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设计实践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26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设计实践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辨析9
1.1 城市设计的定义与性质13
1.1.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14
1.1.2 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15
1.1.3 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16
1.1.4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17
1.1.5 关注行为与环境的互动的城市设计18
1.1.6 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20
1.1.7 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22
表1-1 城市设计定义类别与年代对照23
1.1.8 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24
1.1.9 小结:城市设计的定义25
1.2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任务26
1.2.1 功能—美学取向26
1.2.2 社会环境一物质空间取向28
1.2.3 过程一结果取向30
1.2.4 多目标综合32
图1-1 城市设计中的效益平衡34
1.2.5 小结:城市设计的实践目标35
1.3.1 物质空间的尺度36
1.3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36
1.3.2 空间的归属39
1.3.3 涉及的关系40
1.3.4 构成要素42
1.3.5 小结:城市设计的实践范畴44
1.4 城市设计的实践原则45
1.4.1 艺术和手法45
1.4.2 环境特色与文化46
1.4.3 社会与经济46
1.4.4 环境生态47
1.4.5 小结:城市设计的实践原则48
1.5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8
1.5.1 作为与城市规划互为补充的学科领域48
表1-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比较51
1.5.2 作为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52
1.5.3 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中间领域54
1.5.4 作为多学科交融的领域55
1.5.5 小结: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7
1.6 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58
第2章 城市设计理论考察61
2.1 城市设计:社会秩序的重整62
2.1.1 田园城市64
图2-1 田园城市的图示65
图2-2 R·昂温和B·帕克设计的莱奇沃斯田园城66
2.1.2 广亩城市68
图2-3 广亩城市图解69
2.1.3 阳光城市70
图2-4 L·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构思71
图2-5 L·柯布西耶的巴黎规划72
图2-6 L·柯布西耶设计中的人性73
2.1.4 辩护式规划74
图2-7 L·柯布西耶构想的现代城市图景似乎预示了今天的发展74
2.1.5 防卫空间76
图2-8 箭街公司的实践方案76
图2-9 O·纽曼的空间安全性分析77
图2-10 O·纽曼研究布朗克斯住宅区(Bronxdale)的安全状况与环境的关系78
2.2 城市设计:纪念性形式的表现79
图2-11 O·纽曼对某公园空间布局与安全度关系的示例79
2.2.1 巴黎改造80
图2-12 B·奥斯曼的巴黎改建81
2.2.2 建设城市的艺术83
图2-13 C·西特考虑城市肌理对汉诺威(Hanover)的艾伦里(Eilenriee)所做的设计方案84
图2-14 K·亨里齐的德绍城扩建规划86
图2-15 达姆施达特的某乡村别墅区方案87
图2-16 T·菲舍尔为慕尼黑扩建规划所做的街道设计87
2.2.3 城市脉络结构88
图2-17 E·培根费城的城市设计89
图2-18 费城城市设计程序91
图2-19 R·克利尔总结的四边形广场模式92
2.2.4 城市类型92
图2-20 R·克利尔的斯图加特市中心设计方案93
图2-21 L·克利尔总结城市空间的三种模式93
图2-22 L·克利尔的斯图加特某新城中心设计方案94
图2-23 J·斯特林和M·威尔福德的柏林麦那克大街重建研究94
图2-24 P·波尔托盖西的迪安诺德郊区村庄建设方案95
2.3 城市设计:城市文化的传承96
2.3.1 城市社会环境96
图2-25 E·沙里宁的城市设计方案97
图2-26 E·沙里宁在匡溪教育社区的设计和建设98
2.3.2 城市功能与人性99
图2-27 第十小组的簇群城市示意100
2.3.3 城市意象100
图2-28 K·林奇对于波士顿环境意象的分析101
图2-29 D·阿普尔亚德、K·林奇、J·迈尔(J.R.Myer)分析某高速路沿路意象的合成102
图2-30 D·阿普尔亚德的二维地图运用标志表达对象特征103
2.3.4 行为与空间103
图2-31 G·卡伦等人的分析调查示例104
图2-32 J·盖尔分析各种空间形式对交流的促进和妨碍106
图2-33 A·拉普卜特分析人的行为与城市形式的关系107
2.3.5 城市整体性生长107
图2-34 C·亚历山大在旧金山滨水区的模拟发展中某个局部地段逐渐成形的过程108
图2-35 C·亚历山大在《俄勒冈实验》中演示渐进发展的优越性109
2.4 城市设计: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110
2.4.1 以交通结构组织城市110
图2-36 U·弗兰森1975年的纽约规划111
图2-37 L·康的费城市中心北三角区规划设计112
