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用建筑空调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最良,姚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80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民用建筑-房屋建筑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建筑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1
1.2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3
1.2.1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3
1.2.2 湿空气的状态方程4
1.3 湿空气的焓湿图与应用5
1.3.1 湿空气的焓湿图5
1.3.2 湿空气焓湿图的应用6
1.4 风量平衡和热平衡9
1.4.1 风量平衡9
1.4.2 热平衡9
1.4.3 全年新风量变化时空调系统风量平衡关系9
1.5 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的有关规范和标准10
1.5.1 建筑与暖通空调工程制图标准10
1.5.2 通用设计规范10
1.5.3 专用设计规范11
1.5.4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1
1.5.5 常用各种标准代号的意义11
1.6 空调设计程序与深度12
1.6.1 方案设计12
1.6.2 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13
1.6.3 施工图设计14
参考文献16
第2章 空调负荷的计算与送风量的确定17
2.1 空调的室内、外计算参数17
2.1.1 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17
2.1.2 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21
2.2 室内空气品质与新风量30
2.2.1 室内空气品质30
2.2.2 新风量32
2.3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和制冷系统的冷负荷38
2.4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39
2.4.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40
2.4.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46
2.4.3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49
2.5 空调新风负荷的计算52
2.6 空调湿负荷的计算53
2.6.1 人体散湿量53
2.6.2 敞开水表面散湿量54
2.7 空调热负荷的计算54
2.8 民用建筑空调负荷的概算指标及经验数据56
2.8.1 国内部分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56
2.8.2 国外部分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58
2.8.3 热负荷概算指标61
2.8.4 空调扩大初步设计中常用的部分经验数据61
2.9 空调负荷计算软件介绍65
2.9.1 DeST软件介绍65
2.9.2 鸿业暖通空调软件ACS介绍69
2.9.3 使用注意事项70
2.10 送风量的确定71
2.10.1 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71
2.10.2 冬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72
参考文献72
第3章 空气调节系统74
3.1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适用性74
3.2 全空气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75
3.2.1 全空气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特点75
3.2.2 全空气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76
3.2.3 算例79
3.3 变风量空调系统81
3.3.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81
3.3.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81
3.3.3 算例83
3.4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83
3.4.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83
3.4.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84
3.4.3 算例86
3.5 诱导器空调系统87
3.5.1 诱导器空调系统的特点87
3.5.2 诱导器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87
3.5.3 算例87
3.6 VRV空调系统89
3.6.1 VRV空调系统的特点89
3.6.2 VRV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89
3.7 冷却吊顶空调系统90
3.7.1 冷却吊顶空调系统的特点90
3.7.2 冷却吊顶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与计算方法91
3.7.3 算例91
参考文献92
第4章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典型形式与特点93
4.1 客房空调系统的形式与特点93
4.1.1 客房空调的新风系统93
4.1.2 风机盘管的选择与布置94
4.1.3 排风系统94
4.2 写字楼空调系统形式与特点95
4.2.1 写字楼的功能特点95
4.2.2 写字楼空调系统的形式与特点96
4.3 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空调典型系统与特点101
4.3.1 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空调的特点101
