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
  • 骆永明,夏家淇,章海波,宋静,滕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25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土壤环境-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土壤污染1

1.1.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态势2

1.1.2 我国土壤污染来源及其成因剖析4

1.1.3 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分析5

1.1.4 土壤污染识别6

1.2 土壤环境质量7

1.2.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8

1.2.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9

1.3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10

1.3.1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发展现状10

1.3.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概况11

主要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制定的发展趋势13

2.1 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及其制定方法13

2.1.1 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概况13

2.1.2 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类型19

2.1.3 发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差异20

2.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及其制定方法23

2.2.1 国家标准24

2.2.2 环保行业标准25

2.2.3 地方标准28

2.2.4 港澳台地区标准30

2.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发展趋势与我国制定方向31

2.3.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发展趋势31

2.3.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向32

主要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理论体系36

3.1 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理论36

3.1.1 土壤环境容量的理论基础36

3.1.2 土壤环境容量在基准与标准制定中的运用37

3.2 土壤污染物的介质分配理论39

3.2.1 重金属在土壤-溶液中分配39

3.2.2 疏水性有机物在土壤组分中的分配43

3.3 土壤中污染物的剂量-效应理论47

3.4 土壤中污染物的暴露与风险理论50

3.4.1 暴露评估50

3.4.2 环境风险评估53

主要参考文献54

第四章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57

4.1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结构组成57

4.2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污染物指标筛选59

4.2.1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污染物指标筛选原则59

4.2.2 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指标比较61

4.3 土壤环境调查与现场监测方法71

4.3.1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1

4.3.2 农田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2

4.3.3 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方法72

4.3.4 土壤污染现场监测方法73

4.4 土壤环境分析方法75

4.4.1 分析流程75

4.4.2 国家及行业标准分析方法77

4.4.3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标准分析方法77

4.4.4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8

4.5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框架体系79

4.5.1 标准分类分级体系79

4.5.2 标准指标体系79

主要参考文献81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的方法体系83

5.1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法83

5.1.1 元素统计法83

5.1.2 元素参比法84

5.1.3 累积频率曲线法84

5.2 健康风险评估法85

5.2.1 用地方式及其暴露途径85

5.2.2 土壤直接暴露途径86

5.2.3 土壤间接暴露途径87

5.2.4 食物链途径87

5.2.5 主要参数选定89

5.3 生态风险评估法90

5.3.1 生态物种敏感性分布法90

5.3.2 生态毒理数据的筛选和转换92

5.3.3 SSD方法的应用准则93

5.4 地下水保护目标法93

主要参考文献95

第六章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制定研究97

6.1 无机污染物97

6.1.1 分区制定原则97

6.1.2 元素统计法为基础97

6.1.3 百分位法算背景98

6.1.4 统计单元的划分建议99

6.1.5 高背景值问题101

6.2 有机污染物102

主要参考文献102

第七章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制定研究104

7.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预设条件104

7.1.1 用地方式与暴露情境设置104

7.1.2 污染物毒性参数104

7.1.3 敏感受体105

7.2 土壤饱和浓度限值与不确定分析105

7.2.1 土壤饱和浓度限值105

7.2.2 不确定性分析106

7.3 居住和工商业用地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08

7.3.1 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08

7.3.2 参数设定108

7.3.3 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分析116

7.4 农业用地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19

7.4.1 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19

7.4.2 参数设定与基准计算120

7.5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暴露模型及其参数设定125

7.5.1 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125

7.5.2 参数设定与基准计算125

7.6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基准计算值129

7.7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制定问题132

7.7.1 基准计算值与国外土壤筛选值比较132

7.7.2 二级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43

主要参考文献145

第八章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制定研究146

8.1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三级标准146

8.2 污染场地土壤三级标准值计算147

8.3 风险评估模型参数及其推荐值149

8.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目标的确定151

主要参考文献152

第九章 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154

9.1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可及性154

9.2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155

9.2.1 化学浸提及萃取法156

9.2.2 仿生提取法157

9.2.3 生物配体模型法159

9.2.4 定量结构-活性(QSAR)相关模型161

9.2.5 生物测试法162

9.3 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污染临界值确定162

9.3.1 土壤重金属浸提态的污染临界值162

9.3.2 毒性浸出试验污染临界值163

9.4 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展望167

9.4.1 土壤性质矫正的全量指标167

9.4.2 土壤有效态含量指标168

9.4.3 相对生物有效性矫正系数(RBA)的应用168

主要参考文献170

第十章 我国农业用地土壤镉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1174

10.1 农田土壤中镉及其来源174

10.1.1 土壤中镉的背景含量174

10.1.2 土壤中镉的主要来源175

10.2 土壤-植物系统镉迁移的模型建立与检验177

10.2.1 土壤-植物系统镉迁移的建模方法177

10.2.2 建模数据的收集179

10.2.3 镉的作物富集系数模型与预测效果检验180

10.2.4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180

10.2.5 不确定性分析182

10.2.6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185

10.3 土壤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186

10.3.1 土壤-蔬菜系统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186

10.3.2 土壤-水稻系统有效态镉的环境质量基准值189

10.4 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镉环境质量基准值191

10.4.1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191

10.4.2 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镉环境质量基准值192

10.5 农业用地土壤镉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193

主要参考文献193

第十一章 我国居住和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2197

11.1 土壤中铅及其来源197

11.2 环境铅污染暴露模型199

11.2.1 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IEUBK)模型199

11.2.2 成人血铅模型(ALM)200

11.3 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值推导201

11.3.1 基于IEUBK的居住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201

11.3.2 基于ALM的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基准203

11.3.3 参数敏感性分析204

11.4 居住和工商业用地土壤铅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205

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十二章 我国土壤苯并[a]芘的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案例3209

12.1 土壤中苯并[a]芘及其来源209

12.2 用地方式划分及其暴露途径分析210

12.2.1 用地方式划分210

12.2.2 暴露途径及其计算模型210

12.3 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土壤苯并[a]芘临界值推导214

12.4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土壤苯并[a]芘临界值推导215

12.5 土壤中苯并[a]芘的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215

主要参考文献218

结语220

附录1 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暴露途径与计算模型224

附录2 污染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毒性参数列表239

附录3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48

附录4 研究团队发表的相关论文和专著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