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色制版新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分色制版新技术
  • 张逸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299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色制版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色制版技术的发展概况1

第一节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发展历程1

第二节 电子分色系统的发展简史2

一、原始型电分机2

二、早期型电分机3

三、改进型电分机3

四、整页拼版系统3

五、完善型电分机与桌面扫描仪3

六、电分机高端联网3

一、图文信息印刷4

第三节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模式4

二、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模式5

第二章 工艺设计的依据与整稿6

第一节 分色制版工艺设计的基础6

一、工艺设计的意义与作用6

二、工艺设计的原则6

三、工艺设计的根据7

四、工艺设计的工作内容7

五、影响复制品质量的因素8

六、彩色制版印刷总体工艺设计9

一、按原稿种类分类10

二、按照原稿形式分类10

第二节 原稿的分类10

第三节 原稿分析11

一、对原稿的要求11

二、原稿目测鉴别12

三、原稿数据测量13

第四节 整稿18

一、整稿的内容和程序19

二、整稿方法19

第五节 检测量具与参数测试20

一、规范化数据化工作内容21

二、检测量具23

一、油墨色度特性的测试30

第六节 油墨、纸张的印刷适性测定30

二、纸张印刷适性的检测32

三、印刷与打样数据的测定34

四、晒版数据的测试控制43

第三章 分色制版设备及性能45

第一节 彩色桌面印前系统概述45

一、概述45

二、彩色桌面印前系统的配置原则46

第二节 平台式输入扫描设备51

一、扫描仪技术特性51

二、平台式扫描仪51

一、电子分色机概述63

第三节 电子分色机与滚筒式输入扫描仪63

二、电子分色机的分类64

三、电分机基本原理与结构64

四、电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75

五、滚筒式扫描仪75

第四节 输出设备76

一、激光图文照排机76

二、OPI服务器81

三、高端联网系统81

第五节 数字式彩色打样82

二、彩色打样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83

一、彩色打样的作用83

第六节 直接制版系统93

第七节 数字照相机95

一、数码照相机的组成95

二、数字相机的性能100

第八节 其它制版设备105

一、全自动电脑软片显影机105

二、凹版电子雕刻系统与打样机106

三、固体感光树脂板制版设备110

四、密度计110

第一节 层次再现规律与调节原理113

一、层次的传递规律113

第四章 分色设定基础113

二、分色层次曲线的制作方法115

三、局部层次调节原理117

四、实例120

第二节 色彩的再现规律与调节原理121

一、颜色空间与印刷121

二、彩色校正的必要性131

第三节 清晰度强调原理134

一、印刷工艺过程中影响图像清晰度的主要因素134

二、人眼的视觉心理反应特点135

第四节 灰平衡和网点扩大原理136

一、灰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36

二、油墨和纸张组合137

三、网点扩大和网点扩大曲线138

四、底色去除和灰分替换140

第五节 图像存储和图像格式145

一、TIFF格式145

二、JPEG格式146

三、EPS格式147

四、GIF格式150

五、PDF格式151

第五章 胶印分色制版工艺154

第一节 工作环境的确定154

一、彩色桌面印前系统设备工作条件的控制154

二、色彩管理——系统设定154

一、扫描仪设定165

第二节 扫描输入工艺165

二、对原稿进行正确的白场、黑场选点与设定167

三、白场选点及印刷网点值设定的规律167

四、黑场选点及印刷网点值设定的规律170

第三节 色彩与层次校正173

一、Photoshop色彩调整工具173

二、运用Photoshop调整图像色彩与层次的步骤177

第四节 加网工艺186

一、加网线数186

二、加网角度187

四、调频加网189

三、网点形状189

第五节 陷印(Trapping)197

一、什么是陷印和为什么要使用陷印197

二、基本的陷印结构:内缩和外延197

三、建立原色过渡197

四、黑墨的局限性198

五、基于矢量的陷印工具201

六、页面编排陷印工具202

七、Photoshop中的陷印处理207

八、通道补漏白208

第六节 照排输出工艺208

一、软片线性208

三、输出过程控制209

二、软片的重复定位精度209

四、软片冲洗210

五、激光照排机的正确使用和正常的维护保养210

第六章 凹印版与柔印版的制作工艺213

第一节 凹版制版技术分类与特点213

一、现代凹版制版方法213

二、网点腐蚀凹版的胶凹转换工艺214

三、电子雕刻凹版的胶凹印转换218

第二节 凹版制版扫描分色工艺220

一、稳定扫描条件220

二、建立扫描灰平衡曲线的参数集220

三、建立扫描颜色校正的标准校色量220

一、电雕层次曲线的特性222

第三节 凹版电雕层次曲线的调整222

二、确定灰平衡数据223

三、求出灰平衡数据的网点扩大值224

四、凹印打样密度曲线的绘制225

五、电雕曲线的调整226

第四节 色彩校正226

第五节 电雕凹版质量控制228

一、雕刻网线数228

二、定标值229

三、试雕值229

一、柔性印刷的特点230

第六节 柔性版分色制版技术230

五、承印材料230

四、网线角度230

二、网屏线数232

三、网屏线数与网纹传墨辊线数的关系232

四、制版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232

五、雕刻版的制版工艺与要求233

六、套筒式印版滚筒的数字化制版技术235

七、感光性树脂版的制版工艺236

八、光聚柔版的质量管理241

二、原版与晒版的准备243

一、晒版工艺的重要性243

第一节 平版晒版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243

第七章 晒版、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243

三、规范化质量管理的内容244

四、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244

五、晒版质量标准及控制数据246

六、应重视的几项工作247

第二节 胶印机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247

一、打样机的调整测试248

二、打样的规范数据和质量标准251

三、掌握器材的匹配和正确的操作252

四、打样机的维护保养254

五、常遇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254

一、凹版打样分类255

第三节 凹印打样工艺255

二、凹印打样机打样工艺256

第四节 柔性版印刷印前打样258

一、制版前的打样259

二、制版后的打样260

第八章 各类原稿的特点及复制要点263

第一节 反射原稿分析263

一、国画263

二、油画267

三、水彩画267

四、水粉画268

六、版画269

五、年画269

七、素描270

八、彩色照片270

九、新闻照片制作的特点270

十、黑白照片271

十一、印刷品复制273

第二节 透射原稿分析275

一、天然色正片275

二、天然色负片277

三、第二次原稿277

四、人物肤色处理的规律278

参考文献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