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行为辅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儿童行为辅导
  • MARJORIE V.FIELDS,NANCY J.PERRY,DEBBY M.FIELDS著;廖淑台,苏秀枝,高博铨,马怡玫译 著
  • 出版社: 华滕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6548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儿童行为辅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管教的基础&廖淑台1

第一章 思考辅导与管教&廖淑台2

第一节 管教之定义2

一、巨额的赌注3

第二节 管教之目标4

一、长程目标4

二、自我概念与自尊4

三、自律5

四、道德的自律5

五、长期的对速战速决的解决方法6

第三节 管教模式之比较7

一、管教理论的术语7

二、管教目标之比较9

三、各种管教型态的差异9

四、管教结果的差异10

五、家庭的关注点:他们不该学习服从吗?11

六、教导道德自律:建构主义的方式11

七、相互尊重11

八、帮助儿童理解12

九、辅导儿童作选择14

十、处理行为的原因而不是症状14

十一、由观察发现行为的原因16

第二章 生理及情绪发展影响儿童的行为&廖淑台19

第一节 与生理发展相关的议题2018

一、对活动的需求20

二、需要时间务展小肌肉的协调21

三、对食物与休息的需求22

第二节 情绪发展与辅导23

一、气质23

二、发展的阶段25

三、家庭与依附关系32

四、教师与依附关系32

五、人类需求34

六、不良行为的动机35

七、情绪调节35

八、帮助儿童发展情绪能力37

第三章 智能与社会发展影响管教方式&廖淑台41

第一节 智能发展与行为4240

一、幼儿的思维与成人不同43

二、违反规则43

三、自私的人44

四、说谎与偷窃45

五、课业的问题47

第二节 社会技巧与辅导48

一、建构有关社会技巧的知识49

二、儿童如何发展社会能力50

三、学习如何进入游戏52

四、鼓励建立友谊54

五、学习观点取替54

六、学习解决冲突56

七、仿若教练的老师57

八、与家庭一起努力58

第三节 容纳个别差异59

一、文化的差异59

二、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61

三、性别与大脑发展62

第二部分 管教的方法&廖淑台65

第四章 营造可以预防管教问题的环境&苏秀枝67

第一节 外在环境6866

一、教与学的空间69

二、学习角71

三、教材72

第二节 情绪的环境75

一、人际关系75

二、互相尊重77

三、尊重差异80

四、儿童的情感需求82

五、老师正面的期许87

六、清楚的指导原则89

第五章 规划能预防常规问题的方案&高博铨93

第一节 让学习意义化9492

一、相关性与兴趣95

二、统整课程97

三、真实的经验与教材100

四、主动学习102

五、游戏的角色103

六、善用时间105

七、三类知识106

第二节 组织策略107

一、例行事务108

二、做好活动衔接110

三、团体时间114

四、轮流等待116

五、与家庭合作118

第六章 运用范例教导良好的行为&高博铨121

第一节 模仿122120

第二节 互动风格123

第三节 表达情感124

一、自然展现124

二、道歉127

第四节 接受情感128

一、用你自己的话129

二、接受与倾听129

三、性别和情绪130

四、文化差异131

第五节 关心他人132

一、示范接纳132

二、示范友善133

第六节 勇于冒险134

一、为什么重要?135

二、如何做?135

三、与课业相关136

第七节 负责137

一、协助清理137

二、信守承诺138

三、爱惜公物139

四、依照指引140

第八节 确保安全141

第九节 儿童文学141

第十节 有效的角色楷模143

一、物以类聚143

二、喜爱的人144

第十一节 暴力楷模144

一、与家人一起对抗媒体暴力145

第十二节 提供实例的课程方案146

第七章 透过有效沟通提升常规管理&高博铨149

第一节 为什么儿童不听话150148

一、批评和训诫151

二、给予命令152

三、假性沟通153

第二节 尊重的态度和儿童沟通154

一、关系155

二、误解156

三、效能156

四、教导儿童使用「我讯息」157

第三节 成为一位好的倾听者158

一、没有用心听158

二、只说不听159

三、被动式的倾听159

四、反思性的倾听160

五、留意反思性倾听162

第四节 协助儿童解决冲突163

一、学校中的一致性164

二、每一个人都赢165

三、冲突解决方案165

四、确认问题166

五、脑力激荡解决策略167

六、评估策略并做选择168

七、执行计画168

八、评估计画169

九、节省时间169

十、独立的问题解决者170

第五节 家庭和社区172

第八章 协助儿童了解并接受规范&高博铨175

第一节 自然结果177174

