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会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工会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探索
  • 张建国,徐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97875008593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劳动工资管理-工会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会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工资集体协商概述1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概念1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类型2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2

(一)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3

(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3

(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4

四、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4

(一)做好前期准备4

(二)产生协商代表7

(三)提出协商要约9

(四)正式协商11

(五)职工(代表)大会审议13

(六)审查备案14

(七)公布实施14

五、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则14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15

(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15

(三)诚实守信,公平合作16

(四)兼顾双方合法权益16

(五)不得采取过激行为16

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意义17

(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17

(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18

(三)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19

(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20

七、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21

(一)工资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比较21

(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22

(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比较24

(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劳动争议调处制度的比较26

(五)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比较27

第二章 集体协商的制度依据29

一、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29

二、集体协商相关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30

(一)法律30

(二)地方性法规33

(三)行政规章34

(四)政策性文件35

二、集体协商地方立法的实践及发展38

(一)集体协商地方立法的发展过程39

(二)集体协商地方立法的主要内容39

(三)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地方立法的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措施41

三、集体协商立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集体协商立法的努力方向44

(一)当前我国集体协商立法存在的问题45

(二)推动我国集体协商立法的努力方向47

第三章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及影响因素54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54

(一)工资分配制度54

(二)工资分配形式55

(三)工资支付办法56

(四)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及其调整幅度57

(五)加班加点工资58

(六)奖金、津贴、补贴58

(七)工资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59

(八)工资集体合同的期限60

二、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因素60

(一)影响工资确定的企业内部因素60

(二)影响工资确定的企业外部因素62

三、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标准的确定64

(一)劳动定额的测算与确定64

(二)计件单价的测算与确定65

(三)工资调整幅度的测算与确定66

第四章 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68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发展历程68

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特点70

(一)工会组织主导70

(二)层级类型丰富71

(三)内容议题广泛71

(四)期限形式多样72

(五)救济方式规范73

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的发展趋势73

(一)从对抗为主向合作共赢转变74

(二)从相对粗放向精细专业转变75

(三)从独立应对向跨国合作转变76

四、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77

五、如何研究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做法81

(一)研究借鉴如何围绕集体谈判做实基础性工作的方法路径82

(二)研究借鉴集体谈判正式实施阶段策略技巧的运用83

(三)研究借鉴对集体谈判层级体系的选择和程序的合理设计84

第五章 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做法86

一、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推动党政发挥主导作用,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重要保证86

(一)建立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87

(二)纳入工作全局,进行整体部署88

(三)下发专门文件,强化政策指导89

(四)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具体安排90

(五)列入目标考核,强化工作责任90

二、强化源头参与,推动地方立法,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法律保障93

(一)进一步明确协调劳动关系各方职责93

(二)进一步明确开展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94

(三)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约束力96

三、注重三方联动,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促的工作合力99

(一)注重源头参与,打牢工作基础99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100

(三)专题研究部署,加强政策指导100

(四)加强协调配合,联合开展活动101

四、摆上工会工作重要位置,举全会之力加以推进,确保机制建设扎实有序开展102

(一)成立领导小组102

(二)落实“一把手”责任制103

(三)研究推进措施103

(四)强化目标管理104

(五)建立激励约束制度104

(六)建立督促检查制度105

(七)创新方式方法106

五、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形成推进集体协商的强大声势,促使集体协商建制率不断提高110

(一)要约行动逐步制度化、常态化110

(二)要约形式不断丰富完善111

(三)要约措施扎实有力112

(四)要约重点更加突出113

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协商能力水平114

(一)在培训力度上,经费不断加大,培训人员不断增多115

(二)在培训对象上,从广泛培训到有所侧重,提高了培训针对性115

(三)在培训范围上,从单向培训到双向培训,促进了协商共识115

(四)在培训内容上,从单一知识培训到系统知识培训,丰富了知识积累116

(五)在培训方式上,从理论教学到学用结合,确保了培训实效116

七、抓住工作重点难点,积极采取有力举措,突破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建制难题117

(一)加强多方联动,着力在形成建制工作合力上下功夫118

(二)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在突破建制工作难点上见实效119

(三)打牢工作基础,注重在推动建制工作长远发展上使实劲122

八、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报道,注重普及协商理念,营造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124

