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服务业承诺与开放和崛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服务业承诺与开放和崛起 上
  • 张汉林,张军生,刘洪敏,徐春艳,李计广,石庆方,李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53589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服务业承诺与开放和崛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服务贸易1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加强1

一、服务贸易的范畴1

二、服务贸易的分类4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服务部门分类4

目录—GNS/W/1204

(二)其他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统计系统和分类12

二、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14

(一)世界服务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增强14

(二)全球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17

(三)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增强18

(四)服务贸易进口仍以欧洲、美洲为主,亚洲进口增长较快20

(五)服务业的跨国投资迅速增长22

三、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23

(一)生产性服务在服务贸易中已上升为23

主体,成为国际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23

(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23

(三)国际服务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器23

(四)国际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24

(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差异24

(六)世界服务市场呈多元化方向发展24

四、主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服务业开放承诺情况24

(一)美国服务贸易水平承诺情况24

(二)欧洲共同体12国服务贸易水平承诺情况33

(三)欧盟15国服务贸易自然人流动承诺情况39

(四)墨西哥服务贸易水平承诺40

(五)印度服务贸易水平承诺42

(六)巴西服务贸易水平承诺情况44

(七)日本服务贸易水平承诺表47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主要成员服务贸易承诺综述49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49

二、世贸组织成员必须履行的普遍义务与原则52

(一)最惠国待遇52

(二)透明度原则53

(三)服务贸易一体化安排53

(四)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56

(五)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紧急保障措施56

(二)政府服务采购暂不受管辖59

(三)普遍例外59

(一)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例外措施59

三、世贸组织成员可援引的例外59

(四)政府可采以服务补贴促进服务业发展60

四、具体承诺方式——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61

(一)扩大市场准入61

(二)国民待遇62

五、世贸组织成员《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综合分析62

第三节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服务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73

一、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73

(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历程73

(二)中国服务业初步形成规模73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74

(四)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强76

(一)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77

二、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7

(二)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78

(三)服务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78

(四)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78

(五)服务业管理和协调存在问题78

三、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79

(一)中国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不大79

(二)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度很小82

(三)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偏低83

四、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影响83

(一)有利于扩大中国服务业的出口84

(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84

(四)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的服务国际收支趋于不平衡85

(三)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服务业企业是一次严峻的挑战85

第二章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承诺条款解读89

第一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承诺条款解读89

一、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89

(一)有关服务业非歧视原则的承诺89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非歧视原则的规定93

(三)实施非歧视原则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95

二、透明度原则98

(一)关于透明度原则的承诺98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透明度原则的规定102

(三)实施透明度原则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103

三、政府采购105

(一)中国关于政府采购的承诺105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政府采购的规定106

(三)《政府采购协议》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108

四、竞争政策110

(一)关于逐渐消除垄断、鼓励竞争的承诺110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竞争政策的规定111

(三)服务贸易竞争政策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112

五、定价政策115

六、国内法规123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件中关于国内法规的承诺123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国内法规的规定128

(三)实施国内法规承诺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129

七、补贴132

(一)关于补贴的承诺132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补贴的规定132

(三)补贴承诺实施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134

八、国际收支措施135

(一)关于国际收支的承诺136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关外汇支付及国际收支的规定137

(三)实施国际收支承诺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139

第二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影响服务贸易的政策分析139

一、许可140

二、合资伙伴的选择146

三、股权的调整148

四、保险部门中设立商业机构的以往经验要求149

五、检验服务150

六、市场调查151

七、法律服务152

八、少数股持有者的权利154

九、具体承诺减让表155

一、《金融服务协议》的原则及主要规定159

(一)世贸组织对金融服务的界定159

第三章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金融安全及银行业国际化159

第一节 《金融服务协议》与金融业的全球化159

(二)各成员应承担的义务161

二、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163

(一)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63

(二)金融全球化的动力165

(三)金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167

(四)金融全球化本身存在巨大风险168

三、世贸组织主要成员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现状169

(一)世贸组织成员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整体情况169

(二)世贸组织成员在金融服务业方面的承诺170

(三)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存在的壁垒176

一、中国金融整体运行良好177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对外开放177

(一)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178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幅呈现倒“U”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份额下降178

