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贫困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中社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0490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贫困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贫困含义的思考1
第一节 物质贫困1
一、贫困含义探讨的由来1
二、物质贫困的两种基本类型2
三、关于绝对贫闲和相对贫困理论的几点反思7
第二节 精神贫困10
一、精神贫困概念提出的依据10
二、精神贫团含义的三个基本方面13
第三节 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关系20
一、对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关系的辩证考察20
二、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扶贫工作的深刻启示24
一、国际上通行的衡量贫困的指标体系25
第四节 衡量贫困的指标体系25
二、现阶段衡量我国贫困问题应当采用的指标体系28
第二章 贫困理论述略32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贫困理论32
一、私有制是贫困的根源32
二、消灭贫困的途径3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的理论39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贫困的理论45
一、人口陷井论45
二、土地垄断——贫穷的根源48
三、贫困恶性循环论51
四、“中心”“外围论”和依附论54
一、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繁荣富裕的社会56
第四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6
二、理论与现实:巨大的反差57
三、摆脱贫困落后的必由之路——发展生产力61
第三章 贫困地区的特征64
第一节 贫困地区的类型64
一、贫困地区的含义64
二、贫困地区的类型68
第二节 贫困地区的现状71
一、贫困地区的概况71
二、贫困地区的特点74
第三节 贫富反差的“马太效应”84
第一节 贫困的自然基础89
第四章 贫困的原因89
第二节 贫困的历史根源93
第三节 贫困的社会成因96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和市场发育不成熟96
二、“左”倾错误思想、政策上的失误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101
三、教育、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105
四、封闭的经济运行体系111
五、缺乏发展极113
六、长期的投资不足117
七、不等价交换118
八、人口流动性低120
九、落后的浪费习惯121
一、扶贫的起缘124
第五章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124
第一节 扶贫的起缘和发展124
二、扶贫的意义125
三、扶贫的发展129
第二节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32
一、把扶贫和救济等同起来132
二、只扶持自给性的小农生产,没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扶贫资金的使用过于分散,未能形成整体效益133
三、重视对贫困地区的有形输入,轻视对贫困地区的无形输入136
四、在扶贫工作中,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没有或很少运用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137
五、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139
六、封闭式扶贫140
第三节 扶贫方式的转换142
一、扶贫首先要扶志、扶智143
二、创办以扶贫为使命的经济实体和经济开发公司144
三、实行开放性扶贫147
第六章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15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150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50
二、战略经济发展战略152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经济发展战略155
一、平衡增长战略155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158
三、进口替代战略160
四、出口替代发展战略162
五、基本需要发展战略164
第三节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一)166
一、梯度推移发展战略167
二、跳跃式或突变型发展战略169
三、发展极——增长点发展战略171
第四节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二)174
一、制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174
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178
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措施180
第七章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182
第一节 脱贫致富与科技教育182
一、科技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182
二、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两者并重188
三、发展科技,重点在于适用技术191
第二节 脱贫致富与结构转换193
一、对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的评析193
二、创造条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转移197
第三节 脱贫致富与政策特区207
一、设置政策特区的理由207
二、政策特区“特”的内容211
第四节 脱贫致富与环境建造215
一、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216
二、要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217
三、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219
四、要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组织环境219
热门推荐
- 2311562.html
- 2911136.html
- 1707676.html
- 1797791.html
- 3630153.html
- 3427666.html
- 3656205.html
- 674364.html
- 771518.html
- 2864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