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河道演变与现代冲淤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光杰,王建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696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长江-河道演变-研究-江苏省;长江-河道冲刷-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河道演变与现代冲淤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总序&韩延明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1
一、选题意义1
二、研究现状2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10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1
一、研究思路11
二、研究方法12
三、技术路线16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7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7
一、自然地理概况17
二、地质、地貌条件对河道发育的影响19
第二节 长江江苏段现代河床边界条件20
一、长江江苏段现代河床边界特征20
二、枯水位以上的河岸分类21
三、长江江苏段的河型24
四、河岸疏松沉积物与各类河型形成演变的关系24
第三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的河道演变26
第一节 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27
一、资料与方法27
二、南京段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28
三、镇扬段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60
四、扬中段古河床地质剖面分析67
五、江阴段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70
六、南通段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75
第二节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古河道特征82
一、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江苏段古河道的特征82
二、末次盛冰期长江古河槽成因分析85
第三节 近两千年以来长江江苏段河道的演变87
一、近两千年以来长江镇江以下河段发育的模式87
二、近两千年以来长江江苏各段河道的变迁89
三、近两千多年以来长江江苏段河道演变的特点96
第四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游流量的探讨97
第一节 泥沙起动流速公式的选取97
一、几种泥沙起动流速公式98
二、本章选用的起动流速公式100
第二节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游径流量的探讨101
一、计算断面的选取101
二、流速、流量的计算方法103
三、计算结果105
四、计算结果的对比与验证105
第五章 近44年来长江江苏段河床冲淤演变分析111
第一节 河床冲淤计算方法111
一、河床冲淤计算的方法112
二、DEM冲淤计算方法与步骤114
第二节 近44年来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冲淤变化115
一、不同河段的横断面变化115
二、近44年来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的冲淤概况119
第三节 近44年来长江江苏段主要节点附近河床冲淤变化126
一、冲淤资料的获取126
二、江苏段主要节点附近的河床冲淤情况126
三、节点附近河槽深度的变化情况142
四、节点附近冲淤变化分析146
第四节 近44年来长江江苏段河床冲淤时空特征149
一、河床冲淤演变的时间变化特征149
二、河道冲淤的空间变化特征155
三、节点段河床冲淤变化特点158
第五节 大通水文站输沙量变化预测159
一、最大熵法泥沙谱估计周期160
二、大通站输沙量变化预测164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70
第一节 主要结论170
一、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是影响长江江苏段河道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但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逐渐增强170
二、南京段-60~-90m的古深槽是末次盛冰期时的长江河槽,古河槽在下关一栖霞山段形成局部深切,宽深比向下游逐渐变大170
三、古河谷有数级埋藏阶地171
四、末次盛冰期以来江苏段长江古河谷沉积旋回和沉积相序比较复杂172
五、末次盛冰期、晚冰期长江南京段流速及流量174
六、江苏段长江干流河床近44年来表现出先淤后冲的特点,深槽的冲淤速率大于浅滩,节点附近冲淤变化幅度大175
七、大通水文站输沙量具有8年左右的变化周期,输沙量未来几年仍存在减少趋势177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177
一、主要创新点177
二、存在的不足与展望178
参考文献179
后记206
热门推荐
- 3096216.html
- 2836293.html
- 2816616.html
- 2042303.html
- 697953.html
- 1584524.html
- 3647003.html
- 3748495.html
- 3429528.html
- 1151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9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1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8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9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