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图谱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清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020730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心脏电生理图谱1
图1 食道心电图1
图2 食道电极不同深度时食道心电图2
图3 食道心电图鉴别心动过速类型2
图4 非程控刺激法3
图5 连续递增起搏法4
图6 S1—S2刺激法5
图7 S1—S2程控扫描刺激法6
图8 S2—S3刺激法7
图9 P—S2刺激法8
图10 R—S2刺激法4∶1同步9
图11 R—S2刺激法8∶1同步10
图12 窦房结功能正常图谱11
图13 窦房结功能测定方法12
图14 窦房结功能测定结果假阴性13
图15 心脏自主神经阻滞后SNRT异常13
图16 心脏自主神经阻滞前后SNRT测定14
图17 心脏自主神经阻滞前后SNRT均异常15
图18 停止起搏后出现窦性停搏17
图19 SNRT测定时出现窦性停搏18
图20 SNRT及继发性SNRT延长19
图21 SJRT异常20
图22 窦房结总恢复时间测定21
图23 SNRTc测定方法22
图24 PPc1—5测定方法22
图25 早搏刺激法测定SACT23
图26 连续刺激法测定SACT23
图27 SACT示意图24
图28 窦房结Ⅱ区、Ⅲ区及Ⅳ区反应25
图29 早搏刺激法检测窦房结四个反应区26
图30 早搏刺激法检测窦房结Ⅱ区,Ⅳ区反应27
图31 早搏刺激法诱发交界区心律28
图33 Burst刺激法诱发心房纤颤29
图32 短阵猝发刺激法终止心房扑动29
图34 Burst刺激法终止心动过速30
图35 亚速刺激法终止心动过速30
图36 超速刺激法终止房扑31
图37 超速心房起搏终止心动过速31
图38 超速刺激法终止心房扑动32
图39 超速刺激法诱发房扑及房颤33
图40 S1—S2刺激法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34
图41 S1—S2刺激法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34
图42 房内折返致A—V传导伪文氏现象35
图43 S1—S2刺激法检测房内折返35
图44 S1—S2刺激法诱发顺向型AVRT36
图45 S2—S3刺激法诱发心动过速37
图46 S1—S2刺激法测定心房颤动的诱发窗口38
图47 S1—S2刺激法检测顺向型AVRT诱发窗口39
图48 S1—S2刺激法检测心房回波及折返性心动过速40
图49 R—S2刺激法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43
图50 R—S2刺激法测定心动过速诱发窗口44
图51 P—S2刺激法测定心房扑动的诱发窗口46
图52 心动过速对早搏刺激的三种反应48
图53 R—S2刺激法测定心动过速终止窗口49
图54 R—S2刺激法测定心动过速的终止窗口50
图55 R—S2刺激法检测快一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2
图56 分级递增性起搏时房室结与旁道交替下传56
图57 旁道的超短不应期测定57
图58 分级递增法测定旁道不应期58
图59 S1—S1刺激法检测非频率依赖性间歇预激综合征59
图60 不全隐性预激综合征检测60
图61 S1—S2刺激法测定预激旁道不应期61
图62 S1—S2刺激法测定A型预激旁道不应期62
图63 S1—S2刺激法检测束—室旁路及折返性心动过速63
图64 S1—S2刺激法检测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64
图65 P—S2刺激法测定预激旁道及房室结不应期65
图66 P—S2刺激法测定A型预激旁道不应期66
图67 P—S2刺激法检测出隐性预激67
图68 R—S2刺激法检测可疑预激69
图69 R—S2及S1刺激法检测L—G—L综合征71
图70 预激综合征房颤复律后转为顺向型AVRT72
图71 旁道传导全或无现象72
图72 旁道不应期短于房室传导系不应期73
图73 预激综合征QRS波形与早搏联律间期的关系74
图74 B型预激时R2形态变化75
图75 旁道逆传心房及反复心律76
图76 旁道裂隙现象77
图77 常规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78
图78 R—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及不应期79
图79 R—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心动过速诱发窗口80
图80 房室结双径路跳跃文氏现象82
图81 P—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83
图82 P—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三径路84
图83 S1—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85
图84 S1—S2刺激法诱发房性回波86
图85 S2—S3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及重叠现象87
