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弃权规则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弃权规则研究
  • 钟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76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国际商事仲裁-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弃权规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1章 国际商事仲裁及其弃权规则概述9

1.1 本书对国际商事仲裁定义的采纳10

1.2 本书写作的大背景:国际商事仲裁法趋同化13

1.2.1 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立法14

1.2.1.1 《纽约公约》:使仲裁裁决能够跨国执行15

1.2.1.2 《UNCITRAL仲裁规则》:为临时仲裁和仲裁机构提供蓝本16

1.2.1.3 《UNCITRAL示范法》:为各国立法提供示范17

1.2.2 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的相互影响20

1.3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弃权规则概述24

1.3.1 弃权规则的种类25

1.3.1.1 当事人放弃仲裁权利规则25

1.3.1.2 当事人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29

1.3.1.3 当事人放弃对仲裁裁决挑战权规则34

1.3.2 本书对弃权规则的定义37

1.3.2.1 弃权(waiver)一词的含义37

1.3.2.2 弃权规则的定义38

第2章 放弃仲裁权利规则适用分析40

2.1 仲裁权利及其行使40

2.2 判断放弃仲裁权利的机构和法律适用43

2.2.1 当事人对待仲裁的行为43

2.2.2 当事人在法院的行为44

2.3 判断放弃仲裁权利的标准46

2.3.1 当事人知道自己享有仲裁权利46

2.3.2 当事人的行为与其行使仲裁权利相悖48

2.3.2.1 当事人对待仲裁的行为48

1.未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间内提起仲裁48

2.被申请人在得到仲裁通知后拒绝参加仲裁51

3.被申请人拒绝指定仲裁员55

4.当事人拒绝预付仲裁费用55

5.当事人不配合仲裁程序的进行56

6.仲裁程序过于拖延57

7.小结62

2.3.2.2 当事人在法院的行为63

1.原告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63

2.原告就仲裁协议下的实体争议起诉64

3.被告在法院申述实体争议65

(1)《UNCITRAL示范法》第8条分析66

问题一、“一方当事人”的含义66

问题二、“不迟于就争议实体提出第一次申述”的含义67

问题三、迟于就争议实体提出第一次申述援引仲裁协议的后果73

(2)其他国家法律的规定75

(3)被告自始不参加诉讼程序或提出管辖权异议后参加诉讼程序的判断77

(4)小结79

4.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临时措施79

(1)受理临时措施申请的法院82

(2)非受理临时措施申请的法院84

(3)小结85

5.当事人在法院的其他行为86

(1)起诉关联合同当事人86

(2)申请执行部分裁决87

2.3.3 对其他仲裁协议当事人的损害是否必要?88

2.3.3.1 美国强烈支持仲裁的政策88

2.3.3.2 联邦判例法对当事人放弃仲裁权利判断要件的确立89

1.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90

2.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90

3.联邦第三巡回上诉法院92

4.联邦第四巡回上诉法院93

5.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93

6.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94

7.联邦第八巡回上诉法院95

8.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95

9.小结95

2.4 放弃仲裁规则适用总结96

第3章 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适用分析98

3.1 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的权利98

3.1.1 仲裁程序权利及异议权98

3.1.2 异议权行使的限制100

3.2 判断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的机构和法律适用101

3.2.1 仲裁规则和仲裁法中放弃异议权规则的联系和区别101

3.2.2 仲裁庭和法院对放弃异议权规则的适用102

3.3 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的适用标准104

3.3.1 仲裁程序中出现了不当情形104

3.3.1.1 当事人可以背离的规则105

3.3.1.2 仲裁庭无管辖权107

1.仲裁协议无效108

(1)主合同仲裁协议上当事人签字及其有效性109

(2)合同中并入格式条件中仲裁条款的效力110

(3)当事人无签订仲裁协议的行为能力112

(4)仲裁协议中未能准确表达仲裁的意愿113

2.仲裁庭组成不当115

(1)仲裁员资质不合格115

a.对方当事人选定或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不合格116

b.当事人自己指定的仲裁员不合格119

(2)仲裁庭组庭程序不当121

(3)仲裁庭公正性存疑124

3.仲裁庭超越权限125

3.3.1.3 仲裁庭的不当行为127

1.当事人未得到开庭审理的机会128

2.当事人未得到质证的机会129

3.3.1.4 不当情形是否为必要要件?131

3.3.2 当事人知道不当情形的存在133

3.3.2.1 当事人知道仲裁庭不当行使管辖权136

3.3.2.2 当事人知道仲裁庭组成不当136

1.知道仲裁员资质不符136

2.知道组庭不当138

3.知道仲裁机构公正性存疑139

3.3.2.3 知道仲裁庭行为不当139

3.3.2.4 知道仲裁庭超裁140