4.3.2 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空调负荷特点101
4.3.3 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的空调系统102
4.4 歌舞厅空调典型系统与特点103
4.4.1 歌舞厅空调的特点103
4.4.2 歌舞厅空调负荷的特点103
4.4.3 歌舞厅空调系统设计104
4.5 康乐中心空调典型系统与特点104
4.5.1 康乐中心的功能与特点104
4.5.2 康乐中心空调系统的特点105
4.5.3 康乐中心空调系统的设计105
4.6 门厅、四季厅、中庭空调系统形式与特点106
4.6.1 门厅、四季厅、中庭空调的特点106
4.6.2 门厅、四季厅空调系统的设计106
4.6.3 中庭的空调设计107
4.7 厨房、洗衣房的空调与通风系统107
4.7.1 厨房、洗衣房的功能特点107
4.7.2 厨房、洗衣房的负荷特点108
4.7.3 厨房的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108
4.7.4 洗衣房的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110
4.8 计算机房与程控机房的空调设计111
4.8.1 计算机房、程控机房空调的特点111
4.8.2 计算机房、程控机房的空调负荷及送风量111
4.8.3 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112
4.8.4 机房的气流组织113
4.8.5 机房的空调系统115
4.9 商场空调的典型系统与特点116
4.9.1 商场负荷的特点116
4.9.2 商场室内参数与空气品质问题117
4.9.3 商场的空调系统118
4.9.4 商场的防排烟设计118
4.10 影剧院空调的典型系统与特点119
4.10.1 影剧院空调负荷的特点119
4.10.2 观众厅的气流组织122
4.10.3 舞台空调的气流组织125
4.10.4 影剧院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126
4.10.5 影剧院空调的预冷运行127
4.11 体育馆空调的典型系统与特点127
4.11.1 体育馆的建筑特点及空调负荷特点127
4.11.2 比赛大厅的气流组织128
4.11.3 体育馆的空调方式131
4.12 游泳馆空调的典型系统与特点132
4.12.1 游泳馆空调的特点132
4.12.2 游泳馆空调负荷的特殊性133
4.12.3 游泳馆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134
4.12.4 设计实例136
4.13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138
4.13.1 建筑与能源138
4.13.2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138
参考文献141
第5章 空调设备的分类与选择142
5.1 卧式组合式空调机组142
5.2 吊装式和柜式空调机组144
5.2.1 吊装式空调机组144
5.2.2 柜式空调机组145
5.3 屋顶空调机147
5.3.1 屋顶空调机结构与特点147
5.3.2 屋顶空调机的性能参数149
5.3.3 屋顶空调机的适用性149
5.4 风机盘管机组149
5.4.1 风机盘管的构造及分类149
5.4.2 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及调节方法149
5.5 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151
5.5.1 蒸发冷却技术151
5.5.2 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152
5.6 小型水/空气热泵空调机152
5.6.1 小型水/空气热泵空调机的工作原理152
5.6.2 小型水/空气热泵空调机的种类153
5.7 多联式空调机组154
5.7.1 多联机系统的分类154
5.7.2 多联机系统的组成和配管155
5.8 冷辐射板157
5.8.1 冷却顶板157
5.8.2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158
5.9 空气的加湿设备160
5.9.1 等温加湿设备160
5.9.2 等焓加湿设备162
5.10 空调机组的选择164
5.11 表冷器的选择与校核计算164
5.11.1 表冷器的选择与校核计算方法164
5.11.2 表冷器校核计算的步骤171
5.12 空气加热器的选择与校核计算172
5.12.1 空气加热器的选择172
5.12.2 空气加热器的校核计算173
5.13 空气净化设备的选择174
5.13.1 初效过滤器175
5.13.2 中效过滤器176
5.14 多联机组的选择计算176
5.14.1 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内容176
5.14.2 多联机系统的设计步骤177
5.14.3 室内机的选择177
5.14.4 室内机与室外机容量的匹配179
5.14.5 室内机与室外机初选后的修正179
5.14.6 多联机的能效标准180
5.14.7 新风输送方式181
参考文献181
第6章 气流组织182
6.1 概述182
6.2 空调送风口与回风口183
6.2.1 送风口183
6.2.2 回风口185
6.3 典型的气流组织形式188
6.3.1 侧送风的气流组织188
6.3.2 顶送风的气流组织189
6.3.3 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191
6.4 侧送风设计计算191
6.4.1 侧送风的气流流型192
6.4.2 风口的选择与布置192
6.4.3 侧送气流组织的设计步骤192
6.5 喷口送风的设计计算197
6.5.1 喷口送风的气流流型197
6.5.2 喷口形式197
6.5.3 喷口侧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步骤197
6.5.4 喷口垂直向下送风199
6.5.5 喷口送风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00
6.6 散流器送风的设计计算200
6.6.1 散流器送风的气流流型200
6.6.2 散流器的选择与布置200
6.6.3 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步骤201
6.7 条缝形送风的设计计算205
6.7.1 条缝送风的气流流型205
6.7.2 条缝形风口的选择与布置205
6.7.3 条缝形风口送风的设计计算206
6.8 低温送风系统211
6.8.1 送风温度的确定原则211
6.8.2 低温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212
