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状元笔记·教材详解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人教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封秀英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龙门书局
- ISBN:97875088218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政治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状元笔记·教材详解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人教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
芝麻开门1
基础知识全解2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2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
哲学的产生2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
哲学的本义3
哲学的任务4
第二框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5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5
哲学与世界观5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6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7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7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8
1.误区: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与我们常人无关8
2.易错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9
3.障碍点: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
方法·技巧·能力9
1.学以致用9
2.深度思维10
3.方法技巧:材料型主观题的解题方法11
第一课检测题11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4
芝麻开门14
基础知识全解15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15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5
哲学的基本问题15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6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16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7
一、唯物主义1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7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8
二、唯心主义18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8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19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20
1.误区: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基本派别等同起来20
2.易错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20
3.障碍点: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1
方法·技巧·能力21
1.图示高效记忆法21
2.学以致用21
第二课检测题22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24
芝麻开门24
基础知识全解24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4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4
二、社会变革的先导25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25
第二框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6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有三大基础2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9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30
1.误区①: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30
2.误区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30
3.障碍点: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31
方法·技巧·能力31
1.题型特点31
2.解题方法31
3.学以致用31
第三课检测题32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34
哲学的功能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35
单元知能整合36
单元知识结构图表36
难点·综合·易错点37
1.难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37
2.综合:哲学是什么37
3.易错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8
方法·技巧·能力38
1.二二组合式单选题38
2.三三组合式单选题39
3.不规则组合式单选题39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39
单元检测题42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7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47
芝麻开门47
基础知识全解47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47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47
自然界是物质的48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48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0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50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51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51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51
运动的含义51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5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53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54
规律的含义54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54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55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56
1.误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说明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56
2.易错点:错把某些现象,如“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等当做规律57
3.障碍点: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57
方法·技巧·能力58
1.方法技巧:“古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58
2.学以致用58
第四课检测题58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61
芝麻开门61
基础知识全解61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61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2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2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3
物质决定意识64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65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65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65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66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表现66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7
全面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69
1.误区:认为意识都能促进事物的发展69
2.易错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70
3.障碍点: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相互制约70
方法·技巧·能力71
1.方法技巧:设问中带“这”的选择题的方法71
2.学以致用71
第五课检测题71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74
芝麻开门74
基础知识全解75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75
一、实践及其特点75
实践75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7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77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8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78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79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80
一、真理是客观的80
真理的概念80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81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81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81
认识具有反复性82
认识具有无限性82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8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83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83
1.误区: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83
2.易错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要获得知识,就必须亲自实践84
3.障碍点: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84
方法·技巧·能力85
1.学以致用85
2.深度思维85
3.方法技巧:“体现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85
第六课检测题87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89
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90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是什么?90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90
单元知能整合91
单元知识结构图表91
难点·综合·易错点92
1.难点:怎样理解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92
2.综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92
3.易错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的反作用92
方法·技巧·能力93
1.方法技巧:“启示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94
2.学以致用94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94
单元检测题98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4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04
芝麻开门104
基础知识全解104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04
一、联系的普遍性104
联系的普遍性105
二、联系的客观性105
联系的客观性106
三、联系的多样性107
联系的多样性107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08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08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08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10
正确理解系统优化方法110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112
1.误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112
2.易错点:联系是客观的,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112
3.障碍点:认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113
方法·技巧·能力113
1.学以致用113
2.方法技巧:“正确性”材料题的解题方法114
3.列表记忆法115
第七课检测题115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18
芝麻开门118
基础知识全解118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18
一、发展的普遍性118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18
二、发展的实质120
发展的实质120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21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21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21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123
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12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126
1.误区:认为任何变化都是发展126
2.易错点: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127
3.障碍点: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直线式前进的127
方法·技巧·能力128
1.学以致用128
2.深度思维129
3.方法技巧: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29
第八课检测题130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33
芝麻开门133
基础知识全解133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33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33
矛盾的含义133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35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36
矛盾的普遍性137
矛盾的特殊性138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39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43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43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43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45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46
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147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14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149
1.误区:误认为“一分为二”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论”149
2.易错点:矛盾越少越好150
3.障碍点: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能解决的150
方法·技巧·能力151
1.学以致用151
2.方法技巧:建议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151
3.列表记忆法152
第九课检测题154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57
芝麻开门157
基础知识全解157
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57
一、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157
辩证的否定观157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61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162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63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3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表现163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64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64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65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65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166
1.误区:误认为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和“否定”与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是一回事166
2.易错点:认为“扬弃”就是抛弃167
3.障碍点: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167
方法·技巧·能力167
1.学以致用167
2.深度思维168
3.方法技巧:“为什么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168
第十课检测题169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17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17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174
单元知能整合175
单元知识结构图表175
难点·综合·易错点176
1.难点①:准确把握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176
2.难点②:全面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176
3.综合①:关于发展178
4.综合②: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79
5.易错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180
方法·技巧·能力181
1.方法技巧:漫画题的解题方法181
2.学以致用181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182
单元检测题185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91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91
芝麻开门191
基础知识全解191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19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9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社会历史观的局限性及原因19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92
实践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194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95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9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9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97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98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98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200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0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00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01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3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205
1.误区:误认为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是完全一致的205
2.易错点:错将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混同205
3.障碍点:正确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206
方法·技巧·能力207
1.学以致用207
2.深度思维207
3.方法技巧:材料分析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208
4.比较记忆法209
第十一课检测题209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212
芝麻开门212
基础知识全解213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213
一、人的价值213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213
人的价值214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15
价值观的含义215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15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18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18
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18
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18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219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20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而不同220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221
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222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关系223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24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24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24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25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225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27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227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229
1.误区:误认为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的229
2.易错点:人生价值的实现只需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230
3.障碍点:正确理解价值、人生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230
方法·技巧·能力231
1.学以致用231
2.深度思维231
3.方法技巧:观点评价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232
4.列表记忆法233
第十二课检测题233
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237
理想的作用2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38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39
单元知能整合240
单元知识结构图表240
难点·综合·易错点241
1.难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相矛盾的241
2.综合:社会意识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关系241
3.易错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相同的242
方法·技巧·能力242
1.学以致用242
2.深度思维243
3.方法技巧:意义类材料题的解题方法243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45
单元检测题248
热门推荐
- 3158594.html
- 579392.html
- 1486407.html
- 2115300.html
- 718394.html
- 1688369.html
- 2613436.html
- 3898429.html
- 1183093.html
- 827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4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6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7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