图2-38 L·康的费城中心交通分析113
2.4.2 新型城市结构体系114
图2-39 丹下健三的大结构规划115
图2-40 丹下健三的东京规划117
图2-41 丹下健三为约旦雅穆克大学所做的方案118
图2-42 Archigram的新型城市结构设想119
2.5 城市设计:生态环境的持续120
2.5.1 设计结合自然120
2.5.2 可持续社区125
图2-43 P·卡尔索普的步行地带概念图示125
图2-44 在步行地带理论指导下的实例127
图2-46 注入TOD的两个发展示例128
图2-45 TOD发展模式128
图2-47 TOD在再开发地段、填充地段和新生长区内的运用方式129
2.6 城市设计:未来学意义的构想130
图2-48 城市设计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探索130
2.7 我国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特点132
第3章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137
3.1 总体策划阶段139
图3-1 城市设计实践的四阶段139
3.1.1 基本目标决策140
3.1.2 可行性研究141
3.1.3 项目基本策划142
3.1.4 全面预测评估144
3.1.5 拟定工作计划144
3.1.6 【案例1】北京王府井步行商业街——以概念性规划推进策划组织146
图3-2 总体策划阶段不同层次参与策划的主要内容146
图3-3 当时已经建成和正在施工的大型项目147
图3-4 1998年王府井商业环境混乱149
图3-5 王府井面临几个商业街区的竞争压力149
图3-6 王府井商业街整治概念规划151
图3-7 王府井整治策划阶段对小品的设计导向与其建成结果的对照153
图3-8 在概念规划中确定交通方式154
图3-9 经过专业灯光设计的王府井夜景155
文化景观156
图3-10 王府井的标志在整个地段反复出现156
图3-11 王府井的雕塑等文化小品引起游人的兴趣,成为地段重要的156
图3-12 经过统一协调市政设施统一在一致的整体风格之中157
图3-13 按照指导要求建设改造的橱窗和广告158
图3-14 二期新增教堂花园成为王府井商业街区的一个亮点162
图3-15 节假日游人增多,设施严重不足163
图3-16 建成部分的文化遗迹和传统标志增添了王府井的历史文化内涵163
图3-17 老字号承载着人们的记忆164
图3-18 改造后的王府井商业环境得到改善165
3.2 设计组织阶段166
3.2.1 调研和收集资料168
图3-19 广东某镇开发的住宅区169
3.2.2 综合与分析资料170
图3-20 重庆人民广场的现场调查分区和方法171
3.2.3 建立目标及初步构思172
图3-21 城市设计的构思过程173
图3-22 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174
3.2.4 方案选择、综合及调整深入175
3.2.5 转化为设计管理手段177
图3-23 陆家嘴地区城市设计上海深化综合方案177
图3-24 大连新市区中心区规划国际咨询方案178
图3-25 旧金山富于特色的城市风貌180
图3-26 旧金山城市设计规划中的指导性研究183
3.2.6 反馈和评估184
3.2.7 【案例2】深圳福田中心区——发展目标与设计质量的连续提高过程185
图3-27 深圳福田中心区区位186
图3-28 深圳市中心的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190
图3-29 深圳市中心区交通规划之轨道交通规划191
图3-30 在中心区城市设计优选方案基础上深化的中心区中轴线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设计192
图3-31 深圳市中心区行道树规划设计194
图3-32 深圳市福田区某片区法定图则195
图3-33 SOM的深圳市中心街坊城市设计咨询196
图3-34 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国际咨询方案198
图3-35 福田中心区模型(中部为市民中心及广场)199
图3-36 社区购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199
图3-37 矶崎新的深圳文化中心方案200
图3-38 中心区重要建设项目设计方案201
3.3 实施执行阶段202
3.3.1 实施层面202
图3-39 麦当劳标志在各个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占据着显要的位置203
3.3.2 执行层面204
图3-40 邯郸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草案205
3.3.3 【案例3】北京百万庄大街——“包产到户”统一协调的实施执行206
图3-41 百万庄大街的位置207
图3-42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街景综合整治规划208
图3-43 百万庄大街西口路南的好望角商店210
图3-44 整治后的百万庄大街211
3.4 运作维护阶段211
3.4.1 维护管理212
图3-45 由于维护管理的薄弱使整治后的百万庄大街环境质量再度下降213
3.4.2 评估反馈214
图3-46 王府井商业街的日常管理215
3.4.3 修改完善217
3.4.4 【案例4】西安钟鼓楼广场——精心的设计还须精心的维护218
图3-47 西安钟鼓楼广场在旧城的区位218
图3-48 西安钟鼓楼广场方案220
图3-49 西安钟鼓楼广场地下商业街仍未形成221
图3-50 由于维护管理不力,建成不久的钟鼓楼广场陷入混乱状况222
图3-51 钟鼓楼广场下沉部分竟成为商家的私有空间223
图3-52 钟楼西南角不和谐的曲线形大型建筑223
图3-53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224
3.5 城市设计实践的特征225
图3-54 我国南方某高层居住区226
3.5.1 唯美性226
图3-55 某市试点小区的“仿古巴比伦空中花园”228
图3-56 某市另一个小区假日的热闹景象229
3.5.2 物质性229
图3-57 故宫空间布局230
图3-58 魏林比市中心231
图3-59 波茨坦广场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区块232
