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手册
  • 施国强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040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1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9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第1篇有线电视网络3

第1章有线电视网络概述3

1.1 引言3

1.2网络结构3

1.3网络业务和频谱配置16

1.4网络的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19

1.5网络的技术参数要求45

1.6网络的指标分配与验算48

第2章模拟有线电视前端51

2.1前端的功能51

2.2前端的组成51

2.3自播信号通道53

2.4卫星信号通道62

2.5空中信号通道64

2.6多频道信号的混合69

2.7调频广播设备70

2.8导频信号发生器73

第3章HFC光缆干线系统74

3.1光纤有线电视系统74

3.2光纤和光缆78

3.3激光器和光发射机90

3.4光探测器和光接收机102

3.5掺铒光纤放大器109

3.6AM光纤传输系统的载噪比和失真117

3.7光无源器件126

3.8光纤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的网络拓扑结构146

3.9几种光纤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148

3.10光纤传输链路的设计考虑150

3.11 1310nm光纤传输的设计举例154

3.12光缆系统的施工和光纤传输系统的测试160

4.1电缆干线的构成167

第4章有线电视电缆干线系统167

4.2电缆干线的设计183

第5章分配网201

5.1分配放大器202

5.2用户分配210

第6章可靠性及网络管理227

6.1提高可靠性的措施227

6.2 HFC网络管理系统及设备229

6.3 HFC网络管理软件237

6.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概述239

第7章供电和安全249

7.1 HFC网络系统供电设备——线路供电器249

7.2 HFC网络系统的防雷与安全257

第8章有条件接收技术263

8.1有条件接收系统概述263

8.2密钥数据的生成和保护273

8.3射频处理加解扰技术293

8.4音频加解扰技术295

8.5基带模拟加扰技术298

8.6数字处理加扰技术301

8.7 广电系统防复录技术312

第9章 系统测试与验收320

9.1 系统测试320

9.2系统验收338

1.1数字电视系统概述345

第1章数字电视系统345

第2篇有线数字电视345

1.2数字电视的信源编码353

1.3有线数字电视信道调制和编码375

1.4数字电视的相关标准383

第2章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系统392

2.1 前端播出系统概述392

2.2前端播出系统设计原则393

2.3 MPEG-2编码复用系统394

2.4信道编码和调制设备399

2.5网络设备管理系统406

2.6 前端播出系统的集成415

第3章条件接收系统419

3.1 条件接收(CA)系统概述419

3.2 CA技术的发展420

3.3安全技术基础422

3.5 CA技术及标准427

3.6典型CA系统构造431

3.7密钥的种类和密钥分发管理方法433

3.8加扰和用户授权处理436

3.9条件接收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440

3.10智能卡和机顶盒的安全性443

第4章数字电视机顶盒445

4.1数字电视机顶盒概述445

4.2数字电视机项盒工作原理446

4.3软件系统总体结构463

4.4对业务信息处理要求465

4.5条件接收接口471

4.6数字电视机项盒性能要求472

4.7接收机主要技术参数480

第5章数字电视中间件系统484

5.1数字电视中间件概述484

5.2中间件系统架构487

5.3 中间件传输协议模型491

5.4中间件的运行引擎——Java493

5.5中间件Java平台的种类499

5.6 Java技术在数字电视方面的应用——Java TV503

5.7开放数字电视平台中的图形参考模型508

第6章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测试519

6.1有线数字网络技术要求519

6.2有线数字网络技术参数和计算521

6.3 IQ信号和调制误差比530

6.4有线数字电视调制参数测量533

第3篇HFC双向网络的数据传输551

第1章HFC网络中的数据信号及测量551

1.1数字调制551

1.2数据信号的测量556

第2章反向通道设计与调整567

2.1反向通道网络设计567

2.2回传信号的构成577

2.3回传系统的调整590

第3章数据传输骨干网络简介597

3.1 SDH网络简介597

3.2 IP骨干网599

第4章HFC网络中数据信号传输标准简介605

4.1 DOCSIS的起源与发展605

4.2DOCSIS标准简介606

第5章HFC网络数据系统的构成611

5.1 前端系统(CMTS)611

5.2用户终端(CM)613

5.3系统管理与维护614

第4篇微波传输与接入621

第1章微波信号的传输621

1.1微波信号的传输规律621

1.2菲涅耳区623

1.3微波传播的可靠性627

第2章点对点微波中继系统629

2.1数字微波假想参考电路629

2.2数字微波信道的线路传输质量标准630

2.3可用度指标631

2.4投入业务运行前的指标测试(BISO和限值)632

2.5频段、射频波道频率配置和发射频谱限制632

2.6传输数字电视的微波通道633

2.7对微波传输系统主要设备的要求636

2.8点对点微波中继系统组成640

2.9微波链路设计和计算641

2.9.3数字微波链路的性能指标分配642

第3章MMDS单向的微波接入网646

3.1 MMDS频段的选择646

3.2 MMDS的覆盖要求646

3.3 MMDS的发射端647

3.4 MMDS的用户端设备651

3.5同频干扰657

3.6 MMDS的系统设计658

3.7 MMDS系统的安装调试660

3.8 MMDS的系统测试661

第4章数字MMDS663

4.1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663

4.2数字MMDS的优点665

4.3数字MMDS的传输特点666

4.4服务半径667

4.5数字MMDS的设备667

4.6典型的数字MMDS系统668

4.7数字MMDS系统设计669

4.8数字MMDS的同频干扰669