(三)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企业存款总体正常179

(四)货币市场成交活跃180

(五)证券市场在逐步规范和加强监管中发展181

(六)保险业逐步发展壮大182

二、中国金融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183

三、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84

(一)垄断仍是一个主要问题184

(二)金融立法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强化184

(三)金融监管力度应进一步加强184

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85

(一)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185

(四)金融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应科学化185

第三节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185

(二)国际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187

(三)银行业的全球化187

(四)网络银行的兴起与迅速发展188

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及对外开放190

(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190

(二)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措施192

三、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分析194

(一)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194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银行业的开放承诺196

(三)中资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分析197

四、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提出的挑战200

(一)外资银行的整体进入策略分析200

(二)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202

(一)增强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206

五、加快改革步伐与加大监管力度加速银行业现代化206

(二)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确保银行安全207

(三)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与业务的多元化209

第四章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保险业的风险防范213

第一节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与自由化趋势213

一、世界保险业的自由化进程213

(一)世贸组织对保险市场自由化的规范213

(二)世贸组织主要成员的开放承诺215

二、美国保险业发展及竞争力223

(一)实行充分的对外开放223

(二)既注重保险市场体系的建设和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又注重竞争机制的培育和保险业三大功能的发挥224

(三)按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方式实现严格监管226

(四)联邦政府对保险市场实行有力的调控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进行有效协调226

(五)对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227

三、英国的保险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228

(六)建立保险保障基金制度228

(一)对劳合社发展的扶持和对外开放的保险产业政策,使英国成为世界再保中心229

(二)注重市场机制培育和保险法规建设及偿付能力监管230

(三)实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230

(四)对混业经营给予鼓励和注重保险业金融功能的发挥230

(五)保险实施税收优惠政策231

四、欧盟保险产业发展及监管231

(一)注重区内单一保险市场平台的形成和鼓励竞争、注重混业经营231

(二)注重区内立法的统一性和对偿付能力的监管231

(三)对外实行有限度开放,对内实行充分开放232

五、日本的保险产业及局限232

(一)地震保险制度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232

(二)对民族保险业的过度保护与过于宽松的监管促进了保险业的粗放式发展,引发了保险业的信用危机233

(四)金融大爆炸法案是对日本粗放式发展的否定,又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34

(三)监管及保险保障基金制度防止了日本保险业倒闭潮的蔓延234

六、香港保险业发展及启示235

(一)保险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基本原则235

(二)注重对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和对保单持有人的保护235

(三)注重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主体的良好自律行为236

第二节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对外开放236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格局236

(一)中国保险业逐步发展壮大236

(二)中国保险业逐步扩大开放237

(三)保险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格局238

(四)保险业的整体布局逐步趋向于合理239

二、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239

(一)中国保险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239

(二)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比较242

(三)保险产业的协调性和创新性不够243

(二)未注重保险产业的动态博弈特点243

三、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3

(一)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重视不够243

(四)对保险业的高税赋政策抑制了保险业的发展244

第三节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政策建议246

一、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246

(一)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246

(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有利于加快中国保险业经营机制的转换247

(三)与外资保险机构合作将促进中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47

(四)外资保险机构进入将引入新的经营理念248

(五)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248

二、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保险业提出挑战248

(一)保险业整体水平落后将面临竞争压力248

(三)中国保险业的产品创新将面临竞争249

(二)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49

(四)中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方式比较落后250

(五)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同外资保险机构竞争的胜负251

(六)中国保险业的法律体系及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251

三、转变经营观念,改变监管方式,促进保险业发展252

(一)加大保险业对内开放力度252

(二)完善和规范国内保险市场环境252

(三)提高保险企业自身竞争力,增强中国保险业整体实力253

(四)加快培育和壮大中国的保险中介机构254

(五)加快发展中国的再保险业255

(六)建立和发展中国农业保险体系256

(七)逐步实现保险业的混业经营257

(一)证券市场的全球化259

一、证券业的全球化259

第一节 全球证券业的发展及趋势259

第五章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259

(二)金融机构业务的全球化260

(三)证券机构的国际化260

(四)证券交易的国际化261

二、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261

三、证券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明显262

(一)各国放松对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262

(二)证券业呈现自由化发展趋势263

四、证券机构呈现巨型化的发展趋势264

五、证券业务的网络化兴起265

六、证券业务创新出现高速化发展265

七、诚信危机成为证券业发展的障碍266

八、诚信危机使得各国政府推行改革政策267

第二节 世贸组织主要成员证券业发展和政府监管的国际比较268

一、美国证券业的发展与政府监管268

(一)20世纪80年代的证券监管268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证券监管的新动向269

