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7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7卷 上
  • 王建朗主编;马振犊,张俊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985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外交史-史料-汇编-中国-1911~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 1911-1949 第7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战争初期的中日交涉与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

(一)事变初期的中日交涉3

1.国民政府外交部与日方的交涉4

王宠惠致外交部 牯岭,1937年7月8日4

卢案向日使提抗议1937年7月8日4

陈介与日高信六郎谈话记录 南京,1937年7月9日4

外交部致日本驻华大使馆1937年7月10日5

中国外交部声明1937年7月11日6

陈介就中日外交情势发表谈话1937年7月12日7

王宠惠与日高信六郎等谈话记录 南京,1937年7月12日8

王宠惠致蒋介石1937年7月12日10

王宠惠致蒋介石 南京,1937年7月12日11

外交部致日本驻华大使馆1937年7月15日11

外交部致日备忘录1937年7月19日12

廊坊事件谈话1937年7月27日13

2.国民政府的决策讨论与对日交涉原则13

第二次统帅部会议记录1937年7月12日13

第四次统帅部会议记录1937年7月14日14

第七次统帅部会议记录1937年7月17日16

第十六次统帅部会议记录1937年7月26日16

蒋介石为卢沟桥事变发表谈话 庐山,1937年7月17日18

蒋介石答记者问1937年7月29日21

3.日本政府的决策及有关活动22

日本内阁会议关于处理卢沟桥事件的决定1937年7月11日22

日本外务省声明1937年7月20日22

日高信六郎在东京远东国际法庭上对有关卢事交涉的陈述23

4.中日之间的秘密接触26

(1)近卫派遣“密使”赴华26

日本参谋本部关于紧急措施的意见1937年7月26

宫崎龙介的回忆26

有关近卫“密使”的一些记述27

西园寺公一的回忆28

(2)船津辰一郎使华33

全面调整日中国交方案纲要 日本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1937年8月6日33

日华停战条件 日本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1937年8月7日34

广田弘毅致川越茂1937年8月7日36

5.关于断交宣战的考虑37

(1)中国方面37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致国防最高会议1937年8月26日37

(2)日本方面39

宣战布告对日本经济之影响 日本外务省通商局,1937年11月6日39

对华宣战布告之利害得失 日本海军省,1937年11月7日47

附件一:布告宣战与帝国声明的矛盾49

附件二49

附件三:日本对华的条约权益51

对华布告宣战之得失 日本外务省,1937年11月8日52

关于可否宣战之意见 日本陆军省,1937年11月8日53

驻日大使馆致外交部 东京,1938年2月4日57

(二)争取国际社会于预57

1.呼吁列强关注中日战事58

汉密尔顿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7月10日58

赫尔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7月12日60

美国国务院声明 华盛顿,1937年7月12日61

赫尔声明1937年7月16日62

蒋介石与许阁森谈话记录 南京,1937年7月21日63

蒋介石与许阁森谈话 南京,1937年7月24日63

蒋介石致孔祥熙1937年7月25日66

蒋介石致孔祥熙1937年7月26日66

蒋介石和詹森谈话记录 南京,1937年7月25日67

蒋介石与陶德曼谈话 南京,1937年7月27日68

蒋介石与柯赉谈话 南京,1937年7月27日71

蒋介石与那齐雅谈话 南京,1937年7月27日73

蒋廷黻致何廉1937年7月75

蒋廷黻致孔祥熙1937年7月76

蒋廷黻致何廉1937年7月77

赫尔声明(节录)1937年8月23日77

2.决定向国际组织提出申诉78

致《九国公约》签字国备忘录1937年7月16日78

贾德干致安德烈·科尔班 伦敦,1937年7月21日79

郭泰祺致外交部 伦敦,1937年7月26日80

蒲立德致赫尔 巴黎, 1937年7月30日下午80

孔祥熙致中央政要1937年8月16日81

亨贝克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8月20日82

亨贝克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8月21日83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致国防最高会议1937年8月26日84

