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理学进展 2013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药理学进展 2013
  • 苏定冯,缪朝玉,沈甫明主编;林志彬,王永铭名誉主编;于晓江,弓雪莲,马秀娟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597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药理学-进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理学进展 201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血管药理学进展选编1

导卖1

第一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2

第一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2

一、β-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类3

二、β-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拮抗剂的影响5

第二节 β-拮抗剂对线粒体的保护8

一、对线粒体呼吸链及氧化-还原酶的作用9

二、对线粒体内膜通透性的影响9

三、对Adriamycin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10

第三节 β-拮抗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比较与选择10

第二章 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18

第一节 自噬概述18

一、自噬形成的分子机制18

二、自噬的分类19

三、自噬与凋亡19

第二节 自噬检测的基本方法20

一、形态学检测20

二、自噬通路蛋白检测20

三、自噬底物蛋白测定20

第三节 自噬常用的激活剂和抑制剂21

一、自噬常用的激活剂21

二、自噬常用的抑制剂22

第四节 自噬与心血管疾病22

一、自噬与缺血/再灌注22

二、自噬与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23

三、自噬与缺血预适应23

四、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双重作用24

第五节 结论和展望24

第三章 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29

第一节 瘦素与瘦素信号通路29

一、瘦素受体与主要信号通路29

二、瘦素与瘦素抵抗30

第二节 瘦素与心血管疾病30

一、高血压31

二、动脉粥样硬化31

三、促血栓形成33

四、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33

五、心脏能量代谢异常34

第四章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40

第一节 Hh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况40

第二节 胚胎发育时期Hh信号通路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41

一、Hh信号通路与血管系统的形成41

二、Hh信号通路与心脏形成42

第三节 成年时期Hh信号通路对心血管系统的维护43

一、Hh信号通路在成年时期血管损伤中的修复作用43

二、Hh信号通路在局部心肌缺血中的改善作用44

三、外源性激活Hh的心血管作用44

第四节 Hh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前景45

第五章 盐摄入量与心脑血管疾病49

第一节 盐摄入量与血压49

第二节 盐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50

第三节 盐摄入量与脑卒中51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51

第六章 糖尿病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研究进展54

第一节 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54

一、调节血管壁通透性54

二、维持出凝血功能平衡和血液流动状态54

三、内分泌功能55

四、调节血管张力55

第二节 内皮功能障碍56

一、内皮功能障碍的表现56

二、内皮功能障碍的测定56

第三节 糖尿病时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57

一、高血糖58

二、游离脂肪酸59

三、炎症59

四、胰岛素抵抗60

第四节 糖尿病时内皮功能障碍释放的介质60

一、NO释放减少60

二、活性氧增多61

三、活性氮增多61

四、前列腺素缺乏62

五、内皮来源的COX依赖的血管收缩因子增加62

六、内皮素生成增加63

第五节 糖尿病时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63

一、降胆固醇药物63

二、抗氧化剂63

三、噻唑二酮64

四、二甲双胍64

第六节 结论与展望64

第七章 同步辐射硬X射线影像在脑血管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71

第一节 同步辐射及同步辐射硬X线影像71

第二节 SR-μCT用于脑血管三维构筑研究72

第三节 SRA用于脑血管功能研究76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80

第八章 心脏损伤生物标志研究进展82

第一节 心脏损伤炎症生物标志82

一、C-反应蛋白82

二、白细胞介素83

三、肿瘤坏死因子和TNF受体超家族成员683

四、分化抗原簇40配体83

五、基质金属蛋白酶83

六、髓过氧化物酶83

第二节 心肌细胞损伤生物标志84

一、肌钙蛋白84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84

三、肌红蛋白85

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85

第三节 心脏应激生物标志85

一、B型利钠肽和N-末端利钠肽前体85

二、肾上腺髓质素85

三、磺基转移酶同系物86

第四节 生物标志联合应用86

第五节 展望86

第二篇 药物药理学进展选编89

导读89

第九章 水通道蛋白—潜在的药物靶点90

第一节 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功能与调节方式90

第二节 水通道与肾脏尿液浓缩91

第三节 AQP4与脑水肿93

第四节 AQP4与神经信号传导94

第五节 水通道与细胞迁移94

第六节 AQP3与皮肤水合作用96

第七节 AQP3与细胞增殖96

第八节 AQP7与脂肪代谢97

第九节 人类水通道蛋白相关疾病98

第十节 水通道与药物研发99

第十一节 展望99

第十章 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治疗靶点:α7nAChR10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05

