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伦理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伦理的理论与实践
  • 洪晓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7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伦理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1

1.问题的提出1

2.研究的意义2

二、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2

1.研究的思路2

2.研究的主要内容3

3.研究方法6

第二章 科学伦理的本质7

一、科技、伦理道德与科技伦理7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7

2.伦理与道德的关系11

3.科学与伦理语义变迁的动态分析14

4.科学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可能性分析21

二、科学伦理何以可能?28

1.否定科学伦理的存在28

2.肯定科学伦理的存在31

3.科技伦理是什么32

4.科学伦理是什么36

5.科学伦理与技术伦理、科技伦理的关系42

6.科学伦理的现实性47

三、科学伦理及其核心议题53

四、研究科学伦理的意义57

1.加强科学道德57

2.弘扬科学精神58

第三章 科学伦理的特质62

一、科学伦理的历史性62

1.古代的科学伦理62

2.近代的科学伦理65

3.20世纪以来的科学伦理72

二、科学伦理的科学时代性77

1.科学伦理在不同的科学时代的特点77

2.科学伦理之所以具有时代性的原因85

三、科学伦理的全球性89

1.科学发展的全球性89

2.科学伦理的全球性产生及在不同领域的体现92

四、科学伦理的民族性和地域性105

1.科学知识的地方性105

2.科学伦理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形成107

第四章 科学伦理的功能112

一、科学伦理的规范功能114

1.科学伦理规范的概念表述114

2.科学伦理规范的属性119

二、科学伦理的评价功能121

1.科学伦理评价的标准122

2.科学伦理评价的内容130

三、科学伦理的监督功能137

1.反映科学活动主客体意愿的一种有效途径138

2.规范科学活动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方法138

3.改进科学工作的一种激励机制139

四、科学伦理的调节功能140

1.科学伦理的硬性调节141

2.科学伦理的软性调节142

五、科学伦理的整合功能149

1.科学伦理整合的概念149

2.科学伦理整合析因150

第五章 科学伦理道德规范158

一、科学伦理道德规范的提出158

1.什么是科学伦理道德规范158

2.科学伦理道德规范何以可能159

二、科学伦理规范163

1.科学的精神气质163

2.科学的价值观念173

3.科学的社会责任176

三、科学道德规范177

1.诚实唯真184

2.民主公开195

3.公平公正197

第六章 科学伦理的责任207

一、责任的界定207

1.责任的概念208

2.责任的分类210

二、责任的谅解216

1.责任与邪恶221

2.责任与必然223

3.责任与历史224

三、责任伦理研究中角色的引入225

1.“角色群”的形成226

2.角色赋予230

3.角色接受240

4.责任承担245

四、科学伦理中责任承担的困境249

1.角色选择的困境249

2.责任承担的困境250

五、科学家的责任分析257

1.What——科学家的责任是什么?258

2.When——科学家的责任问题是什么时候凸现出来的?259

3.Why——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家的责任问题?262

4.Who——科学家该向谁负责?263

5.In Which Way——科学家走出角色选择的困境的出路在哪里?266

6.简短的评论269

第七章 科学伦理道德教育271

一、新世纪科学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271

1.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271

2.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多重矛盾276

二、新时代加强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282

1.规律性与能动性的统一283

2.客观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284

3.真善美的统一286

三、新时期加强科学伦理道德教育的途径288

1.小学和初中的科学伦理道德教育288

2.高中的科学伦理道德教育296

3.大学的科学伦理道德教育311

4.社会的科学伦理道德教育323

第八章 科研伦理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326

一、科研伦理的基本理论326

二、科研伦理在中国的实践327

1.中国科研伦理的成就327

2.中国科研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34

3.中国科研伦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39

三、改进中国科研伦理的建议341

1.加强各层面的科研伦理(道德)组织建设341

2.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342

3.在全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普遍开设科研道德的相关课程342

4.建立诚信制度,加强科技人员道德自律342

5.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作用343

6.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外部控制、支持和监督作用343

7.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查处学术造假343

8.应尽快建立起同行评议专家信用数据库343

9.积极开展科研道德的教育、宣传、培训和国际交流工作343

10.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科研伦理道德建设的经验344

第九章 同行评议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351

一、同行评议在中国的理论研究352

二、同行评议在中国的实践359

1.同行评议在中国的实践过程359

2.同行评议在中国的实践种类361

三、同行评议的主要问题373

1.同行评议的共性与个性373

2.同行评议与利益冲突374

第十章 同行评议与科研伦理376

一、同行评议的历史发展376

二、评议活动组织者的规范要求与科研伦理379

三、评议人的规范要求与科研伦理380

四、被评议人的规范要求与科研伦理384

五、结论386

附录一:《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07)388

附录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2004)392

附录三: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395

附录四: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2007)399

附录五: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7)403

附录六: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408

附录七:北京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调研报告(节选)414

参考文献418

后记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