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风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风俗
  • 林永匡,袁立泽著;陈高华,徐吉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16510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风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3

第一节 风俗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3

一、清代风俗形成的社会因素与背景3

二、清代社会转型与风俗演变8

第二节 风俗政策和风俗观念11

一、统治者的风俗政策与制度11

二、民间的风俗观念与思想13

【第一章 饮食】20

第一节 饮食结构与方式20

一、饮食结构21

二、饮食方式25

第二节 社会各阶层的饮食生活27

一、宫廷的饮食生活27

二、官僚士大夫的饮食生活30

三、豪绅地主的饮食生活31

四、平民百姓的饮食生活32

第三节 饮酒与饮茶风俗37

一、饮酒风俗37

二、饮茶风俗43

第四节 饮食思想与养生观念50

一、饮食思想50

二、养生观念52

【第二章 穿着】57

第一节 服制的形式与穿着方法57

一、服制的形式57

二、服制的穿着方法70

第二节 服饰风俗73

一、民人服饰风俗沿革73

二、男子服饰78

三、满族妇女服饰86

四、汉族妇女服饰88

第三节 发式风俗96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102

第一节 卜居风俗102

一、都城地址的选择与规划103

二、皇宫地址的选择与规划105

三、城镇、村落地址的选择与规划107

四、住宅地址的选择与规划108

第二节 住居的建筑112

一、都城建筑112

二、贵族官僚的宅第建筑113

三、平民百姓的住宅建筑114

第三节 住宅的装饰与起居用具120

一、平民百姓住宅的装饰121

二、贵族宅第的起居用具123

第四节 园林建筑125

一、皇家园林125

二、私家园林129

三、寺庙园林132

【第四章 行旅交通】138

第一节 出行的礼仪138

一、行神祭祀与卜行择吉138

二、饯别与赠别139

第二节 行旅方式141

一、陆路旅行141

二、水路旅行152

第三节 旅食与旅宿158

一、乾隆帝南巡与东巡行旅御膳158

二、行旅宿息160

第四节 行旅风尚164

一、题记风俗164

二、尚早、尚俭、尚快风俗166

【第五章 生育】171

第一节 求子风俗171

一、生育观念171

二、求子活动175

第二节 孕妇保健180

一、民间禁事与孕妇保健180

二、医学与孕妇保健181

第三节 诞生风俗183

一、催生风俗183

二、产房风俗185

三、诞生礼仪187

四、取名风俗191

第四节 育儿风俗194

一、育儿之道194

二、育儿的内容195

第五节 成年礼俗203

一、东北地区成年礼俗203

二、华东地区成年礼俗204

三、西北地区成年礼俗204

四、西南地区成年礼俗205

【第六章 婚姻】209

第一节 婚姻观念209

一、婚姻政治观:“重门第”与择偶209

二、婚姻经济观:重富贵与择偶213

三、婚姻军事观:重军阶与择偶215

四、婚姻伦理观:重贞操与求偶216

五、婚姻观念的变革216

第二节 婚姻形式218

一、掠夺婚218

二、买卖婚220

三、交换婚221

四、服役婚221

五、招赘婚222

六、指腹婚223

七、典妻婚223

八、冥婚224

第三节 婚姻程序225

一、行聘订婚226

二、结婚礼俗229

第四节 离婚与再嫁242

一、离婚243

二、再嫁246

【第七章 卫生保健与养老】253

第一节 卫生保健风俗253

一、清人的卫生保健观254

二、卫生保健风俗257

第二节 疾病医疗风俗260

一、太医院与宫中治疾规仪260

二、民间疾病医疗风俗261

三、清末疾病医疗风俗的变迁265

第三节 敬老风俗267

一、清政府的优老举措267

二、民间敬老风尚271

第四节 寿诞风俗274

【第八章 丧葬】279

第一节 丧葬观念279

一、清人的厚葬观及实施风尚279

二、清人的薄葬观及施行风俗280

第二节 丧葬礼仪282

一、帝、后等的丧葬礼仪282

二、士庶人等的丧礼285

