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见慢性病防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常见慢性病防治学
  • 李天琨,沈革,李延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92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4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常见病:慢性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见慢性病防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概念1

二、疾病控制的方法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疾病控制与监测1

第一节 概述1

三、疾病监测的方法3

一、疾病隐患消除原则5

第二节 疾病监测及控制的原则5

三、疾病控制的原则6

二、疾病监测的原则6

第三节 疾病隐患与疾病监测及控制的关系7

一、疾病隐患的发现与确定8

第四节 疾病隐患控制的方法8

二、疾病隐患的控制9

三、监测信息的交流12

二、信息的整理12

第五节 疾病监测的内容12

一、信息资料的收集12

一、概念13

第六节 疾病预防的原则13

二、要求14

一、策略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章 健康促进16

二、意义17

三、任务18

二、危险行为19

一、健康行为19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19

第三节 指标评价20

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20

一、测量指标分类21

二、测量指标体系22

三、生理健康测量指标23

四、心理健康测量指标24

五、健康结果指标25

六、社会健康测量指标26

七、应用原则27

一、性质29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29

第三章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29

二、评价30

三、分析31

一、社会经济与健康33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33

二、社会发展与健康38

三、文化因素与健康39

四、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41

一、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42

第三节 社会卫生策略42

五、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42

二、中国卫生工作方针43

一、概述45

第一节 传染病监督45

第四章 卫生监督45

二、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48

三、疫情报告和公布的法律规定51

四、传染病控制的法律规定52

五、传染病防治方针和原则53

一、概述54

第二节 母婴保健监督54

二、法律规定55

三、妇幼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56

二、监督内容57

一、概述57

四、国家应优先采取的行动57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57

一、概述59

第四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59

二、预防性卫生监督60

三、经常性卫生监督61

一、概述62

第五节 食品卫生监督62

二、监督体制64

三、监督内容65

一、概述70

第六节 职业卫生监督70

二、职业卫生监督的手段71

三、职业卫生监督内容78

二、监督内容82

一、概述82

第七节 化妆品卫生监督82

三、化妆品生产卫生监督84

四、化妆品经营卫生监督85

二、主要规定86

一、概述86

第八节 消毒卫生监督86

一、概述88

第九节 放射卫生监督88

二、预防性卫生监督98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卫生监督100

四、射线装置的卫生监督103

五、产品的放射卫生监督106

六、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监督109

七、放射事故的卫生监督111

二、实验室环境条件及控制措施要求113

一、卫生检测人员素质要求113

第五章 卫生检验与监测113

第一节 概述113

第二节 卫生检测质量控制113

一、类型116

第三节 作业场所空气有害因素监测116

三、监测的步骤117

二、危害因素的确定117

二、测试点选择原则119

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119

第四节 有毒物质的采集方法119

三、样品采集方法120

四、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质量控制121

一、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122

第五节 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122

二、生物材料检验的质量控制123

一、概述124

第六节 微机极谱溶出分析124

二、使用操作130

三、重复测量、循环伏安法134

四、工作曲线法测量步骤135

五、用标准直线方程表定性定量137

一、一般检测142

第一节 血液学检测142

第六章 临床检验142

二、出血性疾病的检测145

三、止血、凝血功能的检测146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148

四、纤维蛋白溶解的检测148

六、血液流变学的检测149

一、尿液检测150

第二节 尿液、粪便检测150

一、脑脊液生化检测153

第三节 体液检测153