第5章无线双向宽带接入技术670

5.1电视、通信和计算机三网合一670

5.2无线双向宽带技术的基本应用671

5.3无线双向宽带接入的基本特点和概貌671

5.4分区天线与频率复用672

5.6无线宽带网的蜂窝结构674

5.7发射功率和增益控制674

5.8 LMDS无线双向接入675

5.9 MMDS频段的无线双向接入676

5.10时分双工(TDD)系统677

5.11非直视条件下的接入和移动接收678

5.12典型的无线双向宽带系统结构和设备678

5.13安装与调试679

第1章概论683

1.1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的发展683

第5篇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683

1.2卫星广播与卫星通信异同684

1.3卫星数字广播的优点685

1.4广播卫星轨道位置和卫星电视广播频段686

1.5日凌与星蚀688

第2章卫星广播系统的组成和原理689

2.1系统概述689

2.2卫星转发器690

2.3卫星地面上行站系统691

2.4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692

第3章天线馈源系统693

3.1天线的类型693

3.2天线的馈源系统694

3.3极化的基本概念695

3.4极化器(极化变换器)对各种极化波的接收696

3.5天线系统的性能699

3.6天线的选择703

第4章高频头705

4.1高频头的功能705

4.2高频头的主要技术要求706

第5章卫星模拟电视接收机710

5.1卫星模拟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710

5.2卫星模拟接收机的特性711

5.3 与卫星接收机连接的配套附件713

5.4卫星电视接收技术发展714

5.5卫星电视系统的主要术语和特性参数715

第6章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719

6.1 MPEG-2/DVB标准719

6.2卫星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概述720

6.3卫星数字电视发送端721

6.4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IRD)722

6.5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技术要求722

6.6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发展725

7.1卫星电视接收站性能要求727

第7章功分器与线放器727

7.2功分器729

7.3线路放大器731

第8章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及接收天线直径计算732

8.1接收亚洲2号星上C频段卫星数字电视所需天线直径732

8.2对上述计算的讨论734

第9章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方法736

9.1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方法736

9.2接收卫星数字电视与卫星模拟电视的区别738

9.3影响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质量的主要因素740

9.4 ku频段的雨衰问题740

第10章卫星地面站设备选购、安装与站址选择742

10.1站址选择742

10.2设备的选购743

10.3天线安装调整与避雷745

11.1“村村通”卫星电视直播原理749

第11章我国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系统749

11.2“村村通”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第二期工程750

11.3卫星电视技术的新发展751

11.4关于CBTV卫星直接平台解码器升级的问题752

参考文献753

第6篇有线电视网的综合应用757

第1章有线宽带城域网的综合业务757

1.1有线宽带城域网(HFC)的拓扑结构和建网原则757

1.2宽带城域网及综合业务的主要优点763

1.3宽带城域网综合业务的分类和特点765

1.4宽带城域网的经营768

1.5宽带城域网综合业务的展望773

1.6有线宽带城域网系统方案的设计实例775

第2章数字交互电视783

2.1数字交互电视概述783

2.2数字交互电视网络的建设784

2.3机顶盒中间件和应用编程接口790

2.4数字交互电视的应用程序的开发792

2.5数字交互电视系统举例794

第3章视频点播796

3.1概述796

3.2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原理797

3.3深圳NVOD系统801

3.4宾馆视频点播系统介绍807

第4章IPoverDVB数据广播811

4.1数据广播系统概述811

4.2数据网的组成813

4.3相关标准及传输方案817

4.4数据网管系统823

4.5深圳有线电视网开展数据广播业务的实例827

第5章远程教育831

5.1远程教育的模式831

5.2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837

6.1 VPN简介843

第6章虚拟专用网(VPN)843

6.2 VPN的分类与业务要求844

6.3实现VPN的技术手段845

6.4企业VPN的实现849

第7章智能化小区852

7.1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概述852

7.2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要求853

7.3住宅智能化小区的总体设计855

7.4利用HFC网的智能化小区实例857

附录A我国现行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标准目录867

附录B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表870

附录C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873

附录D有线电视系统技术参考数据换算表876

附录E我国境内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参数表879

附录F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常用缩略语881

后记9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