第二节 α7nAChR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新治疗靶点的机制研究106

一、α7nAChR可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106

二、α7nAChR的抗氧化作用106

三、α7nAChR可抗内皮细胞活化107

四、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α7nAChR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107

第三节 展望108

第十一章 基于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样品库的建立与新药研究110

第一节 国内大规模中药组分样品库和数据库的建立111

一、涵盖8000种中药提取物、6000种中药单体成分、100种有效部位和200种复方样品库的建立111

二、10000种中药、1000种复方、100种有效部位、55000种天然化合物的信息数据库的建立112

第二节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112

第三节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新药研究113

一、一类新药黄芪甲苷注射液研究113

二、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知母总皂苷片的研究113

三、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复方新药的研究114

第四节 结语115

第十二章 自主神经系统抗炎作用与药物新靶点119

第一节 常见的无菌性炎性疾病119

第二节 交感神经抗炎通路119

第三节 迷走神经胆碱能抗炎通路120

第四节 总结121

第十三章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进展123

第一节 AD免疫治疗机制123

第二节 主动免疫124

第三节 被动免疫125

第四节 结语126

第十四章 大麻素类物质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129

第一节 植物源性的大麻素类物质130

一、△9-tetrahydrocannabinol130

二、Cannabidiol130

第二节 内源性的大麻素130

一、Anandamide130

二、2-arachidonoylglycerol131

第三节 合成的大麻素类物质131

一、Ajulemic acid131

二、HU-320131

三、WIN55,212-2132

四、JWH-133和JWH-015132

五、非典型的CBD类似物O-1602132

第四节 结语132

第三篇 遗传药理学进展选编135

导读135

第十五章 POR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研究进展136

第一节 POR的结构和功能136

第二节 POR的基因突变136

第三节 基因突变与PORD137

第四节 基因突变与CYP137

第五节 小结和展望139

第十六章 运动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142

第一节 c-fos基因142

第二节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基因143

第三节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143

第四节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143

第五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144

第六节 其他可能相关基因145

一、降钙素基因145

二、c-jun基因145

第十七章 乙二醛酶-Ⅰ的抗糖化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148

第一节 乙二醛酶-Ⅰ的结构和功能148

一、乙二醛酶-Ⅰ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48

二、乙二醛酶-Ⅰ的抗糖化作用148

第二节 乙二醛酶-Ⅰ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149

一、乙二醛酶-Ⅰ与精神疾病的关系149

二、乙二醛酶-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149

第三节 乙二醛酶-Ⅰ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150

第四节 乙二醛酶-Ⅰ与肿瘤的关系151

第五节 结语151

第十八章 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机制研究进展153

第一节 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153

第二节 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机制153

一、外部机制154

二、内部机制154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157

第四篇 肿瘤药理学进展选编161

导读161

第十九章 细胞衰老与肿瘤162

第一节 细胞衰老与肿瘤形成162

第二节 细胞衰老的诱导物163

第三节 细胞衰老与肿瘤治疗164

第四节 展望165

第二十章 芹菜素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167

第一节 调控细胞周期进程168

第二节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69

第三节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172

第四节 促进癌细胞分化173

第五节 抗氧化作用173

第六节 抑制癌基因,诱导抑癌基因表达174

第七节 调节细胞信号转导174

第八节 化疗增敏作用175

第九节 放疗增敏作用175

第十节 结语1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