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秉钧,孙学军,王少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81158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通信系统模型1
1.2 信息及其度量3
1.3 信道与信道容量4
1.3.1 信道4
1.3.2 信道容量5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7
习题8
第二章 信号与噪声9
2.1 信号的频谱分析9
2.1.1 傅立叶级数9
2.1.2 傅立叶变换10
2.1.3 功率谱密度和能量谱密度12
2.1.4 周期信号的功率谱密度15
2.2 卷积和相关15
2.2.1 卷积15
2.2.2 相关18
2.3 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性22
2.3.1 随机过程22
2.3.2 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23
2.3.3 平稳随机过程24
2.3.4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24
2.3.5 平稳随机过程的遍历性27
2.4 随机过程的频谱特性28
2.4.1 功率谱28
2.4.2 功率谱与相关函数的关系——维纳—欣钦定理29
2.4.3 功率谱的带宽31
2.5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2
2.6 噪声及其通过乘法器的响应34
2.6.1 散粒噪声34
2.6.2 热噪声35
2.6.3 白噪声37
2.6.4 可用功率、等效噪声温度和噪声系数38
2.6.5 乘法器的噪声响应39
2.6.6 等效噪声带宽40
2.7 窄带噪声41
2.8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43
附录 误差函数表46
习题48
第三章 调幅系统53
3.1 标准调幅(AM)53
3.1.1 标准调幅的波形及其频谱53
3.1.2 调幅波(AM)的产生56
3.1.3 调幅波(AM)的功率分布和效率56
3.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57
3.2.1 DSB的波形及其频谱58
3.2.2 DSB调幅波的产生58
3.3 单边带调幅(SSB)58
3.3.1 滤波法产生单边带信号59
3.3.2 相移法产生单边带信号61
3.4 残留边带调幅(VSB)62
3.5 调幅信号的相干解调63
3.5.1 标准调幅和双边带信号的解调64
3.5.2 单边带信号的解调65
3.5.3 残留边带信号的解调67
3.6 调幅信号的非相干解调68
3.6.1 标准调幅信号的非相干解调68
3.6.2 具有大载波单边带信号的非相干解调69
3.6.3 具有大载波残留边带信号的非相干解调71
3.7 本地载波同步的方法73
3.8 各种调幅信号相干解调的噪声性能75
3.9 AM系统包络检波器的噪声性能78
3.9.1 大信噪比情况79
3.9.2 小信噪比情况80
3.9.3 门限效应80
3.10 各种调幅系统的比较81
习题82
第四章 角度调制系统86
4.1 基本定义86
4.1.1 调相波86
4.1.2 调频波87
4.1.3 FM和PM之间的关系87
4.2 窄带角度调制88
4.2.1 窄带调频(NBFM)89
4.2.2 窄带调相(NBPM)91
4.2.3 窄带角调的解调方法92
4.3 宽带调频(WBFM)92
4.3.1 单正弦信号调频93
4.3.2 调频信号的带宽94
4.3.3 调频信号的功率分布95
4.3.4 多频调制97
4.4 宽带调相(WBPM)98
4.5 宽带角调波的产生99
4.6 宽带角调的解调方法101
4.6.1 鉴频器解调101
4.6.2 锁相环解调器102
4.7 窄带角调系统的噪声性能104
4.7.1 NBPM的噪声性能104
4.7.2 NBFM的噪声性能105
4.8 宽带调频(WBFM)的噪声性能107
4.9 宽带调相(WBPM)的噪声性能111
4.10 调频(FM)的门限效应113
4.11 环路解调器117
4.11.1 频率反馈解调器(FMFB)117
4.11.2 锁相环解调器(PLL)118
4.12 调频中的预加重和去加重118
附录 贝塞尔函数表Jn(β)123
习题123
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23
5.1 抽样定理127
5.1.1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127
5.1.2 与抽样有关的误差130
5.1.3 带通信号的抽样131
5.2 脉冲振幅调制(PAM)132
5.2.1 自然抽样132
5.2.2 平顶抽样(瞬时抽样)134
5.3 脉冲编码调制(PCM)137
5.3.1 脉码调制的基本原理137
5.3.2 量化139
5.3.3 压缩与扩张142
5.3.4 编码146
5.3.5 逐次比较型编译码原理148
5.3.6 二进制PCM系统的噪声性能151
5.4 增量调制(△M或DM)152
5.4.1 预测编码的概念152
5.4.2 增量调制(△M或DM)153
5.4.3 △M与PCM系统的比较156
5.5 改进型增量调制157
5.5.1 总和增量调制(△-∑M)157
5.5.2 数字压扩增量调制159
5.6 增量脉码调制(DPCM)160
5.7 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161
5.8 语音压缩编码162
5.8.1 线性预测编码164
5.8.2 多脉冲线性预测编码器166
5.8.3 矢量量化167
5.8.4 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167
5.8.5 多带激励编码168
5.9 图像压缩编码168
习题171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71
6.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175
6.2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179
6.3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183
6.4 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188
6.5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190
6.5.1 最佳接收的一般概念190
6.5.2 匹配滤波器与相关器191
6.5.3 发送和接收滤波器传输函数的最佳分配195
6.5.4 误码率与归一化信噪比的关系195
6.6 眼图和均衡196
6.6.1 眼图196
6.6.2 均衡197
6.7 部分响应系统199
6.7.1 部分响应波形199
