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路工程
  • 张兴强主编;王颖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1097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40666479页
  • 主题词:道路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路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功能1

1.2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概况2

1.2.1 我国道路的发展历史2

1.2.2 我国高等级公路规划4

1.3 道路的分类、分级及基本组成8

1.3.1 道路的分类8

1.3.2 道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9

1.3.3 道路的基本组成11

1.4 道路勘察设计程序13

1.5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建议15

练习思考题16

第2章 道路工程设计依据18

2.1 技术依据和自然条件18

2.1.1 技术依据18

2.1.2 道路的自然条件20

2.2 交通条件20

2.2.1 设计车辆20

2.2.2 汽车的性能21

2.2.3 道路交通特性27

2.3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31

2.3.1 服务水平31

2.3.2 通行能力33

练习思考题36

第3章 平面线形设计38

3.1 概述38

3.2 直线41

3.2.1 直线的运用和设计标准41

3.2.2 直线设计44

3.3 圆曲线45

3.3.1 圆曲线的设计要素46

3.3.2 圆曲线的设计50

3.4 缓和曲线53

3.4.1 缓和曲线的作用和性质53

3.4.2 缓和曲线的基本形式55

3.4.3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和参数58

3.4.4 缓和曲线要素计算62

3.5 行车视距64

3.5.1 视距的定义64

3.5.2 视距的计算和视距的应用65

3.5.3 平面线形设计中的视距保障69

3.6 平面线形组合设计72

3.6.1 平面线形组合设计的一般原则72

3.6.2 平面线形要素组合的基本类型73

3.7 平面线形设计成果75

3.7.1 公路设计成果75

3.7.2 城市道路设计成果82

练习思考题83

第4章 纵断面设计86

4.1 概述86

4.2 道路纵坡设计88

4.2.1 纵坡坡度设计88

4.2.2 纵坡坡长设计92

4.3 竖曲线设计93

4.3.1 竖曲线基本方程93

4.3.2 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94

4.3.3 竖曲线设计98

4.4 爬坡车道的设计99

4.4.1 爬坡车道设置条件99

4.4.2 爬坡车道的设计100

4.5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01

4.5.1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101

4.5.2 道路平纵组合设计方法102

4.6 道路纵断面设计方法及设计成果108

4.6.1 纵断面设计要点108

4.6.2 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109

4.6.3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110

练习思考题114

第5章 横断面设计117

5.1 概述117

5.1.1 道路建筑限界118

5.1.2 道路用地范围120

5.2 道路横断面组成121

5.2.1 公路横断面组成121

5.2.2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123

5.3 行车道设计125

5.3.1 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126

5.3.2 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127

5.4 路肩、中间带、侧分带及路缘石128

5.4.1 路肩128

5.4.2 中间带130

5.4.3 分车带、路侧带及路缘石132

5.5 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133

5.5.1 加宽值的计算134

5.5.2 加宽过渡的方式135

5.6 路拱及平曲线超高过渡137

5.6.1 路拱137

5.6.2 平曲线超高过渡138

5.6.3 超高坡度的确定138

5.6.4 超高缓和段长度的计算139

5.6.5 超高的过渡方式140

5.6.6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142

5.7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46

5.7.1 土石方数量的计算147

5.7.2 土石方的调配148

5.8 横断面设计方法150

5.8.1 公路横断面设计150

5.8.2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52

练习思考题153

第6章 路线总体设计156

6.1 概述156

6.1.1 路线基本走向设计要点157

6.1.2 线形设计基本要求157

6.2 技术标准的选择159

6.2.1 路线设计中的主要问题159

6.2.2 技术指标的运用原则159

6.2.3 主要技术指标的选择160

6.3 道路景观总体设计162

6.3.1 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162

6.3.2 道路景观的组成163

6.3.3 道路各设计阶段的景观设计要点165

6.3.4 道路绿化设计166

6.4 路线总体布局169

6.4.1 路线视察169

6.4.2 路线初步测量170

6.4.3 路线方案比较170

练习思考题176

第7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177

7.1 平面交叉口概述177

7.1.1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178

7.1.2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原则179

7.1.3 平面交叉口的视距182

7.2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及其选择184

7.2.1 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划分184

7.2.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划分186

7.2.3 平面交叉口形式的改良188

7.3 平面交叉口平面设计190

7.3.1 交叉口圆曲线半径设计190

7.3.2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192

7.4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194

7.4.1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195

7.4.2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步骤196

练习思考题201

第8章 道路路基设计203

8.1 概述203

8.1.1 路基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内容203

8.1.2 公路的自然区划204

8.1.3 路基土的分类207

8.1.4 路基土的干湿类型211

8.1.5 路基的受力变形分析212

8.1.6 路基的病害及其防治216

8.2 一般路基设计218

8.2.1 一般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219

8.2.2 路基的基本构造及附属设施219

8.2.3 路堤(床)设计222

8.2.4 路堑设计227

8.2.5 半填半挖和不挖不填路基设计229

8.3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230

8.3.1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231

8.3.2 直线验算法231

8.3.3 圆弧法(条分法)233

8.3.4 陡坡路堤稳定性236

8.3.5 沿河浸水路堤稳定性238

8.4 路基的防护239

8.4.1 坡面防护239

8.4.2 沿河路基防护242

8.5 挡土墙设计243

8.5.1 挡土墙的分类244

8.5.2 挡土墙的构造及其布置248

8.5.3 土压力计算250

8.5.4 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验算253

练习思考题257

第9章 路面设计261

9.1 概述262

9.1.1 路面结构与构造262

9.1.2 路面类型和等级划分263

9.1.3 对路面的要求264

9.1.4 路面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内容266

9.2 结合料稳定类路面基(垫)层266

9.2.1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力学特征267

9.2.2 石灰稳定土基(垫)层269

9.2.3 水泥稳定土基(垫)层272

9.2.4 石灰工业废渣基层273

9.2.5 沥青稳定土基层274

9.3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275

9.3.1 沥青路面材料特性276

9.3.2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280

9.3.3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弹性层状体系理论281

9.3.4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285

9.4 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计算290

9.4.1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的步骤290

9.4.2 轴载换算291

9.4.3 设计参数的计算292

9.4.4 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计算294

9.4.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案例分析296

9.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298

9.5.1 概述298

9.5.2 接缝设计299

9.5.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03

9.5.4 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尺寸和板厚计算305

9.5.5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案例分析313

9.6 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315

9.6.1 路面使用性能及评价315

9.6.2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316

9.6.3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317

9.6.4 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321

9.6.5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322

9.6.6 路面车辙322

9.6.7 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323

练习思考题324

第10章 道路排水设计329

10.1 概述329

10.1.1 公路排水系统330

10.1.2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330

10.2 公路排水设计331

10.2.1 公路路界地表排水331

10.2.2 路面内部排水336

10.2.3 地下排水337

10.2.4 公路排水系统综合设计338

10.3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339

10.3.1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339

10.3.2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339

10.3.3 城市道路锯齿形街沟的设计343

练习思考题345

第11章 道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347

11.1 道路路线设计系统347

11.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347

11.1.2 数字地面模型348

11.1.3 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351

11.1.4 道路透视图的绘制353

11.2 海地(Hard)道路路线设计系统357

11.2.1 系统简介357

11.2.2 项目管理358

11.2.3 数模(1TM)360

11.2.4 平面设计362

11.2.5 纵断面设计365

11.2.6 横断面设计367

11.2.7 三维动态模拟374

练习思考题376

参考文献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