亨贝克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9月3日84

赫尔致哈里森 华盛顿,1937年9月7日下午6时85

赫尔致哈里森 华盛顿,1937年9月11日下午3时87

(三)国际联盟大会87

1.会议讨论与会外磋商88

英国外交部致马莱特 伦敦,1937年9月10日88

向国联声明书1937年9月10日89

中国政府代表团正式申诉书1937年9月12日92

詹森致赫尔 南京,1937年9月15日93

顾维钧在国联大会上的发言1937年9月15日93

爱德蒙致英国外交部 日内瓦,1937年9月15日94

爱德蒙致英国外交部 日内瓦,1937年9月17日95

顾维钧致外交部 日内瓦,1937年9月18日96

赫尔致巴克内尔 华盛顿,1937年9月18日下午3时97

蒋介石对《巴黎晚报》记者谈话1937年9月21日98

亨贝克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9月23日99

蒋介石答外国记者问 南京,1937年9月24日100

广田弘毅致爱维诺1937年9月25日101

远东咨询委员会关于日机轰炸中国平民的声明日内瓦,1937年9月27日102

中英法代表会谈记要 日内瓦,1937年9月27日102

汉密尔顿、崔存璘谈话备忘录 华盛顿,1937年9月28日104

赫尔致哈里森 华盛顿,1937年9月28日下午2时105

哈里森致赫尔 日内瓦,1937年9月28日午夜106

英国内阁会议纪要 伦敦,1937年9月29日107

2.国联通过批评日本的报告书108

顾维钧致外交部1937年10月6日108

国际联合会关于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争议所通过之决议案及报告书1938年7月110

附件:各国政府对于咨询委员会所发邀请书之复文112

蒋介石答美联社记者问 南京,1937年10月7日125

3.中国继续争取国联支持126

中国驻国联代表团与外交部来往文电一组1937年1月—2月126

国联行政院决议案1938年2月2日通过136

国联行政院决议案1938年5月14日通过137

(四)九国公约会议137

1.会前各方的准备与磋商138

罗斯福演说 芝加哥,1937年10月5日138

余铭、周钰致外交部1937年10月9日141

马莱特致艾登 华盛顿,1937年10月12日142

英国内阁会议纪要 伦敦,1937年10月13日142

赫尔致戴维斯 华盛顿,1937年10月18日143

外交部致行政院1937年10月19日144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1937年10月24日145

国防最高会议致外交部1937年10月26日145

国防最高会议致外交部1937年10月26日146

郭泰祺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6日146

郭泰祺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6日147

钱泰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6日147

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6日148

外交部致顾维钧、郭泰祺、钱泰电1937年10月27日148

日本拒绝参加《九国公约》会议之复文及声明要旨1937年10月27日149

行政院秘书处致外交部1937年10月28日151

附原抄电151

顾维钧致外交部密电1937年10月28日152

钱泰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8日153

钱泰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9日154

驻日使馆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29日155

顾维钧致外交部密电1937年10月30日155

王正廷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30日156

刘文岛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30日157

格鲁致美国国务院 东京,1937年10月30日157

驻德大使馆致外交部电1937年10月31日158

王宠惠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日158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日159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日160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2日160

杨杰、张冲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2日161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3日161

顾维钧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3日162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3日163

2.第一阶段会议16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3日16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4日165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4日165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5日166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5日167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5日168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6日168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6日169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6日169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6日170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6日171

蒋介石答记者问南京,1937年11月7日172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7日17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7日174

顾维钧等致胡适等电1937年11月8日174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8日175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8日175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9日176

郭泰祺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9日177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9日177

顾维钧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1日179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0日180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0日180

许世英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0日181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1日181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1日182

顾维钧等致孔祥熙电1937年11月11日18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3日18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3日184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3日184

顾维钧等致孔祥熙电1937年11月13日185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3日186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3日186

戴维斯在布鲁塞尔会议上的声明1937年11月13日187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14日188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4日190

李石曾致王宠惠等电1937年11月14日190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5日191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5日191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5日191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5日192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5日192

顾维钧等致孔祥熙电1937年11月15日19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5日19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5日193

郭泰祺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5日194

顾维钧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5日195

赫尔致戴维斯 华盛顿,1937年11月15日196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5日197

国民政府公布比京会议书1937年11月15日197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6日199

3.第二阶段会议200

赫尔致戴维斯 华盛顿,1937年11月16日200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17日200

赫尔致戴维斯 华盛顿,1937年11月17日201

顾维钧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7日202

胡适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7日203

顾维钧等致孔祥熙电1937年11月18日20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9日203

外交部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8日204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9日205

郭泰祺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19日206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19日206

钱泰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0日207

顾维钧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0日207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0日209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20日209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21日210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21日210

戴维斯致赫尔 布鲁塞尔,1937年11月22日211

顾维钧等致王正廷电1937年11月22日211

顾维钧等致蒋介石及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2日212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2日212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2日212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3日213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3日213

