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暮乐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10581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历程1
第一章 马克思说“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么样的?1
第二章 马克思怎样拯救了“哲学辩证法”,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13
第三章 马克思是怎样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32
第四章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创历史唯物主义38
[阅读材料]: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暨恩格斯的历史地位48
第二编(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宇宙观63
第一章 用彻底的唯物主义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主义66
第二章 世界的统一性是物质性,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68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间、空间理论70
第四章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不停地运动性73
第五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75
第六章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及道德观78
第七章 辩证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消灭阶级80
第八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由与必然性84
第九章 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88
第十章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93
[阅读材料]:马克思与西方(西欧几国)哲学的关系及与东方(中国)哲学的关系103
第二编(下) 摘录艾思奇等教授根据中国哲学史解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宇宙观112
第一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114
第二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19
第三章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24
第四章 物质运动有它自己的规律性127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这是揭示发展原因的规律(引者加)130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这是揭示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引者加)137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转化的规律(引者加)148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在生活中、思维中的必然应用(引者加)159
第三编 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思维观173
第一章 精神是什么?——精神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174
第二章 什么是思维?——意识是头脑对存在的反映178
第三章 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182
第四章 马克思非常关注精神—思维观问题185
第一节 马克思对洛克的人类的理性经验的赞赏185
第二节 马克思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精神—思维观的最高境界——能动反映论185
第五章 毛泽东的《实践论》揭示了人的感性思维的内容及其规律,《矛盾论》揭示了人的理性思维的内容及其规律,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精神—思维观的空白,也是马克思精神—思维观的又一贡献187
第一节 《实践论》揭示了人的感性认识的内容及规律187
第二节 《矛盾论》揭示人的理性认识的内容及规律190
第四编 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9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842年—19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99
第一节 马克思的三次概括,奠定了社会形态的理论基础199
第二节 这个社会形态理论的作用是什么?204
第三节 什么是社会形态理论?205
第四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和社会形态理论的评价205
第五节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诸多哲学原理和革命原理20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24年)——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207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列宁反击马赫主义进攻,成功地捍卫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207
第二节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209
第三节 列宁反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捍卫了十九世纪末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势头,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11
第四节 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革命原理变成了社会现实,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1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一部分)——苏联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阶段216
第一节 苏联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阶段216
第二节 斯大林领导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联合,打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免受法西斯蹂躏219
第三节 斯大林总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220
第四节 斯大林组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对国际共产主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21
第五节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222
第六节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224
第七节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的改革和过渡22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22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四阶段(第一部分)——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及其失败231
第一节 1985年,改革从“抓酗酒运动”开始231
第二节 调整干部队伍,向“保守力量”开刀231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探索232
第四节 1986年,召开苏共二十七大232
第五节 1987年“新思维”改革233
第六节 1988年转向政治体制改革235
第七节 1991年“9+1”会议与“8·19”237
第八节 1992年,“飞向一个新时代”与真正的政变237
第九节 主权国家联合体237
第十节 奇怪的“自白”238
[阅读材料]:戈尔巴乔夫的家事、身世《戈尔巴乔夫——克里姆林宫的异教徒》(摘要)240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第二部分)——邓小平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48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48
第二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八大路线,狠抓“主要矛盾,坚持发展生产力”249
第三节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地领导了社会主义改革运动249
第四节 勇敢地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坚持了计划又大胆地改为市场经济体制250
第五节 正确地把握时代,把握国家性质,恰如其分地领导国家前进251
第六节 提出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两大症结,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总结,并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252
第七节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253
第八节 总结了二十世纪兄弟党之间不正常关系的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党际关系原则254
第九节 理论上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实践上积累了击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验,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255
第十节 身体力行取消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和建立退休制度257
第五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限生命力260
第一章 马克思不是“哲学的终结论者”,他是使哲学变成科学世界观的创始人、奠基人260
第二章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无限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大特点261
第一节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讲些什么?26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大特点265
【附录一】:著者跋文271
后记295
热门推荐
- 2231026.html
- 3813568.html
- 2115979.html
- 634239.html
- 1778098.html
- 2475698.html
- 2605230.html
- 2578350.html
- 234385.html
- 728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4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0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8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