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
  • 柳景华,程姝娟,马长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90053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249页
  • 文件大小:748MB
  • 文件页数:1262页
  • 主题词:心脏起搏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脏起搏器 起博、除颤和再同步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1

第一章 心脏电刺激1

第一节 电刺激相关概念1

第二节 细胞特征和离子通道3

第三节 心脏组织的人工电刺激9

第四节 强度-时间关系11

第五节 电流流动的相关因素14

第六节 电极设计特征24

第七节 心脏电刺激的临床问题26

第八节 起搏设置的临床应用32

第二章 除颤的细胞电生理学46

第一节 纤颤的机制46

第二节 除颤原理49

第三章 感知和检测64

第一节 心脏腔内电图64

第二节 感知74

第三节 过感知的识别和处理85

第四节 室速/室颤的检测98

第五节 室上速-室速的鉴别102

第六节 检测程控和故障排除125

第七节 感知低下和失检测128

第八节 起搏器诊断、管理及ICD治疗131

第九节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监测起搏器感知以及ICD血流动力学传感器137

第四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组件及编码命名152

第一节 电极导线152

第二节 植入式传感器171

第三节 电池系统215

第四节 起搏器、除颤器和电极导线的编码及命名240

第二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相关临床概念261

第一章 心脏起搏的基础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261

第一节 电激动和机械激动的生理学261

第二节 心率和房室同步的生理学作用273

第三节 心脏再同步策略286

第四节 起搏器综合征295

第五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起搏治疗299

第二章 心房和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试验308

第一节 不同起搏模式的原理308

第二节 窦房结疾病单腔起搏312

第三节 心室起搏与双腔起搏314

第四节 心房单腔与双腔起搏324

第五节 单腔与双腔ICD起搏327

第六节 起搏模式相关临床试验329

第七节 非必需右心室起搏的预防332

第八节 右心室与双心室起搏334

第九节 双腔起搏的效价比336

第十节 最佳起搏模式的选择337

第三章 电除颤治疗的临床试验346

第一节 猝死的定义及临床研究的启示346

第二节 治疗策略的演化史:临床试验的启示346

第三节 ICD的临床应用347

第四节 ICD治疗适用人群350

第五节 ICD随机对照试验352

第六节 ICD非随机性试验366

第七节 其他ICD试验368

第八节 ICD治疗指南371

第九节 其他研究374

第四章 心脏再同步治疗383

第一节 QRS间期与心力衰竭383

第二节 CRT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获益384

第三节 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预防作用393

第四节 药物对CRT治疗的协同作用395

第五节 适当/不适当电击治疗396

第六节 特殊人群的长期CRT研究396

第七节 评估设备特性和程序的研究401

第八节 CRT其他设备功能408

第五章 窦房结疾病的起搏治疗417

第一节 窦房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诊断417

第二节 起搏治疗窦房结疾病的临床预后420

第三节 心室起搏的潜在危害429

第四节 窦房结疾病的治疗433

第六章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治疗443

第一节 房室传导系统的解剖443

第二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诊断444

第三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分类451

第四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器治疗462

第五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起搏模式的选择473

第七章 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的起搏治疗498

第一节 颈动脉窦晕厥498

第二节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502

第八章 离子通道病的ICD治疗522

第一节 长QT间期综合征522

第二节 短QT间期综合征524

第三节 Brugada综合征524

第四节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526

第五节 离子通道病ICD治疗总则527

第六节 ICD治疗的并发症528

第九章 起搏器及ICD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537

第一节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537

第二节 起搏器系统的选择542

第三节 儿童起搏器植入技术561

第四节 儿童起搏器随访567

第五节 抗心动过速装置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574

第六节 结构性心脏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579

第七节 围术期的相关药物治疗及术后心理干预580

第三篇 植入技术587

第一章 起搏器和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587

第一节 永久起搏器的植入587

第二节 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及程控635

第二章 器械植入中介入技术的应用686

第一节 介入技术概述686

第二节 介入操作的准备及注意事项687

第三节 狭窄或闭塞静脉处理695

第四节 腋静脉-右心房间静脉成形术711

第五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心脏静脉成形术719

第三章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764

第一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概述764

第二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的位置及反应767

第三节 定向支撑输送系统770

第四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的手术技巧775

第五节 冠状窦置管:对比剂两步法791

第六节 左心室电极导线输送系统828

第七节 心外膜左心室起搏847

第八节 CRT并发症849

第四章 起搏器更换857

第一节 起搏器更换适应证及ICD的特殊问题857

第二节 患者的评估858

第三节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的外科手段868

第四节 脉冲发生器和导线的兼容性872

第五节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876

第五章 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并发症885

第一节 植入并发症概述885

第二节 手术操作并发症885

第三节 术后疼痛887

第四节 术后感染888

第六章 导线去除技术893

第一节 相关定义893

第二节 临床考虑899

第三节 导线拔除技术901

第七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影像学特征913

第一节 放射影像学913

第二节 术中透视和静脉造影931

第三节 植入后并发症的X线检查933

第四节 植入后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检查935

第五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935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检查936

第四篇 随访及程控940

第一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计时周期940

第一节 更新的起搏系统代码940

第二节 单腔起搏的计时周期941

第三节 心动过缓的计时周期945

第四节 双心室起搏的计时周期972

第五节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计时周期981

第二章 起搏器与ICD的故障及排除986

第一节 起搏器故障与随访986

第二节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计时周期1041

第三章 双心室起搏器疑难问题识别和处理1072

第一节 电机械事件和心脏泵功能1072

第二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系统1084

第三节 CRT无反应的原因与解决方法1140

第四节 CRT并发症1154

第四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随访管理1169

第一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监测1169

第二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现场监测1169

第三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远程监测1170

第四节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特殊患者的监测1175

第五节 电极导线和器械性能的监测1177

第六节 远程监测的管理及经济学1177

第五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电磁干扰1184

第一节 电磁兼容性1184

第二节 电磁干扰的分类及主要来源1184

第三节 电磁干扰的诊断1186

第四节 起搏器和ICD对电磁干扰的反应1186

第五节 引起电磁干扰的原因1192

第五篇 新兴起搏技术1218

第一章 生物起搏器1218

第一节 生物起搏器的初步实验1218

第二节 基因治疗方法1219

第三节 细胞治疗策略1221

第二章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1224

第一节 S-ICD植入手术和程控特点1224

第二节 S-ICD相关临床研究1226

第三节 S-ICD的适应证1228

第三章 无导线心脏起搏1231

第一节 ICD采用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的优势1231

第二节 完全独立式心腔内起搏器1233

第三节 心脏生物起搏器1237

附录: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1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