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四大经典入门读本 黄帝内经养生白话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清湖丛书主编;李花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983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内经》-养生(中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四大经典入门读本 黄帝内经养生白话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黄帝内经》是一本怎样的书1
第一章 养生的重要意义3
第一节 天地之道3
一、人秉天地之气而生3
二、人与天地相应4
三、气的升降出入6
四、真人、至人、圣人与贤人7
第二节 阴阳之理8
一、阴阳者,天地之道8
二、人身之阴阳9
第三节 认识人体生命11
一、人之始生11
二、人之生长壮老已15
第四节 寿夭之由18
一、百病始生18
二、神不使的原因21
三、生病起于过用22
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3
五、内外相应,损伤形气26
六、阳道实,阴道虚26
七、新旧合邪致病27
八、观形气,察寿夭29
第二章 养生的道理和方法33
第一节 人身之宝33
一、气血津液33
二、营卫之气36
三、三焦之气42
四、营卫逆乱则病44
第二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45
一、法天地之理而养身45
二、治身如治民46
三、外避邪气,内养真气47
四、不治已病治未病48
五、顺四时阴阳之气养生50
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2
七、调和阴阳53
第三节 养生的具体方法55
一、上古之人的养生方法55
二、生命以“和”为贵56
三、适寒温,调居处57
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58
第三章 时节养生61
第一节 日月周期61
一、一日分阴阳61
二、阳气一日的运行规律62
三、疾病一日的变化规律62
四、人体气血与日月的关系65
五、人体之气在一年中的变化67
六、十二经脉与十二月67
第二节 四时养生69
一、四时之法不可违69
二、四季摄生之法70
三、脉应四时74
四、因时施膳75
第三节 四时发病及调养76
一、病发四时76
二、四时之气,更伤五脏77
三、四时病发于阴阳78
四、四时病发于五脏79
五、四时发病与体质的关系82
六、异常气候对人体的影响83
七、四时疾病的预后判断84
第四章 药食养生86
第一节 饮食五味养人86
一、五谷五果五畜86
二、五味入五脏87
三、五脏之所宜90
第二节 药食伤人91
一、饮食不节伤人91
二、五味太过伤人93
三、饮酒太过伤人98
第三节 疾病药食宜忌99
一、疾病药食调养99
二、疾病药食禁忌102
第五章 情志养生105
第一节 五脏之气生五志105
第二节 情志不节伤人106
一、九气为病106
二、情志不节对人体的影响107
三、情志不节伤脏108
四、情志与夺精病112
五、情志与消瘅病113
六、情志与失眠114
七、情志与胎病114
八、五种形志不调疾病115
第六章 病后调养117
第一节 病后运动疗法117
第二节 病后药食禁忌118
一、病后饮食禁忌118
二、病后用药禁忌119
三、孕期病后用药原则121
四、血汗不可同夺121
第三节 病后针法调养122
一、形气虚实的调养122
二、水肿病的调养123
三、阴囊水肿病的调养124
第四节 气郁病的调理125
第五节 疾病的诊察126
第七章 经络针灸养生130
第一节 关于经络的基本知识130
一、学习经络的重要意义130
二、经脉的循行131
三、经脉的功能131
四、经脉应于四时五脏阴阳132
五、经脉与人体四海133
六、邪气侵入经络的规律134
七、脾经与胃经的功能135
八、手足三阳经气血盛衰的外在表现136
足阳明胃经136
足少阳胆经137
足太阳膀胱经138
手阳明大肠经139
手太阳三焦经139
手太阳小肠经140
第二节 针刺的应用141
一、针刺灵验的关键141
二、九针141
三、施针前的注意事项142
四、用针之要,调阴与阳143
五、用针之法,在于调气144
六、盛者泻之,虚者补之144
七、四时取穴145
八、四时针刺的禁忌147
九、十二经的特点及刺法宜忌147
第八章 脏腑养生149
第一节 脏腑的功能149
一、五脏为本149
二、五脏之应153
三、脏腑的功能特性156
四、胃气为本159
五、望精明五色知脏腑160
第二节 对脏腑病理的认识162
一、五脏不藏精气162
二、六腑病证164
三、五脏虚实病证168
第三节 脏腑调养171
一、脏腑的取穴保养171
二、调养肾病的导引方法172
第九章 地域养生174
第一节 五方应人体174
第二节 五方之气的特点178
第三节 地域对人体的影响180
一、五方之域和人体疾病的关系180
二、地势与寿夭的关系183
三、八方之风与疾病的关系184
第十章 外避邪气186
第一节 不同邪气的特点186
一、风邪186
二、湿邪187
三、燥邪188
四、寒邪189
五、火邪189
第二节 六淫邪气的致病规律190
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
- 2915197.html
- 618071.html
- 3601343.html
- 861098.html
- 3508003.html
- 2364422.html
- 2889425.html
- 1174478.html
- 1620140.html
- 95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1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2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1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