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士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士人
  • 何立明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527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生平事迹-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士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说 中国士人1

导语:什么是士人1

一、士人与读书人1

二、士人与士、士大夫3

三、士人与道德仁艺4

四、士人与历朝历代6

第一章 殷商西周8

导语:士人缘起8

一、殷商之士:掌管意识形态的贵族僧侣8

二、西周之士:低层贵族和有职事之人9

三、东周士人:有文化无“恒产”的读书人10

四、周代文化:文治,士人的文化起点12

第二章 春秋诸子14

导语:士志于道14

一、卿士管仲:新兴士人的“启蒙”大师20

二、元士孔子:“儒家高尚的等级理想”是培养君子23

三、兼士墨子:草根阶层哲学家27

四、隐士庄子:一个无为主义者28

第三章 战国士人32

导语:游士谋权32

一、义士程婴:士人的力量来自何处36

二、儒士孟子:“舍生取义”,照亮中国士人思想三千年38

三、游士苏秦:无立场的人格43

四、辩士李斯:一位揣摩王权的高手45

第四章 西汉士群49

导语:烈士慕义49

一、博士董仲舒:皇权政治的立法者和阐释者52

二、直士司马迁:伦理述史,史记是一部“谤书”56

三、节士苏武:一个人的民族气节59

第五章 东汉士林63

导语:处士横议63

一、高士严光:传教之人,非帝王将相所能比67

二、清士李膺:一个担当“反对党首领”的士人69

三、烈士范滂:“特殊材料制成的人”72

第六章 魏晋士族75

导语:名士风流75

一、俊士嵇康:一曲广陵散,司马氏砍去了大好头颅81

二、名士谢安:真名士自风流84

三、晦士刘徽:几近湮灭的一个科学闪光点87

四、退士葛洪:一个养生全才88

五、逸士陶渊明:“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91

六、画士宗炳:“山水画”中的隐士96

第七章 唐代士习100

导语:文人无品100

一、杰士王勃:少年诗歌天才杀人案109

二、禅士慧能:西域佛性安立于东方德行110

三、世士韩愈:一个才情分裂的典型114

四、吟士杜甫:唐人编唐诗集,很少选杜甫127

五、朝士白居易:伟大诗人不伟大的一面133

六、居士王维:母亲崔氏有影响138

七、朴士冯道:士人的第三条出路143

第八章 宋代士阶149

导语:得君行道149

一、英士范仲淹:读书人的光荣和梦想155

二、特士王安石:一场失败的国家主义改革163

三、学士苏东坡:把品性作为生命的人168

四、哲士朱熹:哲学家,又是帝师176

五、淑士陆九渊:一个家族核心的学派186

六、乡士吕大钧:乡绅代表,村规民约第一人196

第九章 明代士行202

导语:觉民行道202

一、庄士方孝孺:家国不分,殉了天下读书人208

二、野士王阳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213

三、狂士李贽:一位另类思想家225

四、知士徐光启:宰相、科学家和天主教徒233

五、漫士袁宏道:一封家书,一份享乐主义宣言241

第十章 清代士绅250

导语:经世致用250

一、列士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一丛思想的苇草255

二、异士徐继畲:“兀兴腾(华盛顿)异人也”265

三、国士左宗棠:一个寻常举人怎样炼成封疆大吏276

四、绅士张謇:儒家抱负接驳西方宪政291

五、士民梁启超:做“新民”,学做最优秀的西方人309

第十一章 士人消亡333

导语:道破士亡333

一、社会角色原因333

二、政治制度原因335

三、知识结构原因338

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