 术语177

5.7.2 HTTP操作178

5.7.3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179

5.7.4 通用语法179

5.7.5 HTTP URL180

5.7.6 10个状态码的定义183

5.7.7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189

5.7.8 在Web上的用户目录189

5.8 因特网讨论组和新闻组190

5.7.9 可通过Web获得的其他服务190

5.8.1 因特网讨论组191

5.8.2 如何找到讨论组和新闻组193

5.8.3 因特网文件193

5.9 请求注解(RFC)193

5.9.1 因特网标准(STD)195

5.9.2 供参考文档(FYI)196

5.9.3 最佳当前实践(BCP)196

5.9.4 RARE技术报告196

5.9.5 浏览因特网196

5.9.6 与因特网相关的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语197

5.9.7 注释198

5.10 TELNET选项199

5.11 小结200

6.1.1 场所布线201

6.1 电气基础201

第6章 解决网络的电气问题201

6.1.2 谐波206

6.1.3 地线206

6.2 如何计算电力需求207

6.2.1 设备种类及列表207

6.2.2 特殊运算及UPS的要求208

6.3 电源保护类型208

6.3.1 防振器208

6.3.2 稳压器209

6.3.3 非正常断电供应系统(UPS)209

6.3.4 发电机209

6.3.5 开关装置209

6.4 在哪里进行电气测试209

6.5 故障诊断问题214

6.6 小结215

7.1 部件概述216

第7章 网络故障排除事例分析:第1部分(通用)216

7.2 电气基础设施218

7.3 铜质布线设施224

7.4 光纤主干(西康)228

7.5 架装外壳(Great Lakes Cabinets公司)230

7.6 网络UPS(Liebert)231

7.7 网络主干(XYLAN)235

7.7.1 OmniSwitch万无一失的特性236

7.7.2 交换模块237

7.8 网络打印机(IBM)239

7.8.1 作者评论239

7.9 通信服务器(Chase Research)241

7.9.1 特性总结241

7.9.2 应用241

7.9.7 终端和打印机242

7.9.6 可靠性242

7.9.8 远程访问242

7.9.3 体系结构242

7.9.5 安装简单242

7.9.4 性能242

7.9.9 调制解调器池243

7.9.10 网络路由243

7.9.11 安全243

7.9.12 管理243

7.9.13 IOLAN+和拨出能力243

7.9.14 技术标准244

7.10 xDSL路由器(Cayman System)245

7.10.1 下一代的因特网访问245

7.10.6 HDSL和SDSL246

7.10.4 未来产品246

7.10.5 概述246

7.10.2  Cayman产品246

7.10.3 服务和支持246

7.10.7 ADSL247

7.10.8 透明的因特网访问247

7.10.9 内部安全和跨平台管理247

7.10.10 高性能支持247

7.11 网络通信软件(Tactical Software)248

7.11.1 COM/IP如何工作248

7.12 网络邮件和支持软件(Seattle Lab)249

7.13 介质转换器和特殊网络设备(TELEBYTE)250

7.13.1 TELEBYTE短距离调制解调器和线路驱动251

7.13.2 光纤产品251

7.13.3 多路复用器252

7.13.4 接口转换器252

7.13.5 隔离设备253

7.13.8 端口共享254

7.13.6 LAN产品254

7.13.7 测试设备254

7.13.9 雷电和浪涌保护255

7.13.10 DIN干线安装产品255

7.13.11 WAN产品255

7.13.12 软件256

7.13.13 XDSL256

7.13.14 插件盒256

7.13.15 T1/E1产品256

7.13.16 技术参考256

7.14 网络存储设备仓(SMS数据产品集团)257

7.14.1 S70028系列(Millennia Series S70028)257

7.14.2 NETower for Windows NT258

7.14.3 SMS AXIS StorPoint连接模块259

7.14.4 RAZD:S700HAD260

7.15.1 DiscPort PRO XL261

7.15 DiscPort PRO和DiseView PRO软件(Microtest)261

7.15.2 DiscPort PRO和CD共享262

7.16 网络电缆测试器(WaveTek LANPro XL;Lantek Pro)263

7.16.1 电气特性264

7.16.2 环境特性266

7.16.3 机械特性266

7.17 网络服务器(IBM Netfinity 7000)266

7.17.1 标准特性267

7.17.2 Netfinity Manager269

7.17.3 硬件和软件信息270

7.17.4 信息小结275

7.18 Microsoft Windows 95和98276

7.19 Microsoft Windows NT276

7.20 商业平台计算机(IBM)276

7.21 远程工作站(IBM ThinkPads)279

7.22 网络集线器(3Com U SRobotics)280