孔祥熙致顾维钧等电1937年11月23日214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4日214

布鲁塞尔会议通过的报告和宣言(节录)1937年11月24日216

顾维钧在布鲁塞尔会议闭幕会上的声明(摘录)1937年11月24日219

顾维钧致蒋介石电1937年11月26日220

顾维钧等致外交部电1937年11月26日220

二、中德关系222

(一)争取德国保持中立223

1.德国不赞成日本发动对华战争224

程天放致蒋介石 柏林,1937年7月12日224

程天放致外交部 柏林,1937年7月14日224

程天放致外交部 柏林,1937年7月16日225

德国外交部致德国各驻外使团 柏林,1937年7月20日226

哈赛尔致德国外交部 罗马,1937年7月21日226

德国外交部致德国驻华大使馆 柏林,1937年7月28日227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7月27日227

德国外交部致狄克逊 柏林,1937年7月28日228

徐谟、陶德曼谈话纪要 南京,1937年7月30日228

德国外交部致陶德曼狄克逊 柏林,1937年7月31日229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南京,1937年8月1日229

牛拉特备忘录1937年9月22日230

德国外交部致狄克逊 柏林,1937年9月23日230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南京,1937年10月30日230

牛拉特备忘录 柏林,1937年11月22日231

德国外交部致驻意大利大使馆 柏林,1937年11月27日231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7年12月13日231

2.德国军事顾问继续在华活动232

德国顾问在华工作分配一览表1937年8月232

德国专家在华工作津贴办法1937年236

附:德人在华旅费办法236

军委会办公厅、军政部等关于抗战开始后可“照常信任”德国专家来往文电1937年8月—9月236

合步楼公司致何应钦函1937年8月25日239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9月21日240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南京,1937年9月23日241

麦根逊备忘录 柏林,1937年11月3日241

麦根逊备忘录 柏林,1937年11月8日242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11月8日242

德国顾问团成员一览表1938年4月26日243

3.德国继续提供军事物资245

魏泽克备忘录 柏林,1937年7月22日245

牛拉特备忘录1937年8月17日245

麦根逊备忘录 柏林,1937年10月19日246

海登—雷恩希备忘录 柏林,1937年10月19日246

海登—雷恩希备忘录 柏林,1937年10月22日247

韦尔备忘录 柏林,1938年4月23日248

(二)陶德曼调停250

1.日本希望德国出面调停250

日本四相会议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纲要1937年10月1日250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10月21日253

德外交部致德驻华大使馆 柏林,1937年10月22日253

中国国防会议纪要 南京,1937年10月25日254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7年10月28日下午1时10分255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南京,1937年10月30日上午1时255

德外交部致德驻日大使馆 柏林,1937年10月30日256

德外交部致德驻华大使馆 柏林,1937年10月30日257

2.日本提出第一次条件257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7年11月3日上午5时257

陶德曼致外交部 南京,1937年11月5日下午7时25分259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南京,1937年11月9日下午4时30分260

牛拉特备忘录 柏林,1937年12月1日260

孔祥熙致蒋廷黻1937年12月2日261

蒋廷黻致孔祥熙1937年12月5日261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南京,1937年12月3日12时55分262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7年12月3日下午3时264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12月3日265

德国外交部致德驻日大使馆 柏林,1937年12月4日266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汉口,1937年12月5日下午1时10分267

中国国防最高会议第五十四次常务委员会议记录(部分)1937年12月6日上午9时268

3.日本提出第二次条件270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7年12月7日下午8时35分270

德外交部致德驻日大使馆 柏林,1937年12月10日271

日本内阁会议议决的日本外务大臣致德国驻日大使复文东京,1937年12月21日272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7年12月23日下午1时13分273

德外交部致陶德曼 柏林,1937年12月24日275

德国外交部致德驻日大使馆 柏林,1937年12月24日278

4.调停失败278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汉口,1937年12月26日下午8时30分278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7年12月26日下午11时15分279

德国外交部致德驻日大使馆 柏林,1937年12月29日279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7年12月30日下午8时280

王正廷致孔祥熙 华盛顿,1938年1月3日281

驻日大使馆致外交部1938年1月8日281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12日下午10时282

王宠惠、陶德曼会谈经过1938年1月13日282

陶德曼致德外交部 汉口,1938年1月13日下午7时40分283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14日下午7时40分284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8年1月15日284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16日285

