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赫日自当中 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晚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731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儒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赫日自当中 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当代对儒家的误会及其义理澄清1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解——论文化意识、道统之意义及孔子的贡献3
一、文化意识与人的存在3
二、孔子在道统上的贡献11
三、道统在历史上的自觉与传承22
四、从道统看学者之当为28
“三纲五常”新证——与方朝晖、李存山先生商榷32
一、引言32
二、中西古典政治学为何鲜言自由与平等33
三、自由的真实含义何为42
四、“三纲五常”是自由理性回归还是专制制度建构45
五、结语52
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特征与教化中的诸问题56
一、引言56
二、大众社会的形成及其特征57
三、学术与教化的分际:学术可自由,但教化必须统一67
四、教化不是且高于一般的思想理论74
五、现代人文教育何以失败79
千年的误会——“三从四德”真的是女性的地狱吗82
乔木与世臣——论何谓国学复兴92
一、“复兴”之内涵厘清92
二、“复兴”之社会层面94
三、“复兴”之教育层面99
四、“复兴”之政治层面104
五、结语109
少闹些情绪,多做点学术——有感于黎鸣先生的大文《孔儒摧毁了中国文明》110
第二部分 当代教育批判及儒学教育精神之阐发121
“学达性天”解——教育目的之存在论诠释123
一、引言123
二、“学达性天”之学理源流及其存在论意涵124
三、“学达性天”与西方教育思想的会归131
四、结语136
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自由与平等精神——以“学达性天”为诠释向度138
一、引言138
二、“学达性天”与自由精神139
三、“学达性天”与平等精神147
四、结语156
从儒家教育思想看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礼记·学记》为诠释中心159
一、引言159
二、“尽心知性”与宗教情怀160
三、“开而弗达”与学求自得164
四、“退息居学”与持敬存养171
五、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缺失177
论现代教育的职业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背弃179
论理学家的“语录”与“尺牍”在人文教育中的哲学意蕴及其内涵——以二程、朱子、象山、阳明为中心190
一、引言190
二、“语录”文本的哲学意蕴191
三、求放心与变化气质197
四、开而弗达与学贵自得202
五、师友讲习与知行合一208
六、余论215
以“才”为“学”,既非且妄218
学当何为232
重温蔡元培之“大学改制”理念236
读书、智慧与觉解245
学问的境界与层次249
孤单背影——从毕业20年聚会看人文教育的缺失255
第三部分 当代婚姻批判及中国传统婚姻精神之阐发261
婚姻之堕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263
爱情、逻辑与惟情者之贫困274
两情相悦如何能由鉴赏的走向理性的——从康德的美学理论和儒家的心性学来考察爱情之持久及其终极美境286
“无”情与诗之空灵295
爱情之美学形态与心性学形态299
爱情当如何走向婚姻?——一个心性学的路径303
不要爱,慈悲就好308
第四部分 儒学义理哲思小札317
说悲情319
说人生之意义322
说觉解327
说道德332
说感动336
说敬畏342
说相遇——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社刊《思路》第2期刊首语348
说李白——才子之“愁”与圣人之“忧”352
说于丹——才子的生命形态及其不足356
这里诸神也在场364
谒湘潭文庙记370
从书之颠沛流离看世风与运命373
怀念悠扬378
怀念羞怯383
游丹霞山记388
第五部分 论争与讲辞393
关于“读经”问题的思考——兼答王彬彬先生395
国学院·读经·文化意识402
学术不端之精神根源407
答客难410
附:413
“敬”不必来自于“神”——与晚林博士商榷温航亮413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再答温子航亮416
附:420
答《答客唯》温航亮420
哲学之退隐——世界哲学日在湘潭大学哲学文化周上的讲辞423
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国学文化月闭幕式上的讲辞431
热门推荐
- 734616.html
- 3832035.html
- 2599736.html
- 111413.html
- 3411932.html
- 642776.html
- 2804194.html
- 3778136.html
- 3694249.html
- 2277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7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