7.23 多媒体部件(创通)284

7.24 以太网和SCSI适配器(Adaptec有限公司)285

7.24.1 可伸缩性289

7.24.2 灵活配置289

7.24.3 弹性、冗余连接289

7.24.4 全双工模式289

7.24.5 针对性能的设计289

7.25 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软件(McAfee)292

7.25.1 VirusScan293

7.25.2 Desktop Security Suite293

7.25.9 其他McAfee产品和信息294

7.25.8 PCCrypto294

7.25.6 NetShield294

7.25.7 WebScan294

7.25.4 QuickBackup294

7.25.3 Commuter294

7.25.5 Service Desk294

7.26 网络磁带驱动器(SONY)295

7.27 计算机电缆(Belkin)297

7.28 红外网络接口297

7.29 电源保护298

7.30 小结298

第8章 网络故障排除事例分析:第2部分(如何制定基准)299

8.1 如何制定网络的基准299

8.2 电气和环境方面300

8.2.1 电气方面300

8.2.2 周围环境303

8.3 铜介质网络结构305

8.4.1 部件检查307

8.4 光纤主干部件307

8.4.2 要理解的标准308

8.4.3 光纤测量311

8.4.4 西康光学时间区域反射器(OTDR)信息313

8.5 作者的光纤主干实现317

8.6 网络分析器[Internet Advisor(惠普)]330

8.6.1 怎样建立网络基准331

8.7 网络不间断电源(UPS)353

8.7.1 标准357

8.7.2 系统描述(操作模式)357

8.7.3 系统运行要求358

8.7.4 环境条件359

8.7.12 组件360

8.7.11 产品冷却360

8.7.9 产品布线360

8.7.10 产品箱360

8.7.7 质量保证360

8.7.6 保修360

8.7.5 用户文档360

8.7.8 产品组装360

8.7.13 显示与控制361

8.7.14 在线电池检测363

8.7.15 遥控紧急电源关断(REPO)364

8.7.16 旁路(在3.5~6.0kVA UPS模块上可选)364

8.7.17 内部电池364

8.7.18 输出负载模块364

8.7.19 UPS附件(可选组件)365

8.7.20 现场质量控制368

8.7.21 单元启动和现场位置测试368

8.7.22 工厂的现场维护368

8.7.25 Liebert公司产品符合2000年问题要求的声明369

8.7.26 产品承诺369

8.7.23 UPS维护培训369

8.7.24 维护合同369

8.7.27 现场访问控制和2000年问题承诺370

8.8 网络计算机371

8.9 远程工作站(IBM ThinkPads)392

8.10 怎样建立数据通信基准405

8.10.1 网络集线器405

第9章 网络故障排除事例分析:第3部分(如何建立基准)432

9.1 网络基准的组成部分432

9.2 如何建立网络服务器基准432

9.2.1 服务器一般信息432

9.2.2 网络服务器基准报告434

9.2.3 命令行产生的基准441

9.3 网络存储塔446

9.3.2 用于Windows NT的NETower447

9.3.1 Millennia系列中的S70028型存储塔447

9.3.3 SMS AXIS STORPOINT连接模块448

9.3.4 冗余磁盘阵列(RAID):S700HDA449

9.3.5 DiscPort PRO XL450

9.3.6 Silo-1配置文件452

9.3.7 Silo-2配置文件454

9.4 如何建立邮件服务器的基准457

9.4.1 邮件服务器系统基准报告457

9.4.2 基准信息的NET命令479

9.4.3 邮件服务器协议分析481

9.5 小结516

第10章 ADSL技术517

10.1 网络及ADSL综述517

10.2 系统参考模型与术语518

1O.3 ATM over ADSL建议519

10.3.2 ATM层功能520

10.3.1 功能模块定义520

10.3.3 ADSL over ATM传输521

10.3.4 信道化521

10.3.5 协议521

10.4 ADSL成帧和封装标准:分组模式526

10.4.1 ADSL论坛参考模型526

10.4.2 分组模式参考框图527

10.4.4 ATM第5适配层的术语及缩写528

10.4.3 要求的术语528

10.4.5 RFC 1662模式529

10.4.6 类HDLC中的PPP成帧529

10.4.7 帧用户网络接口(FUNI)模式530

10.4.8 地址分配531

10.4.9 实现要求531

10.4.10 分组格式532

10.4.11 参考533

10.5.2 影响向ADSL演进的因素535

10.5 网络演进535

10.5.1 方案说明535

10.5.3 演进选项分类538

10.5.4 演进选项关系概览539

10.5.5 通过话带(voiceband)调制解调器到ADSL调制解调器的因特网接入540

10.5.6 通过ADSL的因特网接入540

10.5.7 从提供线对增益的POT到ADSL543

10.5.8 基于中心局(CO)ADSL-to-NGDLC的ADSL545

10.5.9 从ISDN到ADSL的因特网接入547

10.5.10 ATM网络中的ADSL:从仅因特网接入到完全服务554

10.5.11 LAN仿真(LANE)561

