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
  • 张学广著(西安邮电学院)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6714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维特根斯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维特根斯坦与理解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解问题的历史概述1

第一节 理解问题的发生1

一、柏拉图之前经验与理性的对立1

二、柏拉图的理解问题4

三、柏拉图的影响14

第二节 理解问题的历史嬗变20

一、知识论的理解问题21

二、解释学的理解问题39

第三节 理解与语言61

一、理解与语言的历史交织61

二、人类生存与经验的语言性71

三、语言的转向77

第二章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解问题88

第一节 语言与世界的逻辑同构90

一、语言的图像性本质90

二、语言与世界的对应关系95

第二节 理解:命题与命题成分105

一、对命题的理解108

二、对命题成分的理解114

第三节 理解与神秘之境118

一、形而上学主体与世界119

二、人生意义的理解123

第三章 向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解问题过渡130

第一节 意义理论和理解问题132

一、意义理论种种133

二、意义理论与理解问题的关系139

第二节 过渡期的立场146

一、规则(句法、语法)与演算模型147

二、投影方法、证实原则与假设151

三、整体论、现象学与语言理解154

第三节 考察方式的新转变161

一、第一重转变162

二、第二重转变166

三、解答理解问题的新方式169

第四章 作为原始现象的理解175

第一节 理解与行为参照系176

一、语言对行为的替代177

二、理解逐次复杂化的梯度184

第二节 理解与生活形式191

一、被置于生活形式中的理解191

二、理解就是通过概念与判断深入生活形式196

第五章 理解的客观面:背景、环境与规则202

第一节 理解的背景203

一、“世界图式”的基本内涵204

二、世界图式设置理解的总体界限208

第二节 理解的环境213

一、进入环境,走出形而上学214

二、从识别标准到语义条件221

第三节 理解的规则227

一、规则是理解的公共标准227

二、规则制约理解的层次性233

第六章 理解的主观面:主体能力238

第一节 关于“理解”的两个误区239

一、理解不是完全被动的239

二、理解不是私有的心理过程248

第二节 理解就是拥有主体能力257

一、拥有能力:理解的实质257

二、应用:理解的标准263

三、看出联系:理解的目标268

四、主体:理解活动的载体272

第七章 解释:理解的辅助方式279

第一节 解释现象产生的条件281

一、多种比较的可能性282

二、意义的家族相似网285

第二节 解释与“作为-结构”289

一、两种“看”概念290

二、“看作”概念解析293

三、“作为-结构”:作为特定理解方式的解释297

第三节 “解释”概念的地位303

一、解释现象的产生过程303

二、解释的辅助地位307

三、哲学问题:对语言的错误解释310

第八章 说明:误解的消除318

第一节 说明与解释319

一、“说明”与“解释”概念分析319

二、现代文化中的解释与说明325

第二节 说明现身的条件329

一、重谈摩尔命题331

二、训练先于说明335

第三节 理解与语言意义的说明340

一、对意义的说明341

二、给出说明与理解的标准345

三、哲学:抛弃说明,仅仅描述348

第九章 理解问题: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与回应354

第一节 维也纳学派357

一、《逻辑哲学论》的影响358

二、证实原则364

三、对维特根斯坦的批判372

第二节 日常语言学派378

一、理解问题与“笛卡儿的神话”381

二、意义与理解388

第三节 奎因395

一、理解与行为398

二、理解与整体论406

第四节 解释学411

一、海德格尔:不期而遇412

二、伽达默尔:简单评论416

三、利科尔:积极吸收421

维特根斯坦著作缩写428

参考文献430

后记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