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Linux实用全解 普及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Red Hat Linux实用全解 普及版
  • 陈忠盟,胡观成,潘瑾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365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Linux实用全解 普及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Linux快速入门1

1.1 Linux概述1

1.2 Linux的历史1

1.3 Linux与UNIX的关系3

1.4 Red Hat Linux的特性4

1.4.1 常见的Linux版本4

1.4.2 不同版本的主要区别5

1.4.3 Red Hat Linux 9.05

第2章 安装和引导Red Hat Linux13

2.1 检查硬件需求13

2.1.1 检查计算机硬件配置13

2.1.2 Red Hat Linux支持的常用硬件15

2.2 安装Red Hat Linux16

2.2.1 准备安装Red Hat Linux16

2.2.2 制作Red Hat Linux启动盘17

2.2.3 以图形界面安装Red Hat Linux18

2.2.4 安装Red Hat Linux的其他方法37

2.3 Linux引导程序LILO43

2.3.1 LILO引导程序的机制43

2.3.2 配置LILO44

2.4 卸载Red Hat Linux46

2.5 登录Red Hat Linux46

2.5.1 设置代理46

2.5.2 图形化登录48

2.5.3 虚拟控制台登录49

2.5.4 远程登录51

第3章 shell会话52

3.1 shell简介52

3.1.1 虚拟终端52

3.1.2 什么是shell53

3.1.3 为什么使用shell54

3.1.4 shell历史54

3.2 Bourne Again Shell55

3.2.1 设置启动模式55

3.2.2 运行时设为文字模式56

3.2.3 shell配置环境56

3.2.4 命令补齐57

3.2.5 通配符58

3.2.6 命令历史记录60

3.2.7 别名61

3.2.8 输入、输出重定向62

3.2.9 管道63

3.2.10 提示符63

3.2.11 作业控制64

3.2.12 bash常用的命令65

3.2.13 bash变量66

第4章 Linux基本命令介绍67

4.1 目录和文件操作命令67

4.1.1 判定当前目录命令67

4.1.2 改变所在目录命令68

4.1.3 查看目录内容命令68

4.1.4 新建目录命令70

4.1.5 删除目录命令71

4.1.6 移动文件命令71

4.1.7 复制文件命令72

4.1.8 删除文件命令73

4.1.9 改变权限命令73

4.1.10 改变所有权命令75

4.1.11 文件定位命令75

4.1.12 文件查找命令76

4.1.13 符号连接命令80

4.1.14 修改文件的时间戳82

4.2 文本显示和编辑命令83

4.2.1 显示文件内容命令83

4.2.2 查看文件前部内容84

4.2.3 查看文件尾部内容84

4.2.4 搜索文件内容85

4.2.5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86

4.2.6 清除和复位终端窗口86

4.2.7 打印命令87

4.2.8 文本编辑器87

4.3 进程管理命令90

4.3.1 报告进程状态命令90

4.3.2 终止进程命令92

4.3.3 进程前后台切换命令93

4.4 帮助命令93

4.4.1 查看命令行历史记录命令93

4.4.2 寻找命令所在位置命令94

4.4.3 显示帮助手册命令95

4.4.4 介绍用户命令96

第5章 配置X Window平台97

5.1 X Window简介97

5.1.1 X Window简史98

5.1.2 X Window的组成部分98

5.1.3 X Window工作原理100

5.1.4 X Window System特点100

5.2 XFree86简介101

5.3 配置XFree86101

5.4 启动X Window105

5.4.1 GDM的配置105

5.4.2 KDM的配置106

5.4.3 使用startx107

第6章 桌面环境108

6.1 GNOME环境108

6.1.1 GNOME入门109

6.1.2 使用GNOME面板111

6.1.3 使用Nautilus116

6.1.4 从这里开始117

6.1.5 定制桌面118

6.1.6 定制系统119

6.1.7 配置日期和时间120

6.1.8 时区配置121

6.1.9 使用软盘和光盘122

6.1.10 支持GNOME的软件123

6.1.11 在图形界面下使用快捷键125

6.2 KDE环境126

6.2.1 安装KDE128

6.2.2 桌面129

6.2.3 面板129

