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力学地基基础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希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877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地基-基础(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力学地基基础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国内外地基基础工程成败实例1
第三版前言1
第四版前言3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常用符号与单位5
0.2 本课程的任务和作用14
0.3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16
0.4 本学科发展简介17
1.1.1 工程地质的内容与重点18
1.1.2 建筑场地的形成18
1.1 概述18
第1章 工程地质18
1.1.3 地质年代19
1.2 矿物与岩石19
1.2.1 主要的造岩矿物19
1.2.2 岩石的类型和性质20
1.3 第四纪沉积层22
1.3.1 残积层22
1.3.2 坡积层23
1.3.3 洪积层23
1.3.4 冲积层24
1.3.5 海相沉积层25
1.4.1 断层26
1.4 不良地质条件26
1.3.6 湖沼沉积层26
1.4.2 岩层节理发育的场地27
1.4.3 滑坡27
1.4.4 河床冲淤28
1.4.5 岸坡失稳28
1.4.6 河沟侧向位移29
1.5 地下水30
1.5.1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30
1.5.2 地下水分类31
1.5.3 地下水位32
1.5.4 地下水的运动32
1.5.5 地下水水质35
复习思考题36
习题36
第2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38
2.1 土的生成与特性38
2.1.1 土的生成38
2.1.2 土的结构和构造39
2.1.3 土的工程特性40
2.1.4 土的生成与工程特性的关系41
2.2 土的三相组成42
2.2.1 土的固体颗粒42
2.2.2 土中水45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46
2.2.3 土中气体46
2.3.1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47
2.3.2 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49
2.3.3 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49
2.3.4 特定条件下土的密度(重度)50
2.4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3
2.4.1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53
2.4.2 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4
2.5 地基土的工程分类58
2.5.1 岩石59
2.5.2 碎石土60
2.5.3 砂土61
2.5.4 粉土62
2.5.5 粘性土62
2.5.6 人工填土63
复习思考题64
习题65
第3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67
3.1 土的变形特性68
3.1.1 基本概念68
3.1.2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69
3.2 有效应力原理71
3.2.1 土中两种应力试验71
3.3 侧限条件下土的压缩性72
3.2.3 现场应用实例72
3.2.2 有效应力原理72
3.3.1 侧限压缩试验73
3.3.2 侧限压缩性指标73
3.3.3 土层侧限压缩变形量76
3.4 土的压缩性原位测试77
3.4.1 载荷试验77
3.4.2 旁压试验82
3.5 地基中的应力分布84
3.5.1 土层自重应力84
3.5.2 基础底面接触压力85
3.5.3 基础底面附加压力87
3.5.4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88
3.6.1 分层总和法100
3.6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100
3.6.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沉降计算法105
3.6.3 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113
3.7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114
3.7.1 土的回弹曲线和再压缩曲线114
3.7.2 正常固结、超固结和欠固结的概念115
3.7.3 正常固结粘性土的现场原始曲线116
3.7.4 超固结土与欠固结土的现场原始压缩曲线118
3.7.5 超固结土与欠固结土的沉降计算118
3.8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119
3.8.1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计算目的119
3.8.2 饱和土的渗流固结120
3.8.3 单向固结理论121
3.8.4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计算124
3.8.5 地基沉降与时间经验估算法127
3.8.6 地基瞬时沉降与次固结沉降129
3.9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允许变形值130
3.9.1 地基变形特征130
3.9.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31
3.9.3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131
3.9.4 防止地基有害变形的措施132
复习思考题133
习题134
4.1.1 地基强度的意义137
4.1 概述137
第4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137
4.1.2 土的强度的应用139
4.2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140
4.2.1 土体中任一点的应力状态140
4.2.2 摩尔—库仑破坏理论143
4.2.3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143
4.3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147
4.3.1 直接剪切试验147
4.3.2 三轴压缩试验151
4.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58
4.3.4 十字板剪切试验160
4.4.1 抗剪强度的来源161
4.4 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因素161
4.4.2 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各种因素162
