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孝清,张智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28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0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检察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曹建明1
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检察学概述3
第一节 检察的概念3
一、“检察”一词的由来3
二、“检察”的内涵4
三、“检察”概念的中国特色12
第二节 检察学的研究对象15
一、对检察学研究对象的理解16
二、检察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20
第三节 检察学的性质和体系21
一、检察学的性质21
二、检察学的体系23
第四节 检察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26
一、检察学的研究方法26
二、检察学研究的意义30
第五节 新中国的检察学研究32
一、新中国检察学研究的概况32
二、检察学研究的成效37
三、检察学研究展望43
第二编 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外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51
第一节 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52
一、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历史起源52
二、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演变与发展55
三、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动因60
第二节 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62
一、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历史起源62
二、英国检察制度的演变与发展64
三、美国检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7
四、英美法系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动因70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73
一、苏联检察制度的历史起源73
二、苏联检察机关的建立及主要职能75
三、苏联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动因78
四、当代俄罗斯联邦检察体制81
第三章 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和发展84
第一节 古代御史制度84
一、御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85
二、御史制度的主要特点87
三、御史制度形成的历史动因90
四、中国检察制度与御史制度的历史渊源91
第二节 近代检察制度的产生94
一、近代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94
二、清末改制95
三、北洋政府检察制度96
四、近代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98
五、近代检察制度产生的法制意义99
第三节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02
一、检察制度的创建102
二、检察制度的发展与波折104
三、检察制度的中断106
四、检察制度的恢复与重建107
五、检察制度的开拓进取108
六、检察制度的改革创新110
第四节 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检察制度112
一、香港特区检察制度113
二、澳门特区检察制度114
三、台湾地区检察制度116
第三编 检察制度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检察制度概述121
第一节 检察制度的概念121
一、检察制度的内涵121
二、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123
三、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25
四、检察制度的分类126
第二节 外国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28
一、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28
二、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32
三、社会主义法系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35
第三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基本特点137
一、中国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13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优越性141
第五章 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146
第一节 现代检察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146
一、分权制衡思想147
二、保障人权思想149
三、法治国家思想15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153
一、权力监督理论154
二、列宁的法制统一思想15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61
四、依法治国的理论166
第六章 检察机关的性质170
第一节 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争论170
一、外国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争论170
二、我国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争论171
三、我国宪法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规定172
第二节 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必然性174
一、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法理基础174
二、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宪政基础177
三、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社会基础178
四、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来设置的现实合理性180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基本含义184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184
二、法律监督的基本特征188
三、法律监督的价值192
第四节 法律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194
一、法律监督与人大监督194
二、法律监督与内部监督198
三、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201
