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西部开发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西部开发思想研究
  • 蒙慧著;王学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634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西部经济-区域开发-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西部开发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本书写作的背景与意义1

一 本书写作的背景1

二 本书写作的意义5

第二节 研究现状回顾7

第三节 本书的目标、研究方法与创新12

一 本书的研究目标12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12

三 本书的创新14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要点15

第五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17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2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提出的背景20

一 陕甘宁边区生产力水平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20

二 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造成的艰难形势24

三 适应抗战,建设抗战大后方的需要27

四 陕甘宁边区相对和平的稳定环境2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的内涵28

一 在相对和平稳定条件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28

二 经济建设应以农业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工业、商业的发展30

三 以公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34

四 坚持自力更生与吸引利用外援相结合的方针37

五 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39

六 征税必须执行“合理负担取之有度”的原则4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的特点42

一 经济思想的创新性42

二 保证生存与抗日战争胜利是主要目标43

三 实事求是的态度45

四 以调动大多数人参加生产和抗战为重点45

五 经济思想的完整性46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理论意义及实施效应47

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47

二 实施效应——基于陕甘宁边区发展的角度50

三 实施效应——基于支援抗日战争的角度53

四 实施效应——基于扩大党的影响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54

五 实施效应——基于存在问题的分析56

小结57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5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提出的背景58

一 改变国内畸形生产力布局的需要59

二 应对国家安全危机的需要61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衡理论的深远影响6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涵63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西部开发思想64

二 “一五”时期的西部开发思想68

三 “二五”及随后三年调整时期的西部开发思想72

四 “三线”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思想75

第三节 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78

一 以平衡内地与沿海地区工业生产力布局为中心78

二 主张内迁和新建项目相结合79

三 以促进西部地区交通和重工业发展为核心81

四 兼顾国防、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的要求82

五 依靠政府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参与西部开发83

第四节 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施效应84

一 评价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应有的态度85

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90

三 实施效应——基于正面效应的分析91

四 实施效应——基于负面效应的分析96

小结97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99

第一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形成的背景99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00

二 对1949—1978年区域布局经验教训的总结101

三 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102

第二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涵104

一 东部先富带动西部后富,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04

二 适当时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06

三 国家和沿海地区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08

四 西部开发应因地制宜113

五 对“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思想113

六 切实把经济工作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115

第三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117

一 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导向117

二 希望用地区间暂时的不平衡追求最终的平衡118

三 主张通过国家扶持和西部自身的力量促进其经济发展119

四 强调在对内、外开放的环境下进行西部开发建设120

第四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施效应121

一 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121

二 实施效应——基于正面效应的评价123

三 实施效应——基于负面效应的评价126

四 对负面实施效应的正确认识129

小结131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132

第一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提出的背景132

一 对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进行反思的结果132

二 “先富”带动“后富”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日趋成熟133

三 东西部地区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134

四 邓小平晚年思考的影响137

第二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容138

一 1991—1998年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容139

二 1999—2002年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容146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157

一 兼顾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地区的再发展157

二 开发思想具有全面性158

三 遵循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159

四 强调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同时开放160

五 充分利用和扩展“三线”建设原有的基础163

第四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施效应163

一 第三代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163

二 实施效应——基于缩小地区差距的分析165

三 实施效应——基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168

四 实施效应——基于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分析169

五 实施效应——基于对内、对外开放的分析171

六 实施效应——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172

小结175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176

第一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提出的背景176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176

二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中央领导集体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的新认识177

三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79

第二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内涵180

一 西部开发应体现“富民为本”的理念180

二 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重点应进行调整181

三 把解决西部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184

四 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86

五 把加快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提到重要位置188

六 扎实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190

七 以对口支援引导、扶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192

第三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特点193

一 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核心构建西部开发思想193

二 继承西部大开发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有所调整194

三 注重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角度解决西部地区的“内生动力”问题196

四 从偏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均等化转向偏重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197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施效应198

一 理论意义198

二 实施效应——基于缩小居民收入和地区差距的分析200

三 实施效应——基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分析202

四 实施效应——基于服务均等化的分析205

五 实施效应——基于“三农”问题的分析207

六 实施效应——基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分析208

小结211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部开发的初步设想212

第一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部开发初步设想提出的背景212

一 我国国内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212

二 中国对外开放需要开辟新的空间214

三 西部地区已具备较快发展的潜力216

第二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部开发的初步设想216

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绝不会动摇217

二 把西部大开发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220

三 引导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222

四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24

五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225

六 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227

七 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腹地应成为新的经济支撑带229

第三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部开发初步设想的特点230

一 赋予西部开发以新的意义230

二 西部发展由“开发”向“开放”转型231

三 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通关协作与一体开放231

四 注重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232

五 突出市场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233

小结233

第七章 历史经验总结234

第一节 历史经验的总结234

一 坚持将西部开发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235

二 根据国内外形势以及实践中矛盾的变化不断推进西部开发思想的创新236

三 坚持“为民谋利”,把富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标239

四 正确处理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240

五 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242

六 重视生态维护,解决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243

七 注重培育西部地区内在增长机制244

第二节 结语246

参考文献247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