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健康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圣道,伊长福,赵爱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出版社
- ISBN:78059468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大学生(学科: 健康教育) 大学生 健康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健康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健康和健康教育1
第一节 现代健康的概念1
一、健康概念回顾1
二、现代“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和发展2
三、健康的标准3
第二节 健康教育及意义4
一、健康教育概况4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地位6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7
四、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9
五、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0
第三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13
一、生物学因素14
二、环境因素16
三、心理学因素18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19
五、卫生保健因素20
第二章 大学生身心发育和疾病特征21
第一节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21
一、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1
二、生理特征22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25
第三节 大学生的疾病特征30
第三章 心理卫生与心身健康32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念32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33
第三节 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与评估36
一、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36
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要点36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39
一、遗传素质39
二、家庭因素40
三、学校因素40
四、社会因素41
五、“自我”因素41
第五节 大学生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42
第六节 大学生如何对待心理压力和遭遇挫折44
一、心理压力与应激状态44
二、应激状态对心身的影响45
三、如何正确对待应激事件45
四、正确认识压力47
第七节 提高调节耐受性与自我调节能力48
第八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53
第九节 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病57
一、精神分裂症57
二、反应性精神病58
三、情感性精神病58
四、偏执性精神病59
第十节 要重视大学生的自杀行为59
一、大学生自杀原因60
二、大学生自杀方式61
三、大学生自杀的预防61
第十一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63
一、心理咨询63
二、心理治疗66
三、大学生应正确对待和选择心理咨询67
第四章 学习卫生与起居卫生69
第一节 用脑卫生69
一、概说大脑69
二、大脑的主要功能70
三、用脑卫生70
四、保护脑力75
第二节 用眼卫生77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77
二、屈光不正78
三、用眼卫生80
四、保护视力81
第三节 口腔卫生83
一、口腔的组成及功能84
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84
三、如何做好口腔卫生85
第四节 起居卫生86
一、制定作息制度的原则86
二、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87
第五节 娱乐和旅游90
一、娱乐90
二、旅游91
第五章 营养与健康93
第一节 营养素的种类及其功能93
一、基本概念93
二、主要营养素及功能94
第二节 平衡膳食102
一、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102
二、平衡膳食的一般原则104
三、平衡膳食的组成104
第三节 饮食卫生105
一、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106
二、防止食物污染106
三、合理烹调减少营养素的损失107
第四节 大学生的饮食与营养108
一、对大学生营养重要性的认识109
二、大学生营养的需要量110
三、大学生的合理膳食111
四、大学生应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112
第六章 运动与健康117
第一节 体育运动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117
一、体育运动对生理机能的作用117
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124
第二节 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意义125
一、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125
二、大学生学习与体育的关系126
三、体育运动兴趣与终身体育126
第三节 合理选择运动项目127
一、大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128
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129
第四节 女大学生运动卫生133
第五节 运动损伤134
一、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134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136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137
四、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138
第六节 运动生理卫生若干问题140
一、跑步到终点不宜急停140
二、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或饮料140
三、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进食冷饮冷食140
四、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冷水浴141
五、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热水浴141
第七章 行为、环境与健康142
第一节 行为与健康142
一、常见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143
二、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43
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特点144
四、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的途径145
五、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方法145
第二节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47
第三节 酗酒危害健康148
第四节 环境与健康149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149
二、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150
三、校园环境与健康151
第八章 性知识与性传播疾病154
第一节 性器官的结构、功能与第二性征155
一、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与第二性征155
二、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与第二性征157
第二节 青年期的性成熟159
第三节 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160
第四节 正确对待有关性的几个问题162
一、关于性欲和性冲动162
二、关于遗精与手淫163
三、友谊、恋爱与道德166
四、婚前性行为170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172
一、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173
二、性传播疾病的严重性174
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174
第六节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75
一、梅毒175
二、淋病178
三、非淋病性尿道炎179
四、尖锐湿疣180
五、艾滋病181
第九章 传染病191
第一节 传染病的概念191
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191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193
三、传染病的预防195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98
一、流行性感冒198
二、细菌性痢疾199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201
四、病毒性肝炎203
五、麻疹208
六、霍乱210
七、肺结核212
第十章 大学生常见病及其防治217
第一节 呼吸系统常见病217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7
二、急性扁桃体炎218
三、慢性鼻炎(附过敏性鼻炎)219
四、急性支气管炎221
五、肺炎222
六、支气管哮喘223
第二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224
一、急性胃肠炎224
二、消化性溃疡225
三、慢性胃炎226
第三节 循环系统常见病227
一、病毒性心肌炎227
二、心律失常228
第四节 其它常见病230
一、缺铁性贫血230
二、急性阑尾炎231
三、痛经231
四、女性生殖器炎症232
五、经前期综合症233
六、痔234
七、风湿性关节炎235
八、尿路结石236
九、荨麻疹236
十、口腔粘膜溃疡237
十一、单纯性疱疹238
十二、疖肿238
十三、痤疮239
十四、癣240
十五、疥疮241
第十一章 急症自救与互救243
第一节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43
第二节 人工呼吸244
一、清除口鼻污物,迅速疏通呼吸道244
二、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245
三、注意事项245
第三节 心肺复苏术246
一、如何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246
二、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246
三、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248
四、注意事项248
五、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249
第四节 触电249
一、抢救措施249
二、注意事项250
三、预防250
第五节 溺水251
第六节 晕厥252
一、原因253
二、表现253
三、救护方法253
四、预防253
第七节 中暑254
一、临床症状254
二、急救处理254
三、预防254
第八节 外伤出血255
一、挫伤与扭伤255
二、刺伤与切割伤255
第九节 骨折256
一、一般处理257
二、创口包扎257
三、妥善固定257
四、迅速运送258
第十节 烧烫伤258
第十一节 一氧化碳中毒259
第十二章 用药知识261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知识261
一、药物的来源261
二、药物的剂型261
三、药物的作用262
四、药物的体内过程262
五、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263
六、毒药、剧药和麻醉药品264
第二节 药物的合理应用264
一、用药前要明确诊断,根据治疗目的选择药物,切忌滥用和乱用264
二、用药剂量要恰当265
三、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要适宜265
四、联合用药要合理266
五、使用新药要慎重266
六、树立正确的药品价格观,正确对待补药267
第三节 常用药物简介268
一、抗感染类药268
二、解热镇痛药274
三、镇静催眠药275
四、心血管系统药276
五、呼吸系统药277
六、消化系统药279
七、血液系统药281
八、抗过敏类药和激素类药282
九、驱虫药283
十、外用药283
第十三章 预防接种反应285
一、一般反应286
二、异常反应288
三、疫苗合并症294
四、预防接种的偶合症294
五、如何正确对待预防接种反应295
六、如何避免异常反应296
第十四章 献血的有关知识298
一、捐血知多少——献血知识问答298
二、科学献血,有益健康304
附录1 常用血液检验结果正常参考值307
附录2 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常见类型)与临床诊断309
附录3 医学常用略语与符号310
热门推荐
- 714780.html
- 1070896.html
- 1161763.html
- 792816.html
- 31696.html
- 2731818.html
- 3120493.html
- 343922.html
- 1171812.html
- 2244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2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9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4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