二、英国证券业的发展与政府监管体制271

(一)证券市场管理主要依靠自律机构的自我管理271

(二)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较少271

(三)英国证券监管模式的利弊271

三、马来西亚证券业的发展与政府监管272

四、德国证券业的发展及监管273

(一)德国证券业的整体发展情况273

(二)德国政府对证券业的监管274

五、印度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275

(三)德国证券业的竞争情况275

六、国际证券监管方式的比较276

(一)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及优劣276

(二)自律型监管模式及优劣277

(三)中间型监管模式279

第三节 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及开放279

一、中国证券业取得长足发展279

(一)证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总值增长迅速279

(二)初步具备证券监管的法律基础——《证券法》281

(三)逐步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281

(四)审慎开放证券市场281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缺陷282

(一)中国股市波动剧烈,非市场因素为主要影响力量282

(四)证券行业自律组织行政色彩浓厚283

(五)信息披露制度尚不规范283

(二)缺乏统一的监管体制283

(三)政府监管职能错位283

(六)证券市场存在许多隐患284

四、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及趋势284

(一)大型证券公司处于垄断格局284

(二)中小证券公司后来居上285

(三)证券公司的竞争将进入“战国时代”285

(四)经纪类证券公司将面临淘汰的挑战287

五、中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87

(一)中国证券业总体规模偏小287

(二)证券公司资产规模过小,难与国外公司相提并论288

(三)中国证券公司赢利能力较弱,业务尚未实现多元化289

(四)中国证券公司利润收入来源比较单一290

一、中国证券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292

第四节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策略及政策建议292

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证券业面临的挑战293

(一)短期内中国证券市场所受的冲击较小293

(二)从长期看对中国证券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93

三、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中国证券业的根本变革294

(一)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促进证券业的发展294

(二)外资证券公司进入有利于加速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295

(三)外资证券公司进入有利于中国证券业创新机制的形成295

四、加强监管,规范市场,增强竞争力296

(一)制定证券业总体发展战略,保障证券业的健康发展296

(二)证券公司应励精图治,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298

(三)加强证券监管,规范市场竞争299

一、国际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302

(一)国际建筑市场已进入第三次景气循环302

第一节 国际建筑服务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302

第六章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建筑服务业的发展302

(二)亚欧市场占据国际建筑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303

(三)美国是世界建筑市场的霸主304

(四)亚洲建筑市场出现小幅增长304

(五)欧洲建筑市场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305

(六)拉美地区建筑市场风险加大306

(七)中东和非洲建筑市场机遇和风险并存306

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特征308

(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略显萧条308

(二)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结构稳中有变310

(三)各主要地区工程承包市场发展不平衡311

(三)中国建筑市场在未来几年国际工程承包中占据重要地位312

(二)综合承包方式成为时尚312

(一)跨国并购盛行与国际主要建筑企业之间竞争激烈312

三、国际建筑服务市场竞争和发展新趋势312

四、WTO成员建筑服务市场开放及特点313

(一)WTO成员建筑服务贸易承诺分析313

(二)主要成员建筑服务业承诺中存在着限制和障碍314

五、主要成员对新一轮建筑服务谈判的建议317

第二节 中国建筑服务业竞争力与对外开放319

一、中国建筑服务业发展特点和竞争状况319

(一)建筑服务业成为吸收就业、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319

(二)房地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320

(三)建筑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321

二、中国建筑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22

(一)中国建筑服务业的法律环境有待改善322

(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监理体制及风险管理体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322

(五)中国建筑企业存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弊端323

(六)中国建筑服务业组织结构亟待调整323

(三)中国建筑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不规范323

(四)中国建筑服务业运作模式相对落后323

(七)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力325

三、加入WTO前中国建筑服务业实行有限制的对外开放327

第三节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建筑服务业的新发展328

一、加入WTO中国有关建筑服务业承诺328

二、加入WTO后中国建筑服务业发展新环境330

(一)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中国建筑服务业的发展330

(二)建筑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更多的吸引外资332

(三)加入WTO有利于改善中国建筑服务业总体市场环境332

(四)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334

(五)有利于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提高中国建筑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334

(六)国外建筑企业将给中国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336

三、中国建筑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338

(一)加强和健全建筑服务业法规体系,严格执法338

(七)中国建筑设计服务领域将处境艰难338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要素市场339

(三)加快实施建筑行业的专业化改组与改造,创建不同层次经营竞争实体339

(四)建立统一透明的建筑服务市场准入制度339

(五)在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下认真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加强项目监理340