6.7.2 差错传播199
6.7.3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的相关编码和预编码200
6.8 扰码与解扰203
习题204
第七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204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208
7.1.1 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208
7.1.2 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210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频率特性212
7.2.1 ASK信号的功率谱212
7.2.2 FSK信号的功率谱214
7.2.3 PSK信号的功率谱214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噪声性能214
7.3.1 ASK系统214
7.3.2 FSK系统216
7.3.3 PSK和DPSK系统218
7.3.4 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的简单比较220
7.4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221
7.4.1 ASK系统222
7.4.2 FSK系统222
7.4.3 PSK系统223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224
7.5.1 MASK系统224
7.5.2 MFSK系统225
7.5.3 MPSK系统226
7.5.4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及应用231
7.6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233
7.6.1 正交振幅调制(QAM)233
7.6.2 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235
7.6.3 无符号间干扰和抖动—偏移正交相移键控(IJF—OQPSK)237
7.6.4 最小频移键控(MSK)239
7.6.5 正弦频移键控(SFSK)241
7.6.6 平滑调频(TFM)243
7.6.7 调制前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245
习题247
第八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247
8.1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249
8.2 频分多路复用(FDM)250
8.2.1 直接法250
8.2.2 复级法252
8.3 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253
8.4 时分复用(TDM)原理257
8.5 数字复接技术260
8.5.1 概述260
8.5.2 同步复接263
8.5.3 准同步复接264
8.5.4 CCITT基群复接系统265
8.5.5 CCITT高次群复接系统267
8.6 多址通信方式268
8.6.1 频分多址(FDMA)方式270
8.6.2 时分多址(TDMA)方式271
8.6.3 码分多址(CDMA)方式273
8.6.4 ALOHA方式273
8.7 码分多址276
8.7.1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276
8.7.2 跳频码分多址系统278
8.7.3 码分多址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280
习题284
第九章 通信网285
9.1 概述285
9.1.1 通信网的概念285
9.1.2 通信网的业务285
9.1.3 通信网的类型286
9.1.4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286
9.2 通信网理论基础286
9.2.1 通信网的基本要求286
9.2.2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288
9.2.3 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289
9.2.4 通信网络控制290
9.2.5 通信网的约定294
9.3 基本通信网299
9.3.1 交换网299
9.3.2 广播网301
9.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04
9.4 现代通信网306
9.4.1 ISDN306
9.4.2 宽带ISDN308
9.4.3 智能网310
9.4.4 个人通信网(PCN)311
习题与思考题312
第十章 纠错编码314
10.1 概述314
10.1.1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314
10.1.2 差错控制方法317
10.2 线性分组码320
10.2.1 基本概念320
10.2.2 几种简单的线性分组码324
10.2.3 循环码325
10.2.4 几种重要的线性分组码332
10.3 卷积码335
10.3.1 基本概念335
10.3.2 卷积码的译码方法337
10.4 网格编码调制(TCM)340
10.4.1 TCM编码调制器的结构340
10.4.2 信号集合划分341
10.4.3 编码器的设计342
10.4.4 TCM编码调制的性能344
习题344
部分习题答案348
参考文献358
热门推荐
- 3698832.html
- 2990706.html
- 3638834.html
- 306270.html
- 169228.html
- 1603409.html
- 3254809.html
- 962566.html
- 3809592.html
- 2415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9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8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9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4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4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6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4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