图86 房室结双径路及快径路4相阻滞88
图87 不同频率S1—S1刺激法对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功能的影响89
图88 房室结双径路的重叠现象90
图89 分级递增法检测房室传导功能91
图90 连续递增法检测房室传导功能94
图91 连续递增法检出房室传导功能低下95
图92 S1—S2刺激法检测右束支有效不应期96
图93 S1—S2刺激法检测右束支3相阻滞97
图94 S1—S2刺激法检测左束支有效不应期98
图95 左束支3相阻滞99
图96 S1—S2刺激法测定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100
图97 S1—S2刺激法测定房室结及心房有效不应期101
图98 S2—S3刺激法测定房室结有效不应期104
图99 S2—S3刺激法测定起搏器感知绝对不应期105
图100 R—S2刺激法检测右束支有效不应期106
图101 R—S2刺激法测定房室结不应期107
图102 R—S2刺激法测定起搏器起搏不应期108
图103 滞后型VVI起搏器起搏不应期的测定109
图104 房室结加速传导110
图105 功能性I度阻滞点降低111
图106 房室传导系有效不应期延长112
图107 胸壁刺激试验检测起搏器感知功能113
图108 胸壁刺激试验抑制起搏器观察自身心律114
图109 食管心室起搏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115
图110 左束支有效不应期测定116
图111 右束支与房室结形成的裂隙现象117
图112 房室结与右束支之间的裂隙现象118
图113 房室结与左束支之间的裂隙现象119
图114 房室结双径路与右束支之间的裂隙现象120
图115 心房—窦房结逆向裂隙现象121
图116 房室交界区内裂隙现象122
图117 房室交界区—心室间裂隙现象123
图118 心房—束支间裂隙现象124
图119 Ashman现象致心房扑动125
图120 房—窦传导伪裂隙现象126
图121 S1—S2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及蝉联现象127
图122 S1—S1刺激法检测房室结双径路及蝉联现象128
图123 S1—S2连续递增刺激法检出旁道不应期及蝉联现象129
图124 房室结—旁道蝉联现象130
图125 心脏负荷试验131
图126 经气管心脏起搏133
图127 经食管起搏心室133
图128 常洛啉对旁道不应期的影响134
图129 异搏定对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逆向传导的影响135
图130 电生理检查评价药物疗效136
图131 左室特发性室速标测及消融137
图132 高位右房S1—S2刺激检出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139
图133 右房S1—S2刺激检测快—慢型房室结双径路140
图134 右测游离壁显性旁道射频消融143
图135 右中间隔显性旁道射频消融148
图136 左侧后壁隐匿性旁道标测及消融149
图137 右前侧壁显性旁道标测及消融153
图138 左后间隔旁道标测及消融156
图139 左后侧显性旁道消融160
图140 左侧壁显性旁道的标测及消融163
图141 A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对照164
图142 R—S2心室程控刺激法终止室速165
图143 右心室程控刺激诱发室速165
图144 右心室S1—S2刺激法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166
图145 右心室S1—S2刺激法检测室房逆传及心室不应期167
图146 左心室程控期前刺激诱发室速168
图147 心室起搏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69
第二部分 起搏图谱170
图148 右心室起搏心电图170
图149 左心室起搏心电图171
图150 右心房单极起搏心电图172
图151 右心房双极起搏心电图173
图152 右室流入道起搏174
图153 左心室外膜起搏175
图154 冠状静脉窦起搏175
图156 VOO起搏发生竞争176
图155 VOO起搏R波落在T波上致室颤176
图157 VOO起搏反复心律及心室竞争现象177
图158 VVT起搏心电图177
图159 VVI起搏融合波及伪融合波178
图160 心房纤颤时VVI起搏心电图178
图161 起搏融合波179
图162 VVI起搏器迟滞期内自主QRS波180
图163 VVI起搏器感知自主心室搏动180
图164 滞后型VVI起搏心电图181
图165 VVI起搏器自动编排滞后间期182
图166 VVI起搏间期与逸搏间期182
图168 VVI起搏综合征心排血量下降示意图183
图167 VVI起搏器频率滞后功能183
图169 VVI起搏加磁铁后起搏器的不同反应方式184
图170 VVI起搏磁铁试验184
图171 磁铁频率下降心电图185
图172 磁铁试验引起心房回波187
图173 VVI起搏器呈“手风琴”现象189
图174 VVI起搏真性融合波190
图175 VVI起搏假性融合波190
图176 VVI起搏融合波190
图177 VVI起搏不同频率时的逆行传导191
图180 心房收缩致心室电极短暂移位192
图178 VVI起搏器逆行传导及反复心律192
