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用渔药使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常用渔药使用手册
  • 权可艳,李正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7168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水产生物-药物学-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用渔药使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渔药基本知识1

一、渔药的特点1

二、渔药的分类2

(一)环境改良剂2

(二)消毒剂3

(三)抗微生药物3

(四)抗寄生虫药3

(五)代谢改善和保健药3

(六)生物制品3

(七)微生态制剂3

(八)中草药4

(九)其他4

三、渔药制剂与剂型的概念4

(一)按形态分类4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4

(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5

(四)按制作方法分类5

四、渔药的剂型5

(一)气体剂型5

(二)液体剂型6

1.溶液剂6

2.注射剂7

3.煎剂和浸剂7

4.乳剂7

(三)半固体剂型8

1.软膏剂8

2.糊剂8

(四)固体剂型8

1.散剂8

2.片剂9

3.颗粒剂9

4.微囊剂9

五、渔药的基本作用9

(一)抑制和杀灭病原体9

(二)改良养殖环境10

(三)调节养殖水生动物的生理功能10

六、影响渔药药效的因素10

(一)药物的剂量、剂型10

(二)给药方式10

(三)动物状态11

1.种属差异11

2.生理差异11

3.个体差异11

4.机体的健康状况11

(四)环境因素11

1.水温11

2.有机物11

3.酸碱度11

4.溶氧11

5.光照和季节11

6.病原体的状态和抵抗力11

七、渔药给药方法和效果评价12

(一)泼洒法12

(二)悬挂法12

(三)浸浴法12

(四)浸沤法13

(五)涂抹法13

(六)内服法13

(七)灌服法13

(八)注射法14

八、渔药的质量标准14

九、渔药的管理与贮藏15

(一)渔药的质量管理15

(二)渔药的保管与贮藏15

十、渔药的鉴别16

(一)鉴别的目的和依据16

(二)鉴别的内容17

(三)鉴别的方法17

1.外表观察17

2.鉴别试验19

十一、渔药的残留与监控19

(一)渔药的残留及危害19

1.残留的概念19

2.残留限量及其确定依据20

3.休药期及其制订20

4.危害21

(二)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24

1.渔药的不规范使用24

2.管理不完善25

3.技术规范和标准缺乏26

4.未能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26

(三)渔药残留的检测26

1.检测的原则26

2.检测方法的选择27

3.样品的前处理28

4.常用检测方法简介29

(四)渔药残留的控制31

1.规范用药31

2.法规、标准体系建设32

3.完善管理33

4.加强无公害渔药研究34

第二部分 渔药使用技术36

一、渔药选择及使用原则36

(一)渔药的选择原则36

1.安全性37

2.有效性37

3.方便性37

4.经济性38

5.真实性38

(二)渔药的使用原则38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39

(一)根据患病水生动物的表现状况39

(二)根据病原体的特性39

(三)根据药物的类型40

三、选择药物的依据40

(一)依据药物的抗菌谱40

(二)感受性的测定41

(三)抗生素的作用方式41

(四)第一次选用药物和第二次选用药物42

四、药物治疗技术42

(一)拌饵投喂药物42

1.投药的标准量42

2.药物的剂型与饲料44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45

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46

5.开始投喂药饵的时间47

6.投喂药饵的期间47

(二)浸泡(药浴)48

1.水量的计算48

2.药物的浓度48

3.浸泡的方法48

(三)涂抹法49

(四)注射法49

五、药物治疗效果的判定50

(一)死亡数量50

(二)游动状态50

(三)摄食量50

(四)症状50

(五)病原菌保有率50

(六)抗体效价的变化51

(七)病理组织图像51

六、治疗失败后的对策51

(一)对病原体的鉴定是否正确51

(二)对病原菌的诊断正确而治疗失败51

1.由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51

2.致病菌的二重感染现象51

3.投药量、投药时期不足52

七、渔用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52

(一)不重视病原学诊断52

(二)不了解病原菌耐药状况52

(三)不重视提高养殖水生动物免疫功能53

1.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对水生动物的应激性刺激53

2.在饵料中增加营养53

3.适当应用免疫激活剂53

(四)不遵守休药期53

八、降低耐药性的对策54

(一)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54

(二)减少耐药性对策54

九、安全规范使用渔药54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54

(二)科学、合理使用药物55

(三)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56

(四)合理利用中草药57

(五)正确使用渔用生物药品57

十、渔药使用注意事项58

(一)了解药物性能,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58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59

