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经典 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学经典 赋
  • 谢佩嫒,李永田主编;陈洪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5352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赋-文学欣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经典 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一编赋的发展简史2

第一章源头活水,非止一泉——赋源初探2

一、源于“不歌而诵”说3

二、源于《诗经》说3

三、源于《楚辞》说4

四、“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说5

五、本于纵横家言说6

六、源于古代优人俳辞说7

第二章 南国幻境,楚地巫声——先秦辞赋概述8

一、先秦辞赋的楚地特色和浪漫情怀8

二、先秦辞赋的形式与内容9

三、先秦辞赋生成之原由11

一、汉初赋14

第三章天朝气焰,扬厉无前——两汉赋概述14

二、汉中赋15

三、汉末赋17

第四章 风骨清狷,性情驰驱——六朝赋概述19

一、建安三国赋19

二、西晋赋21

三、东晋赋23

四、宋、齐、梁、陈赋25

五、北朝赋27

第五章 盛世神韵 ,绝代风骚——唐赋概述30

一、唐赋的繁荣与概况31

二、唐赋的分期32

三、唐赋的成就及原因34

第六章 骈体之论 押韵之文——两宋赋概述37

一、宋赋之特色38

二、宋赋特色形成的原因40

第七章 风情渐老,典雅而亡——元、明、清辞赋概述42

一、元、明、清辞赋的发展42

二、元、明、清辞赋的衰落表现43

三、元、明、清辞赋衰落的原因44

第二编重要赋家及辞赋作品选48

第一章宋玉和荀卿赋48

一、宋玉赋——与“诗”相异的独立49

二、荀卿赋——赋体之父54

第二章 贾谊怀才不遇之赋63

第三章 淮南小山与王褒的体物之赋63

一、淮南小山63

二、王褒65

第四章 枚乘赋——散体赋之奠基68

一、司马相如74

第五章 游猎、牢骚、都城之赋74

二、东方朔77

三、扬雄79

四、班固82

第六章抒情小赋84

一、张衡84

二、蔡邕87

三、赵壹90

第七章建安咏物抒怀之赋92

一、曹植92

二、王粲95

三、祢衡97

第八章正始忧生寓理之赋99

一、阮籍99

二、嵇康101

三、向秀103

一、张华105

第九章两晋山水闲放之赋105

二、潘岳107

三、陆机110

四、左思114

五、郭璞117

六、孙绰119

七、陶渊明121

第十章南北朝感慨兴亡之赋125

一、颜延之125

二、谢灵运127

三、鲍照129

四、沈约130

五、江淹132

六、庾信134

一、王勃136

第十一章唐代超迈古今的新文赋136

二、李白137

三、杜甫140

四、柳宗元与韩愈141

五、杜牧143

第十二章两宋议论之赋146

一、王禹偁146

二、欧阳修148

三、苏轼150

四、苏门四学士152

五、李纲154

六、李清照156

第十三章金元沉郁之赋158

一、元好问158

二、刘因、赵孟頫南北之分160

三、朱德润与杨维桢162

第十四章明古体赋与“前后七子”165

一、刘基165

二、前后七子167

第十五章明末遗民之赋170

一、夏完淳170

二、王夫之172

三、黄宗羲175

第十六章清赋掩卷177

第三编辞赋概论180

第一章赋的特征180

一、“赋”字释义180

二、名称由来182

三、形体要素184

四、其他特点187

第二章赋体分类191

一、古赋192

二、俳赋196

三、律赋199

四、文赋201

五、俗赋202

第三章赋的作用205

一、娱乐205

二、政治207

三、抒情209

四、社交209

五、考古210

第四编名人赋论212

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郭绍虞)212

赋论(谭正璧)217

论赋体的起源(褚斌杰)223

主要参考书目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