图179 VVI起搏器心房回波及反复心律192
图181 VVI起搏器伴室早起搏心电图193
图182 VVI起搏后出现的隐蔽性期外收缩193
图183 VVI起搏器感知阈值测定194
图184 VVI起搏器起搏阈值测定194
图185 VVI起搏器感知脉冲后电位195
图186 VVI起搏器感知失灵195
图187 VVI起搏器程控脉宽测定阈值196
图188 起搏器埋于左上胸的心电图197
图189 胸壁体外无创起搏心电图199
图190 胸壁体外无创起搏与经静脉心内膜起搏200
图191 紧急胸壁体外无创起搏201
图192 紧急心内膜起搏201
图193 快速心室起搏引起室速加快202
图194 起搏频率依赖性室性期前收缩202
图195 起搏器电池耗竭出现奔放现象203
图196 R波触发性频率奔放203
图197 快速超速起搏心动过速终止203
图198 加磁铁后刺激信号落在T波上诱发短阵室速204
图199 安置起搏器后发生室速205
图200 心房扑动时的起搏心电图205
图202 紧急心内膜起搏终止室速206
图201 安置起搏器后出现短阵室速206
图203 起搏介入性心动过速慢于上限频率时心电图207
图204 心房纤颤时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207
图205 临时起搏出现起搏失灵208
图206 临时起搏诱发室速208
图207 安置起搏器后观察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209
图208 磁铁频率起搏出现逆行传导210
图209 心室起搏频率超过自主房率时1∶1逆行传导210
图210 起搏器误感知T波211
图211 起搏器误感知T波211
图212 起搏器误感知P波211
图214 起搏器交叉感知212
图213 反拗期和P波感知212
图215 测起搏阈值213
图216 起搏器电池耗竭心电图213
图217 电池耗竭引起室性竞争心律214
图218 导管折断引起间断起搏215
图219 导管折断致起搏信号减小间断起搏216
图220 起搏器失灵出现间断起搏器依赖218
图221 起搏器间断起搏218
图222 间断起搏成整倍数219
图223 电池早期耗竭起搏器间断起搏219
图225 起搏器元件失效220
图224 安置起搏器后电极导管脱位心电图220
图226 起搏器导线漏电间断或无效起搏221
图227 起搏器漏电致膈肌激惹221
图228 右心室起搏引起心肌穿孔222
图229 T滤感知造成起搏周期长短交替222
图230 安置起搏器后发生室颤死亡223
图231 用Vario功能测试起搏阈值224
图232 程控起搏不完全现象224
图233 起搏器自动确认起搏夺获保护性起搏及自动调节起搏输出225
图234 安置起搏器后用程控方法观察自身心律226
图236 起搏器的“噪声取样间期”227
图235 感知灵敏度可影响起搏器的抗干扰能力227
图237 起搏器受到肌电干扰228
图238 起搏器受到电磁干扰228
图239 强干扰试验出现固定频率起搏229
图240 强干扰试验未出现固定频率起搏229
图241 用胸壁刺激方法观察自身心率变化230
图242 胸壁刺激试验230
图243 胸壁刺激信号与体内起搏器之间的钩拢231
图244 起搏器逸搏—夺获二、三、四联律232
图245 过感知T波引起脉冲间期不等233
图246 改变起搏器的输出电压引起脉冲幅度的变化234
图247 窦性P波与心室起搏形成房室分离235
图248 改变起搏器输出脉宽引起心电图上脉冲幅度的变化236
图249 心电图机抗干扰功能对起搏图形的影响237
图250 VVI起搏器感知室性早搏238
图251 起搏器感知T波致起搏频率减慢或不齐239
图252 移去磁铁引起较长逸搏间期240
图253 AAT起搏测定心房感知阈值241
图254 AAT起搏器感知灵敏度过高致起搏周期重建242
图255 AAT起搏器误感知QRS波致起搏周期重建242
图256 AAT起搏房室传导文氏现象243
图257 AAT起搏时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243
图258 AAT起搏伴房室传导阻滞244
图259 AAT起搏心电图245
图260 AAT起搏器加磁铁试验245
图261 AAT起搏处于全抑制状态246
图262 AAT起搏伴室早心电图246
图263 VAT起搏器磁铁试验247
图264 VAT起搏发生心室竞争247
图265 VAT方式起搏时心房的感知部位在P波顶峰248
图266 VDI起搏心电图248
图267 VDD起搏示意心电图249
图268 VDD起搏器产生心房回波及反复心律249
图270 VDD起搏器可避免发生竞争250
图269 VDD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及转复后心房无效感知250
图271 VDD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251
图272 VDD起搏心电图251
图273 VDD起搏时2∶1房室传导阻滞及心房同步起搏心电图252
图274 VDD起搏感知失灵252
图275 DVI起搏器心房竞争心电图253
图276 DVI起搏器心房竞争现象253
图277 DVI起搏器保护性起搏心电图254
图278 DVI起搏心电图254
图280 具有约定功能的DVI起搏心电图255
图279 DVI起搏器伴频发室早心电图255
图281 DDI起搏方式时的心房同步功能256
图282 DDI起搏器部分感知256
图283 DVI起搏器误感知257