日本政府声明 东京,1938年1月16日、18日286

狄克逊致德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17日下午4时12分287

驻日大使馆致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19日288

牛拉特备忘录 柏林,1938年1月25日289

(三)德国对华政策发生逆转289

1.德国承认“满洲国”290

里宾特洛甫致希特勒备忘录 柏林,1938年1月2日290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8年1月26日291

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38年2月5日292

德国外交部致陶德曼 柏林,1938年2月21日293

程天放致蒋介石 柏林,1938年2月20日295

程天放致蒋介石 柏林,1938年2月24日296

程天放致蒋介石 柏林,1938年2月24日296

2.德国撤出在华军事顾问297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8年3月8日297

谭伯羽致外交部 柏林,1938年3月3日298

陈诚致蒋介石 阳新,1938年3月10日298

程天放致外交部 柏林,1938年3月11日299

谭伯羽致孔祥熙 柏林,1938年4月12日300

程天致蒋介石 柏林,1938年4月27日300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8年4月30日301

德国外交部致陶德曼 柏林,1938年5月13日302

德国外交部致德国驻华使馆 柏林,1938年5月17日303

孔祥熙致蒋介石 汉口,1938年5月23日304

陶德曼致德国外交部 汉口,1938年6月19日305

陶德曼等致徐谟 汉口,1938年6月21日305

詹逊致赫尔 汉口,1938年7月5日305

3.中国大使递交国书日期被一再延迟306

韦尔曼备忘录 柏林,1938年10月13日306

魏泽克致陶德曼 柏林,1938年10月17日307

蒋介石致陈介 长沙,1938年11月16日307

蒋介石致孔祥熙 南岳,1938年11月24日307

菲舍尔致德国外交部 上海,1938年12月9日308

4.中德关系在困境中存续309

德国海通社电稿1939年7月17日309

谭伯羽致蒋介石 柏林,1939年9月2日311

陈介致外交部 柏林,1939年9月9日311

谭伯羽致蒋介石电(摘要)斯德哥尔摩,1939年9月11日312

陈介致外交部 柏林,1939年9月19日312

凯洛尔备忘录 柏林,1939年10月5日313

蒋介石、毕德谈话记录 重庆,1940年6月1日314

陈介致张群 柏林,1940年7月11日315

谭伯羽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0年10月3日316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0年10月12日316

陈介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0年11月11日316

蒋介石致陈介 重庆,1940年11月21日318

陈介致蒋介石 柏林,1940年11月24日319

陈介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0年11月29日319

陈介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1月21日320

(四)中德易货贸易艰难维系320

蒋介石致谭伯羽 武昌,1938年3月1日321

蒋介石致谭伯羽 武昌,1938年3月2日321

谭伯羽致孔祥熙 柏林,1938年5月4日321

谭伯羽致孔祥熙 柏林,1938年5月6日322

谭伯羽致孔祥熙 柏林,1938年5月9日322

谭伯羽致蒋介石 柏林,1938年7月2日322

谭伯羽致孔祥熙 柏林,1938年7月8日323

资源委员会、中央信托局关于中德易货事与行政院、财政部往来电文一组1938年3月—10月323

中央信托局与资源委员会国外贸易所就售德钨砂三百吨结帐案矛盾之调解经过1938年6月—8月333

齐焌关于中德关系现状之报告1938年8月5日339

齐焌致蒋介石 重庆,1938年10月1日340

齐焌致蒋介石 重庆,1938年10月10日341

孔令侃致孔祥熙1938年12月2日344

孔祥熙致孔令侃1938年12月5日344

财政部致贸易委员会1939年2月28日344

凌宪扬拟《办理中德易货案意见书》1939年3月1日345

张度等致孔令侃1939年5月2日348

资源委员会中央信托局关于中德易货事与行政院财政部等往来函电一组1939年1月—6月349

附:孔令侃复函352

附:叶琢堂等复孔令侃电355

附:抄电356

附:陈立廷复函357

(五)中德断交362

外交部致德意两国政府抗议书 重庆,1940年9月29日362

附:外交部发言人声明稿(或作为政府要人谈话)362

王宠惠声明1940年10月1日363

蒋介石致陈介 重庆,1940年12月2日364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1月25日364

陈介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1月31日365

陈介致外交部 柏林,1941年2月2日365

奥特致德国外交部 东京,1941年6月25日366

阿尔腾伯格致德国外交部 北平,1941年6月27日366

魏泽克致德国驻日大使馆 柏林,1941年6月27日367

陈介致蒋介石电1941年6月27日368

魏泽克致德国驻华大使馆 柏林,1941年6月28日368

陈介致蒋介石电1941年6月28日368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6月27日369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6月28日369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6月28日370