二、粪便检测153

三、胃液检测154

二、胸、腹水检测154

一、肝、胆功能检测155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155

二、肾功能检测158

三、血清酶检测159

四、血脂及脂蛋白检测160

五、糖代谢检测161

六、电解质代谢失常检测163

七、常量和微量元素检测164

八、酸碱平衡失调检测166

一、甲状腺功能检测167

第五节 、内分泌疾病及其功能检测167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测168

二、尿液细菌学检测170

一、血液的细菌学检测170

三、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测170

第六节 细菌学检测170

三、肠道细菌学检测171

六、脑脊液细菌学检测174

五、痰液细菌学检测174

四、鼻咽部细菌学检测174

一、直接涂片法175

第一节 粪便检查175

第七章 寄生虫病原学检查175

二、浓集法177

三、孵化法179

五、虫卵计数法180

四、肛门周围检查法180

一、微丝蚴检查181

第二节 血液检查181

二、疟原虫检查182

三、弓形虫检查184

二、痰液检查185

一、骨髓检查185

四、锥虫检查185

第三节 骨髓分泌物的检查185

一、肌肉检查186

第四节 组织检查186

三、阴道分泌物检查186

四、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186

一、疥螨检查187

第五节 皮肤外寄生虫检查187

二、直肠粘膜检查187

三、淋巴结检查187

四、皮下结节检查187

一、原虫的培养188

第六节 寄生虫的培养和动物实验188

二、蠕形螨检查188

三、蝇蛆检查188

三、动物实验190

二、蠕虫的培养190

第一节 概述193

第八章 职业危害与健康评价193

一、厂址选择194

第二节 评价内容194

二、设计审查195

三、卫生防护设施要求197

五、应急救援措施199

四、个人防护措施评价199

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200

第三节 评价程序200

六、职业卫生管理评价200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201

一、确定评价单元202

第四节 评价方法202

第五节 评价结论203

二、评价方法203

一、内容205

第一节 概述205

第九章 职业性健康监护205

一、健康检查要求206

第二节 健康监护要求206

二、监护种类206

二、监护档案208

三、资料分析209

二、工作范围211

一、概念211

第十章 社区护理211

第一节 概述211

三、护士职责212

一、评估213

第二节 护理程序213

三、计划214

二、诊断214

五、评价215

四、实施215

二、实施216

一、特点216

第三节 整体护理216

一、家庭访视217

第四节 家庭护理217

二、护理程序218

三、家庭病床219

三、床上擦浴221

二、晨、晚间护理221

第五节 卧床病人的护理221

一、病床单位设置221

七、失禁病人的护理222

六、皮肤护理222

四、头发护理222

五、口腔护理222

二、心理特点223

一、概述223

八、饮食调理223

第六节 老年病护理223

四、护理特点224

三、疾病特点224

五、家庭护理231

第二节 合理用药的意义235

二、地位235

第十一章 临床用药235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235

一、基本作用235

二、影响用药的因素236

一、原则236

一、选择237

第三节 药物的选择237

二、注意事项238

一、妊娠期用药239

第四节 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239

三、新生儿用药特点241

二、哺乳期用药241

一、用药特殊性242

第五节 老年病人合理用药242

四、婴幼儿期用药特点242

三、药效学改变243

二、药代动力学变化243

二、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244

一、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244

四、用药原则244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的用药特点244

第七节 肾病患者用药245

五、肝功能不全病人用药原则245

三、肝脏疾病对药物效应的影响245

四、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影响245

三、给药方案246

二、肾脏疾病对药效的影响246

一、肾脏疾病对体内过程的影响246

第八节 其他疾病用药247

五、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使用原则247

四、药物的肾毒性247

三、中药248

二、解热镇痛药248

第九节 不合理用药248

一、抗生素248

五、激素及其他药物249

四、“补药”249

第十节 药物中毒概述250

六、联合用药250

三、毒物消除过程251

二、毒性分级251

一、毒物的分类251

四、中毒发生的机制255

五、一般救治256

一、常见药物中毒259

第十一节 药物急性中毒的救治259

二、天然药物中毒的救治270

二、采集相关病史273

一、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273

第二篇 各论273

第一章 呼吸病273

第一节 诊断273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274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274

一、概述275

第二节 咯血275

三、咯血内科治疗原则276

二、不同疾病引起咯血的临床特点276

一、概述277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7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278

