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个人通信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个人通信技术
  • 刘严,杨友林,丁硕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301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无线个人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个人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个人通信概述1

1.1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1

1.2无线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3

1.2.1低功率系统3

1.2.2数字蜂窝系统(DCS)4

1.2.3移动卫星系统4

1.2.4无线LAN/WAN5

1.2.5无线用户环路5

1.2.6专用移动无线电和寻呼系统6

1.3无线个人通信的工作频段6

1.3.1 WARC-92的决定6

1.3.2 FCC的PCS频段规划8

1.3.3现有系统标准的工作频段9

1.4无线通信的历史背景9

1.5无线通信的标准10

1.6蜂窝通信的概念14

1.6.1第一代蜂窝系统15

1.6.2第二代蜂窝系统技术15

1.7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s)和电信点(Telepoint)系统17

1.8基于第二代的PCS系统17

1.9第三代系统18

1.10 2G向3G的演进19

1.10.1 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19

1.10.2 IS-95向CDMA2000的演进策略19

1.11 3G无线技术标准化20

1.11.1标准化组织成立20

1.11.2 3G提案21

1.11.3 4G阶段21

1.12三大主流技术标准的比较21

1.13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23

1.13.1各标准(3GPP标准)24

1.13.2 WiMAX简介24

第2章 多址接入技术26

2.1引言26

2.2窄带信道化系统26

2.2.1模拟信道化系统26

2.2.2窄带数字信道化系统27

2.3谱效率29

2.3.1调制的谱效率29

2.3.2多址谱效率30

2.4宽带系统31

2.5 FDMA, TDMA和DS-CDMA的比较32

2.6 DS-CDMA系统的容量33

第3章 无线通信信道35

3.1引言35

3.2无线电波传播35

3.3无线电波的多径特性36

3.3.1短期衰落38

3.3.2衰落速率和衰落深度39

3.3.3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40

3.3.4长期衰落41

3.3.5时延扩展41

3.3.6相干带宽42

3.3.7符号间干扰43

3.4通信信道的容量43

3.5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与预测44

3.6室外宏蜂窝传播模型45

3.6.1 Longley-Rice模型45

3.6.2 Durkin模型48

3.6.3 Okumura模型51

3.6.4 Hata模型56

3.6.5 LEE模型60

3.7个人通信无线传播环境的分类62

第4章 抗衰落技术66

4.1简介66

4.2分集接收66

4.3分集技术的分类66

4.4显分集合成方法68

4.5多径信号的分离和合并69

4.5.1多径信号分离和合并的概念69

4.5.2 RAKE接收机69

4.5.3高通RAKE接收机70

4.6隐分集技术72

4.6.1交织编码技术72

4.6.2跳频技术73

4.6.3直接扩频技术74

4.7自适应均衡技术74

第5章 数字调制技术77

5.1介绍77

5.2基带信号77

5.3调制技术82

5.3.1振幅键控82

5.3.2频移键控83

5.3.3相移键控84

5.3.4正交幅度调制91

5.4调制问题92

第6章 蜂窝组网技术94

6.1引言94

6.2蜂窝系统94

6.3正六角形小区的地理分布96

6.4共道干扰比98

6.5全向天线小区最坏情况蜂窝系统设计99

6.6利用方向性天线来减小共道干扰100

6.7七小区再用模式中的方向性天线影响100

6.7.1三扇区情况100

6.7.2六扇区情况100

6.8小区分裂101

6.9注册(登记)101

6.10终端鉴权101

6.11切换101

6.12话务量与业务等级102

6.12.1微小区话务量102

6.12.2业务等级104

第7章 蜂窝和PCS通信网106

7.1引言106

7.2 PCS参考模型106

7.3 PCS业务108

7.3.1基本业务108

7.3.2附加服务108

7.4 PCS的基本操作流程109

7.4.1 PS的一般操作109

7.4.2 PCS的基本服务109

第8章 无线系统中的安全和加密113

8.1引言113

8.2无线系统的加密性和安全性113

8.2.1加密性的定义113

8.2.2加密需求114

8.2.3防偷窃需求114

8.2.4无线系统需求115

8.3无线系统提供加密和安全的方法和过程115

8.3.1 MIN/ESN鉴权116

8.3.2共享加密数据鉴权116

8.3.3基于令牌的鉴权117

第9章PCS和蜂窝系统的网络管理119

9.1简介119

9.2 PCS管理的目标120

9.3 PCS的管理要求121

9.3.1计费管理121

9.3.2配置管理123

9.3.3故障管理124

9.3.4性能管理125

9.3.5规划管理125

9.3.6安全管理126

9.4电信管理网络126

9.4.1层次化管理结构126

9.4.2物理结构127

第10章GSM蜂窝和PCS系统129

10.1频率-时间分隔的蜂窝系统129

10.2系统的基本特点130

10.3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0

10.3.1移动台131

10.3.2基站子系统132

10.3.3网络子系统133

10.3.4操作支持子系统134

第11章CDMA蜂窝和PCS系统136

11.1引言136

11.2 CDMA与信道配置136

11.2.1 CDMA与蜂窝结构的关系136

11.2.2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138

11.2.3码分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配置139

11.2.4数据传输与信息帧结构139

11.2.5码分多址系统的同步与定时144

11.3 C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145

11.3.1 C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链路145

11.3.2 CDMA系统的移动台与基站台149

11.3.3扩频码的发生153

11.3.4差错控制及加密算法161

11.4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162

11.4.1输出功率的限制162

11.4.2开环功率控制163

11.4.3闭环功率控制165

11.5软切换、越区及漫游166

11.5.1 CDMA系统的信道切换类型166

11.5.2软切换过程168

11.5.3系统、网络及漫游169

参考文献171

附录 通信工程缩略词1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