4.5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164
4.5.1 地基的临塑荷载164
4.5.2 地基的临界荷载167
4.6 地基的极限荷载170
4.6.1 地基的极限荷载概念170
4.6.2 太沙基公式172
4.6.3 斯凯普顿公式176
4.6.4 汉森公式178
4.6.5 影响极限荷载的因素183
复习思考题184
习题185
第5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188
5.1 概述188
5.1.1 挡土墙的用途与类型188
5.1.2 土压力的种类189
5.1.3 影响土压力的因素190
5.1.4 挡土墙发生事故实例191
5.2 静止土压力计算192
5.2.1 产生条件192
5.2.2 计算公式193
5.2.3 静止土压力的应用194
5.3 朗肯土压力理论195
5.3.1 无粘性土的土压力195
5.3.2 粘性土的土压力199
5.4 库仑土压力理论203
5.4.1 无粘性土主动土压力203
5.4.2 无粘性土被动土压力206
5.5 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209
5.5.1 粘性土应用库仑土压力公式209
5.5.2 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211
5.5.3 墙后填土分层212
5.5.4 填土中有地下水213
5.6 挡土墙设计215
5.6.1 挡土墙型式的选择215
5.6.2 挡土墙初定尺寸217
5.6.3 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218
5.6.4 墙后回填土的选择221
5.6.5 墙后排水措施221
5.7 土坡稳定分析224
5.7.1 土坡稳定的作用224
5.7.2 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226
5.7.3 土坡稳定分析圆弧法226
5.7.4 简单土坡稳定计算234
复习思考题236
习题236
第6章 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勘察238
6.1 概述238
6.1.1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238
6.1.2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240
6.1.3 野外勘察的准备工作242
6.2 各阶段勘察的内容与要求244
6.2.1 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244
6.2.2 初步勘察245
6.2.3 详细勘察246
6.2.4 施工勘察247
6.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248
6.3.1 钻探法248
6.3.2 触探法253
6.3.3 掘探法258
6.4.1 地基土野外鉴别259
6.4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259
6.4.2 土的野外描述261
6.5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263
6.5.1 文字部分263
6.5.2 图表部分263
6.5.3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实例263
6.6 验槽270
6.6.1 验槽的目的270
6.6.2 验槽的内容271
6.6.3 验槽注意事项272
复习思考题272
习题273
7.1 概述275
7.1.1 地基基础的重要性与复杂性275
第7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275
7.1.2 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276
7.1.3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内容与步骤279
7.1.4 浅基础设计所需资料279
7.2 浅基础的类型279
7.2.1 浅基础的结构类型279
7.2.2 基础的材料283
7.3 基础的埋置深度286
7.3.1 上部结构情况286
7.3.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86
7.3.3 当地冻结深度288
7.3.4 建筑场地的环境条件292
7.4 地基计算294
7.4.1 基本规定294
7.4.2 承载力计算296
7.4.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297
7.4.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298
7.4.5 地基变形计算300
7.4.6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301
7.4.7 地基稳定性计算302
7.5 基础尺寸设计302
7.5.1 中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尺寸303
7.5.2 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尺寸304
7.6.1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范围307
7.6.2 无筋扩展基础底面宽度307
7.6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307
7.7 扩展基础设计309
7.7.1 扩展基础适用范围309
7.7.2 扩展基础构造要求309
7.7.3 扩展基础计算310
7.8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315
7.8.1 应用范围315
7.8.2 截面类型316
7.8.3 设计要点316
7.9 十字交叉基础318
7.9.1 应用范围318
7.9.2 设计要点318
7.9.3 三种节点荷载分配319
7.10 筏形基础320
7.10.1 应用范围320
7.10.2 筏形基础内力的计算及配筋要求320
7.13.2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320
7.10.3 筏形基础的承载力计算要点321
7.11 箱形基础简介321
7.11.1 概述321
7.11.2 箱形基础的特点321
7.11.3 箱形基础的适用范围322
7.12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322
7.12.1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关系322
7.12.2 基础刚度的影响323
7.12.3 地基软硬的影响324
7.12.4 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326
7.13 地基基础方案比较与改善的措施329
7.13.1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比较329
7.13.3 补偿性基础设计332
复习思考题334
习题334
第8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337
8.1 概述337
8.1.1 桩基础与深基础适用范围337