二、COPD的临床表现278

三、鉴别诊断279

二、诊断279

一、概述279

四、治疗药物280

二、临床症状281

一、概述281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症281

一、概述282

第六节 呼吸衰竭282

三、临床表现283

二、发生机制283

三、临床表现284

二、病理表现284

第七节 肺炎284

一、微生物病原体进入肺脏的路径284

一、概述285

第八节 结核病285

二、结核病的特点286

三、肺结核病的分类288

四、结核病的检查289

五、诊断与治疗291

第九节 呼吸病的护理296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297

二、肺炎的护理298

三、支气管哮喘的护理299

四、肺结核的护理300

五、呼吸衰竭的护理302

二、慢性胃炎304

一、急性胃炎304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304

第一节 胃部疾病304

三、消化性溃疡305

五、胃粘膜脱垂症307

四、应激性溃疡307

二、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308

一、十二指肠雍积症308

第二节 肠道疾病308

三、吸收不良综合征309

四、溃疡性结肠炎310

五、假膜性肠炎311

七、肠结核312

六、缺血性结肠炎312

八、肠梗阻313

九、肠易激综合征315

十一、习惯性便秘316

十、胃肠道功能紊乱316

一、药物性肝病317

第三节 肝胆疾病317

二、酒精性肝病318

三、脂肪肝319

四、慢性肝炎321

五、胆石病330

六、慢性胆囊炎332

七、急性胆囊炎333

九、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34

八、胆囊息肉334

十一、胆囊扭转335

十、硬化性胆管炎335

十二、胆道出血336

一、急性胰腺炎337

第四节 胰腺疾病337

二、慢性胰腺炎339

一、结核性腹膜炎340

第五节 腹膜肠系膜疾病340

三、继发性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42

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2

四、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综合征344

六、肠系膜脂膜炎345

五、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综合征345

七、大网膜粘连综合征346

九、腹膜后脓肿347

八、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47

十、腹膜后纤维化348

一、消化性溃疡的护理349

第六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349

二、肝硬化的护理351

三、急性胰腺炎的护理354

一、概述356

第一节 高血压356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356

二、诊断357

三、治疗360

四、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364

五、高血压的护理367

一、隐匿型冠心病375

第二节 冠心病375

二、心绞痛376

三、心肌梗死380

四、心力衰竭型冠心病384

五、心脏病的护理387

一、脑梗塞CT检查400

第一节 CT检查400

第四章 脑血管病400

二、出血性脑卒中的CT检查401

一、概述402

第二节 脑梗塞402

二、动脉血栓性脑梗塞403

三、心源性脑梗塞405

一、概述406

第三节 脑出血406

四、腔隙性脑梗塞406

二、壳核出血407

三、丘脑出血409

四、脑干出血410

五、小脑出血411

六、脑室出血412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413

一、脑卒中病人的监护414

第五节 脑卒中的护理414

二、脑卒中的护理418

三、脑卒中的康复护理423

一、概述427

第一节 诊断与鉴定427

第五章 职业病427

二、诊断鉴定428

一、常见金属毒物的中毒429

第二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429

二、窒息性气体中毒438

一、概述444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444

二、X射线检查445

三、鉴别诊断450

四、矽肺454

二、航空病457

一、减压病457

第四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457

三、高原病458

四、职业性中暑459

一、急性中毒临床表现460

第五节 急性中毒的护理460

五、振动病460

二、急性中毒护理措施461

一、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462

第六节 急性中毒综合征的护理462

二、哮喘病人的护理463

四、呕吐、腹泻病人的护理464

三、咯血病人的护理464

五、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465

六、急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466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467

