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骈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六朝骈赋研究
  • 黄水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津出版社
  • ISBN:957668568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朝骈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方法1

第二节 研究范畴之界定3

第二章 六朝骈赋之发展及其变化趋势9

第一节 骈赋之形成与发展因素9

一、时代环境之演变11

二、文学观念之提升13

三、语言骈偶之风行15

四、唯美主义之兴起18

五、声律运动之推行19

第二节 骈赋之发展变化趋势22

一、曹魏—萌芽期22

二、两晋—成长期26

三、刘宋—茁壮期29

四、齐、梁、陈、隋—成熟期35

第三章 六朝重要骈赋作家及其作品50

第一节 曹魏时代骈赋作家及其作品50

一、建安诸子51

二、曹丕56

三、曹植59

四、魏晋之际的赋家64

第二节 两晋时代骈赋作家及其作品68

一、成公绥69

二、张华71

三、束晳72

四、二傅73

五、三张76

六、二陆78

七、两潘80

八、一左83

九、郭璞85

十、孙绰87

十一、陶渊明89

十二、其他92

第三节 刘宋时代骈赋作家及其作品95

一、颜延之95

二、谢灵运97

三、谢惠连98

四、鲍照100

五、谢庄102

六、其他104

第四节 齐梁陈隋暨北朝骈赋作家及其作品106

一、沈约107

二、谢朓108

三、江淹109

四、萧衍113

五、萧纲115

六、萧绎116

七、庾信118

八、其他123

第四章 六朝骈赋之内涵136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综观136

一、咏物类138

二、咏史类143

三、征戍类144

四、艳情类145

五、隐逸类146

六、游仙类147

七、玄言类147

八、山水类148

九、游猎类149

十、抒情类150

十一、咏怀类151

第二节 赋中情怀之窥测153

一、叙情感的思乡之愁154

二、叙怀思的岁月之叹159

三、叙怀思的不遇之悲165

四、叙怀思的忧生之嗟170

五、叙怀思的时代之痛175

第三节 赋中思想之探视182

一、儒家思想182

二、道家思想186

三、佛家思想192

第五章 六朝骈赋之形式技巧205

第一节 谋篇构章205

一、序乱之配置206

(一)序乱俱备式210

(二)有序无乱式211

(三)有乱无序式213

(四)序乱俱无式214

二、本文之结构217

(一)先总后分218

(二)先分后总219

(三)总分总三段式220

第二节 铸句遣字222

一、句式222

(一)骚体句式222

(二)散体句式223

(三)骚散混合句式225

(四)诗体句式228

(五)骈赋中之铸句特性231

二、字法231

(一)换字法231

(二)倒字法232

(三)裁字法233

(四)骈赋中之用字特性234

第三节 声韵节奏238

一、和声238

二、协韵240

三、骈赋节奏安排特色243

第四节 修辞技巧246

一、直叙246

二、夸饰247

三、譬喻251

四、象征253

五、排比256

六、骈偶中各修辞技巧之应用260

第六章 六朝骈赋之性质265

第一节 对偶精巧265

一、单句对267

二、偶句对264

三、长偶对268

四、当句对269

五、数字对270

六、方位对271

七、彩色对272

八、叠字对273

九、事类对275

十、同类对276

十一、异类对277

十二、双声对278

十三、叠韵对279

十四、双声叠韵对280

第二节 辞藻妍华283

一、文句色彩鲜明283

二、用字竞奇争巧287

第三节 用典繁巧290

一、明用290

二、暗用291

三、反用293

四、借用294

五、活用295

第四节 音韵和谐298

第五节 篇幅短小302

第六节 题材扩大306

第七节 组织诗化309

第八节 骈赋在六朝赋中的共性和特性318

第七章 六朝骈赋之评价与影响322

第一节 历代赋论之评述322

一、六朝人之论323

二、唐、宋人之论324

三、金、元、明人之论327

四、清代人之论336

五、近代人之论347

六、今人赋注、赋论369

第二节 后世评家所言六朝骈赋之影响371

一、对诗的影响373

二、对文章的影响376

三、对词的影响377

四、对赋的影响379

五、对戏曲的影响381

六、对小说的影响382

第八章 结论386

附录:六朝辞赋之作者、篇目、残佚、骈偶状况及其出处一览表392

征引及参考书目4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