6.9 地板送风系统218
6.9.1 概述218
6.9.2 地板送风系统的设计流程218
6.9.3 地板送风系统的空调负荷与送风量218
6.9.4 地板送风系统静压箱220
6.9.5 送、回风口选择与布置221
6.9.6 地板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222
6.9.7 地板送风系统中特殊区域的处理223
6.10 CFD技术在气流组织设计中的应用224
参考文献225
第7章 空调风道设计计算226
7.1 概述226
7.1.1 风道(或称风管)分类226
7.1.2 风管规格227
7.2 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227
7.2.1 沿程阻力228
7.2.2 局部阻力231
7.3 风道的水力计算231
7.3.1 概述231
7.3.2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232
7.4 空调风道的保温240
7.4.1 概述240
7.4.2 保温层厚度241
7.5 风道特性曲线与风机的选择243
7.5.1 概述243
7.5.2 风道特性曲线与工作点246
7.5.3 风机的联合工作及其工况分析247
7.5.4 风机的选择249
7.5.5 风机的工况调节250
参考文献251
第8章 空调管路系统设计252
8.1 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252
8.1.1 空调管路系统的划分原则252
8.1.2 空调管路系统的形式253
8.1.3 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254
8.2 空调水系统的管路计算255
8.2.1 管径的确定255
8.2.2 水流动阻力的确定256
8.3 冷冻水系统设计259
8.3.1 单级泵冷冻水系统259
8.3.2 双级泵冷冻水系统260
8.3.3 混合式水系统261
8.3.4 冷水机组与循环水泵的连接方式261
8.3.5 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管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261
8.4 冷却水系统设计262
8.4.1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形式262
8.4.2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典型图示263
8.4.3 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267
8.4.4 冷却塔选择方法与步骤267
8.4.5 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7
8.5 热水系统管路设计269
8.5.1 热水系统的形式270
8.5.2 热水系统与热源的连接272
8.5.3 热水系统的防冻措施274
8.5.4 高温水管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275
8.6 蒸汽系统设计275
8.6.1 空调蒸汽系统的典型图示275
8.6.2 蒸汽管路和凝结水管路的水力计算表277
8.6.3 疏水器的选择285
8.6.4 凝结水箱容积的确定287
8.7 冷凝水管路的设计287
8.8 乙二醇水溶液管路系统设计288
8.8.1 乙二醇水溶液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场合288
8.8.2 乙二醇水溶液的物理性能289
8.8.3 乙二醇水溶液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292
8.8.4 乙二醇水溶液系统的管路计算292
8.9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特殊问题294
8.9.1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承压分析295
8.9.2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依据295
8.9.3 常用的竖向分区方式296
8.10 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297
8.10.1 空调水系统水质管理的设计原则298
8.10.2 防垢处理及防止菌和水藻繁殖的方法298
8.10.3 除污器及水处理设备299
8.11 空调水系统的定压301
8.11.1 膨胀水箱定压302
8.11.2 补给水泵定压302
8.11.3 气压罐定压304
8.12 空调水系统的补水、泄水与排气306
8.12.1 水系统的补水306
8.12.2 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306
8.13 空调管路系统的保温与防腐308
8.13.1 保温材料及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308
8.13.2 保温结构309
8.13.3 保温层厚度310
8.13.4 管路系统的防腐311
8.14 空调管路系统的管材及附件313
8.14.1 管路系统的管材313
8.14.2 管路系统的阀门313
8.14.3 管路系统的减压阀313
8.14.4 管路系统的安全阀317
8.14.5 管路伸缩和固定318
8.14.6 分汽缸、分水器和集水器318
8.15 空调水系统的节能要点319
8.15.1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320
8.15.2 空调变水量系统322
8.15.3 空调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322
参考文献324
第9章 防火及防排烟系统设计325
9.1 概述325
9.1.1 火灾烟气的危害325
9.1.2 防、排烟的作用325
9.1.3 火灾烟气控制的基本原则326
9.1.4 防火及防排烟系统常用阀门327
9.1.5 几个名词解释328
9.2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328
9.2.1 自然排烟的方式328
9.2.2 可以自然排烟的部位及开窗面积规定329
9.2.3 自然排烟设计要点329
9.3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330
9.3.1 机械排烟的方式330
9.3.2 机械排烟的部位330
9.3.3 机械排烟系统的布置330
9.3.4 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的确定331
