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养生康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峰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439546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医学-康复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养生康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养生康复理论的沿革3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公元220年之前)3
一、药食康复的萌芽3
二、导引术的形成4
三、《黄帝内经》对康复理论的贡献5
四、汉代名医张仲景与华佗对中医康复理论的丰富6
五、康复机构的产生7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9
一、葛洪的食药康复法9
二、针灸与导引疗法的盛行10
三、康复医学与道教养生10
第三章 隋唐时期(公元589—907年)11
一、《诸病源候论》与康复医学11
二、孙思邈的康复观12
三、康复医学的成熟发展12
第四章 两宋金元时期(公元907—1368年)14
一、金元四大家的康复理念14
二、康复医学的盛世15
第五章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17
一、疾病康复观的发展17
二、温病学派的康复观19
第六章 近现代时期(1911— ) 21
一、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康复医疗机构22
二、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23
三、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23
四、中医康复理论借鉴现代康复医学的模式正向系统化、客观化发展24
中篇 中医康复的方法与评定27
第一章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27
第一节 整体康复观27
一、形体与精神康复相统一28
二、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相统一30
三、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相统一32
第二节 辨证康复观34
第三节 功能康复观35
一、恢复脏腑组织生理功能36
二、恢复生活及职业工作能力36
第二章 针灸推拿康复法39
第一节 针灸推拿康复的概念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39
一、针灸推拿康复的内容39
二、针灸推拿康复的作用43
第二节 针灸推拿康复在中医康复学中的研究现状44
一、针灸推拿康复的方法学研究44
二、针灸推拿康复的发展方向53
第三章 药物康复法57
第一节 中医药物康复的特色57
第二节 古代医籍中药物康复理论溯源59
第三节 药物康复法的特点60
第四节 药物康复法的应用62
一、内治法的应用63
二、外治法的应用64
三、几种常见病的中成药的康复治疗65
第五节 药物康复法的发展方向67
一、传统药物康复法的优势68
二、药物康复学的发展趋势68
第四章 饮食康复法70
第一节 饮食康复的涵义70
一、饮食康复的定义70
二、饮食康复的溯源70
第二节 饮食康复的作用71
一、预防疾病作用72
二、健身延年作用73
三、辅助治疗作用74
四、滋补强身作用74
第三节 饮食康复的原则75
一、辨证施食原则75
二、辨病施食原则76
三、饮食禁忌原则76
四、饮食适度原则77
第四节 饮食康复法的应用77
一、补益正气类77
二、生津健脾类78
三、养心健脑类78
四、行气活血类78
五、竭痹止痛类78
六、止咳平喘类78
七、潜阳熄风类78
八、温肾固涩润燥类78
九、健脾和胃类79
第五章 情志康复研究80
第一节 情志康复的涵义80
第二节 情志康复法的作用81
一、减轻异常情志反应81
二、消除致病情志因素81
第三节 情志康复法的原则82
一、注重建立良好医患关系82
二、详察病情,区别对待82
第四节 情志康复法的应用83
一、说理开导法83
二、情志相胜法83
三、暗示疗法83
四、行为疗法84
五、色彩疗法84
第五节 中医情志康复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比较85
一、两者理论的共通之处85
二、两者的差异之处85
第六节 情志康复法研究的发展方向86
一、中医情志康复疗法的优势86
二、情志康复法的发展方向87
第六章 传统体育康复法88
第一节 传统体育康复法的涵义88
一、传统体育康复法的定义88
二、中国传统体育康复的哲学基础89
第二节 传统体育康复法的作用92
一、扶正祛邪,强身健体92
二、调节精神,改善功能93
三、平衡阴阳,维持健康93
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93
五、轻松安宁,延年益寿94
第三节 传统体育康复法的原则94
一、整体性原则95
二、适度性原则95
三、主动性原则96
四、渐进性原则96
五、经常性原则96
六、针对性原则96
第四节 传统体育康复法的应用97
一、放松功97
二、内养功98
三、强壮功99
四、五禽戏99
五、洗髓易筋经102
六、八段锦103
七、太极拳105
八、保健功106
第七章 康复护理法107
第一节 康复护理的涵义107
第二节 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107
一、辨证护理原则108
二、整体护理原则109
三、综合护理原则110
第三节 康复护理法的应用111
一、饮食护理111
二、起居护理112
三、情志护理113
四、训练护理114
五、压疮护理115
六、外治护理117
第四节 中医康复护理法的研究现状117
一、中医康复护理的优势117
二、中医康复护理的不足118
第五节 中医康复护理的发展方向118
一、加强中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19
二、加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完善中医护理执业环境119
三、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119
第八章 康复预防法121