8.1.2 深基础的类型337
8.2 桩及桩基础的分类338
8.2.1 按承载性状分类338
8.1.3 深基础的特点338
8.2.2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339
8.2.3 按桩身材料分类340
8.2.4 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345
8.2.5 按成桩方法分类354
8.2.6 按桩径大小分类355
8.3 桩的承载力356
8.3.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56
8.3.2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364
8.3.3 单桩抗拔承载力364
8.3.4 单桩水平承载力365
8.3.5 桩身材料验算366
8.3.6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366
8.3.7 群桩竖向承载力374
8.3.8 桩的负摩阻力376
8.4 桩基础设计379
8.4.1 选择桩的类型379
8.4.2 确定桩的规格与单桩竖向承载力379
8.4.3 计算桩的数量进行平面布置380
8.4.4 桩基础验算382
8.4.5 桩承台设计383
8.5 深基础390
8.5.1 沉井基础390
8.5.2 地下连续墙401
8.5.4 大直径桩墩基础406
8.5.3 箱桩基础406
8.5.5 深基槽护坡工程407
复习思考题410
习题411
第9章 软弱地基处理414
9.1 概述414
9.1.1 建筑物的地基处理目的与意义414
9.1.2 地基处理的对象415
9.1.3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418
9.1.4 地基处理施工注意事项419
9.2 机械压实法420
9.2.1 土的压实原理420
9.2.3 振动压实法421
9.2.2 分层辗压法421
9.3 强夯法422
9.3.1 概述422
9.3.2 强夯法的设备与施工422
9.3.3 强夯法设计424
9.3.4 强夯法的适用范围427
9.3.5 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428
9.3.6 对强夯法的评价428
9.4 换填垫层法429
9.4.1 概述429
9.4.2 垫层的设计430
9.4.3 垫层的施工431
9.4.4 垫层的质量控制标准432
9.4.5 换土垫层的承载力433
9.5 预压固结法435
9.5.1 预压法的原理与作用435
9.5.2 堆载预压法437
9.5.3 真空预压法438
9.5.4 质量检验440
9.5.5 预压的效果440
9.6 挤密法441
9.6.1 砂石桩法441
9.6.2 土桩挤密法444
9.6.3 灰土桩挤密法446
9.7.1 振动水冲法447
9.7 振冲法447
9.7.2 干法振动砂石桩450
9.8 化学加固法450
9.8.1 概述450
9.8.2 灌浆法451
9.8.3 高压喷射注浆法452
9.8.4 深层搅拌法455
9.8.5 电渗硅化法457
9.9 托换技术458
9.9.1 托换技术的原理458
9.9.3 基础加固托换459
9.9.4 桩式托换459
9.9.2 托换前的准备工作459
9.10 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462
9.10.1 吹填土地基462
9.10.2 杂填土地基462
9.10.3 局部软土、暗沟处理462
9.10.4 大面积地面堆载462
9.10.5 局部旧结构物462
复习思考题463
习题463
第10章 特殊土地基465
10.1 湿陷性黄土地基465
10.1.1 湿陷性黄土概述465
10.1.2 黄土湿陷性的测定方法467
10.1.3 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471
10.1.4 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473
10.1.5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476
10.2 膨胀土地基482
10.2.1 膨胀土及对建筑物的危害482
10.2.2 膨胀土的特征483
10.2.3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485
10.2.4 膨胀土场地与地基评价486
10.2.5 膨胀土地基计算487
10.2.6 膨胀土地区建筑工程措施490
10.3 红粘土地基491
10.3.1 红粘土的形成条件491
10.3.3 红粘土地基的评价492
10.3.2 红粘土的特征492
10.4 冻土地基493
10.4.1 冻土地基的特点493
10.4.2 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494
10.4.3 建筑物冻害的防治措施497
复习思考题497
习题498
第11章 地震区的地基基础500
11.1 地震概述500
11.1.1 地震的成因类型501
11.1.2 地震的分布501
11.1.3 震源、震中与地震波502
11.1.5 地震烈度503
11.1.4 地震震级503
11.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目标505
11.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505
11.2.2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506
11.2.3 建筑抗震设防目标506
11.3 建筑场地类别与震害507
11.3.1 建筑场地及其震害507
11.3.2 地基液化失效510
11.3.3 软土地基震沉511
11.3.4 地震滑坡和地裂512
11.4 土的动力特性514
11.4.1 振动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514
11.4.2 饱和砂土与粉土的振动液化516
11.4.3 粘性土的触变现象520
11.4.4 砂土振动压密521
11.5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522
11.5.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522
11.5.2 天然地基抗震验算523
11.5.3 软弱粘性土地基抗震设计525
11.5.4 不均匀地基抗震设计530
11.5.5 基础工程抗震设计531
复习思考题532
习题532
参考文献534
热门推荐
- 501390.html
- 1266356.html
- 2916384.html
- 3871727.html
- 2138564.html
- 2175286.html
- 2203167.html
- 751104.html
- 2088347.html
- 321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2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8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3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6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2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