9.3.5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点331
9.4 机械防烟系统设计334
9.4.1 机械加压防烟的设置部位334
9.4.2 机械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335
9.4.3 机械防烟系统加压送风量的计算335
9.4.4 机械防烟系统设计要点336
9.5 中庭及大空间防、排烟系统设计338
9.5.1 中庭式建筑的特点338
9.5.2 排烟方式339
9.5.3 中庭式建筑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及排烟量的确定340
9.6 地下停车场排烟系统设计340
9.6.1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与机械排烟系统的关系341
9.6.2 排风、排烟合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41
9.6.3 地下停车场排风、排烟合用系统设计要点343
9.7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343
9.7.1 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343
9.7.2 在必要位置设置防火阀344
9.7.3 严格选取设备及风管材料344
9.7.4 合理布置通风空调系统345
9.7.5 注意防爆问题345
参考文献345
第10章 民用建筑通风设计346
10.1 旅馆、宾馆客房的通风设计346
10.1.1 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346
10.1.2 客房通风设计要点347
10.1.3 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51
10.2 厨房的通风设计351
10.2.1 厨房设备的散热量、散湿量的确定352
10.2.2 通风量的计算352
10.2.3 设计要点354
10.3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设计355
10.3.1 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356
10.3.2 排风量与送风量的计算方法356
10.3.3 设计要点359
10.4 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360
10.4.1 人防地下室的通风功能360
10.4.2 防护通风系统361
10.4.3 设计参数364
10.4.4 防护通风设备的选择367
10.4.5 平战结合及平战功能转换371
10.5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设计372
10.5.1 柴油发电机组的冷却方式372
10.5.2 机房内散热量和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373
10.5.3 通风量计算375
10.5.4 排烟系统377
10.5.5 设计要点378
10.5.6 人防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设计379
10.6 室内游泳馆的通风设计379
10.6.1 池水温度和池厅空气参数379
10.6.2 通风量的计算380
10.6.3 室内游泳馆的通风设计要点382
10.6.4 室内游泳池通风设计中的节能措施383
10.7 设备用房的通风设计384
10.7.1 制冷机房的通风设计384
10.7.2 小型燃油(气)锅炉房的通风设计385
10.7.3 变配电机房及其他387
10.8 置换通风387
10.8.1 置换通风的原理387
10.8.2 置换通风的特性388
10.8.3 置换通风与地板送风的异同点389
10.8.4 置换通风的设计要点390
参考文献392
第11章 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394
11.1 概述394
11.2 电动冷水机组395
11.2.1 活塞式冷水机组396
11.2.2 螺杆式冷水机组396
11.2.3 离心式冷水机组396
11.2.4 风冷式冷水机组397
11.3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397
11.4 热泵式冷热水机组398
11.4.1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398
11.4.2 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406
11.5 锅炉409
11.5.1 热水锅炉409
11.5.2 真空锅炉410
11.5.3 蒸汽锅炉411
11.5.4 电锅炉413
11.6 换热设备414
11.6.1 壳管式换热器414
11.6.2 板式换热器414
11.7 水泵416
11.8 冷热源设计的一般要求417
11.8.1 设计的原始资料417
11.8.2 设计程序418
11.8.3 一般设计原则419
11.8.4 机房建筑设计与设备布置的要求419
11.9 电动冷水机组机房的设计要点420
11.9.1 电动冷水机组容量420
11.9.2 电动冷水机组类型与台数的选择421
11.9.3 循环水泵的选择422
11.9.4 其他设备的选择423
11.10 吸收式冷水机组机房设计的特殊问题423
11.10.1 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应注意的问题423
11.10.2 燃气系统的设计要点424
11.10.3 燃油系统设计要点426
11.10.4 排烟系统设计要点428
11.10.5 机房的安全及防火防爆430
11.11 热泵冷热水机组机房的设计要点431
11.11.1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机房设计要点431
11.11.2 井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机房的设计要点435
11.11.3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437
11.12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设计要点440
11.12.1 设计规范及标准440
11.12.2 锅炉的选择440
11.12.3 蒸汽锅炉房的热力系统442
11.12.4 热水锅炉房的热力系统444
11.12.5 锅炉水处理的设计要点445
11.12.6 锅炉房的布置要求447
11.13 热力站的设计要点448
