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饶平县志 1979-200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饶平县志 1979-2005
  • 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7074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210页
  • 文件大小:542MB
  • 文件页数:1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饶平县志 1979-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建置沿革57

第一章 建置57

第一节 行政隶属57

第二节 行政区域57

第三节 辖属区划58

第二章镇(场)概况63

第一节 县城黄冈镇63

第二节 北部山区镇(场)65

第三节 中部丘陵镇71

第四节 南部沿海镇77

第三章 自然村86

第一节 北部山区自然村86

第二节 中部丘陵自然村89

第三节 南部沿海自然村90

第二篇 自然环境92

第一章 自然地理92

第一节 地质92

第二节 地貌93

第三节 土壤 植被101

第四节 海域101

第五节 气候104

第二章 自然资源108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8

第二节 矿藏资源108

第三节 水资源109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110

第三章 自然灾害112

第一节 气象灾害112

第二节 地震114

第三节 其他灾害115

第三篇 人口116

第一章 人口总量与变化116

第一节 人口总量116

第二节 人口变化118

第二章 人口构成与方言121

第一节 人口构成121

第二节 方言128

第三章 人口普查128

第一节 普查机构128

第二节 普查程序129

第四章 计划生育131

第一节 计生机构131

第二节 计生政策与措施131

第三节 计生管理与服务133

第四节 计生成果138

第四篇 经济综述141

第一章 经济发展141

第一节 经济成分多样化142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142

第三节 农业生产发展143

第四节 工业生产发展143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143

第六节 交通、电信发展144

第七节 内外贸易发展145

第八节 城镇建设发展145

第二章 经济结构151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51

第二节 产业结构154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156

第四节 劳动就业结构157

第五节 区域经济结构159

第三章 经济效益16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效益162

第二节 农业经济效益162

第三节 工业经济效益163

第四章 人民生活165

第一节 居民收入165

第二节 居民消费168

第五篇 经济体制改革173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3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4