一、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178

二、避免过度保护179

第二节 相关经验180

一、以子之道还治其身180

二、被拒绝181

三、剥夺182

四、恢复182

五、连结教学与结果183

第三节 当结果变成惩罚183

一、注意你的态度184

二、谨慎使用结果184

三、事先规划185

第四节 选择合理的结果186

一、缜密思考186

二、明确的教学目标187

三、整合策略188

四、评估期望188

第五节 运用结果190

一、协助儿童进行连结190

第九章 外在方式来控制行为&苏秀枝193

第一节 行为改变194192

一、增强194

第二节 行为改变系统196

一、代币制度196

二、正增强中的赞美198

三、整套的方案198

四、团体制衡制度200

第三节 使用处罚作为增强201

一、暂时隔离201

第四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限制202

一、对学习动机与参与的关切202

二、对人际关系的关切204

三、关于学校目标的考量205

四、对儿童自尊的关注206

五、鼓励207

六、使用鼓励做为有效的沟通208

第五节 关于引导方法的一些疑问209

第六节 教育目标210

一、自律对他律210

第十章 惩罚与纪律&高博铨213

第一节 惩罚的后果214212

一、忿怒和攻击214

二、破坏性的关系216

三、伤害自尊216

四、恐惧218

五、错失学习机会219

六、缺乏批判思考219

七、缺乏内在控制220

八、虚假220

第二节 为什么使用体罚221

第三节 成人压力222

一、错误观念223

二、缺乏常规辅导的技巧224

三、家庭与社会规范225

第三部分 管教肇因与管教法的配对&马怡玫227

第十一章 未成熟时期&马怡玫229

第一节 观察和记录行为来判断成因230228

第二节 生理上的不成熟233

一、无法坐好233

二、不成熟的协调236

三、其他肢体限制237

第三节 未成熟的沟通能力238

第四节 未成熟的情绪管控240

一、辅导情绪管控240

二、情绪管控课程241

第五节 未发展的社交技巧242

第六节 自我中心245

第七节 其他不成熟的感知能力248

一、说谎248

二、偷窃248

三、作弊249

第八节 与家庭合作250

第十二章 未满足的需求&马怡玫253

第一节 不同的需求254252

第二节 隐私需求255

第三节 权力需求256

第四节 拥有权的需求257

第五节 注意力需求258

第六节 成就与挑战的需求260

第七节 安全感需求261

一、可预测性262

第八节 爱与接纳的需求264

一、家庭史264

二、教师依附关系264

三、合理的期待265

四、同侪接纳267

第十三章 多样性&马怡玫269

第一节 引导特殊儿童270268

一、将儿童或行为贴标签271

第二节 引导「分心」或不专注的儿童272

一、预防273

二、有目的的教导274

三、个别支持274

第三节 引导不顺从的儿童275

一、预防措施275

二、掌握工作量276

三、有目的的教导276

四、个别支援277

第四节 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满足需要278

一、预防措施278

二、有目的的教导280

三、个别支持281

第五节 促进接纳和友谊282

第六节 基于优点为本的观点来工作283

第七节 与家庭和其他专家共事283

一、以家为中心的实作283

二、合作与谘商284

第八节 文化考量与行为285

一、倾听家庭的声音286

第九节 回应文化的引导287

一、全身肢体回应法287

二、让学习变得可理解288

三、期望289

第十四章 脆弱性&廖淑台291

第一节 暴露于暴力的儿童292290

一、虐待儿童292

二、社区的暴力294

第二节 经验失落与分离的儿童295

一、寄养儿童295

二、父母离异的儿童296

三、军人家庭的儿童299

四、父母亡故300

第三节 生活贫困的儿童302

一、家庭参与的迷思与策略303

第四节 有慢性健康问题的儿童304

一、友谊305

二、支持孩子有慢性健康问题的家庭306

第五节 促进易受伤害之儿童的复原力和自尊307

一、发现特殊才能307

二、自尊308

第十五章 分析管教的问题&廖淑台311

第一节 牢记管教的目标312310

第二节 发现问题的原因312

一、年龄典型的行为313

二、不适当的成人期望313

三、欠缺的技能315

四、缺乏了解316

五、错误的学习317

六、未满足的情绪需求317

七、多样性和脆弱性318

八、家庭沟通及行为原因的复杂性318

第三节 使管教方法配合行为的原因320

一、实例探讨320

二、安全第一321

第四节 评鉴辅导方案322

第五节 问题是谁的322

一、属于你的问题323

二、解决你的问题324

三、儿童的问题325

四、共同的问题325

第六节 管教需要时间325

一、给儿童时间学习326

二、给时间冷静下来326

三、给成人时间作计画326

第七节 家庭与尊重儿童327

参考文献329

索引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