3.3.3 当事人没有及时提出异议140

3.3.3.1 当事人有条件提出异议141

3.3.3.2 提出异议的方式142

1.是否必须明示?142

2.是否需要以书面方式提出?144

3.向谁提出?144

3.3.3.3 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145

1.对仲裁庭管辖权提出异议146

2.对仲裁员资格提出异议147

3.3.3.4 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149

1.对仲裁庭组庭提出异议151

2.对仲裁庭超裁提出异议152

3.对仲裁庭不当行为提出异议154

3.3.4 当事人继续进行仲裁157

3.3.4.1 继续参加仲裁是否为必要条件?157

3.3.4.2 当事人不提出异议不参加仲裁程序158

3.3.4.3 当事人提出异议后继续参加仲裁程序160

3.3.4.4 当事人提出异议后不参加仲裁163

3.4 适用放弃异议权规则的后果165

3.4.1 当事人丧失异议权165

3.4.2 补足仲裁程序的正当性167

3.5 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适用总结170

第4章 放弃对仲裁裁决挑战权规则适用分析172

4.1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权利及其放弃173

4.1.1 放弃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权利的法律适用173

4.1.2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174

4.1.3 当事人放弃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175

4.1.3.1 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庭组庭不当和当事人未得到公正对待175

4.1.3.2 仲裁庭超越权力作出裁决177

4.1 3.3 可仲裁性179

4.1.3.4 公共政策183

4.1.3.5 仲裁庭适用法律错误184

4.2 申请拒绝执行仲裁裁决权利及其放弃185

4.2.1 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适用185

4.2.2 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庭组庭不当和当事人未得到公正对待187

4.2.3 仲裁庭超越权力范围作出仲裁裁决189

4.2.4 可仲裁性和公共政策189

4.2.5 不申请撤销裁决是否放弃拒绝执行裁决190

4.2.5.1 《纽约公约》的规定和一般国家的实践191

4.2 5.2 德国旧民事诉讼法中的特殊规定和司法实践192

4.2.5.3 现行德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193

1.德国民事诉讼法对撤销和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规定193

2.德国民事诉讼法对撤销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规定195

4.2.5.4 小结200

4.3 放弃对仲裁裁决挑战规则适用总结200

第5章 国际商事仲裁中弃权规则的价值及基础分析203

5.1 弃权规则的作用——规制纠纷解决中的不诚信行为204

5.2 弃权规则的价值——公正与效率207

5.3 弃权规则的社会政策基础——各国支持仲裁的政策210

5.4 弃权规则与禁止反言原则214

5.4.1 禁止反言概述215

5.4.1.1 禁止反言概念及其分类215

1.禁止反言(estoppel):表述的禁止发言(estoppel by representation)、协议的禁止反言(estoppel in pairs)、衡平的禁止反言(equitable estoppel)、允诺的禁止发言(promissory estoppel)216

2.间接禁止反言(collateral estoppel)218

3.其他类型的禁止反言218

5.4.1.2 禁止反言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219

1.间接禁反言的适用219

2.衡平禁止反言的适用222

3.允诺的禁止反言的适用226

5.4.2 禁止反言与弃权规则的关系227

5.4.2.1 禁止反言与弃权规则的区别227

5.4.2.2 禁止反言与弃权规则的联系228

1.理论上的联系228

2.禁止反言对弃权规则立法的作用230

3.禁止反言与弃权规则同样的司法效果231

5.5 弃权规则价值及基础总结232

第6章 我国有关弃权规则的立法与实践234

6.1 放弃仲裁权利的立法与实践236

6.1.1 仲裁时效236

6.1.2 被告参加法院实体审理236

6.1.3 被告对于原告的起诉不予理会239

6.1.4 申请临时性保全措施239

6.2 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的立法与实践240

6.2.1 放弃管辖异议权242

6.2.1.1 仅适用仲裁规则243

1.仲裁委员会对其仲裁规则的适用243

2.法院对仲裁规则的适用244

6.2.1.2 仅适用《仲裁法》247

6.2.1.3 并行适用《CIETAC规则》和《仲裁法》249

6.2.1.4 适用《仲裁法司法解释》250

6.2.1.5 对仲裁被申请人自始不参加仲裁程序的处理254

6.2.2 放弃对仲裁庭组庭不当的异议256

6.2.3 放弃对仲裁庭不当行为的异议权260

6.2.4 我国仲裁法中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的适用总结261

6.3 放弃对仲裁裁决挑战权的立法与实践262

6.3.1 我国法律关于挑战仲裁裁决的规定263

6.3.2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时限的规定264

6.3.3 放弃以仲裁程序中不当情形为由的挑战264

6.3.4 放弃撤销与放弃拒绝执行264

6.3.5 放弃以可仲裁性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由的挑战266

6.4 我国商事仲裁中弃权规则总结及立法建议267

6.4.1 放弃仲裁权利规则268

6.4.2 放弃对仲裁程序异议权规则270

6.4.3 放弃对仲裁裁决挑战权规则271

结论273

参考文献278

案例索引288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