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记论著集成 第1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史记论著集成 第11卷
  • 张大可,丁德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33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史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记论著集成 第1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史记文献研究3

第一章 《史记》产生的环境与条件3

一、中国全境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3

二、汉武帝过度使用民力,阶级矛盾日益尖锐8

三、西汉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修史条件9

四、家学渊源及壮游养育了司马迁的才干和见识10

五、司马迁受李陵之祸诬罔罪加而发愤著书15

六、《史记》成为不朽著作之动因19

第二章 司马迁传略22

一、司马迁的家世22

二、司马迁年谱27

三、司马迁交游41

第三章 《史记》名称与断限45

一、《史记》名称考释45

二、《史记》断限56

第四章 《史记》体制71

一、《史记》五体编次71

二、《史记》五体渊源义例78

三、《史记》序赞85

第五章 《史记》取材88

一、司马迁用多种途径搜求史料89

二、载于《史记》中的司马迁所见书97

第六章 《史记》残缺与补窜110

一、《史记》残缺篇目考110

二、《史记》补窜127

第七章 《史记》义例和司马迁的历史观137

一、《史记》义例137

二、司马迁的历史观159

第八章 《史记》流传170

一、《史记》的研读与注疏170

二、《史记》的版本186

文献专论选载196

司马迁的文献整理196

一、整理文献的基本原则196

二、史料来源的五个方面199

三、《史记》运用文献资料的方法204

论《史记》与《战国策》的关系210

一、《战国策》未采《史记》210

二、《史记》采《战国策》说辨疑214

《史记》《战国纵横家书》相关史料考论224

一、问题的提出224

二、帛书与《史记》《战国策》的关系226

三、《史记》《国策》对一些重要史实的确认229

四、司马迁、刘向作出判断的依据231

五、帛书中无主名的资料多与苏秦无关237

六、结语241

下编 史记编纂学研究245

《史记》体例溯源245

一、本纪250

二、表255

三、书258

四、世家261

五、列传263

《史记》体制义例简论269

一、五体题名义例269

二、五体序目义例278

《史记》的体例292

一、本纪293

二、表304

三、书316

四、世家337

五、列传349

《史记》历史编纂学简论370

一、自出心裁的作史体例370

二、继往开来的述史构架378

三、系统深入的史学思考391

论《史记》取材403

一、载于《史记》中的司马迁所见书403

二、司马迁用多种途径搜求史料413

三、司马迁取舍材料的标准423

《史记》取材于诸侯史记435

一、《六国年表》序言的疑点435

二、《史记》采取诸侯史记的证据438

三、《史记》取自诸侯史记的资料443

四、《六国年表》序言的理解447

论《史记》互见法449

一、互见法详此略彼,便于史事叙述条理分明449

二、互见法集中史事,使历史事件的叙述首尾完具452

三、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之真454

四、互见法写人物,是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一种特写方法457

五、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463

试析将相表之结构与倒书465

一、问题之提出与破读方法465

二、运用对比法可证《将相表》为司马迁所作不容置疑467

三、《将相表》大事记之分析471

四、倒书书法之微旨与无序之谜474

论倒书482

一、《将相表》倒书是否出自司马迁之手482

二、《将相表》中司马迁倒书的意义问题487

三、倒书在写作方法上的原因489

四、《将相表》倒书的内容和作用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