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蓄电池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型蓄电池原理与应用
  • 徐曼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91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蓄电池-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蓄电池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蓄电池分类及电化原理1

1.1.1 原电池与蓄电池概述1

目录1

1.1.2 蓄电池型号识别4

1.1.3 铅酸蓄电池电化原理4

1.2 蓄电池在通信局(站)的应用7

1.2.1 通信电源系统简介7

1.2.2 交流电源系统的组成8

1.2.4 铅酸蓄电池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9

1.2.3 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9

1.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发展概况13

1.3.1 结构特点14

1.3.2 使用性能15

1.3.3 行业标准15

1.3.4 国内对VRLA蓄电池的需求17

1.3.5 VRLA蓄电池技术的进展17

第二章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21

2.1 电极电势21

2.1.1 铅电极电势21

2.1.2 氧化铅电极电势25

2.2 铅酸蓄电池电动势28

2.2.1 电池电动势的概念28

2.2.2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28

2.3 化学物质的电化当量29

2.3.1 电化当量29

2.3.2 铅酸蓄电池活性物质电化当量31

2.3.3 铅酸蓄电池比能量32

2.3.4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32

2.4.1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性质33

2.4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33

2.4.2 胶体蓄电池电解质35

2.5 电池极化现象38

2.5.1 电极极化过电位38

2.5.2 铅酸蓄电池气体的析出42

2.6 贫液式VRLA蓄电池氧循环原理46

2.6.1 阴极吸附氧机理46

2.6.2 密封反应效率47

第三章 贫液式VRLA蓄电池结构49

3.1 板栅结构与材料的性质49

3.1.1 板栅结构形状49

3.1.2 板栅材料53

3.2 正极板和负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制取61

3.2.1 生极板生产工艺流程61

3.2.2 生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化成67

3.2.3 极板容量估算69

3.3 隔膜材料与使用性能72

3.3.1 AGM隔板72

3.3.2 AGM隔板技术性能74

3.3.3 几种改进型隔板78

3.4.1 电池槽材料与性能81

3.4 蓄电池容器81

3.4.2 槽壳结构84

3.5 极群的组装86

3.5.1 极群压缩比86

3.5.2 隔板厚度与装配压力的关系87

3.5.3 极群的连接88

3.6 电池槽盖引出接线柱与单向节流阀89

3.6.1 极柱结构与密封89

3.6.2 单向节流阀功能与结构91

4.1 蓄电池的温升97

4.1.1 蓄电池热效应97

第四章 VRLA蓄电池的使用性能97

4.1.2 VRLA蓄电池的温升98

4.2 充电特性99

4.2.1 全浮充工作方式99

4.2.2 在线补足电池容量的几种方式107

4.2.3 完全充电109

4.2.4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充电功能114

4.2.5 在线充电新技术115

4.3 放电特性116

4.3.1 常规放电116

4.3.2 放电特性曲线u(t)的分析117

4.4 VRLA蓄电池内阻及测量118

4.4.1 蓄电池简化等效线路118

4.4.2 欧姆极化电阻118

4.5 富液式VRLA蓄电池的特性122

4.5.1 技术措施122

4.5.2 富液式电池的隔膜123

4.6 胶体电解质蓄电池的特性124

4.6.1 浮充电流与氧再化合效率124

4.6.2 浮充寿命126

4.6.3 胶体电解质VRLA蓄电池的缺陷126

4.7.2 结构特点128

4.7 汽车用新型铅酸蓄电池128

4.7.1 分类与使用性能128

4.8 电动汽车用VRLA蓄电池130

4.8.1 参数指标130

4.8.2 结构特点131

4.8.3 电动车用新型VRLA蓄电池132

第五章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失效模式134

5.1 正极板常见弊病134

5.1.1 正极板栅腐蚀134

5.1.2 正极板活性物质软化脱落137

5.2 负极板常见弊病138

5.2.1 负极板硫酸化138

5.2.2 负极板钝化139

5.2.3 铅枝搭桥140

5.3 电池失水141

5.3.1 自放电过程水的消耗141

5.3.2 正极板栅腐蚀水的耗损142

5.3.3 浮充过程水的蒸发142

5.3.4 电池密封不严142

5.4 热失控143

5.3.5 AGM隔膜材料性能变差143

5.4.1 充电过程的焓变144

5.4.2 贫液式VRLA蓄电池的热失控145

5.5 贫液式VRLA蓄电池早期容量损失145

5.5.1 VRLA蓄电池早期容量损失现象145

5.5.2 早期容量损失模式147

5.6 VRLA蓄电池容量的在线检测148

5.6.1 蓄电池荷电程度与电池阻抗的关系148

5.6.2 VRLA蓄电池电导的测量151

5.6.3 典型放电测试仪的应用153

5.6.4 蓄电池温升的变化与荷电程度的关系154

5.7 VRLA蓄电池寿命试验156

5.7.1 电池恒应力加速试验156

5.7.2 电池加应力寿命试验157

5.8 VRLA蓄电池的运行维护159

5.8.1 常见故障及运行管理159

5.8.2 智能监控单元对蓄电池的管理162

第六章 通信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的配置168

6.1 典型VRLA蓄电池产品技术规格168

6.1.1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GFM系列蓄电池168

6.1.2 长沙“丰日”GFM系列蓄电池172

6.1.3 美国C D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175

6.1.4 德国阳光胶体电解质(dryfit)VRLA蓄电池179

6.1.5 美国德克胶体电解质VRLA蓄电池181

6.1.6 东北蓄电池公司胶体电解质VRLA蓄电池182

6.2 通信局(站)的供电188

6.2.1 电信综合枢纽局供电特点188

6.2.2 万门市话局供电特点188

6.3 蓄电池容量的选择192

6.3.1 市话局程控交换机负荷电流的统计192

6.3.2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的选取193

6.3.3 移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的选取195

6.3.4 光纤接入网供电特点198

6.3.5 长途干线光缆中继站蓄电池容量的选取200

6.4 独立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的估算202

6.4.1 事故状态下电池容量的估算202

6.4.2 柴油发电机组启动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的选取204

6.4.3 UPS系统蓄电池组的配置204

6.5 电信工程蓄电池组的安装206

6.5.1 蓄电池组合及布置206

6.5.2 蓄电池组件安装注意事项207

7.1.2 可充碱锰电池电气性能209

7.1.1 概述209

7.1 可充碱锰电池209

第七章 新一代高比能电池209

7.2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210

7.2.1 结构特点210

7.2.2 MH-Ni电池工作原理214

7.2.3 MH-Ni电池充电和放电性能216

7.2.4 MH-Ni电池充电方法218

7.2.5 使用与维护219

7.2.6 MH-Ni电池发展趋势221

7.3 锂电池222

7.3.1 锂蓄电池223

7.3.2 锂离子蓄电池225

7.3.3 典型锂离子蓄电池229

7.3.4 使用注意事项234

7.3.5 新体系锂离子蓄电池235

7.4 燃料电池238

7.4.1 燃料电池分类238

7.4.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239

7.4.3 燃料电池发展动向242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