图3-60 西安北大街在旧城中的位置及其改造设计233
图3-61 深南大道世界之窗到民俗村路段的人行道234
3.5.3 社会性236
图3-62 珠海情侣路建设238
图3-63 深圳市分段城市设计研究239
3.6 我国城市设计实践的状况241
第4章 城市设计评价243
4.1.1 建立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245
表4-1 评价的基本功能245
4.1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基本问题245
图4-1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评价的参与和功能246
表4-2 城市设计的执行模型248
图4-2 J·巴奈特的点数系统中对于安全性种类的图示248
表4-3 J·巴奈特为保证设计的质量建立的点数系统249
4.1.2 评价活动的基本规律250
表4-4 不同层面的评价主体在项目评价中所考虑的因素252
图4-3 城市设计实践中多元的评价主体253
4.1.3 评价的合理性考量255
4.2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指标系统256
表4-5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指标系统的分类和特征259
4.2.1 城市功能效用方面的评价260
4.2.2 文化艺术效果方面的评价261
4.2.3 社会影响方面的评价263
4.2.4 经济影响方面的评价264
4.2.5 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265
表4-6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指标系统列表267
4.3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评估方法271
4.3.1 判别法271
4.3.2 迭置法272
表4-7 使用判别法评价某旧城改造项目的示例272
4.3.3 列表法273
表4-8 使用列表法评价某商业街步行化整治的示例274
表4-9 使用列表法评价某历史街区更新项目的示例275
4.3.4 矩阵法276
表4-10 对影响的分级276
表4-12 排队法加入了重要性因素后的评价结果278
表4-11 用排队法评价某广场空间设计方案的示例278
表4-13 奥运选址决策因素评价表简表279
图4-4 影响网络的基本框架281
4.3.5 网络法281
图4-5 在商业区修建新公路的影响树枝示例282
表4-14 在商业区修建新公路的影响频率、幅度和重要性价值表示例282
图4-6 数量(横坐标)与重要性(纵坐标)的函数关系283
4.3.6 权重问题的说明284
表4-15 示例:通过某指标在不同方案中的分值之和反映该指标的重要生286
图4-7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区位图287
图4-9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布局方案比较288
图4-8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用地分区示意288
表4-16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四种布局方案的评价比较289
图4-10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以B区方案为基础的总图289
4.4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操作过程295
4.4.1 城市设计实践的全程评价295
图4-12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基本结构297
图4-11 评价在项目过程中循环参与297
4.4.2 城市设计综合影响评价的程序298
图4-13 信息装进决策者大脑的方式300
图4-14 两种决策过程的对比300
表4-17 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可能涉及的评价步骤301
4.4.3 公众参与城市设计301
图4-15 C·亚历山大的漫画讽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使用者需求的曲解302
图4-16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公众参与303
图4-17 S·安格尔的漫画讽刺公众参与不能真正得到贯彻305
表4-18 几种公众参与方法的特征和任务306
表4-19 评价过程中的参与者308
4.5 我国建立城市设计评价制度的必要与可能310
第5章 建立我国城市设计制度的建议313
5.1 城市设计的管理制度314
5.1.1 我国城市设计管理的制度现状314
5.1.2 建立我国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的原则321
图5-1 使用规划单元发展促进更有特色的灵活设计325
图5-2 纽约第五街特别区的成因和主要规则327
5.1.3 对建立我国设计管理制度的初步构想329
5.2 城市设计的专业制度334
5.2.1 学科发展的现状334
5.2.2 实践从业的情况336
5.2.4 城市设计者的培养338
5.2.3 社会实践的需要338
图5-4 城市设计者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不同关系338
图5-3 N·利奇菲尔德分析设计过程中的选择、决策和行动339
主要参考文献343
附录:姓名中英文对照表351
致谢354
热门推荐
- 133089.html
- 2056156.html
- 364988.html
- 2404022.html
- 1159238.html
- 2001654.html
- 2415559.html
- 659615.html
- 3290817.html
- 2235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4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