6.2.4 主菜单130

6.2.5 小程序131

6.2.6 使用多个桌面131

6.2.7 任务栏132

6.2.8 配置KDE面板133

6.2.9 管理文件133

6.2.10 定制KDE134

6.2.11 KDE应用程序134

6.2.12 从KDE中注销139

6.2.13 在字符界面下注销140

6.3 整合式桌面环境GNOME与KDE140

6.4 让你的Linux更靓丽142

6.4.1 修饰桌面字体142

6.4.2 美化Mozilla显示字体143

6.4.3 克隆Windows XP界面143

第7章 中文环境144

7.1 国际化与中文环境144

7.1.1 Linux的汉化144

7.1.2 中文显示146

7.1.3 中文输入147

7.1.4 集成环境中的中文支持147

7.2 Chinput中文环境148

7.2.1 Chinput简介148

7.2.2 安装Chinput149

7.3 ZhXwin中文系统151

7.4 ZWinPro中文系统152

7.5 红旗中文输入法159

7.6 使用gWuBi159

7.6.1 下载159

7.6.2 安装160

7.6.3 图形化设置工具161

7.7 阳春白雪中文套件161

7.7.1 阳春白雪介绍161

7.7.2 安装阳春白雪162

7.8 其他中文环境166

7.9 中文文档计划167

第8章 图形应用程序169

8.1 Web浏览器169

8.1.1 Mozilla169

8.1.2 Nautilus172

8.1.3 Konqueror173

8.1.4 Galeon174

8.2 邮件处理程序175

8.2.1 使用前的准备175

8.2.2 Evolution176

8.2.3 Mozilla Mail177

8.2.4 KMail178

8.3 文字处理工具180

8.3.1 OpenOffice.org Writer180

8.3.2 OpenOffice.org Calc182

8.3.3 OpenOffice.org Impress184

8.3.4 OpenOffice.org Draw185

8.4 查看PDF文件186

8.4.1 使用xpdf和GGV186

8.4.2 使用Acrobat Reader188

8.5 查看PS文件188

8.6 图像浏览与处理工具191

8.6.1 浏览图像191

8.6.2 处理图像194

8.7 多媒体应用程序200

8.7.1 播放CD200

8.7.2 XMMS201

8.7.3 使用录音机202

8.7.4 音频抓轨及编码工具202

8.7.5 排除声卡故障203

8.7.6 排除视频卡故障204

8.7.7 影音播放器205

8.8 游戏207

8.8.1 自带游戏208

8.8.2 其他游戏资源210

8.9 Windows模拟程序Wine210

8.9.1 Wine简介210

8.9.2 安装Wine210

8.9.3 使用Wine211

第9章 系统管理214

9.1 进程管理214

9.1.1 进程相关概念214

9.1.2 启动进程215

9.1.3 查看系统进程222

9.2 软件管理224

9.2.1 Red Hat Linux软件更新方法224

9.2.2 rpm命令228

9.2.3 使用rpm安装软件228

9.2.4 使用rpm命令完成卸载软件229

9.2.5 升级230

9.2.6 查询230

9.2.7 验证231

9.2.8 图形化RPM软件包管理工具231

9.2.9 安装tar格式的软件包233

9.3 系统安全管理234

9.3.1 口令安全234

9.3.2 文件和目录许可235

9.3.3 一些常用的安全措施236

9.4 硬件管理241

9.4.1 硬件浏览器241

9.4.2 存储设备管理242

9.4.3 声音和显卡管理245

9.4.4 网络设备管理245

9.5 日志文件系统管理246

9.5.1 日志文件目录246

9.5.2 记录消息种类与格式247

第10章 文件系统管理250

10.1 Linux文件系统概述250

10.1.1 Linux文件系统250

10.1.2 常见文件系统252

10.1.3 Linux系统目录结构253

10.1.4 文件类型255

10.2 文件压缩和归档操作257

10.3 文件系统安装261

10.3.1 fstab文件261

10.3.2 使用mount装载文件系统262

10.3.3 使用umount卸下文件系统264

10.4 ext3文件系统264

10.4.1 ext3的特性264

10.4.2 创建ext3文件系统265

10.4.3 转换到ext3文件系统265

10.4.4 还原到ext2文件系统265

10.5 管理磁盘266

10.5.1 存储设备命名266

10.5.2 磁盘分区概念267

10.5.3 磁盘分区管理271

10.5.4 基本磁盘管理命令273

10.5.5 用户磁盘空间配额管理问题278

10.5.6 优化Linux系统硬盘279

第11章 远程系统管理283

11.1 使用Telnet283

11.1.1 使用Telnet客户端283