第七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203
第一节 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204
一、检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204
二、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06
三、检察机关与执政党的关系208
第二节 检察机关在司法体制中的地位210
一、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210
二、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关系211
三、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关系214
第八章 检察机关的基本功能218
第一节 检察功能概述218
一、检察功能的方法论意义219
二、检察功能的分类220
第二节 检察机关的维护功能222
一、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功能222
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224
三、维护法制统一的功能227
四、维护公平正义的功能229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230
第三节 检察机关的保障功能231
一、保障司法公正232
二、保障人权234
三、保障廉政勤政235
第四节 检察机关的惩治和预防功能238
一、惩治功能239
二、预防功能239
第四编 检察机关的组织结构第九章 检察机关的设置与领导体制245
第一节 外国检察机关的设置与领导体制246
一、外国检察机关的设置246
二、外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250
第二节 我国检察机关的设置258
一、设置原则258
二、组织体系260
第三节 我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262
一、新中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演变262
二、现行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265
第十章 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67
第一节 外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67
一、法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67
二、德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69
三、日本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70
四、美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71
五、英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75
六、俄罗斯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76
七、外国检察机关内部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成因278
第二节 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280
一、内部组织结构的历史沿革280
二、现行的内部组织结构281
三、内部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285
第十一章 检察官制度288
第一节 检察官在检察组织体系中的地位288
一、外国检察官在检察组织体系中的地位289
二、我国检察官在检察组织体系中的地位289
三、检察官的权利义务291
第二节 检察官选任制度294
一、外国检察官的选任制度295
二、我国检察官的选任制度299
第三节 检察官的等级制度301
一、外国检察官的等级制度301
二、我国检察官的等级制度303
第四节 检察官培训制度304
一、外国检察官的培训制度305
二、我国检察官的培训制度308
第五节 检察官职务保障制度311
一、外国检察官的职务保障制度311
二、我国检察官的职务保障制度314
第五编 检察权第十二章 检察权概述319
第一节 检察权的特征和分类319
一、检察权的基本特征320
二、检察权的分类321
第二节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的关系323
一、检察权的产生与法律监督的关系323
二、检察权的内容与法律监督的关系324
三、我国检察权与法律监督的一元化326
第三节 检察权配置的原则328
一、有利于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原则328
二、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原则331
三、有利于保障对权力进行制约原则333
第十三章 检察侦查权336
第一节 检察侦查权的特征和配置336
一、检察侦查权的概念和特征336
二、检察侦查权的范围338
三、检察侦查权配置的一般原理341
第二节 检察侦查权的内容343
一、外国检察侦查权的内容343
二、我国检察侦查权的内容347
第三节 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合理性352
一、符合检察职权的本质属性352
二、符合权力配置的原理353
三、符合世界各国检察职能的发展趋势356
第十四章 批准和决定逮捕权360
第一节 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概念和分类360
一、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概念360
二、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分类362
第二节 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具体内容367
一、外国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主要内容367
二、我国批准和决定逮捕权的法律规定368
三、批准和决定逮捕的程序372
第十五章 公诉权375
第一节 公诉权的概念和属性375
一、公诉权的概念375
二、公诉权的法律属性377
第二节 公诉权的内容379
一、起诉权379
二、支持公诉权380
三、公诉变更权381
四、量刑建议权384
五、不起诉权386
六、抗诉权(上诉权)389
第三节 公诉裁量权392
一、公诉裁量权的概念和形式392
二、公诉裁量权的理论基础393
三、我国的公诉裁量制度395
第十六章 诉讼监督权398
第一节 诉讼监督权的种类和行使方式398
一、诉讼监督权的种类398
二、诉讼监督权的行使方式400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402
一、外国刑事诉讼监督权402
二、我国刑事诉讼监督权405
第三节 民事审判监督权411
一、外国民事检察权411
二、我国民事审判监督权的产生与发展414
三、我国民事审判监督权的主要内容415
四、我国民事审判监督权的具体运用416
第四节 行政诉讼监督权419
一、外国行政诉讼监督权419
二、我国行政诉讼监督权421
第十七章 检察机关的其他职权422
第一节 司法解释权422
一、司法解释权的概念422
二、司法解释权的主体423
三、司法解释权的范围和效力425
四、司法解释的程序426
第二节 检察建议权427
一、检察建议权的概念427
二、检察建议权的规范428
三、检察建议权的适用429
第三节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431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主要职责431
二、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主要职责433