(六)改革建筑服务市场价格体制340

(七)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341

(八)培育和发展建筑服务中介组织341

(九)增强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341

(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344

一、中国运输服务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346

(一)运输总量规模迅速扩展346

第七章 世贸组织体系下构建现代化的中国运输服务业346

第一节 中国运输服务业竞争力增强346

(二)运输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347

(三)运输结构明显改善349

二、中国运输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50

(一)运输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350

(二)运输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偏低,服务水平不高351

(三)运输市场分工不合理,市场竞争缺乏规范352

第二节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航空运输服务发展的策略352

一、国际航空运输服务业的运输全球化新趋势352

(一)航空运输区域化是通向航空运输全球化的必然阶梯352

(二)世界航空运输主要成员正逐步放松对航空运输的管制353

(三)世界空运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形成航空运输联盟354

(四)信息技术在国际航空运输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356

(五)主要航空运输成员对航空运输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357

二、WTO成员航空运输服务市场开放与规范358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航空运输服务附件主要内容解析358

(二)WTO成员航空运输服务贸易承诺分析359

三、WTO成员对新一轮航空运输服务谈判的建议368

四、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竞争及开放现状370

(一)航空运输能力不断增强370

(二)机队规模和机场建设得到迅速发展371

(三)空中交通管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371

(四)营销客量实现现代化371

(五)市场竞争布局趋于合理372

(六)加入WTO前中国航空运输业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373

(一)中国航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差374

五、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74

(二)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还不完善375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天空376

六、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加入WTO承诺分析377

(一)中国宏观经济有利于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发展379

(二)其他行业的开放有利于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发展382

(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将使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获益匪浅383

(四)加入WTO将有利于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总体竞争力提高384

(五)竞争力低下将使中国航空公司面临很大压力385

七、WTO体制下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86

(一)要培育和完善国内的市场竞争环境386

(二)加快中国航空企业重组,实现规模经济387

(三)采取各种策略增强中国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389

(五)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加速自身发展393

(四)中国的维修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393

第三节 世贸组织休系下中国加快实现世界航运强国梦394

一、国际航运服务业竞争格局394

二、未来国际航运服务业发展趋势396

(一)船舶的大型化397

(二)航动服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397

(三)国际航运管理和经营信息化399

(四)国际航运服务业务正在向现代物流化方向发展399

(五)各国航运政策开放和趋同化400

三、WTO成员航运服务贸易承诺分析400

四、主要WTO成员对新一轮航运服务谈判的建议410

五、中国航运服务竞争力与发展411

(一)中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411

(二)中国在国际航运合作方面地位不断提高413

(三)中国航运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414

(四)中国航运市场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415

六、中国航运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17

(一)中国航运服务业竞争环境还不完善417

(二)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不足419

七、中国航运服务业加入WTO承诺及影响分析422

(一)良好的经济环境将为航运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422

(二)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国际海洋运输船队开拓国际航运市场423

(三)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的提高423

(四)部分航运服务业将面临较大压力424

(五)中国航运企业专业人才将流失严重428

八、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428

(一)明确企业在全球化发展中的定位428

(二)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429

(三)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430

(四)寻求建立战略联盟431

(五)降低经营成本431

(六)创新服务满足客户需求432

第四节 世贸组织体系下中国铁路运输服务的现代化434

一、世界铁路运输服务发展和自由化改革434

二、英国、德国、日本铁路运输服务改革经验借鉴436

(一)英国铁路运输服务业改革436

(二)德国铁路运输服务业改革438

(三)日本铁路运输服务业改革442

三、WTO成员铁路运输服务业承诺分析443

四、中国铁路运输服务发展及开放447

(一)中国铁路运输服务业发展迅速447

(二)中国铁路运输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49

(三)“网运分离”是中国铁路改革的必然趋势451

(四)中国铁路运输服务行业对外开放进程比较缓慢452

五、中国铁路运输服务行业加入WTO承诺及影响分析453

(一)加入WTO将加快中国铁路运输和经济体制改革453

(二)有利于铁路增加新的运量,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业务453

(三)有利于削弱或改变目前中国铁路垄断的地位454

(四)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铁路技术进步454

(五)有利于提高中国铁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455

(六)外资的进入将给中国铁路行业带来竞争压力455

六、世贸组织体制下中国铁路运输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456

(一)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56

(二)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456

(三)合理利用外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57

(四)加快西部地区铁路开发和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服务458

(五)加快对企业人才的培养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