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水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水利学
  • 冯绍元主编;王凤新,韩会玲,刘东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457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环境水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水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1

一、环境水利学的定义1

二、环境水利学的研究对象1

三、环境水利学的基本内容1

第二节 环境水利学的形成与发展3

一、背景3

二、形成和发展过程4

第三节 环境水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第二章 水体环境、污染与自净8

第一节 水体的组成与分类8

一、水体及其形成条件8

二、水体的物质循环10

三、天然水体的组成及特点11

四、天然水体的分类14

五、天然水体的特性16

六、各类天然水体的特点18

第二节 水的环境属性21

一、水与水文化21

二、水的资源环境属性22

三、不良水环境的危害22

四、水的生态环境属性23

五、水的地质环境属性23

第三节 水体环境与其他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24

一、水体环境与大气环境24

二、水体环境与地质环境25

三、水体环境与生态环境26

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基本概念26

一、水体污染的定义26

二、水体污染的机理27

三、天然水体污染的特点28

第五节 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30

一、主要污染源30

二、主要污染物32

三、典型水体污染及其危害33

第六节 水体自净作用39

一、水体的自净作用机理39

二、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自净系数41

第七节 水环境容量43

一、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3

二、水环境容量分类44

三、水环境容量特征46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48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48

一、水资源保护的概念48

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49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保护51

一、水质标准51

二、水质调查与监测61

三、水质监测站网规划与断面布设65

四、采样垂线和采样点布设67

五、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69

六、水质评价71

七、水质预测78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保护85

一、地下水污染及防治85

二、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防治90

三、次生盐渍化的防治93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途径95

一、减少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量95

二、妥善处理城市及工业污水96

三、对城市污水的再利用98

第四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100

第一节 概述100

一、水环境系统及其基本特征100

二、水环境保护规划原理103

三、水环境保护规划分类107

四、水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09

第二节 水环境保护规划的经济评价111

一、经济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111

二、规划的基本经济分析111

三、水污染控制系统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112

四、污水处理费用函数113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系统优化处理114

一、排放口最优化处理114

二、最优化均匀处理115

三、区域最优化处理117

四、流量可调节的河流污染控制规划117

五、水污染控制与多目标规划119

第五章 水质数学模型及模拟121

第一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作用121

一、物理作用121

二、化学作用132

三、生物作用136

第二节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141

一、水质数学模型的分类141

二、水质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141

三、河流污染物运动的基本方程142

四、河流污染物运动基本方程的解145

五、Streeter-Phelps模型151

六、参数估值152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数学模型155

一、溶质运移基本概念155

二、溶质运移基本方程156

三、基本方程扩充156

四、定解条件157

五、地下水水质数学模型求解157

六、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迁移的黑箱模型157

第四节 河流水质模拟158

一、概述158

二、一维河流水质模拟159

三、临界点的校核162

第六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163

第一节 概述163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163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166

第二节 区域水资源枯竭与江河断流168

一、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需求168

二、江河断流及其环境演变170

三、江河断流的危害及其防治173

第三节 海水入侵174

一、海水入侵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因素174

二、海水入侵的危害178

三、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179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问题180

一、调水必要性的研究180

二、南水北调工程简述182

三、调水工程的环境效应186

四、跨流域调水的水环境保护187

第五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环境问题188

一、过量开采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88

二、区域超采漏斗扩展189

三、地质环境问题190

第六节 生态环境问题192

一、植被退化193

二、土地沙漠化、盐渍化193

第七章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195

二、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96

三、正确评价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97

第二节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98

一、对气候的影响198

二、对水质的影响202

三、对环境地质的影响206

第三节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8

一、概述208

二、水利工程对生物的影响211

三、水利工程对土壤的影响215

四、水利工程对泥沙的影响217

第四节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18

一、水利工程对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218

二、水利工程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22

三、水利工程对库区和移民的影响224

四、水利工程对景观和文物的影响227

第八章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23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31

一、环境影响231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及其制度的发展231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工作等级233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33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235

六、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236

七、环境影响评价特别关注的几个领域237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39

一、概述239

二、单一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240

三、流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244

四、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45

五、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评价247

六、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50

第三节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258

一、类比分析法259

二、概率评分法259

三、权重清单法259

四、矩阵分析法261

五、环境质量指标法265

六、模糊综合评判法270

七、人工神经网络法272

第四节 环境水利监测与环境管理274

一、概述274

二、常规性监测技术276

三、自动监测技术277

四、移动监测实验室278

五、遥感监测技术278

六、环境管理281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