第六编 检察活动第十八章 检察活动概述437
第一节 检察活动的概念437
一、检察活动的含义437
二、检察活动的主要特点439
三、检察活动的分类442
四、检察活动的意义443
第二节 检察活动的规律444
一、尊重事实和法律是检察活动的根本445
二、办案质量是检察活动的生命线446
三、理性监督是检察活动的基本要求447
四、执法能力是检察活动的重要保障448
第十九章 检察活动的基本原则451
第一节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452
一、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内涵452
二、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必要性454
三、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的制度保障456
第二节 检察一体原则457
一、检察一体原则的内涵458
二、检察一体原则的必要性459
三、检察一体原则的基本要求461
第三节 公益原则464
一、公益原则的内涵464
二、公益原则的必要性466
三、公益原则的基本要求467
第四节 客观公正原则470
一、客观公正原则的内涵471
二、客观公正原则的必要性474
三、客观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475
第五节 专业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479
一、专业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的内涵479
二、专业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的必要性481
三、专业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对检察机关的基本要求484
第六节 保障人权原则486
一、保障人权原则的内涵486
二、保障人权原则的必要性488
三、保障人权原则的基本要求489
第二十章 检察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494
第一节 检察活动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原理494
一、建立检察活动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494
二、检察活动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内涵497
三、检察活动监督制约的原则500
第二节 检察活动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501
一、外国检察活动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502
二、我国检察活动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505
第三节 检察活动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511
一、外国检察活动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511
二、我国检察活动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512
第七编 检察管理第二十一章 检察管理概述525
第一节 检察管理的概念和特点525
一、检察管理的概念525
二、检察管理的特点526
第二节 检察管理的目标528
一、检察管理目标的制定528
二、实行检察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531
第三节 检察管理原则534
一、依法管理原则534
二、公正原则534
三、效率原则535
四、激励原则535
五、节俭原则536
六、民主治检原则536
七、从优待检原则537
第四节 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在检察管理中的应用537
一、信息技术在检察管理中的应用537
二、计划技术在检察管理中的应用539
三、创新策略方法在检察管理中的应用540
第二十二章 检察政策547
第一节 检察政策的概念547
一、检察政策的含义547
二、检察政策与党和国家政策的关系550
三、检察政策与法律的关系551
四、检察政策的功能552
第二节 检察政策的分类555
一、总体检察政策、基本检察政策和具体检察政策555
二、检察业务政策、检察政工政策和检务保障政策558
三、引导性检察政策与管制性检察政策560
四、战略型检察政策与策略型检察政策560
第三节 检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561
一、检察政策的制定561
二、检察政策的实施564
第二十三章 检察决策569
第一节 检察决策概述569
一、检察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569
二、检察决策的原则、分类和方法572
三、检察决策在检察管理中的意义579
第二节 检察活动的决策程序580
一、确立决策目标580
二、拟定决策方案581
三、选择决策方案581
四、实施决策方案582
五、决策实施过程的控制582
第三节 检察决策方式583
一、检察委员会决策583
二、检察长决策586
三、检察官决策588
第四节 检察决策责任589
一、检察决策责任的主体589
二、检察决策责任的种类590
三、检察决策责任的构成条件590
四、检察决策责任的原则591
第二十四章 检察业务管理592
第一节 检察业务管理概述592
一、检察业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592
二、检察业务管理的内容595
三、检察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600
四、检察业务管理的基本方法603
第二节 职务犯罪侦查业务管理614
一、职务犯罪线索和信息管理614
二、侦查工作的组织指挥617
三、侦查工作绩效考评管理619
四、对职务犯罪侦查的控制621
五、办案安全防范管理623
第三节 公诉业务管理624
一、公诉流程管理625
二、公诉案件质量管理632
三、公诉运行机制管理634
第四节 诉讼监督业务管理636
一、侦查监督业务管理636
二、监所检察业务管理640
三、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管理645
第二十五章 检察队伍管理650
第一节 检察队伍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意义650
一、检察队伍管理的概念650
二、检察队伍管理的基本原则652
三、检察队伍管理的意义654
第二节 检察队伍管理的内容和方式655
一、检察队伍管理的内容655
二、检察队伍管理的方式665
第三节 检察队伍管理的目标和途径669
一、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669
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现途径673
第二十六章 检务保障682
第一节 检务保障的概念和意义682
一、检务保障的概念682
二、检务保障的意义684
第二节 外国的司法经费保障685
一、司法经费由中央预算或中央与省级预算列支686
二、司法经费充足,保证办案办公需要687
三、检察官的物质待遇优厚688
四、节约司法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689
第三节 我国检务保障的内容和方法690
一、检务保障的基本内容690
二、检务保障的基本方法693
后记699
热门推荐
- 3256889.html
- 1692713.html
- 1391650.html
- 1231898.html
- 3583544.html
- 610149.html
- 2332128.html
- 2737411.html
- 3561889.html
- 1891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4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