三、民人的丧葬仪礼286

第三节 葬法与葬式288

一、土葬289

二、火葬289

三、树葬290

四、水葬290

五、塔葬291

六、瓮葬291

七、崖葬292

八、石棺葬292

第四节 墓室与棺椁293

一、墓地制度293

二、墓室295

三、棺椁296

四、墓上建筑297

第五节 服丧300

一、丧服制度的新变化301

二、居丧生活304

第六节 冥器与殉葬305

一、冥器制度与风习305

二、殉葬风俗307

【第九章 生产】314

第一节 农业风俗314

一、农事的安排315

二、耕耘习俗316

三、茶业风俗319

四、养蚕风俗322

第二节 畜牧业风俗327

第三节 渔猎风俗333

第四节 手工业风俗340

一、拜师祭祖风俗341

二、技艺传授风俗343

第五节 商业贸易风俗345

一、集市贸易347

二、市商经营352

三、经营习俗356

【第十章 信仰】365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365

一、天地崇拜365

二、日月星辰崇拜368

三、气象崇拜370

四、山川水火崇拜372

五、动植物崇拜374

第二节 祖灵崇拜377

一、灵魂崇拜378

二、祖先崇拜379

第三节 佛教风俗381

第四节 道教风俗385

一、道士与政治385

二、民间的道教活动386

第五节 巫390

一、巫术的种类和内容390

二、淫祀393

三、巫术395

第六节 禁忌398

一、人体禁忌399

二、性别禁忌401

三、饮食禁忌402

四、语言禁忌403

五、行业禁忌404

六、岁时禁忌405

第七节 祭祀407

【第十一章 岁时节日】416

第一节 节令性节日风俗416

一、农历正月416

二、农历二月422

三、农历三月423

四、农历五月424

五、农历六月425

六、农历七月426

七、农历八月427

八、农历九月428

九、农历十月429

十、农历十一月429

十一、农历十二月430

第二节 宗教和纪念性节日风俗433

一、浴佛节节日风尚433

二、闽台宗教性节日风尚434

三、闽台纪念性节日风尚437

【第十二章 游艺】443

第一节 语言风俗443

一、方言443

二、避讳语444

三、隐语445

四、谜语445

五、俗语446

第二节 工艺美术风俗448

一、书法绘画448

二、民间工艺453

第三节 音乐舞蹈风俗456

一、音乐456

二、歌舞458

三、曲艺461

四、戏曲464

第四节 体育竞技风俗468

一、武术与相扑468

二、弈棋471

三、冰嬉474

四、球类475

五、杂技476

第五节 娱乐冶游风俗480

一、鱼虫花鸟480

二、金石图书的收藏484

三、游戏488

四、嫖妓冶游492

五、赌博495

【第十三章 交际】503

第一节 相见风俗503

第二节 待客风俗506

一、迎送客风俗506

二、宴请风俗506

第三节 馈赠风俗509

一、“进贡”风俗509

二、“赏赐”风尚510

三、民间的“馈赠”风俗510

第四节 结交风俗512

一、官场结交风俗512

二、民间结交风俗513

三、民族地区结交俗尚515

第五节 庆贺与吊唁风俗516

一、庆贺交际风俗516

二、吊唁交际风俗518

【第十四章 社会组织】521

第一节 宗族风俗521

一、宗族组织521

二、宗族观念523

三、祠堂、宗谱与族田536

四、宗族内部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533

第二节 家庭风俗536

一、家庭结构536

二、家庭观念537

三、家庭礼仪539

第三节 会社风俗541

一、结社之风542

二、行会组织544

【第十五章 风俗文苑】551

一、清人著述中的社会风俗资料551

二、方志与文献中的社会风俗资料554

三、档案与实物中的社会风俗资料555

【第十六章 中外风俗交流】563

第一节 社会风俗外播与交流563

一、外播欧洲563

二、外播美洲565

三、外播非洲566

四、外播亚洲566

第二节 国外社会风俗传入与交融570

【结语】580

第一节 基本风俗特征580

一、区域性差异特征580

二、社会各阶层的不平衡性特征583

三、时代性特征586

第二节 风俗的社会影响与历史作用589

一、社会影响589

二、对后世的影响590

后记5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