11.1.2 使用Telnet服务器285

11.2 安全的SSH285

11.2.1 SSH简介286

11.2.2 配置OpenSSH服务器286

11.2.3 使用OpenSSH客户端288

11.2.4 使用Windows的SSH客户端293

11.3 使用图形化VNC294

11.3.1 VNC概述295

11.3.2 使用VNC服务器295

11.3.3 VNC客户端296

11.4 安全使用VNC299

11.4.1 工作原理299

11.4.2 配置过程299

第12章 管理用户302

12.1 用户管理概述302

12.1.1 用户信息302

12.1.2 用户管理配置文件303

12.2 命令行管理方式305

12.2.1 创建新用户305

12.2.2 设置和修改用户口令306

12.2.3 修改用户信息307

12.2.4 新建组群307

12.2.5 删除用户307

12.2.6 删除组群308

12.2.7 用户切换308

12.2.8 查看当前在线用户308

12.2.9 口令老化309

12.3 图形界面管理方式310

12.3.1 添加新用户311

12.3.2 修改用户属性312

12.3.3 添加新组群312

12.3.4 修改组群属性313

第13章 配置网络314

13.1 Linux网络功能314

13.1.1 Linux对互联网的支持314

13.1.2 Linux对Internet/Intranet提供的服务316

13.2 联网设置316

13.2.1 TCP/IP网络体系协议介绍316

13.2.2 互联网配置向导317

13.2.3 拨号网连接318

13.2.4 局域网连接320

13.2.5 使用ifconfig配置网络接口322

13.2.6 使用route添加路由324

13.2.7 使用netstat检查网络325

13.2.8 其他网络配置工具327

13.3 守护进程328

13.3.1 理解守护进程328

13.3.2 守护进程的流程329

13.3.3 常见守护进程329

13.4 xinetd331

13.4.1 xinetd简介331

13.4.2 配置xinetd332

13.4.3 启动xinetd334

13.5 网络配置文件简介335

13.5.1 /etc/host.conf335

13.5.2 /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335

13.5.3 /etc/issue.net336

13.5.4 /etc/services336

13.5.5 /etc/protocols337

第14章 DNS服务338

14.1 DNS简介338

14.1.1 主机表机制338

14.1.2 域名服务系统339

14.2 配置DNS客户端340

14.3 配置DNS服务器341

14.3.1 安装BIND服务器341

14.3.2 BIND配置文件的语法344

14.3.3 名字服务器的区声明347

14.3.4 反向查询348

14.4 rndc349

14.4.1 使用rndc349

14.4.2 rndc的参数350

14.4.3 配置rndc351

14.5 BIND9的特点351

第15章 FTP服务353

15.1 使用FTP353

15.1.1 在文本模式下使用FTP353

15.1.2 使用gFTP355

15.1.3 使用其他方式356

15.2 建立wu-ftpd服务器357

15.3 配置FTP服务358

15.3.1 /etc/services358

15.3.2 /etc/xinetd.conf和/etc/xinetd.d/wu-ftpd358

15.3.3 /etc/ftpaccess359

15.3.4 /etc/ftpconversions366

15.3.5 /etc/ftpgroups366

15.3.6 /etc/ftphosts366

15.3.7 /etc/ftpusers367

15.4 创建FTP站点367

15.4.1 创建匿名FTP站点367

15.4.2 创建客人FTP站点369

第16章 Apache服务器371

16.1 Apache 2.0371

16.1.1 Apache 2.0的特点371

16.1.2 Apache 2.0软件包的改变372

16.1.3 Apache 2.0文件系统的改变372

16.2 安装Apache服务器软件372

16.2.1 从RPM安装Apache373

16.2.2 编译源代码生成Apache373

16.3 httpd.conf配置文件规范374

16.4 .htaccess文件377

16.4.1 Option和AllowOverrides选项378

16.4.2 启用.htaccess文件378

16.5 认证和访问控制379

16.5.1 使用allow和deny限制访问379

16.5.2 认证379

16.6 向Apache 2.0移植配置文件381

16.6.1 全局配置变量的改动381

16.6.2 主服务器配置的改动382

16.6.3 Apache 2.0服务器模块的改动383

16.7 Apache模块384