陈介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6月30日370

魏泽克致驻外使团通函 柏林,1941年6月30日370

魏泽克致德国驻重庆办事处 柏林,1941年6月30日371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7月2日371

国民政府公布对德义绝交宣言1941年7月2日372

魏泽克备忘录 柏林,1941年7月3日372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7月9日373

凌其翰拟《德意驻渝大使馆人员撤退办法大纲》1941年7月9日373

附一:德侨之撤退计划375

附二:德意使馆馆舍之接收375

有关旅华德侨撤退回国文件一组376

桂永清致中国粮食工业公司1941年10月13日377

齐焌关于中德断交后合步楼公司处理问题之签呈1941年12月1日377

齐焌关于处理留渝德侨之签呈1941年12月21日378

蒋介石致翁文灏1942年1月12日380

军委会昆明行营关于查缉德国间谍在华活动事致外交部驻滇特派员密令1942年3月4日381

三、中苏关系(1937年—1941年)383

(一)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与中国争取订立互助条约384

1.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84

王宠惠致蒋介石 南京,1937年7月8日384

附:试拟中苏互助协定草案386

鲍格莫洛夫、孙科谈话记录 上海,1937年7月13日387

蒋廷黻致孔祥熙电1937年7月15日388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 上海,1937年7月16日389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 上海,1937年7月19日391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7月23日393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8月2日394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8月2日396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8月18日399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全文1937年8月21日400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8月21日401

鲍格莫洛夫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7年8月22日401

波将金致苏联驻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波兰、中国、日本全权代表1937年8月29日402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发表谈话1937年8月29日403

《中央日报》社评:中苏不侵犯条约1937年8月30日404

公法学者论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第三条1937年9月4日405

斯托莫尼亚科夫致鲍格莫洛夫1937年9月2日407

2.促使苏联出兵援华及争取订立中苏互助条约之努力407

(1)抗战第一年的磋商407

贺耀组呈蒋介石报告 兰州,1937年9月7日407

蒋廷黻、斯托莫尼亚科夫谈话纪录1937年10月20日408

杨杰、张冲致蒋介石签呈 莫斯科,1937年11月12日410

杨杰呈蒋介石 莫斯科,1937年11月12日412

张冲致蒋介石电 兰州,1937年11月18日413

蒋介石致杨杰电1937年11月28日日(29日到)414

张冲致斯大林、伏罗希洛夫电1937年11月29日(30日到)414

蒋介石致杨杰电1937年11月29日(30日到)414

张冲致杨杰电1937年12月3日415

孔祥熙致蒋廷黻电1937年12月3日415

蒋廷黻致孔祥熙电1937年12月5日416

蒋廷黻致外交部电1937年12月6日416

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致蒋介石电 莫斯科,1937年12月6日417

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致蒋介石电(译文)莫斯科,1937年12月(原电日期不详)418

蒋介石致斯大林、伏罗希洛夫电 南京,1937年12月6日419

孙科致蒋介石电 莫斯科,1938年2月7日419

李维诺夫致卢干滋电1938年3月2日420

蒋介石致杨杰电 武昌,1938年3月10日421

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3月10日421

卢干滋、蒋介石会谈记录1938年6月14日422

(2)1938年中期至1939年的磋商423

梅拉梅德、孔祥熙谈话记录1938年7月30日423

立法院长孙科致蒋介石 巴黎,1938年8月7日427

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8月26日428

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8月29日429

立法院院长孙科致驻苏联大使杨杰电1938年8月29日431

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9月1日431

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9月2日435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致卢干滋电1938年9月8日优先发送437

孙科致杨杰电1938年9月28日437

蒋介石致杨杰密电1938年10月1日438

李维诺夫致卢干滋电1938年10月9日438

行政院长孔祥熙致驻苏大使杨杰电1938年10月25日439

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卢干滋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电1938年10月27日440

立法院长孙科致蒋介石电1939年9月17日440

(二)苏联对华经济援助441

1.苏联对华信用借款442

(1)第一与第二个信用借款条约的签订442

斯托莫尼亚科夫致鲍格莫洛夫1937年8月21日442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关于实施五千万元美金信用借款条约莫斯科,1938年3月1日443

附录:第一品名单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