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雷德侯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108375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典传统1
一 字体与风格1
二 历史的发展6
碑与帖6
二王11
传统的由来18
《兰亭序》28
传统的确立41
三 几个基本问题48
文人的艺术48
摹本56
收藏66
第二章 米芾对书法的研究75
一 米芾及其圈子75
二 作为批评家的米芾85
研究方法85
史学概念92
美学概念98
三 作为临仿家的米芾103
文献记载103
风格分析107
自由的创作112
第三章 米芾有关晋代书法的知识123
一 王羲之123
楷书123
行书132
《兰亭序》诸本152
草书162
二 王献之171
真迹171
摹本184
米芾未经眼的作品187
三 二王之外的晋代名家190
四 结论197
附录A 中文原始文献及其英译本201
附录B 米芾记载的晋代书法作品245
参考文献253
索引267
中译本跋279
卷首插图1 《礼器碑》(公元156年)。拓本局部。《书道全集》第2卷,图84。7
2 陆机,《平复帖》。《书道全集》第3卷,图118。8
3 王羲之,《丧乱帖》,起始部分。《书道艺术》第1卷,图50。15
4 李柏文书(约公元328年)。《东洋美术》,第Ⅱ卷,第2部分,图1。20
5 楼兰出土书迹两纸(3世纪末至4世纪初)。《书道全集》第3卷,图9,图14、15。23
6 王兴之墓志(公元341年)。拓本起始部分。《书道全集》第26卷,图35。24
7 王羲之,《姨母帖》。拓本,采自《真赏斋帖》。《书道全集》第4卷,图73。27
8 王羲之,《兰亭序》,定武本。台北故宫博物院。29
9 王羲之,《兰亭序》,八柱第一本,起始部分。《东晋王羲之亭序七种》,第5页。36
10 王羲之,《兰亭序》,八柱第二本,帖尾。《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七种》,第18页。38
11 王羲之,《兰亭序》,八柱第二本,帖首。《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七种》,第14页。39
12 颜真卿(709-785),《颜氏家庙碑》。刻帖,局部。《书道全集》第10卷,第56页。96
13 米芾,《李太师帖》。《东洋美术》,第Ⅱ卷,第2部分,图16。113
14 米芾,《张季明帖》。《请来美术,绘画·书》,图111。114
15 上:王羲之,《宝晋斋法帖》卷三,刻帖,局部。中:米芾,《宝晋斋法帖》卷九,刻帖,局部。下:米芾,图13、14局部。上、中:安:采自《安平帖》书:采自《九月三日帖》在:采自《期小女帖》长:采自《事长帖》下:安:采自《李太师帖》(图13
书:采自《李太师帖》(图13
在:采自《李太师帖》(图13
长:采自《李太师帖》(图14)116
16 上:采自王羲之帖摹本局部下:采自米芾真迹局部上:吾亦:采自《丧乱帖》(图3
明日:采自《平安帖》(图29
不审:采自《何如帖》(图29
顿首:采自《丧乱帖》(图3
谢面:采自《二谢帖》下:吾友:采自《草书四帖》(参照《书道全集》,第15卷,图99
日明:采自《草书四帖》(参照《书道全集》,第15卷,图97
不审:采自《张季明帖》(图14
顿首:采自《致知府大夫尺牍》(《故宫法书》,第11辑“宋米芾墨迹”,第1部分,图15a)谢安:采自《李太师帖》(图13)118
17 米芾,《蜀素帖》。台北故宫博物院。121
18 上:《兰亭序》(八柱第二本)局部(见图10、11)。中:《蜀素帖》局部(见图17)。下:《兰亭序》(定武本)局部(见图8)。122
19 王羲之(307-386),《乐毅论》。拓本,最后部分,采自《馀清斋帖》。《书道艺术》第1卷,图7。125
20 杨羲(330-386),《黄庭经(内景经)》。拓本,起始部分,采自《戏鸿堂法帖》。128
21 王羲之,《黄庭经(外景经)》。拓本,起始部分,采自《馀清斋帖》。《魏晋小楷集》,东京国立博物馆,第29页。129
22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133
23 《快雪时晴帖》局部(见图22)。台北故宫博物院。134
24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二。136
25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五。137
26 王羲之,《稚恭帖》。拓本,采自《东书堂帖》。东京国立博物馆。139
27 王羲之,《官奴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三。142
28 王羲之,《官奴帖》。采自《快雪堂帖》。《书道全集》第4卷,图82-83。143
29 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故宫博物院。146
30 《何如帖》局部(见图29)。台北故宫博物院。147
31 图29局部。上图:“霜”字局部(《奉橘帖》)。下图:“七”字局部(押署第一行)。148
32 王羲之,《平安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三。149
33 米芾,《临平安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九。150
34 米芾(1052-1107),苏家本《兰亭序》跋。《唐褚遂良摹兰亭序》。154
35 米芾,王家本《兰亭序》跋。台北故宫博物院。157
36 图33局部。160
37 图34局部。160
38 王羲之,《十七帖诸从帖》,上野本。《书道全集》第4卷,图56。164
39 王羲之,《十七帖诸从帖》。刻帖,采自《快雪堂帖》。《东晋王羲之尺牍集》,上册,第42-43页。165
40 王羲之,《王略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一。168
41 米芾临,《王略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九。169
42 王献之(344-388),《送梨帖》。拓本,采自《三希堂法帖》。台北故宫博物院。172
43 董其昌(1555-1636),《临送梨帖》。刻帖,采自《三希堂法帖》,台北故宫博物院。173
44 王献之,《日寒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上野本。东京上野文库。177
45 王献之,《十二月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一。180
46 王献之,《中秋帖》。《书道全集》第4卷,图96。182
47 王献之,《鹅群帖》。《书道全集》第4卷,图94-95。185
48 王献之,《范新妇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三。188
49 郗愔(313-384),《二十四日帖》。拓本,采自《淳化阁帖》。《肃府初拓本淳化阁帖》第二卷。192
50 谢安(320-385),《八月五日帖》。拓本,采自《宝晋斋法帖》卷一。194
热门推荐
- 3028592.html
- 2347386.html
- 656901.html
- 2199874.html
- 1004952.html
- 1978442.html
- 1092703.html
- 2230202.html
- 1421337.html
- 1601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3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4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4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3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2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0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