16.7.1 Apache默认模块384

16.7.2 向服务器中添加模块386

16.8 虚拟主机386

16.8.1 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386

16.8.2 基于名字的虚拟主机387

16.9 实现SSL(加密套接字协议层)388

16.10 动态内容389

16.10.1 CGI389

16.10.2 PHP390

16.11 日志记录390

16.12 启动和关闭Apache服务器392

16.13 相关资源393

第17章 Mail服务394

17.1 电子邮件简介394

17.2 Linux的MTA简介394

17.2.1 Sendmail395

17.2.2 Postfix395

17.2.3 Qmail396

17.3 安装Sendmail396

17.4 Sendmail基本配置和操作396

17.4.1 sendmail.cf和sendmail.mc文件396

17.4.2 sendmail.mc参数的典型应用397

17.4.3 调整Sendmail配置选项402

17.5 Sendmail高级配置403

17.5.1 配置邮件别名403

17.5.2 过滤垃圾邮件404

17.5.3 配置电子邮件虚拟主机406

17.6 测试配置文件407

17.7 分析邮件统计数字408

17.8 POP3服务409

第18章 Proxy服务411

18.1 代理服务器简介411

18.2 安装Squid413

18.3 Squid配置选项414

18.4 访问控制配置422

18.4.1 控制网段内主机的访问423

18.4.2 控制单个主机的访问423

18.4.3 限制访问时间段424

18.4.4 屏蔽特定站点424

18.5 实现用户验证426

18.5.1 用户验证介绍426

18.5.2 NCSA认证设置427

18.6 设置透明代理427

18.6.1 透明代理介绍427

18.6.2 内核设置428

18.6.3 配置Squid429

18.6.4 设置iptables防火墙429

第19章 Samba服务431

19.1 Samba简介431

19.2 配置Samba432

19.2.1 安装Samba432

19.2.2 启动Samba432

19.2.3 Samba配置文件的参数434

19.3 图形化Samba客户端439

19.4 Samba服务器应用440

19.4.1 在Windows中访问Linux服务器440

19.4.2 在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文件服务器441

19.4.3 让Linux和Windows共享打印机442

19.5 Samba服务器安全设定444

19.5.1 Samba全局安全等级设定445

19.5.2 在Samba服务器中使用加密口令446

第20章 数据库服务447

20.1 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447

20.1.1 MySQL简介447

20.1.2 安装MySQL448

20.1.3 访问MySQL数据库449

20.2 安装和配置Oracle9i451

20.2.1 安装Oracle9i的硬件要求451

20.2.2 设置内核参数452

20.2.3 配置环境变量453

20.2.4 开始安装Oracle9i454

20.3 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461

20.3.1 PostgreSQL简介461

20.3.2 安装和配置PostgreSQL461

第21章 Linux防火墙464

21.1 常见网络攻击方法464

21.1.1 未经许可访问464

21.1.2 利用程序的已知漏洞464

21.1.3 拒绝服务攻击464

21.1.4 欺骗技术465

21.1.5 监听技术466

21.2 Linux防火墙基本概念466

21.2.1 TCP/IP参考网络模型468

21.2.2 IP过滤概念469

21.3 netfilter简介470

21.3.1 IP防火墙链的缺陷470

21.3.2 netfilter网络底层开发结构471

21.4 Linux防火墙配置工具简介472

21.4.1 ipfwadm473

21.4.2 ipchains474

21.4.3 iptables478

21.5 防火墙实例481

21.5.1 添加防火墙规则481

21.5.2 iptables防火墙实例482

第22章 内核管理501

22.1 内核介绍501

22.1.1 内核版本号501

22.1.2 内核组成501

22.2 内核定制502

22.2.1 构建模块化内核503

22.2.2 建构单一化内核505

22.3 升级内核505

22.3.1 准备升级505

22.3.2 创建initial ramdisk(initrd)507

22.3.3 校验引导装载程序507

22.4 内核模块508

22.4.1 内核模块介绍508

22.4.2 内核模块工具509

参考文献511

热门推荐