八、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468

九、急性脑水肿病人的护理469

十、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470

十一、急性肺水肿病人的护理472

十二、休克病人的护理473

十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人的护理474

十四、急性粒细胞减少病人的护理475

十五、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476

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477

第七节 常见化学中毒护理477

二、急性汞中毒病人的护理478

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479

四、中暑病人的护理481

第二节 检查体征483

第一节 询问483

第六章 儿童疾病483

一、评估484

第三节 咳嗽或呼吸困难的评估484

第四节 腹泻的评估485

二、分类485

一、评估486

第五节 发热的评估487

二、分类487

三、麻疹分类488

二、分类488

一、评估488

第六节 转诊489

一、营养不良490

第八节 营养性疾病490

第七节 治疗方案490

三、维生素D缺乏症492

二、维生素A缺乏症492

一、猩红热494

第九节 感染性疾病494

二、细菌性痢疾495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96

四、病毒性感冒497

五、流行性腮腺炎498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99

第十节 呼吸系统疾病499

六、麻疹499

三、支气管肺炎501

二、急性感染性喉炎501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503

四、毛细支气管炎503

一、小儿腹泻病504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504

六、支原体肺炎504

二、便秘505

三、再发性腹痛506

四、胃炎507

一、智力低下508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508

二、儿童多动综合征509

二、慢性鼻炎511

一、鼻检查法511

第七章 耳鼻喉疾病511

第一节 鼻疾病511

三、鼻息肉513

四、鼻出血513

六、鼻疖515

五、肥大性酒糟鼻515

八、急性鼻炎516

七、鼻异物516

一、慢性咽炎517

第二节 咽疾病517

三、咽后脓肿518

二、慢性扁桃体炎518

四、咽旁脓肿519

六、咽角化症520

五、急性单纯性咽炎520

七、急性扁桃体炎521

第三节 喉疾病522

八、扁桃体周围脓肿522

一、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523

三、喉息肉524

二、慢性增生性喉炎524

五、喉关节病525

四、声带小结525

七、喉贯通伤527

六、先天性喉蹼527

八、急性喉炎528

十、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29

九、急性会厌炎529

十一、喉水肿530

二、外耳道炎531

一、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531

第四节 耳疾病531

三、外耳道异物532

四、卡他性中耳炎533

六、急性细菌性中耳炎534

五、急性咽鼓管炎534

八、先天性外耳道闭锁535

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35

九、面神经麻痹536

十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37

十、分泌性中耳炎537

十二、耳鸣538

一、真菌病540

第五节 耳鼻咽喉特异性感染540

二、梅毒544

三、结核545

四、白喉548

二、支气管异物549

一、气管异物549

第六节 气管与食管疾病549

三、食管异物550

第一节 概述551

第八章 口腔卫生保健551

一、致病因素552

第二节 龋病552

二、临床表现553

三、治疗554

四、预防555

一、致病因素556

第三节 牙周炎556

二、治疗55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560

一、拔牙器械560

第四节 牙拔除术560

三、准备561

四、步骤562

五、各类牙拔除术563

七、牙根拔除术564

六、阻生牙拔除术564

九、并发症565

八、拔牙创的愈合565

一、活检568

第二节 病理568

第九章 肿瘤568

第一节 概述568

三、细胞学检查569

二、相关技术569

一、普通X线检查570

第三节 X线检查570

二、计算机断层摄影573

一、常用手术术式577

第四节 外科治疗577

三、术前准备579

二、禁忌证579

四、无瘤原则580

六、术中化疗581

五、麻醉581

三、剂量与杀伤关系582

二、评价指标582

第五节 化学治疗582

一、应用指征582

六、毒性反应583

五、化疗原则583

四、耐药性583

一、骨髓移植584

第六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584

四、脐血干细胞移植585

三、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585

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585

一、种类586

第七节 放射治疗586

五、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治疗586

二、方法587

三、计划588

五、失败原因589

四、灵敏度589

七、损伤处理590

六、放射损伤590

一、治疗基础591

第八节 生物治疗591

二、免疫治疗592

一、高温治疗593

第九节 其他治疗593

三、冷冻治疗594

二、激光治疗594

五、电化学疗法595

四、瘤内乙醇注射595

二、感染596

一、发热596

第十节 并发症的治疗596

三、出血597

六、上腔静脉综合征598

五、腹胀598

四、恶心呕吐598

一、心理支持599

第十一节 支持疗法599

七、恶性胸腔积液599

八、恶性心包积液599

二、病人的止痛605

三、营养支持607

四、康复609

一、分类610

第一节 创伤610

第十章 普通外科疾病610

二、生物力学机制611

三、反应612

四、急救613

五、早期处理614

六、麻醉准备616

一、急性创伤618

第二节 颈部疾病618

二、甲状腺肿619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20

三、亚急性甲状腺炎620

一、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623

第三节 乳腺疾病623

二、乳腺癌624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628

第四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628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630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30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631

