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律史学文丛 民国时期永佃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莉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230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租佃关系-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律史学文丛 民国时期永佃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基本概念4
(一)永佃制:习惯和固有法的范畴5
(二)永佃权:国家法和外来法的范畴10
(三)永佃制和永佃权:东西方永佃权制度的比较与交锋14
三、学术研究回顾19
(一)研究现状19
(二)参考文献26
四、本书内容与研究方法28
(一)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28
(二)研究方法和新意30
第一章 古代土地物权制度:均田与兼田背景下的永佃制32
第一节 土地私权的产生和发展33
一、先秦土地私权的萌芽和确立33
二、秦汉以降的土地私权变化35
第二节 土地私权结构下的土地问题37
一、兼田与均田:土地的分配和调整38
二、官田与私田:土地的所有形态42
第三节 租佃制和永佃制:土地私权结构下的土地经营权45
一、唐宋以来的土地租佃关系46
二、永佃制:租佃制的成熟形态49
三、一田两主:永佃制的成熟形态62
四、永佃制的传统文化内涵75
第二章 民国永佃权:习俗与法典交织80
第一节 民国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81
一、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81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81
(二)清末民国以来的土地问题83
二、民国时期的地政思想:三民主义与平均地权的理论86
(一)1911—1927年的土地理论与实践87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与实践89
第二节 民初的永佃制习俗92
一、一田两主:永佃制在民国的主要形态93
(一)各地多样化的存在样态94
二、一田两主在民国的地位和影响106
(一)理论上的被打压和事实上的主导地位106
(二)一田两主与民国永佃权的冲突107
第三节 民国永佃权的立法例109
一、清末民初的永佃权立法与习惯110
(一)《大清民律草案》中的永佃权110
(二)传统永佃制与西方永佃权的初次接触112
二、清末民国以来的立法例114
(一)前清现行律之民事有效部分115
(二)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中的永佃权115
(三)1926年《民国民律草案》中的永佃权115
(四)1929年《民国民法》中的永佃权116
(五)1929年《民国土地法》中的永佃权117
三、民国民法中的永佃权118
(一)立法背景和立法精神的变化118
(二)民国民法之永佃权的内容120
(三)三部民律之永佃权内容的变化124
四、民国土地法中的永佃权128
(一)土地法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128
(二)土地法中的永佃权130
第四节 民国永佃权的司法调整133
一、大理院判例和解释例134
(一)大理院之永佃权判例134
(二)大理院解释例全文之分析145
二、司法院判例和解释例149
(一)最高法院之永佃权判例149
(二)司法院之解释例分析156
三、从大理院判例到最高法院判例的变化160
(一)数量和纠纷类型上的减少161
(二)内容上的些许变化161
第五节 1930年后的民国永佃权:法律调整后的永佃权163
一、统计分析中的民国永佃权状况164
(一)永佃制在民国租佃制中占有比率的变化164
(二)学者们的相关统计分析167
二、各地永佃权的真实状况169
(一)山西平顺县169
(二)浙江省170
(三)江苏省171
(四)广西省174
(五)安徽省175
三、民国永佃权的限制176
(一)民国永佃权限制和打压的方式176
(二)民国永佃权限制和打压的事例178
四、永佃权的存废之议180
(一)永佃权消亡之观点180
(二)永佃权继续存在之意义182
第六节 中国台湾的永佃权:永佃权的继续发展184
一、195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184
二、《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的内容和变化185
(一)《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的内容185
(二)《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的变化186
三、中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对永佃权的影响186
第三章 永佃权的当代意义: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比较189
第一节 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土地经营190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地权关系:耕地农有、自主经营190
(一)土地改革的法律实践190
(二)土地改革的巨大影响191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地权关系:集体所有、集体经营192
(一)农业合作社时期的地权关系192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地权关系193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的土地改革与土地承包194
一、“承包”与“承包户”的法律实践194
(一)农村土地承包的实践活动195
(二)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规范196
二、地权经营形态的发展变化199
(一)均田制和两田制200
(二)土地租赁200
(三)“四荒”土地使用权的拍卖201
(四)土地股份合作201
(五)反租倒包201
第三节 当代永佃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202
一、原创自发的土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永佃权的共性202
(一)两者比较的共性基础203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初始永佃之共性:债权性204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民国永佃权之共性:物权性205
二、农地政策的新导向:长期或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06
(一)纠正对永佃权的误解:学者观点述评206
(二)永远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永佃权207
第四节 土地公权结构下的承包经营权与私权结构下的永佃权208
一、比较的理论分析:传统与现实210
(一)政府的功能211
(二)市场的作用215
二、比较的法律意义:近代私权观念与法律变革216
(一)立法中的借鉴与创新217
(二)司法中的经验与教训221
(三)“三农”问题的法律解读视角222
结语 永佃权制度的借鉴意义224
一、我国农村地权形态发展的回顾224
二、从习惯到成文法的永佃权225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久存续的操作性:借鉴永佃权226
参考文献229
后记237
热门推荐
- 1934302.html
- 1346993.html
- 2219515.html
- 3773404.html
- 488360.html
- 757926.html
- 2664417.html
- 3357948.html
- 3228625.html
- 2605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1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4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