(一)着眼服务大局,做到借势宣传124

(二)把握有利契机,做到借时宣传125

(三)加强内联外引,做到借力宣传126

第六章 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128

一、集体协商指导员的概念128

二、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130

(一)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破解集体协商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130

(二)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在集体协商中的优势131

(三)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是解决职工方协商代表“不会谈”、“不善谈”,提升集体协商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131

(四)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是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客观需要132

三、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133

四、集体协商指导员的选聘条件、职责义务和工作原则135

(一)集体协商指导员的选聘条件135

(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职责义务136

(三)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工作原则138

五、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制度139

(一)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制度139

(二)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制度140

六、各地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141

(一)下发指导意见,扩大队伍规模141

(二)规范人员选聘,严把准入门槛142

(三)下发管理办法,建立档案制度143

(四)严格考核制度,健全激励机制143

(五)定期交流沟通,提升人员素质144

(六)设置专项经费,保障落实到位145

(七)建立指导机构,丰富队伍层次146

七、集体协商指导员参与集体协商经验做法147

(一)分组划片,深入摸底147

(二)加强调研,掌握情况148

(三)争取党政支持,学会借力148

(四)因企制宜,先易后难148

(五)履职尽责,深入推进149

(六)培养典型,示范推广149

(七)拓宽渠道,加强宣传150

第七章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151

一、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151

(一)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破解中小非公企业协商难题、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的有效举措151

(二)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可以有效破解制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推进的一系列难题152

(三)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必将成为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形式和主攻方向153

二、我国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发展过程154

三、工会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实践156

(一)主要进展情况157

(二)取得的成效170

四、工会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典型172

(一)北京保安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2

(二)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3

(三)邳州板材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3

(四)大连软件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4

(五)沈阳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5

(六)吕梁煤炭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5

(七)石家庄汽车流通服务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5

(八)河北省滦南县长凝镇纺纱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6

(九)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7

(十)浙江省杭州临安市高虹镇节能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7

(十一)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富民文体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8

(十二)河南省三门峡市黄金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8

(十三)深圳市盐田区盐田港口汽车运输行业工资集体协商179

五、工会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推进的具体措施180

(一)工会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180

(二)工会下一步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要求181

(三)工会下一步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应采取的措施183

第八章 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与技巧188

一、工资集体协商策略与技巧的概念和类型188

(一)工资集体协商策略与技巧的概念188

(二)工资集体协商策略与技巧的类型189

(三)运用策略与技巧对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191

(四)运用策略与技巧应当遵循的原则192

二、工资集体协商策略与技巧在不同环节的运用193

(一)协商准备阶段策略与技巧的运用193

(二)协商过程中策略与技巧的运用209

(三)工资集体合同履行阶段策略与技巧的运用214

第九章 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取得的成效以及积累的经验220

一、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取得的成效220

(一)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了职工工资水平,有效维护了职工的经济权利220

(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改善了企业用工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225

(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减少和化解了劳动关系矛盾,有力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28

(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履行了工会的基本职责,切实增强了工会凝聚力和影响力230

(五)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普及了协商理念,培养了用协商的办法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意识232

二、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积累的经验234

(一)坚持把树立集体协商理念作为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前提234

(二)坚持把引导职工广泛参与作为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基础235

(三)坚持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作为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235

(四)坚持把开展集中要约行动作为推进集体协商的有效手段236

(五)坚持把典型引路作为推动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方法236

(六)坚持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抓手237

(七)坚持把全社会齐抓共推作为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强大动力238

第十章 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39

一、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与具备的有利条件239

(一)面临的良好机遇239

(二)具备的有利条件243

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矛盾247

(一)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的问题247

(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面临的矛盾249

第十一章 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向和举措252

一、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252

(一)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总体思路252

(二)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253

(三)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255

(四)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应处理好的关系257

二、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努力方向264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趋势264

(二)充分认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69

(三)中国工会应当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事业来推动272

三、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举措274

(一)加大重视力度,摆上重要位置,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内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275

(二)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推动形成依托三方、联合社会力量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276

(三)加强源头参与,完善配套机制建设,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277

(四)统一思想认识,认准主攻方向,突出抓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77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素质保证和智力支持278

(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职工工资须协商的共识279

(七)实施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分级分类培育一批工资集体协商典型279

(八)建立评价体系,实施激励约束,发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280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