10.5.12 从通过IP的仅因特网接入服务的ADSL到通过ATM的完全服务集的ADSL568

10.5.13 从通过IP仅因特网接入的ADSL到仅通过IP的完全服务集接入的ADSL569

10.5.14 从ADSL服务传送到VDSL服务传送571

10.5.15 从ATM ADSL到ATM VDSL572

10.5.16 从TCP/IP ADSL到ATM VDSL574

10.5.17 从基于GDLC的ADSL到基于ONU的ADSL/VDSL575

10.5.18 从为居民服务的VDSL到为企业服务的VDSL579

10.5.19 从为商业服务的ADSL到为居民服务的ADSL580

10.5.20 从ADSL加POTS到ADSL581

加第二根线POTS581

10.5.21 从FTTN和长距离VDSL到FTTK和短距离VDSL581

10.5.22 从FTTN/FTTK和VDSL到FTTH582

10.5.23 从用于因特网接入的HDSL到用于因特网接入的ADSL583

10.5.24 从用于因特网接入的IDSL到用于因特网接入的ADSL584

10.5.25 工作组中做出贡献的成员585

10.6 ADSL网络组成要素585

10.6.1 简介585

10.6.2 参考模型585

10.6.4 网络管理元素586

10.6.3 网络管理框架586

10.6.5 未来考虑的特征594

10.6.6 ADSL网络要素术语595

10.6.7 ADSL网络要素参考材料595

10.7 基于SNMP的ADSL LINE MIB596

10.7.1 简介596

10.7.2 ADSL LINE MIB和其他标准MIB之间的关系597

10.7.3 MIB中使用的约定600

10.7.4 计数器、间隔存储桶和门限602

10.7.5 简档603

10.7.6 捕获605

10.7.7 ASN.1 MIB606

10.8.1 简介663

10.8.2 有关ADSL用户宅基的缩写和标准663

10.8 ADSL的接口和系统配置:用户宅基663

10.8.3 其他标准组或论坛的相关工作665

10.8.4 目标应用与系统含义665

10.8.5 ATU-R/分离器安装666

10.8.6 POTS分离器666

10.8.7 不实施POTS服务的ATU-R671

10.8.8 U-R、POTS-R和U-R2接口671

10.8.9 T-SM接口672

10.8.10 信号规范673

10.8.11 ISO接口和连接器674

10.8.12 发展中的宅基分布网络677

10.9 FUNI模式传输的缺省VPI/VCI地址:分组模式679

10.9.1 简介679

10.10.1 简介680

10.10 DMT和CAP ADSL线路编码的信道化:分组模式680

10.9.5 帧层管理信道680

10.9.6 参考资料680

10.9.4 专用的信道680

10.9.3 数据传输680

10.9.2 VPI/VCI分配680

10.10.2 离散多音频(DMT)PMD细节681

10.10.3 无载波AM/PM(CAP)PMD规范681

10.10.4 参考资料681

10.11 ADSL接入网络的要求和参考模型681

10.11.1 介绍682

10.11.2 SNAG术语682

10.11.3 修改历程682

10.11.4 目标应用682

10.11.5 ADSL体系结构要求683

10.12.1 简介686

10.12 具有开遂道和服务选择的端到端分组模式体系结构686

10.11.7 参考资料686

10.11.6 安全性686

10.12.2 参考图表687

10.12.3 要求687

10.12.4 参考资料688

10.13 小结688

第11章 为通信服务器和xDSL路由器建立基准689

11.1 逻辑图689

11.2 网络功能689

11.3 Chase服务器功能694

11.3.1 IOLAN+特性694

11.3.2 应用于Windows NT的IOLAN+拨出特性696

11.3.3 I0LAN技术规范697

11.4 如何建立通信服务器的基准698

11.4.1 调制解调器跟踪信息702

11.5 Cayman HDSL路由器功能720

11.6 如何为通信服务器和HDSL路由器建立基准722

11.7 小结754

第12章 建立网络交换机基准755

12.1 XYLAN网络交换机755

12.1.1 OmniSwitch信元交换模块755

12.1.2 虚电路755

12.1.3 带有输出控制的动态输入缓冲756

12.1.4 服务质量(QoS)757

12.1.5 部分分组丢弃(PPD)以及随机早期检测(RED)757

12.1.6 二元漏桶(Dual leaky bucket)757

12.1.7 可用比特速率流量757

12.1.8 高速模块758

12.1.9 交换机安全759

12.2 用户接口759

12.2.1 主菜单命令759

12.4 如何显示基本系统信息761

12.3.1 命令概要菜单761

12.3 OmniSwitch switchwide命令761

12.4.1 系统菜单762

12.4.2 如何显示机架概要763

12.4.3 域描述763

12.5 作者网络中的OmniSwitch实现763

12.6 以太网接口765

12.7 FDDI接口765

12.8 令牌环接口766

12.8.1 自动速度检测766

12.9 ATM接口766

12.10 如何察看系统统计信息767

12.10.1 统计信息描述768

12.10.2 系统复位次数768

12.11 如何获得基准参考信息769

12.12 小结8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