一、急性阑尾炎632

第五节 阑尾疾病632

二、慢性阑尾炎633

一、概述634

第六节 腹部损伤634

二、腹壁损伤635

四、十二指肠损伤636

三、胃损伤636

五、结肠损伤637

七、肝外胆管损伤638

六、肝损伤638

八、脾损伤639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640

第七节 普通外科病人的护理640

二、乳腺肿瘤641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642

三、急性乳房炎642

五、胃癌643

六、急性胰腺炎644

七、急性胆囊炎645

八、肝癌646

九、肠梗阻647

十、直肠癌648

十一、急性阑尾炎649

十二、腹股沟疝650

十三、下肢静脉曲张651

一、胸腔手术的护理652

第八节 心胸外科病人的护理652

二、肋骨骨折653

四、血胸654

三、气胸654

六、肺癌655

五、脓胸655

七、食道癌657

九、心脏手术病人的护理658

八、食管裂孔疝658

十一、心脏瓣膜病661

十、先天性心脏病661

十二、颅脑损伤的护理662

十三、腹部创伤的护理664

二、输尿管损伤666

一、肾脏损伤666

第十一章 泌尿外科疾病666

第一节 泌尿系损伤666

三、膀胱损伤667

四、尿道损伤668

一、肾结石669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669

三、膀胱结石670

二、输尿管结石670

一、肾结核671

第三节 泌尿生殖系感染671

四、尿道结石671

二、肾周围炎及脓肿672

四、膀胱炎673

三、肾盂肾炎673

五、前列腺炎674

二、前列腺增生症675

一、肾积水675

第四节 泌尿系梗阻675

一、多囊肾676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先天性畸形676

第六节 泌尿外科男性病人的护理677

二、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677

三、临床特点678

二、病理解剖678

一、泌尿及男性生殖器创伤的分类678

四、泌尿及男性生殖器创伤的护理679

一、分类680

第七节 泌尿外科女性病人的护理680

二、病理解剖681

四、女性生殖器创伤的护理682

三、临床特点682

一、分类683

第八节 骨盆创伤的护理683

四、护理684

三、临床特点684

二、病理解剖684

一、上肢检查687

第一节 临床检查687

第十二章 骨科疾病687

二、下肢检查688

三、躯干检查691

一、石膏固定技术693

第二节 一般治疗技术693

二、小夹板固定技术694

三、牵引技术695

四、关节穿刺技术696

六、骨折内固定技术697

五、外固定技术697

七、止血带的应用699

八、截肢术700

九、植骨术702

十、清刨术703

一、分类704

第三节 骨折概论704

十一、封闭治疗704

三、并发症705

二、诊断705

四、治疗原则706

一、概述707

第四节 营养与代谢707

五、急救707

三、评价708

二、代谢与利用708

四、需求709

五、肠内营养的实施710

六、肠外营养的实施712

七、营养支持治疗713

一、异常出血714

第五节 出血、止血和输血714

二、止血715

三、输血717

一、概述719

第六节 伤口愈合与处理719

二、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720

三、伤口处理721

一、肩关节前脱位724

第七节 肩部损伤724

四、肩锁关节扭伤及脱位725

三、盂肱关节向前半脱位725

二、肩关节习惯性脱位725

五、胸锁关节前脱位726

七、肩关节后部软组织损伤727

六、肩胛创伤性肌腱炎727

一、创伤性肌腱腱鞘炎728

第八节 腕和手损伤728

四、腕关节创伤性滑膜炎729

三、手职业性痉挛729

二、腱鞘囊肿729

一、棘突骨膜炎730

第九节 脊柱损伤730

五、腕软骨盘损伤及下尺桡关节损伤730

三、锥体骨炎731

二、腰背肌肉筋膜炎731

四、腰间盘突出症732

一、髂骨嵴损伤733

第十节 骨盆及髋部损伤733

三、髂肌血肿734

二、耻骨炎734

五、梨状肌损伤综合征735

四、股骨大粗隆滑囊炎735

一、概述736

第十一节 骨科病人的护理736

二、肱骨骨折738

三、胫腓骨骨折739

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740

五、骨盆骨折741

六、脊椎骨折742

七、肩关节脱位743

九、颈椎病744

八、肩关节周围炎744

十、腰椎间盘突出症7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