第二节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77

第三节 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178

第四节 农业税费减免180

第二章 企业体制改革181

第一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181

第二节 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182

第三节“两权”分离184

第四节 政企分开184

第五节 横向经济联合185

第六节 产权改革185

第七节 企业内部制度改革187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189

第一节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189

第二节 物价体制改革190

第三节 物资管理体制改革191

第四节 国有商业体制改革191

第五节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192

第六节 粮油管理体制改革194

第六篇 农牧林业197

第一章 农业197

第一节 粮食作物198

第二节 经济作物205

第三节 土壤 肥料 植保210

第四节 农业科技214

第五节 农业开发216

第六节 农业机械217

第二章 畜牧业219

第一节 畜禽品种220

第二节 畜禽饲料222

第三节 疫病防治223

第四节 品种改良224

第五节 养殖基地225

第六节 牧业科技226

第三章 林业229

第一节 林业资源230

第二节 植树造林230

第三节 森林保护236

第四节 林政管理240

第五节 林业科技245

第七篇 海洋与渔业248

第一章 海域管理与保护248

第一节 海域管理248

第二节 海域保护249

第二章 渔业生产251

第一节 海洋捕捞251

第二节 海水养殖252

第三节 海水育苗254

第四节 淡水养殖256

第三章 渔政管理2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9

第二节 管理装备260

第三节 渔港管理260

第四节 休渔与增殖放流261

第八篇 乡镇企业263

第一章 企业结构264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264

第二节 村办企业264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265

第四节 个体私营企业265

第二章 企业门类266

第一节 农业企业266

第二节 工业企业267

第三节 建筑企业268

第四节 交通运输企业268

第五节 商业饮食企业269

第三章 企业管理269

第一节 管理方式269

第二节 体制改革270

第三节 经济效益270

第九篇 工业273

第一章 工业体制274

第一节 国有工业274

第二节 集体工业274

第三节 个体私营工业275

第四节“三来一补”工业275

第五节“三资”工业276

第二章 工业门类279

第一节 机械工业279

第二节 陶瓷工业280

第三节 食品工业281

第四节 纺织服装工业282

第五节 化塑工业283

第六节 医药工业284

第七节 建材工业285

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285

第九节 电子工业287

第十节 制盐工业287

第十一节 造纸 印刷 包装工业288

第十二节 电力工业289

第三章 工业管理2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1

第二节 生产管理291

第三节 安全管理292

第四节 财务管理293

第五节 经济效益293

第四章 主要工业企业选介297

第一节 能源企业297

第二节 食品饮料企业298

第三节 陶瓷企业301

第四节 纺织企业303

第五节 水族机电企业304

第六节 化肥医药企业307

第十篇 商业 旅游服务业310

第一章 商业310

第一节 商业结构310

第二节 市场315

第三节 商品购销316

第四节 粮油购销328

第二章 旅游服务业335

第一节 旅游资源335

第二节 旅游规划336

第三节 景区选介336

第四节 服务业340

第十一篇 对外贸易 经济合作342

第一章 对外贸易342

第一节 外贸体制改革342

第二节 出口商品344

第三节 重点出口乡镇345

第四节 进口商品345

第二章 招商引资349

第一节 投资环境349

第二节 外商投资政策350

第三节 引资措施351

第四节 开发区建设352

第三章 利用外资353

第一节 引进外资企业353

第二节 投资项目355

第四章“三资”企业经营、管理356

第一节 企业经营356

第二节 企业管理357

第三节“三资”企业选介358

第十二篇 水利 电力361

第一章 水利361

第一节 水利设施361

第二节 水利管理362

第三节“三防”工作368

第二章 电力370

第一节 水电371

第二节 火电373

第三节 输变电374

第四节 供电用电377

第五节 电力管理378

第十三篇 交通 邮电380

第一章 公路380

第一节 公路建设380

第二节 桥梁建设386

第三节 公路运输389

第四节 公路管养392

第五节 养路费征收393

第六节 管理机构396

第二章 航运397

第一节 港口 码头397

第二节 港口管理400

第三节 航道 航标400

第四节 水上运输404

第五节 津渡405

第三章 邮政405

第一节 邮政业务405

第二节 邮路设置409

第三节 邮政储蓄与汇兑411

第四章 电信413

第一节 电报413

第二节 电话414

第三节 无线寻呼420

第四节 移动通信420

第五节 数据通信424

第六节 电信管理426

第七节 无线电管理426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428

第一章 建设规划428

第一节 县城规划428

第二节 乡镇规划429

第三节 规划管理429

第二章 县城建设430

第一节 旧城区改造430

第二节 新城区建设430

第三节 城区交通建设431

第四节 排水设施432

第五节 公共交通432

第六节 园林绿化433

第三章 乡镇建设436

第一节 乡镇建设概况436

第二节 乡镇建设选介437

第四章 供水439

第一节 旧水厂扩建439

第二节 新水厂建设440

第三节 沿海片供水工程440

第四节 水费征收441

第五章 房产业441

第一节 公房管理441

第二节 房产管理442

第三节 房产开发443

第四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443

第六章 建筑业445

第一节 建筑队伍446

第二节 建筑设计448

第三节 施工技术449

第四节 建筑材料449

第五节 安全监督449

第六节 建筑管理450

第七章 环境保护451

第一节 环保机构451

第二节 环境质量451

第三节 环境监测452

第四节 环境管理453

第五节 环保执法456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456

第十五篇 财政 税务 金融 保险458

第一章 财政458

第一节 财政收入458

第二节 财政支出460

第三节 收支平衡460

第四节 财政体制改革463

第五节 财政管理464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470

第七节 财政监督472

第二章 国家税务472

第一节 国税机构472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473

第三节 税种税率税额474

第四节 税款征收477

第五节 管理稽查479

第三章 地方税务482

第一节 地税机构482

第二节 税种税率482

第三节 地方税费征收485

第四节 税务体制改革487

第五节 管理 稽查487

第四章 金融489

第一节 金融机构489

第二节 货币流通491

第三节 会计核算与经营管理493

第四节 城乡存款494

第五节 银行贷款497

第六节 外汇管理500

第七节 金融体制改革503

第八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504

第五章 保险504

第一节 财产保险504

第二节 人寿保险507

第十六篇 经济管理509

第一章 计划509

第一节 计划机构509

第二节 计划制订和执行509

第三节 计划管理改革511

第二章 物价512

第一节 物价管理512

第二节 农副产品价格513

第三节 工业品价格515

第四节 非商品收费516

第五节 物价检查监督521

第三章 统计522

第一节 统计机构522

第二节 统计调查522

第三节 统计资料汇编发布524

第四节 专项普查524

第五节 统计法制建设531

第四章 审计532

第一节 财政金融审计533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534

第三节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534

第四节 企业审计534

第五节 专项审计535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536

第一节 企业登记注册与管理537

第二节 经济合同管理540

第三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541

第四节 市场监管542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543

第六节 市场建设544

第七节 市场管理545

第八节 县城环境综合管理546

第九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546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5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547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547

