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秋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94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中医学-护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1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2
二、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6
三、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7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8
一、整体观念8
二、辨证施护9
三、防护结合9
第三节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11
第四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12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15
第一节 阴阳学说1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17
第二节 五行学说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21
第三节 藏象学说22
一、五脏23
二、六腑29
三、奇恒之腑31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32
第四节 气血津液34
一、气34
二、血36
三、津液37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38
第五节 经络学说38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39
二、十二经脉39
三、奇经八脉41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41
第六节 病因病机42
一、病因42
二、病机46
第七节 四诊50
一、望诊50
二、闻诊56
三、问诊57
四、切诊60
第八节 辨证61
一、八纲辨证61
二、气血津液辨证65
三、脏腑辨证69
四、卫气营血辨证79
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82
第一节 病情观察82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83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83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85
一、起居有常85
二、劳逸适度86
三、环境适宜88
第三节 情志护理88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88
二、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89
三、情志护理的目的90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91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92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93
第四节 饮食护理94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95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95
三、食物的性味与功效96
四、食物的分类98
五、饮食宜忌99
第五节 体质调护102
一、概述102
二、体质的分类及特征103
三、体质调护105
第六节 方药及用药护理109
一、中药的性能109
二、中药的用法111
三、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113
四、方剂的组成与剂型115
五、常用方剂117
六、用药护理117
七、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121
第七节 传统运动养生125
一、传统运动养生的概念125
二、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功能125
三、传统运动养生的方法127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130
第一节 腧穴130
一、概述130
二、常用腧穴133
第二节 针刺法153
一、毫针刺法153
二、皮肤针法157
三、皮内针法158
四、水针法158
五、电针法159
第三节 灸法160
一、适用范围160
二、用物准备161
三、操作方法161
四、注意事项161
第四节 穴位按摩法161
一、适用范围162
二、用物准备162
三、按摩手法162
四、注意事项164
第五节 拔罐法165
一、适用范围165
二、用物准备165
三、操作方法165
四、注意事项166
第六节 耳穴压豆法167
一、适用范围170
二、用物准备170
三、操作方法170
四、注意事项170
第七节 刮痧法171
一、适用范围171
二、用物准备171
三、操作方法171
四、注意事项172
第八节 热熨法172
一、适用范围172
二、用物准备172
三、操作方法172
四、注意事项173
第九节 熏洗法173
一、适用范围173
二、用物准备173
三、操作方法173
四、注意事项174
第十节 贴敷法174
一、适用范围174
二、用物准备175
三、操作方法175
四、注意事项175
第十一节 中药保留灌肠176
一、适用范围176
二、用物准备176
三、操作方法176
四、注意事项176
第五章 辨证施护178
第一节 辨证施护的程序和原则178
一、辨证施护的程序178
二、辨证施护的原则179
第二节 内科病证辨证施护182
一、感冒182
二、咳嗽185
三、喘证188
四、心悸190
五、中风193
六、胃痛197
七、泄泻199
八、黄疸201
九、水肿204
十、消渴207
第三节 外科病证辨证施护209
一、疮疡210
痈210
有头疽212
二、肛肠疾病214
痔214
肛裂217
三、乳房疾病219
乳痈219
四、皮肤疾病221
湿疮221
第四节 妇科病证辨证施护223
一、月经病224
月经不调224
二、带下病227
三、妊娠病229
胎漏、胎动不安229
四、产后病231
产后恶露不绝231
第五节 儿科病证辨证施护233
一、常见病证233
肺炎喘嗽233
二、时行疾病236
麻疹236
三、小儿杂病238
遗尿239
四、新生儿疾病240
胎黄240
附录一 中医护理常用术语简要解释243
附录二 常用方剂汇编249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
- 1295972.html
- 1581918.html
- 816268.html
- 2119589.html
- 2316782.html
- 3236287.html
- 1881986.html
- 3011477.html
- 1252882.html
- 2876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9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9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9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