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
  • 侯敏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37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儒家-美学思想-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灵根自植1

二、大美学观23

体系篇35

第一章 人文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焦点35

第一节 人文与文艺35

一、人文内蕴36

二、文艺形塑44

第二节 人格与文艺50

一、文如其人50

二、人格魅力56

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62

一、人生之乐62

二、人生之境67

三、人生美化71

第二章 心性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旨归76

第一节 以心为本76

一、心者神之主76

二、心之特性79

第二节 文艺与心灵85

一、修心86

二、写心92

三、传心104

第三节 审美与心境108

一、虚静论108

二、心游论115

第三章 生生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祈向118

第一节 生生之道118

一、生生之德119

二、生化之理125

第二节 生香活意130

一、生之意趣131

二、感应自然136

第三节 生之礼赞140

一、生命的本性140

二、生命与诗艺145

三、生态美学观150

第四章 诗意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体悟159

第一节 悟觉思维159

一、感悟哲学160

二、立象悟道166

第二节“味”与“兴”170

一、“品味”之蕴170

二、“兴”之释义175

第三节 意境与韵致182

一、“境”之内涵182

二、韵与境偕186

三、艺术神韵191

观照篇205

第五章 涉猎西学——现代新儒家美学的视境205

第一节 援西学入儒学205

一、“造模”功能206

二、“借鉴”作用211

第二节 与康德、黑格尔对话215

一、牟宗三与康德215

二、唐君毅与黑格尔221

第三节 与柏格森、海德格尔共鸣226

一、新儒家与柏格森227

二、新儒家与海德格尔231

第六章 批导现代——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忧思239

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反思239

一、西方的危机240

二、现代性的后果243

第二节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驳247

一、抵抗“西化”247

二、平视的态度251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评析254

一、现代派文艺的弊端254

二、现代艺术的冲突259

第七章 比较文化——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尺度265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265

一、文化特征266

二、哲学基础272

第二节 中西美学比较276

一、美学特征276

二、艺术精神286

第三节 统观与反思290

一、比较的方法290

二、比较的价值295

第八章 独树一帜——现代新儒家美学的风标298

第一节 新儒家与同辈美学家298

一、方东美与宗白华299

二、唐君毅与钱钟书306

第二节 新儒家与海外中国文论家315

一、徐复观与刘若愚316

二、成中英与叶维廉320

第三节 新儒家与鲁迅作品的因缘324

一、钱穆论鲁迅325

二、徐复观论鲁迅327

三、特定的视角329

专题篇333

第九章 阐释之则——现代新儒家阐释学美学观333

第一节“客观的了解”333

一、洞见本原334

二、崇敬与契合336

第二节“追体验”的方法340

一、体验内蕴341

二、审美体验343

第三节 圆通的阐释349

一、“本体诠释学”349

二、“创造的阐释学”353

第十章 农国之美——现代新儒家论农业美学360

第一节 农业文明与文化源流360

一、农业渊源360

二、立国之本366

第二节 农业文明与价值体系369

一、早熟的文明369

二、农耕文化的特质371

第三节 农业文明与文学艺术377

一、农业文明与古诗缘起377

二、农业文化与古诗内涵379

三、农业社会与艺术思维383

第十一章 校园之灵——现代新儒家论审美教育389

第一节 大学之道389

第二节 全粹为美393

第三节“以美育代宗教”辨397

结语403

参考文献409

后记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