第三节 计量管理549

第四节 产品质量管理549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551

第六节 行政执法551

第七章 口岸552

第一节 海关552

第二节 检验检疫554

第三节 口岸边防559

第八章 国土管理5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0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详查560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561

第四节 土地垦复562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563

第六节 地籍地产管理564

第七节 土地监察565

第八节 土地市场566

第九节 矿藏资源管理开发566

第十七篇 政党 群众团体568

第一章 中共饶平县委员会568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568

第二节 县委领导机构组成人员577

第三节 工作机构581

第四节 县委常委会重要决策583

第五节 组织工作586

第六节 宣传工作590

第七节 统战工作594

第八节 政法工作595

第九节 保密工作596

第十节 信访工作596

第十一节 老干部工作598

第十二节 党校工作599

第十三节 党史研究600

第二章 纪检监察602

第一节 机构设置602

第二节 落实政策605

第三节 党风党纪教育605

第四节 领导廉洁自律607

第五节 纠正不正之风607

第六节 打击经济犯罪609

第七节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10

第三章 群众团体611

第一节 工会组织611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614

第三节 妇女组织618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621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622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624

第七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626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627

第十八篇 政权 政协629

第一章 饶平县人民代表大会629

第一节 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29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63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635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637

第二章 饶平县人民政府646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646

第二节 县政府组成人员648

第三节 主要政务650

第四节 主要工作制度657

第五节 县政府重要规定、决定659

第六节 外事侨务工作664

第七节 调研工作664

第八节 法制工作666

第三章 政协饶平县委员会666

第一节 政协机构667

第二节 政协饶平县委员会历届组成人员667

第三节 政协会议669

第四节 主要工作673

第十九篇 政治体制改革679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设679

第一节 完善民主制度679

第二节 加强民主监督681

第二章 机构改革682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683

第二节 事业单位改革686

第三章 人事制度改革689

第一节 实行公务员制度689

第二节 选拔任用制度690

第三节 干部管理690

第四节 干部交流、回避691

第二十篇 军事692

第一章 人民武装692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建制692

第二节 组织建设693

第三节 思想建设694

第四节 充实设备694

第五节 基层武装部694

第二章 兵役695

第一节 征兵工作695

第二节 预备役工作695

第三章 民兵工作696

第一节 民兵组织696

第二节 军事训练696

第四章 拥政爱民697

第一节 抢险救灾697

第二节 支援地方698

第五章 国防教育698

第一节 县国防动员委员会698

第二节 国防教育工作698

第三节 人民防空699

第六章 边防 武警 消防700

第一节 边防哨所700

第二节 武警中队700

第三节 消防701

第二十一篇 公安 司法702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702

第一节 落实综合治理责任702

第二节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村)703

第三节 严打整治704

第二章 公安706

第一节 侦查706

第二节 户政管理708

第三节 内保709

第四节 治安管理710

第五节 出入境管理712

第六节 交通管理713

第七节 看守拘役714

第八节 巡警714

第九节 沿海边防714

第三章 检察715

第一节 队伍建设715

第二节 刑事检察716

第三节 查办贪污贿赂案件717

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717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717