第一节 康复预防法的涵义121
一、康复预防的定义121
二、预防康复的内容121
第二节 康复预防的作用122
第三节 中医康复预防的原则123
一、中医康复预防的思想核心123
二、病后防复原则126
第四节 中医康复预防学的优势127
一、强调整体预防、天人相应127
二、注重“辨证施防”128
三、注重预防“体质”易患疾病129
四、注重疾病潜证129
五、注重“既病防变”130
六、强调“以平为期”130
七、预防方法多样化131
第五节 中医康复预防的发展方向131
第九章 康复健康教育132
第一节 康复健康教育的涵义132
一、康复健康教育的定义132
二、康复健康教育的目的132
三、康复健康教育的内容133
第二节 康复健康教育的作用133
一、提升生活质量133
二、提高康复意识134
三、拓展社会认知134
第三节 康复健康教育的需求135
一、对康复理论知识的需求135
二、心理健康教育需求135
三、个体康复教育需求136
四、康复训练教育需求136
五、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136
第四节 康复健康教育的应用137
一、健康问题的诊断137
二、康复健康教育的分类137
三、康复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138
第五节 康复健康教育评价141
一、形式是否多样化141
二、内容是否系统化141
三、人员是否专业化142
四、过程是否程序化142
第六节 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142
一、康复健康教育要把家属纳入教育对象142
二、提高康复健康教育层次与水平142
三、建立康复教育的评价体系143
第十章 中医康复评定法144
第一节 康复评定的含义144
一、康复评定的定义144
二、康复评定的目的144
三、康复评定的内容145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作用145
第三节 康复评定的研究现状146
第四节 康复评定在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康复学中的比较147
第五节 中医康复评定的发展方向148
一、借鉴现代康复评定方法148
二、量化证候学评定方法149
三、在评定时注重多种辨证方法的使用149
四、注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评价150
五、注重引入循证医学的思想151
下 篇 现代各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体系155
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155
一、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思路和特色治疗155
二、中医康复方法较西医的优势174
三、目前神经系统中医康复发展的主流思路、不足和发展方向175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178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康复疗法概要178
一、概述178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181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康复的特色治疗183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法优势186
五、目前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治疗的现状和发展188
第二节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医疗189
一、概述190
二、冠心病中医康复治疗的基本观点192
三、冠心病中医康复的特色治疗193
四、冠心病康复在中医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异同196
第三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197
一、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康复的思路和特色治疗197
二、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198
三、代谢性疾病中医康复的特色治疗203
四、代谢性疾病中医康复优势211
五、代谢性疾病康复展望212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214
一、概述214
二、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法优势223
三、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治疗的现状和发展224
第五章 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226
一、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康复的思路和特色治疗226
二、中医康复方法较西医的优势239
三、目前骨关节系统中医康复发展的主流思路、不足和发展方向239
第六章 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247
第一节 恶性肿瘤中医康复理论概述247
一、恶性肿瘤中医康复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248
二、康复方法254
三、临床优势和发展方向263
第二节 临床常见肿瘤的康复方法研究267
一、食管癌267
二、胃癌269
三、大肠癌270
四、肺癌272
五、脑肿瘤274
六、乳腺癌276
热门推荐
- 238649.html
- 1226382.html
- 2670287.html
- 1283717.html
- 2519759.html
- 3364412.html
- 167139.html
- 78687.html
- 53388.html
- 15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2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