(三)了解养殖环境,合理确定用药量60

(四)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60

第三部分 渔用原料药61

一、环境改良与消毒药61

(一)醛类61

(二)碱类64

(三)酸类67

(四)盐类68

(五)卤素类76

(六)染料类84

(七)氧化剂86

(八)重金属盐类91

(九)表面活性剂93

(十)矿物质95

二、抗微生物药98

(一)抗菌药100

1.抗生素类100

2.磺胺类125

3.喹诺酮类133

4.其他抗菌药物150

(二)抗真菌药154

(三)抗病毒药159

三、杀虫驱虫药164

(一)抗原虫药165

(二)驱杀蠕虫药180

(三)杀寄生甲壳动物药192

(四)除害药199

四、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203

(一)激素203

(二)维生素208

1.脂溶性维生素208

2.水溶性维生素214

(三)钙、磷及微量元素(矿物质)225

1.钙226

2.磷227

3.铁228

4.钴228

5.铜229

6.硒230

7.锌231

8.锰231

9.镁232

10.碘233

(四)氨基酸234

(五)促生长剂237

(六)免疫刺激剂241

五、防霉剂、抗氧化剂与麻醉剂243

(一)防霉剂243

(二)抗氧化剂249

(三)麻醉剂和镇静剂252

六、中草药257

(一)抗微生物中草药257

(二)抗病毒中草药275

(三)抗寄生虫中草药280

(四)抗真菌中草药288

(五)免疫增强及调理型中草药289

七、生物制品295

(一)诊断用生物制品295

1.诊断用抗原295

2.诊断用抗体296

(二)常用疫苗297

(三)常用佐剂304

八、微生态制剂307

(一)乳酸菌类308

(二)酵母菌类309

(三)芽孢杆菌类309

(四)光合细菌(PSB)311

(五)其他益生菌312

第四部分 国家标准渔药制剂314

一、抗微生物药314

(一)抗生素315

(二)合成抗菌药322

1.磺胺类药322

2.喹诺酮类药329

(三)抗微生物中药制剂339

二、杀虫驱虫药物352

(一)抗原虫药352

(二)驱杀蠕虫药358

(三)杀寄生甲壳动物药366

(四)杀虫驱虫中药制剂370

三、消毒药物373

(一)醛类373

(二)卤素类374

(三)季铵盐类397

(四)氧化剂398

(五)盐类400

(六)其他400

四、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401

(一)激素401

(二)维生素404

(三)微量元素405

(四)中药制剂407

(五)其他411

五、环境改良剂412

六、水产用疫苗418

第五部分 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421

一、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产生与原因421

二、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421

(一)改善环境422

1.在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422

2.采用生物调控方法改善水体环境422

3.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水体环境423

(二)增强鱼体抗病力423

1.选育品质优良的品种423

2.加强饲养管理424

3.人工免疫424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424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424

2.彻底清塘425

3.机体消毒425

4.饲料消毒425

5.工具消毒425

6.食场消毒425

7.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425

8.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或终末寄主426

三、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检查和诊断426

(一)现场调查426

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426

2.了解水质情况427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428

4.了解养殖水生动物的异常表现428

(二)肉眼检查429

1.体表的检查430

2.鳃的检查430

3.内脏的检查431

(三)显微镜检查431

1.镜检的方法432

2.各器官的镜检432

(四)病原分离433

1.病毒分离法433

2.细菌分离法433

(五)血清学鉴定与血清凝集试验433

1.试验试剂434

2.试验器材434

3.试验方法434

4.试验结果判断434

(六)养殖水生动物疾病检查的注意事项435

1.现场调查暴发性死鱼435

2.病检时一定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对象检查435

3.要保持鱼体湿润435

4.分离出鱼的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435

5.用过的工具要清洗干净后再用435

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436

(七)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综合确诊436

第六部分 养殖水生动物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440

一、微生物源性病440

(一)病毒性疾病440

1.鱼类常见病毒性疾病及防治441

2.甲壳类常见病毒性疾病及防治447

(二)细菌性疾病449

1.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449

2.甲壳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457

3.两栖/爬行类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458

(三)真菌性疾病460

二、寄生虫病462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462

1.原虫病462

2.蠕虫病470

(二)甲壳类常见寄生虫病481

(三)两栖/爬行类常见寄生虫疾病483

三、非寄生性疾病484

四、水生生物引起的中毒484

附录488

附录1 渔业水质标准488

附录2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495

附录3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500

附录4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505

附录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510

附录6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517

附录7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522

附录8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530

附录9 常见鱼病肉眼鉴别症状表535

附录10 鱼种浸洗消毒用药表538

附录11 常用渔药的配伍禁忌5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