第六节 监所检察718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718

第八节 检察研究及宣传719

第四章 审判721

第一节 刑事审判721

第二节 民事审判725

第三节 经济审判728

第四节 行政诉讼730

第五节 审判监督732

第六节 案件执行734

第五章 司法行政735

第一节 法制宣传735

第二节 人民调解737

第三节 律师工作737

第四节 法律服务738

第二十二篇 劳动 人事741

第一章 劳动741

第一节 劳动就业741

第二节 职工培训742

第三节 劳动服务744

第四节 再就业工程746

第五节 社会保障747

第六节 劳动安全748

第七节 职工工资749

第八节 劳动执法751

第二章 人事752

第一节 机构编制752

第二节 人事管理754

第三节 干部队伍754

第四节 干部管理756

第五节 技术人员管理761

第六节 工资福利及退休人员管理762

第二十三篇 民政 社保765

第一章 民政765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765

第二节 优抚 安置766

第三节 社会福利774

第四节 救灾救济扶贫779

第五节 婚姻管理788

第六节 殡葬改革790

第七节 民间组织管理791

第八节 勘界与地名管理792

第九节 老区建设794

第二章 社会保险798

第一节 职工养老保险798

第二节 职工失业保险801

第三节 职工工伤保险802

第四节 医疗保险803

第二十四篇 教育 科技807

第一章 教育807

第一节 县教育行政机构807

第二节 学前教育808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811

第四节 职业教育821

第五节 成人教育825

第六节 教师队伍828

第七节 教育经费832

第八节 学校建设840

第九节 社会办学840

第十节 勤工俭学841

第十一节 教学教研842

第十二节 教育督导844

第二章 科技846

第一节 科技机构846

第二节 科普848

第三节 科技开发849

第四节 科技投入854

第五节 科技成果855

第六节 职称工作859

第七节 信息化建设862

第八节 知识产权862

第二十五篇 文化事业 精神文明864

第一章 文化艺术864

第一节 文化机构864

第二节 文化设施865

第三节 群众文化866

第四节 文艺活动867

第五节 潮剧创作与演出876

第六节 电影880

第七节 文物保护881

第八节 文学艺术编著883

第九节 图书阅览与发行902

第十节 文化市场管理904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905

第一节 机构设置905

第二节 广播事业906

第三节 电视事业907

第四节 新闻报道908

第三章 档案 地方志911

第一节 档案911

第二节 地方志914

第四章 精神文明918

第一节 精神文明教育918

第二节 道德建设920

第三节 创建文明活动921

第二十六篇 体育 卫生924

第一章 体育924

第一节 体育设施924

第二节 群众体育925

第三节 学校体育927

第四节 体育运动队928

第五节 体育竞赛930

第六节 体育彩票936

第二章 卫生937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937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941

第三节 医疗设施941

第四节 医疗技术942

第五节 卫生防疫946

第六节 妇幼保健952

第七节 卫生管理955

第八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58

第九节 非典型肺炎防治959

第二十七篇 华侨华人 港澳台同胞960

第一章 华侨华人960

第一节 移民原因960

第二节 移民分布960

第二章 港澳台同胞961

第一节 港澳同胞961

第二节 台湾同胞961

第三章 主要社团964

第一节 泰国饶平同乡会964

第二节 香港饶平同乡会967

第三节 台北 高雄饶平同乡会969

第四节 新加坡饶平会馆972

第四章 海外侨胞 港澳台同胞对家乡贡献972

第一节 捐赠资金972

第二节 兴办公益事业979

第三节 投资实业984

第五章 落实政策 联谊接待984

第一节 维护侨胞侨眷权益985

第二节 联谊接待986

第二十八篇 民风 民俗 宗教987

第一章 民风民性987

第一节 民风987

第二节 民性988

第二章 民俗989

第一节 畲族风俗989

第二节 疍民习俗993

第三节 客家风俗994

第四节 三饶正月习俗996

第五节 婚丧喜庆时尚996

第六节 文化信仰998

第三章 楼寨民居1002

第一节 楼寨产生1002

第二节 楼寨特色1003

第四章 宗教1048

第一节 宗教工作1048

第二节 佛教1048

第三节 基督教1055

第四节 天主教1059

第五节 落实宗教政策1061

第二十九篇 人物1062

第一章 人物传(按卒年先后排列)1062

第二章 人物简介1086

第三章 人物表1128

第四章 饶平县获国家、部、省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名录1158

第五章 饶平县烈士英名录1165

附录1167

一、前志补遗1167

二、黄冈丁未革命死难烈士纪念亭碑记1175

三、大事记(2006~2008)1177

四、2006~2008年饶平县获国家、部、省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名录1183

五、2006、2009年饶平县领导班子成员1185

六、《饶平县志(1979~2005)》各承修单位负责人、主笔、撰稿辑录人名录1187

索引1191

CONTENTS1201

编后记1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