图284 DVI起搏致房颤257
图285 DDI起搏器因交叉感知导致心室起搏抑制258
图286 DDD起搏器回退频率及磁铁试验258
图287 DDD起搏逆行P波诱发心动过速259
图288 通过程控DDD起搏器心室后不应期防止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259
图289 DDD起搏器心室感知失灵260
图290 DDD起搏器心房心室感知均失灵260
图292 DDD起搏阈值差额检测心电图261
图291 DDD起搏器心动过速时的回退反应261
图293 DDD起搏器心室无效起搏262
图294 DDD起搏器心房起搏失灵262
图295 DDD起搏交叉感知心电图263
图296 DDD起搏器交叉感知致心室起搏抑制263
图297 房颤时DDD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264
图298 运动时DDD起搏器正常起搏心室264
图299 DDD起搏如何辨认感知及起搏信号265
图300 DDD起搏逆行传导诱发心动过速266
图301 附加心动过速终止程序的DDD起搏器267
图304 DDD起搏器终止预激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268
图303 DDD起搏器放置磁铁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268
图302 DDD起搏器心房感知失灵268
图305 DDD起搏反复心律269
图306 DDD起搏放置磁铁后出现心房非同步起搏270
图307 DDD起搏器放置磁铁后变为DOO方式起搏270
图308 DDD起搏同步心电图记录271
图309 DDD起搏伪文氏现象271
图310 DDD起搏上限频率反应272
图311 DDD起搏器室性融合波272
图312 DDD起搏周期重建心电图273
图313 DDD起搏器两种A—V间期心电图273
图315 DDD起搏调整心房感知灵敏度274
图314 DDD起搏器心室空白期274
图317 DDD起搏器心室起搏间期不恒定275
图316 程控DDD起搏器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可产生不同反应275
图318 心房纤颤时DDD起搏心电图276
图319 DDD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正常276
图320 DDD起搏器上限频率起搏心电图277
图321 DDD起搏器心动过速心电图277
图322 DDD起搏奔放278
图323 DDD心房起搏抑制278
图324 DDD起搏器间断心房感知失灵279
图325 DDD起搏器间断心室起搏失灵279
图327 上限频率起搏时出现文氏现象280
图326 DDD起搏心电图280
图328 DDD起搏器因交叉感知出现保护性心室起搏心电图281
图329 DDD起搏器工作方式随自身心律变化281
图330 AAIR起搏心电图282
图331 VVIR起搏心电图283
图332 VVIR起搏器进行自动阈值搜寻284
图333 VVIR起搏程控感知灵敏度285
图334 房颤时VVIR起搏心电图285
图335 DDDR起搏器由传感器驱动起搏方式转换286
图336 运动后DDDR起搏心电图286
图338 运动时DDDR起搏使A—V间期进行性缩短287
图337 DDDR起搏时室性早搏后传感器驱动起搏287
图339 DDDR起搏器上限频率特性288
图340 DDDR起搏器运动后传感器驱动频率平稳作用288
图341 DDDR起搏器的传感器驱动频率平稳作用289
图342 DDDR起搏方式的自动转换289
图343 DDDR起搏P波未感知290
图344 DDDR起搏器自动出现滞后间期290
图345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成对刺激终止室速291
图346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短阵极速刺激终止室速291
图348 抗心动过速起搏使室速加速292
图347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终止室速292
图349 埋藏式自动除颤器转复心室颤动心电图293
图350 埋藏式自动除颤器未能检测到心室扑动293
图351 自动夺获型起搏器294
图352 自动夺获确定功能295
图353 自动保护性起搏功能296
图354 自动阈值测定297
图355 自动夺获起搏器控制系统示意图299
图356 自动夺获起搏器的导联系统300
图357 人工心脏起搏器新纪元301
图358 运动平板心电图系统及心电工作站302
热门推荐
- 360498.html
- 1390481.html
- 654575.html
- 1117996.html
- 3722073.html
- 2105347.html
- 3850268.html
- 2435238.html
- 773390.html
- 1286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8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3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3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