11.13.1 热力站的作用448
11.13.2 几种典型的热力站热力系统图示448
11.13.3 对热力站设计的要求450
11.14 空调冷热源设计中应注意的节能措施451
11.14.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有关节能标准451
11.14.2 设计中杜绝冷水机组选择偏大451
11.14.3 从节能角度,应尽量选用能量利用效率高的冷热源设备与系统452
11.14.4 优先考虑采用天然冷热源454
11.14.5 回收与利用空调冷源中的冷凝热455
11.14.6 空调冷热源管路、水泵节能457
参考文献457
第12章 蓄能系统设计459
12.1 概述459
12.2 水蓄冷系统461
12.3 冰蓄冷系统463
12.3.1 外融式冰蓄冷系统463
12.3.2 内融式冰蓄冷系统464
12.3.3 封装冰蓄冷系统464
12.3.4 制冰滑落式蓄冷系统465
12.3.5 冰晶式蓄冷系统465
12.4 共晶盐蓄冷系统465
12.5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466
12.5.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条件466
12.5.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原则466
12.5.3 典型建筑的逐时冷负荷分布图467
12.5.4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468
12.5.5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备选择470
12.5.6 冰蓄冷系统主要设备容量的确定472
12.6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简介475
12.6.1 冰蓄冷系统优化的意义475
12.6.2 预测控制方法简介475
12.6.3 冰蓄冷系统优化的应用476
参考文献480
第13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482
13.1 概述482
13.2 声学计量483
13.3 暖通空调系统的噪声和噪声源485
13.3.1 与建筑物有关的噪声、振动源分类485
13.3.2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485
13.4 空调系统的消声器490
13.5 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492
13.5.1 室内噪声标准492
13.5.2 空调系统中噪声的自然衰减494
13.5.3 空气进入室内的噪声衰减495
13.5.4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496
13.6 空调机房、制冷机房噪声控制497
13.6.1 机房噪声控制要求及设计原则497
13.6.2 机房内噪声的降低497
13.7 空调装置的隔振498
13.7.1 振动传递率与减振标准498
13.7.2 工程中常用的减振器500
13.7.3 减振器的设计选用500
13.7.4 空调装置隔振设计要点501
参考文献502
第14章 空调监测系统与调节系统的典型方案503
14.1 概述503
14.1.1 空调监测与调节系统的任务和内容503
14.1.2 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504
14.1.3 符号说明504
14.2 新风系统监测与调节系统的典型方案505
14.2.1 冷/热盘管合设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之一505
14.2.2 冷/热盘管合设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之二506
14.2.3 冷/热盘管分设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之一507
14.2.4 冷/热盘管分设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之二507
14.3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案508
14.4 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监测与调节系统的典型方案509
14.4.1 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509
14.4.2 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典型方案512
14.4.3 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信号与联锁515
14.4.4 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516
14.5 变风量空调系统监测与调节系统的典型方案517
14.5.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典型控制方案517
14.5.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方案519
14.6 冷热源系统监测与调节系统的典型方案520
14.6.1 锅炉、热交换设备、冷却塔单台设备控制方案520
14.6.2 电动冷水机组的单元控制器521
14.6.3 单台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控制524
14.6.4 多台锅炉、冷却塔、冷水机组、水泵的控制方案528
14.6.5 冷冻站、热力站DDC控制系统方案532
14.6.6 冷水机组与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案534
参考文献534
热门推荐
- 1812157.html
- 3273312.html
- 1629053.html
- 1477611.html
- 2198731.html
- 2138647.html
- 3768650.html
- 1313380.html
- 2172258.html
- 3837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3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8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8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